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兄弟在海南文昌,有一户人家以一门五将的名气闻名天下,那就是文昌郑家。其中,郑介民与郑挺锋为陆军上将,郑庭笈、郑庭筠、郑庭筊是陆军中将。令人感慨的是,郑介民与郑挺锋作为亲兄弟同时考入黄埔军校,他们的境遇可谓天差地别,但结局却是惊人地相似--均不得善终。为何这对郑氏兄弟的结局会以悲剧收尾?这一切的开端还要从二人考
来源:快资讯 大国将令
2022-08-17 17:00:10
邝鄘(1897—1928 6 6) 又名光炉,字子一,号爱陶,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仁义圩邝家(今衡阳耒阳市仁义乡邝家村)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暂代国歌、国民革命军军歌、中国共产党第一首军歌——《国民革命歌》作者。7岁入私塾,1915年入县立第一高小,1919年入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大学,1923年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20-07-09 10:35:16
曹甘莎永远都记得,祖父曹向经是被日军活埋而牺牲的。从幼年时代开始,父亲和母亲就告诉她和兄弟姐妹们,祖父是英雄,是抗日烈士,是被日军活埋而牺牲。那时候,祖父在她脑海里的存在,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模糊的名字。成年后,她对祖父的生平有了浓厚的兴趣,她渴望找到祖父的资料,特别是祖父的照片。渐渐的,曹甘莎和她兄弟姐妹们
来源:明月江客
2020-06-10 10:01:18
杨天越(左)袁也烈(中)吕振羽(右)湖南古城武冈州,即今天的武冈市+洞口县+隆回县+邵阳县等区域。历史上的武冈州,人杰地灵,名人荟萃。翻阅历史,古武冈州人:杨天越、袁也烈、吕振羽三人的生死之交,留下了一段关于友情、乡情的历史佳话,又是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参与革命和同情革命的情义。据 史载资料显示:红七军团长袁也烈,1931年
来源:邵阳王建腾
2020-06-03 08:50:37
彭士量将军 那是1943年夏,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犯洞庭湖粮区,企图控制粮食生产基地。73军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奉命率部转战华容县城郊与敌相持数月,屡次挫败日寇的进攻,其中在七女峰之战中更是重创日军,提升了全军的战斗士气,也顺利地完成保收夏粮的任务。日军电台广播称73军暂编第五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9-05-28 12:04:32
赵一曼烈士 赵一曼,一个化名,这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1950年拍摄的电影《赵一曼》,使赵一曼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是,人们或许不知道,赵一曼是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女生队的一员,更是一个优雅、美丽、内心充满母性柔情的女人。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党史网
2018-10-27 17:00:39
2010年12月6日午饭时间,85岁的冷承备在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家中接到孙女冷海燕打来的电话。 爷爷,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叫冷相佑的烈士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籍贯是咱青竹村,他是不是我太爷爷啊?老人听后沉默片刻,嚎啕大哭起来。几十年了,老人终于知道亲生父亲冷相佑是中共早期创建人民军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1924年6月冷相佑在黄埔军校时留影。冷相佑离家前所读书籍及笔记冷相佑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冷相佑在青竹村住过的房子(现已拆)。201...
来源:博客 临沂-李青虎
2018-08-13 09:45:55
蒋先云(1902—1927),字湘耘,号巫山,湖南新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领袖、军事将领。1917年,蒋先云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蒋先云参加五四运动,在衡阳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被选为总干事。1921年,蒋先云等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心社,宣传新文化。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蒋先云赴江西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夜校教书并参与筹建工人俱乐部,出任俱乐部文书股长...
来源:人民网
2018-08-08 11:05:13
1937年8月12日夜,业已率部在北平南口与日军激战数日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师长王仲廉,调集该师所有炮兵火力,命令该师第265旅第529团团长罗芳珪,亲自率领第三营的第七、九两连,向下午占领南口镇阵地的日军坦克部队发起果敢逆袭,一时之间杀声震天。笔名小方的战地记者方大曾,曾在前一年到绥远采访过该部,此时,又见证了这场无比激烈的战斗:第七连连长带着两排人跳出阵地,冲向坦克车去,他们冲到这「铁怪」的跟前,铁怪自然少不了有好多窗户,以备里面的...
来源:搜狐
2018-08-08 10:39:31
新中国的建立,完全是无数战士们用血肉搭建起来的,很多人都为革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革命做出了很多贡献,虽然不如那些活着的人,但他们的付出人们也不会忘记,段德昌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比彭德怀地位高,可惜英年早逝,第一个被评为烈士。段德昌生长于湖南的农村,但他的家人都读过书,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他从小就和毛泽东相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追随毛泽东的脚步,后来更是成为了共产党员。他曾经在黄埔军校就读,但后来因为一些事被开除,...
