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真诚期许。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将革命理念与延安民俗民风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红色春节文化。1943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年,延安作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心和全国人民的精神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
来源:中国国防报
2022-11-14 11:29:0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的两部话剧剧本—《保卫卢沟桥》和《卢沟桥》,是描写和反映七七卢沟桥抗战的重要文物。《保卫卢沟桥》话剧是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上海文艺界的中国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的三幕剧。当时参加集体创作的作家和艺术家就有20多位,集中了当时文艺界精英。剧本由崔嵬、张季纯、马彦祥等17人执笔编写,冼星海、周巍峙等谱写
来源:任建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22-11-11 09:49:0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在抗日救亡中,一出广场剧《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抗战戏剧的经典。在《放下你的鞭子》演出的背后,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记载,《放下你的鞭子》演出效果之好,演出次数之多,可以说超过中国已有的任何剧目。当时有人统计,在街头或农村上演的剧目中,这一剧目至少占
来源:光明日报
2022-10-28 09:41:17
在抗日题材的影视中,人们经常看到:不少日本各界的上层人物,是中国京剧的戏迷。当然,作为影视艺术之人物形象,存在典型化的艺术加工成分。但作为一种现象,这并非凭空臆造,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京剧艺术对人类有着巨大而普遍的吸引力。惟其如此,日本侵略者对于中国的京剧艺术,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对于中国的京剧艺术
来源:孙焕英
2022-08-25 17:34:43
话剧《屈原》秧歌剧《兄妹开荒》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全球作观众,看我大史戏。田汉1938年12月在湘剧抗敌宣传队桌围上写下的这几句话,既是对当时全国动员全民抗战现实状貌的激情描述,亦是对抗战戏剧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四处开展的骄傲总结。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抗战戏剧风起云涌,创造出空前普及和繁荣的奇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8-25 17:28:36
提起抗战电影,年长一些的人们总是会想起《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作品。其中《地道战》是反映华北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黑风口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报警壮烈牺牲;高传宝带领高家庄人民把来犯之敌打得屁滚尿流的经典镜头;太阳出来照四方……的旋律优美的电影插曲;高,高,实在是高!等经典台词,这些都融入了那代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
2022-07-26 15:22:29
《心防》中国话剧作品。夏衍的代表作,写于1940年。是最能体现夏衍对上海战友的感叹和忧煎之情。1940年由广西艺术馆话剧实验团首演,导演欧阳予倩。话剧作品剧本描写了以刘浩如为首的进步新闻和戏剧工作者,在上海已成为孤岛的险恶环境下,为了保卫这一条500万人的精神上的防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刘浩如最后虽遭汉奸暗杀,但后继者告慰他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25 16:18:56
夏衍的三幕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创作于1937年3、4月间,主要人物:匡复、杨彩玉、林志成。同时有同名香港电影(导演冯淬帆 )和根据话剧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夏衍的三幕悲喜剧《上海屋檐下》创作于1937年3、4月间。由怒吼社1939年在重庆首演。布景三幕同一场所。时间一九三七年四月, 黄梅时节的一日间。 剧中人物林志成——三十六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25 16:14:19
《放下你的鞭子》是由《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改编而成的独幕剧。1931年,由集体创作、大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抗战街头剧。【故事梗概】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以后,从中国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一对父女在抗战期间流离失所、以卖唱为生的故事。一日,女儿香姐正要提嗓,却因饥饿难熬,晕倒在地,老父即举起鞭子打她,观众中一名青年工人十分愤怒,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25 16:04:47
