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一)
2018-01-30 16:12:03  来源:《回族研究》   点击:  复制链接

  华北回族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中国后,华北首当其冲,日寇烧杀抢劫、奸淫妇女、炸毁清真寺、挖掘回民坟墓,激起了广大回胞的义愤。回族人民进一步认清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敌人,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才是回族人民的唯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北平回民“感于生死关头已至”,迅速组织了“北平回民抗敌守土后援会”,发表《抗日救亡宣言》,提出要发扬“勇于牺牲,坚于团结”的精神,与侵略者战斗到底。“在教为教中基础,在国为国家干城”,显示了回族人民爱教爱族与爱国相一致的思想品德。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华北回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坚持抗日救国,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抗战一开始,华北各地的回族群众纷纷组织回民抗日武装,活跃在各个战区。当时在河北献县有马本斋领导的“回民义勇队”、文安县有杨春圃领导的“回民抗日挺进军”、安国县回族建立的“抗日自卫队”等,给敌人很大的打击。河北沧州于1938年成立了“冀鲁边区回民救国联合会”,各县、各村相应成立了抗日政权和群众组织,并创办了《正道报》,向广大回族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教育回族人民一致抗日。1940年正式成立了“冀鲁边军区回民大队”,以后又改称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在支队长刘震寰、政委王连芳的领导下,这支回族武装战斗在津南鲁北的广大地区,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扫荡”,拔掉了敌人一个个据点,打了许多漂亮仗,参加战斗近千次,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主力,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为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山东鲁中地区,泰运军分区组织了回民主力连和太西回民支队,沂水、沂源成立了回民警卫连;还有在东平、定陶沙海、荷泽马垓、沂南大成庄等回民村庄建立的回民抗日游击队,郯城县马头镇建立的伊斯兰抗日协会等。经过发展扩编的这些回民武装,是太西回民大队、泰安回民营、章邱、长清楼德的回民中队,回民分队以及益都回民大队,分别在金晓村、金益三、李敬渔、丁毅民等同志的领导下,活动在泰山周围各县、沂蒙山区和益都、临朐等地。他们在回汉群众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队立了不少战功。沂水县伊光大队,是保证18集团军山东纵队指挥部兵工厂的回民警卫部队,在保卫兵工厂和反扫荡的战斗中,做出了贡献。鲁西北的朝城、馆陶、临清、冠县一带成立的回民大队、中队,坚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进行过无数次战斗,后来经过整编,许多回族青年分别参加到冀中回民支队和冀鲁回民支队。

  在抗日烽火中,华北涌现出许多回族英雄人物,如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民支队,曾被誉为:“不仅是党团结回民抗日的旗帜,也是回汉团结抗日的旗帜”。回民支队转战于冀鲁边区和冀鲁豫边区,英勇杀敌,战功卓著,曾多次受到上级的通令嘉奖。6年中经历大小战斗870多次,消灭日伪军36700多人,攻克碉堡、据点,破坏敌人铁路、 公路和桥梁数百处,缴获大批枪炮、弹药、战马和军用物资,立下了赫赫战功。回民支队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躯者、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妇女活动家、革命家、天津回族刘清扬女士参加了“北平抗敌后援会”,支持29军的抗日战争,她组织红十字会妇女救护慰劳队,上前线运送伤病员,她的家也成了为29军提供情报及分发工作的中枢。29军撤退后她还和红十字会的会员们,安排和帮助爱国青年南下。北平沦陷后,刘清扬到了武汉。1938年她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以及安娥、冯弗伐等人,参加了由邓颖超同志发起组织的“儿童保育会”,动员各党派力量抢救受难儿童,并开展募捐活动,后来还创办了10所“儿童保育院”。在山西,崇实中学创办人马君图,率领该校师生及回民群众千余名,在太行山区坚持流亡教学和游击战争,于1943年日寇大举“扫荡”太行山区时被俘,仍坚贞不屈,被敌寇在1945年7 月毒死,被当地群众誉为“三晋之第二介子推”;其母为支持儿子抗战,在1943年被俘后,绝食而死。此外全国闻名的铁道游击队政委张鸿仪是枣庄的回族,在1945年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肥城县县大队回族副大队长米英俊,上级为表彰他的抗日功绩,将其所在县大队命名为“米英俊游击队”。还有80多高龄深入虎穴与敌顽强斗争的回族老英雄马东;著名的神枪手、抗日民兵队长金维兰等。