来源:百家号
2018-08-08 10:31:16
油画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因培养了众多著名的军事人才而扬名中外,也因其中有许多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而备受瞩目。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厅内,有着不少身着戎装的烈士肖像。仔细聆听讲解内容,观看展板上的文字说明,你会发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年轻、活跃、英姿飒爽,为了心中的信仰,抛弃了高官厚禄,放弃了个人的锦绣前程。在革命低潮时期,在个人生死存亡之际,毅然披荆斩棘,走上革命道路。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雨花...
来源:凤凰网
2018-08-08 10:25:59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曾培养出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抗战期间,由这所军校走出来的多数学生在战场上更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弘扬的不仅仅是黄埔精神,更是中华精神。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是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该校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共计有41386人,共培养出32万各级...
来源:中国成文网
2018-08-08 10:22:39
黄埔军校给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将领,尤其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第一期和第四期,比如第一期的徐向前、陈赓、杜聿明、关麟征等人。然而有些人命运不佳,在复杂的斗争中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下面这几位就是黄埔第一期的学员,非常优秀,但是遭遇很惨:王尔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
来源:百家号
2018-08-08 10:15:26
欧阳瞳(1902-1926),黄埔军校一期生,字含华。中国国民党(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员、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宜章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校、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六师团长、县立初级师范肄业。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校步科第二团第一营第二连排、连长,(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学生队第四期步科第一团(团长萧友松,前团长张治中)第三营(营长萧种钰)第二连连长,(排长应威,共产党员);...
来源:百度百科
2018-04-03 09:36:32
谢远灏(1900—1955)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江西兴国长冈乡塘石村人,字浩然。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毕业。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历任教导第2团(团长王柏龄)排长、第1师(师长何应钦)连长、连党代表、第1补充师(师长严重)营长、第21师(师长严重)团附等职。1928年2月调升第2师(师长徐庭瑶)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7月调任第11师(师长曹万顺)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1929年3月调任第3师(师长毛秉文)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
来源:百度百科
2018-04-03 09:28:21
刘畴西(1897—1935),湖南望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军校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第三连党代表;在第一次东征光荣负伤,失去左臂;1929年初赴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8月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1933年2月任福建军区总指挥,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军军长;1934年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军功章,11月任红十军团军团长;之后,在谭家桥战斗中,遭王耀武重...
来源:亚东网
2018-04-02 15:28:44
蒋先云,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第二次北伐战争中不幸牺牲,年仅25岁。学生时代,蒋先云已显露出非凡的组织才能。11岁入保安小学读书,他天资聪颖,品学兼优。15岁跳级入湖南省立三师就读。16岁蒋先云在校中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主编《岳麓警钟》月刊。17岁蒋先云被选为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并与夏明翰等发动湘南25县反帝反封建学生罢课。19岁他便组织革命团体心社,深入工矿、农村,传播新文化,宣...
来源:趣历史
2018-04-02 15:21:16
孙常钧,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敬业,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肄业、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第五期毕业。父从商农,家境贫苦。早年加入湘军,曾任湘军第二旅排、连长。1923年秋入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同年11月由程潜介绍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西江讲武堂堂长戴戟推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在学期间任第二队分队长。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大队区队长,军校教导一团第...
来源:百度百科
2018-04-02 10:42:07
袁守谦,字企止,1903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区双江乡。其父洁珊。守谦早年就读于太平寺朱氏塾学,继从宿儒读经史古文,又入长沙广雅学校,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军校读书时,同学黄杰父亲黄德溥因患痢疾住进了医院,袁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黄杰,让他为其父买药。黄埔军校毕业,袁守谦任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总队特别官佐,第三期学生总队部上尉副官。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北伐战争,任营长、团长。1928年,袁守谦任总政治部特务组副组长...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4-02 10:19:45
黄锦辉烈士,一九零三年生于广西桂林六塘圩。他父亲黄静轩在六塘圩开办日新文具店,维持一家生活。锦辉六岁进六塘高等小学校,校长是同盟会员李任仁。李任仁常对学生讲述辛亥革命的故事,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使他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一九一七年,锦辉在六塘高等小学校毕业后考进桂林中学。 五四运动时期,桂林中学改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由李任仁任校长。李任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五四运动。锦辉常约同学上街市、下农村演话剧,宣传抵制日货,表现...
来源:中文百科在线
2018-04-02 09:36: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