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军占领的金州城永安门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后,制海权落入日本手中,之后日本制订了当年占领旅顺建立根据地、翌年春在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9月21日,日本编成第二方面军,由陆军大臣大山严为司令官,下辖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六师团混成第十二旅及各附属部队,开始实施侵略计划,伺机占领旅顺。10月24日开始,日军在没有清军驻守的情况下,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6-08 09:02:44
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中,清朝被日本击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这给当时全国人民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精神上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所以甲午战后国内群情激奋,都将败于日本视为耻辱。但出人意外的是,甲午战争后,清朝去往日本的留学人数反而逐年上升,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达到了八千人之众,远超同时期赴欧洲和美国的
来源:千里骏马
2021-08-04 08:35:16
下面这些照片是日本随军记者在1894年拍摄的甲午战争实况,应该是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很珍贵的老照片。而甲午战争对我国的历史也意义深远,比鸦片战争深远的多。鸦片战争是跟英国人打,咱们打输了,好像还并不是很丢人,毕竟英国是世界强国,有谁能打赢他?无论怎样中国还是亚洲老大。但是甲午战争就不一样了,中国败给了小日本,一个刚开化不久的小国啊。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1-08-03 15:37:00
以往谈及甲午战争,除了战争的缘由外,一般很少考虑到朝鲜在战争的前后发挥的作用和造成的影响。这本身是考虑不周全的结果,朝鲜半岛是朝鲜半岛的主体,是战争的全过程的亲历者,也是战争的引发者,是不可忽视的。 政治背景甲午战争之前,朝鲜半岛大的政治背景,是从正祖大王(1776~1800在位)时代就展现出苗条的势道政治。势道政治即受到国王
来源:南国山河南帝居
2021-08-03 15:16:11
致远舰撞击日舰吉野甲午海战让日本对中国确立心理优势,日本军国主义道路自此开始甲午海战告诉我们,对日本必须永远警惕,压制其气焰。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说:甲午海战让日本确立了对中国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直到今天也没消除。因为二战时中国没攻入日本本土,所以日本认为中国没有打败自己,对中国并不服气。这是日本现在仍然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2021-08-03 15:08:26
三日政权壬午兵变平定后,闵妃在清军护卫下回到汉城,朝鲜政府再次改组,闵妃集团重新掌握朝鲜政权。在清军的帮助下,朝鲜政局动荡一时平定下来,但表面的平静背后,又暗暗酝酿着下一轮的不安。壬午兵变之后,朝鲜王室对清廷的向心力大大增强,请求清军帮助善后,清政府借机对朝鲜实行了全面控制。平乱的庆军六营全部留驻朝鲜,并帮助朝鲜训练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21-08-03 15:03:07
1894年,朝鲜交涉通商事务督办大臣赵秉式在外事活动中(法国《插图报》报道)1894年的这场战争,通常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其实这种说法不经意地忽略掉了当年事件的另一个主角——朝鲜。同属东亚的朝鲜,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俄国和日本之间,也是列强踏入东亚的最后一块神秘封地。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朝鲜问题逐渐成为东亚国际关系的焦点。朝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21-08-03 14:52:29
日军画师所记录的甲午战争,其中还有清军俘虏在东京散步时的场景
1894年10月26日,九连城激战图(局部)。〔小西四郎:《锦绘:幕末明治的历史(11)•日清战争》,第52-53页大日本帝国万万岁,成欢袭击,日军大捷图(图的右下方为从军记者)。〔小西四郎:《锦绘:幕末明治的历史(11)•日清战争》,第122页〕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大本营从京都迁回东京。5月30日,天皇从京都回到东京城。图为凯旋还幸
来源:《日本侵华图志》第一卷《战争动员》
2021-08-03 14:07:56
朝鲜国王及世子。《图片报》,1894年7月14日。大院君——朝鲜国王的父亲。《图片报》,1894年7月14日。1日本向清朝宣战并没有给最近的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变化。实际上,在过去两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日已经处于非公开的战争状态,双方在朝鲜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军舰狭路相逢相互开火,运输船遭到鱼雷袭击,军队纷纷登陆,很多人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2021-08-03 11:06:46
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锦州市至今保存有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历史遗迹,一个是建于清光绪年间、供奉牺牲清军将士灵牌的昭忠祠,还有一个是由清军首领宋庆撰文的昭忠祠碑。此外,有研究者推断,在锦州城北的一座山头,可能是埋葬着2000多名清军将士遗体的坟墓,他们是田庄台血战中牺牲的毅军将士,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位于锦州市挂建筑群院
来源:锦州文化
2021-08-03 10:57:08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原文配图:威海卫之战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1月下旬,日军侵占旅顺(今属辽宁大连)后,其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北洋海军。为
来源:新华网
2019-05-27 14:25:53
来源:华声在线-历史频道综合
2018-08-01 08:53:21
甲午海战指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后果,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7-30 08:58:12
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以突然袭击清朝陆海军的方式挑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必然产物。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直逼汉城,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清政府派兵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网
2018-07-30 08:43:58
石门子阻击战是中日甲午战争金州保卫战中的重要战役。是日本第二军踏上中国领土后遭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谱写了壮丽的篇章。爱国将领徐邦道以其2000多人仓促成军的拱卫军与船坚炮利的20000多人的日军交锋,终因寡不敌众,伤亡严重,阵地丢失。徐邦道在屡催援兵不至,退路被截断的情况下,不得不收集残卒,含恨撤离金州,退...
来源:陈明福
2018-05-12 14:22:05
海城是辽南的重镇,位于鞍山、盖平之间,地处交通要冲,是日军北窥奉天,西出锦州、山海关的必经之地。素有辽沈之门户,海疆之咽喉之称。对于日军来说,海城不仅是已经占领辽东半岛旅顺的第二军与占领海城的第一军的联络点,也是向北进军的基地。自日军占领海城后,关外宁、锦诸城大震,清王朝祖宗陵寝之地受到威胁,并使已集结在辽南田庄台、营口、牛庄一...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5-12 14:18:16
辽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自1894年10月24日开始,到1895年3月9日结束,历时近5个月,中经鸭绿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阳东路之战、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田庄台大战,最后以清政府的屈辱求和而告结束。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了朝鲜以后,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于1894年10月24日兵分两路对中国发动进攻。第一路在山县有朋大将率领下,从朝...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5-12 14:15:43
山东半岛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从1895年1月21日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到2月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历时近1个月,中经白马河前哨战、南帮炮台争夺战和刘公岛保卫战,最后以威海卫海军基地的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没而告结束。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4-25 09:55:41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日本重兵包围平壤,平壤清军告急,清政府决定将驻防大连一带的刘盛休所部铭军10营4000多人由海路运往大东沟,再转由陆路赴朝。八月十六日(9月15日)午夜,铭军搭乘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5艘运兵船由大连起航,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主力护航,其舰队编制为:定远、镇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超勇、...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4-25 09:37:48
牙山战役又称成欢之战,清光绪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在朝鲜进行的第一次陆战。1894年五月初三(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400人进入朝鲜,驻扎忠清道牙山县。日本政府也向朝鲜大举增兵,抢占仁川、汉城等军事重镇,决心与中国开战。六月二十二日,清军援兵陆续赶赴牙山。二十三日,就在日本挑起丰岛海战的同一天,日军...
来源:抗日战争网论坛
2018-04-25 09:23: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