  从整个回族的抗战来看,华北回族遭受日本法西斯的灾难最深,所以斗争也最顽强,而且也是回族反法西斯斗争中觉悟最高、意志最强、组织纪律最好的一支队伍。

  中南回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中南位于大后方与敌占区的交界地带,华北沦陷以后,日本法西斯向中南“扫荡”,回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展开了“反扫荡”。在河南,不少回族爱国青年弃笔从戎,纷纷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冒着生命的危险,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同时,也有不少人留在回族聚居区积极组织地方抗日武装。1938年水东特委书记、睢(县)、杞(县)、太(康)地区游击队政委马庆华,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南阳县组织“回教救国协会”,建立武装,积极参加抗日斗争。黄池陂村回族群众的抗日情绪十分高昂,日本侵略军妄想消灭这支回族武装,虽然多次向黄池陂发动进攻,但始终未能占领该村。当时,黄池坡成为南阳地区抗战的一面旗帜。在湖北,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为了动员回民抗日,一批回族人士,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同年10月改名为“回教救国协会”(1943年又改称“中国回教协会”),以白崇禧为理事长、孙绳武为该会主要成员,引导各地回民积极抗战。在广西,1939年11月15日,日寇在钦州湾登陆,很快就攻陷了广西南部和广东西部沿海地区,在南宁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6 分校学习的回族学生被编为一个回族大队,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到战区报到,投入战斗。战乱期间流迁于桂林的成达师范学校,在教师的思想教育下,爱国热情高涨,学生自觉地为抗战做宣传、办墙报、画漫画、写大标语,并上街头讲演,揭露日寇罪行,号召抗战到底,高唱抗日救亡歌曲,唤起民众,为抗战作出积极的贡献。

  华东回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华东沿海地区从明代以来就受到日本倭寇的搔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加紧对这一地区的侵略,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灭绝人性的暴行,使华东各族人民遭受着空前的灾难。1932年在上海发生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近代富甲江南的金陵蒋氏回族蒋长泰动员子媳、女儿,赶制丝棉背心分送抗日军士,其妻杨氏变卖金饰以助军用。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不少回族青年如丁世贤、沈翠娥、沈瑛、沈洁、李鸿鹏和石磊等离沪去延安和新四军根据地。大新公司的第一个党员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回族梁瑾瑜根据党的安排到苏、常、太地区开展工作,任地方武装常备队队长,1941年任区委书记,在与敌人激战中被俘,英勇牺牲,时年21岁。1937年10月26日~30日,谢晋元团坚守在四行仓库与日军周旋4天4夜,孤军抗拒数万日寇,给敌人以严重打击,在我国抗战史上写下了震惊中外、可歌可泣的一页。回族张秋明是800 壮士的幸存者之一、四行仓库战役最后撤退的轻机枪手,当时他藏在仓库里的麻袋包中。用机枪和手榴弹伏击包围上来的日军,打死许多敌兵。敌人的一颗手榴弹在他前方爆炸,将他的手臂炸断,面部炸伤,当场昏死在战场上,后被救护队送到国际红十字医院抢救、治疗。在医院里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被他的英勇事迹感动,结为至交,张秋明被当时报纸誉为“独臂勇士”。为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骄横凶残进行讨伐,《申报》代理总编辑、回族著名人士伍特公撰写多篇有关抗战的社评,遭日军通辑。我国近代回族伊斯兰教“四大阿訇”之一的哈德成在“八一三”事变后,四处奔走,组织人力,成立浙江路回教难民收容所及太仓路清真寺第2难民收容所,努力为难民筹募粮食、被服及生活用品。 日寇侵占上海后,素知德成阿訇在少数民族中的崇高地位,威胁利诱,妄图使阿訇就范,为其所用,但哈德成阿訇决然离开上海远走云南。

  安徽回族人数不多,但回族武装的斗争却威震敌胆。1938年,新四军2师从大别山转战到皖东津浦路西,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1940 年初2师派龚胜、陈先二同志到定远县王回岗回民聚居的地方, 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动员群众抗日,在这里成立了二龙乡人民政府,建立了工、农、商、青、妇等抗日协会。1941年,日伪军联合对我皖东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当敌人进入周家湖时,受到青年自卫队等地方武装的迎头痛击,使敌未敢深入。1942年二龙乡改组为回族自治区,青年自卫队也改编成一支回民武装队伍。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1943年春季又组建清真营,下设两个连,90%以上系回民,仍属地方性武装,由正规部队派遣一位有作战经验的张绍文同志担任营长,自治区党委书记白之义(回族)同志担任政治教导员。清真营的建立使二龙回族人民,改变了乡勇游击状况,成为正式人民军队,他们多次出击,偷袭敌人,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1944年春,清真一、二连在县大队的配合下,在日伪军经常出没的地方,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出其不意,多次偷袭成功,打得敌人胆颤心惊,以后小股日伪军再也不敢到处骚扰,清真连的英雄事迹在根据地广为流传。

  在抗日战区还有一批起特殊作用的回民商队,在抗战区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将食盐、布匹、百货、西药、土硝等抗战区紧缺物资运往游击区,转手于抗日战区。蚌埠回民约有500多人, 成群结队搞贩运,将敌占区工业品巧妙地运至五河县境四铺等回民集居处,转往皖东、苏北等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安庆回民约有一二百人贩运敌占区物资,一部分走西路沿皖河至怀宁县江镇,一部分出北门至龙山脚下的宣家店,两地皆为游击区。根据地军民通过这些途径得到他们紧缺的物资。定远县回民多是肩挑、驴驮、翻山越岭把紧缺军需物资运到新四军藕塘根据地,张云逸副军长称他们是“半抗战”,赞誉他们为抗日救国出了力。嘉山县横山乡、固镇县任桥集都是回民集居地,在抗战时为津浦铁路线路东、路西段两个地下交通要道,这里的回民亦为掩护我地下交通人员、新四军伤员,筹集根据地资金和物品,付出了不少代价,做出了很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30 16:14: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民支队抗战:40分钟击毙百余日伪军

下一篇: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