将翻译作品通过移植的方法改编为本土剧,剧作家既需要把握原作的精髓,又要充分理解本土语境,并融入作家本人的创造力。纵览移植剧,笔者发现,剧作家们并非抛弃原作天马行空地胡乱篡改,而是依据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外国文学恰当地转化为民族文学,并使其融进抗日救亡的大潮中。首先,中国化与战争化的戏剧背景移植。这是外国戏剧本土化的第一步,
来源:杨东伟 熊辉
2019-10-24 15:18:57
移植性改编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式迥异,既有如《月亮上升的时候》《九十八岁的哭泣》的独幕剧,也有如《安日诺》《夜未央》《威廉·退尔》等的多幕剧,更有如《呼啸山庄》《月亮下去了》等小说类。无论原作在形式上如何不统一,但在剧本类型上却存在着某些共性,而且中国作家在进行移植性改编时,并未破坏这些故事模型,而是将其完整地植入
来源:杨东伟 熊辉
2019-10-24 15:16:32
论抗战时期戏剧改编中的移植现象——文本选择与“移植”的可能性
戏剧改编是抗战文学中独特的创作方式,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剧本荒,而且推动了抗战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发展。抗战时期,改编剧的主要样式是剧作家将翻译作品进行移植性改造,将外国作品中的人物与背景本土化,并将原作的思想与情感置换为中国抗战的思想情感。该移植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手法与文化策略,它使外国作品与中国文化语境发生最直接而有效的联系,不
来源:杨东伟 熊辉
2019-10-24 15:13:25
抗日戏剧彩排,日本人反战同盟的成员扮演日本军官。表演描绘日本东条英机和德国希特勒的剧目,栩栩如生。表演描绘日本东条英机和德国希特勒的剧目,栩栩如生。表演描绘日本东条英机和德国希特勒的剧目,栩栩如生。展现艾森豪威尔的舰船在法国登陆的戏剧。一个人在前台甲板上,两名男子用手臂伸出代表船头。盟军在法国登陆后懊恼的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24 15:08:15
上世纪30年代,地处塞北的绥远面对日寇的不断入侵,民族危亡近在旦夕。不甘做亡国奴的绥远省文艺工作者纷纷走上街头,投入到国防戏剧运动之中。他们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创作和演出了一系列抗日戏剧,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来。塞北抗日救亡戏剧运动以有力的文艺武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歌颂了在伟大抗日救亡斗争中人们的爱国精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9-10-24 15:05:08
民国初年,南昌出现早期话剧,民间称之为文明戏。从此,南昌话剧舞台的绚烂大幕被开启。民国30余年,南昌话剧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兴盛等几个阶段,涌现了醒民剧社、艺化剧团、怒潮剧社、音教会话剧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话剧演出队等多个话剧团体。抗战期间,南昌话剧运动热火朝天,演员们在前线、医院、街头用一出出话剧鼓舞人们的斗志。南昌话剧舞
来源:南昌晚报
2019-10-22 17:40:54
抗战时期,由于高等院校、专业剧团、文化团体的内迁,众多剧作家、编导、演员云集沙磁文化区,促进了沙磁文化区戏剧艺术的空前活跃和繁荣。文化区内,以三厅、文工会、学生救国会、抗敌后援会为代表的一批团体,一方面积极创作剧本,一方面组织爱国大中小学生,怀着抗日救亡热情,在文化区及附近场镇、农村演出大量独幕剧、街头剧,向民众进行抗日救亡
来源:重庆晨报
2019-10-22 17:34:37
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盛况空前。在此后的好几天里,人们沉浸在《屈原》的情绪氛围里,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剧中的《雷电颂》,从中汲取力量,抵抗日寇。如今,73年过去了,但我们依然能从珍藏于三峡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1942年文林出版社出版的《屈原》剧本中,窥见那一段峥嵘岁月。郭沫若10天一气呵成《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22 17:31:22
《法西斯细菌》一九四二年写于重庆。它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我国各阶层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故事描写一位潜心于细菌学研究的科学家俞实夫,在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残酷事实面前,终于从不问政治到走入反法西斯斗争行列的觉醒过程。作品评价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堪称这一创作潮流的代表作。作品立意十分深刻——后来流行的、也
来源:百度百科
2019-09-29 09:24:00
《天国春秋》为6幕历史剧。反映1856年 太平天国的杨韦事件,揭示农民革命的历史教训。东王 杨秀清执掌文武大权,遭到阴谋家、野心家 韦昌辉等人的谗毁,引起天王 洪秀全的猜忌,最后导致韦昌辉杀害杨秀清、屠戮数万太平军战士的悲惨结局。作家通过历史事件提炼出血的教训:只有维护事业的利益,团结一致,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如果让野心家得逞,内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9-29 08:54:06
《北京人》写于1940年,是曹禺先生写的第四部杰作。剧本中的诗的语言和诗的情调以及剧作者透过剧情,对于生活所表达的强烈鲜明的爱憎,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挖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败,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内容介绍《北京人》主要描写
来源:百度百科
2019-09-29 08:50: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