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着一件1959年12月发掘出土的革命文物,这是毛泽东为延安保育院题写的好好的保育儿童石刻。延安保育院是当时设立在延安的儿童保育院、托儿所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共中央到达延安至抗战胜利,延安保育院先后接收了近3000名婴幼儿,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延安保育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摇篮。
来源:延安日报
2022-11-23 11:06:02
▲汉口市政府关于协调保育会场所的文件。▲保育院里的孩子们。 图片提供:省档案馆六一,孩子们的节日。他们是春天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事业发展,一代代少年儿童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健康茁壮成长。让我们翻开档案,盘点那些跟童年有关的往事,打量那历史印迹里隐藏的时代烙印。1、苏区
来源:湖北日报
2022-10-20 08:52:53
1938年6月5日,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省分会在金华成立,中共地下党员程为昭、杜永康、贵畹兰、戚铮音等被选为理事。中共东南局、浙江省委在分会内设立地下党小组。同年9月, 在丽水碧湖创建的浙江战时第一- 保育院己收容700余名难童,再也无法容纳更多难童。为此,经战时儿童保育会浙江省分会理事会决定,在
来源: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2022-07-25 15:13:58
纪录片《苦干》中的战时保育院里,因为大轰炸而成了孤儿的孩子们。特约摄影 苏思在奥斯卡获奖影片《苦干》中,出现过一群生活在重庆战时保育院的孩子。抗战时期重庆有多少保育院?它们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日前,抗战史研究专家为我们讲述了当年共产党人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四处奔波呼吁,为救助难童而作出努力的故事。战时儿童保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2020-12-02 14:55:11
70多年前一个初春的夜晚,在重庆七星岗一个半截屋顶的窝棚里,8岁的程铭裹着破了洞的麻袋和烂棉絮,躺在七八个和他一样无家可归的孩子中间。有人发现了这群孩子,他们被送到一个收容流浪儿童的地方——保育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千万中国难民流离失所,其中幼弱的儿童更是最大的受害者。刺刀和子弹常常残酷结果了许多活泼泼的小生命,7岁的
来源:新华社
2020-12-02 14:37:2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顽强抗争的年代。国难当头,在抗日战争这方熔炼民族正气的洪炉前,每个人都面临考验和抉择,美丑忠奸,立辨分明。在工商界,有些人举家逃到海外,有些人在国内沦为亲日派,以求自保,但也涌现出一批铮铮铁骨的爱国之士,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书写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来源: 民国大校场 文/燕草
2020-07-10 15:53:39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及部分负责人合影。▲战争中被毒气毒死的儿童。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无数的流浪儿童,他们或是失去亲人,或是与亲人失散,孤苦无依。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为战区儿童带来希望。近日,记者在江西省方志馆、江西省档案馆多番查阅资料发现,江西是最早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分会的省份,为广
来源:江西新闻网
2020-03-17 14:58:10
马王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资料照片。被访者供图近期,王禄钢和儿子、孙子一家三代合影。今年8月30日,是湛江市体校原三棋教练王禄钢老人满83岁生日。而这天刚好接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日前,尽管纪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王禄钢老人接受记者的专访,回忆小时候经历的抗日烽烟岁月。父亲在广州湾开展抗日
来源:湛江晚报
2020-03-17 14:43:31
抗战时期,面对抗战遗孤、流浪难童等问题,中共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长江局妇委会负责人邓颖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发起创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宋美龄是理事,宋庆龄是名誉理事长,常务理事邓颖超和其他共产党员做实际工作。1939年,李省群在茂名接到党的指示,创办广东第四战时儿童保育院并任院长,直接受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领导,委任状是宋美龄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3-17 09:38:43
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随着革命队伍不断壮大,许多女干部结婚生子。孩子年幼,环境恶劣。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联合在荣成县筹办了一个专门收养战争遗孤,和无法随军的干部子女的托幼机构——胶东医院育儿所。育儿所在荣成县的一个小村子成立,1942年4月辗转到牟海县(1945年更名乳山县)崖子镇东凤凰崖村,同年9月育儿所机关
来源: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9-06-11 09:13:37
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难以估量的浩劫。老平阳县(含苍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平阳人民为抗战疆场输送了11000多位热血将士,广大民众捐钱、捐物,购买胜利公债合千万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省第一、第二保育院迁避平阳两年多时间,社会各界给予保育院1000多名师生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为保存中华民族的幼苗作出了历史
来源:平阳新闻网
2019-05-22 14:27:29
全国40余保育生相聚重庆 纪念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81周年
今年3月10日,是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81周年,全国40余名当年的保育生来到重庆渝中区两路口一家酒店,用歌声等形式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据介绍,因年龄原因,他们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大聚会。3月10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青雅园酒楼大厅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当年的保育生济济一堂,他们大都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有的甚至在家人搀扶下赶来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3-16 15:41:09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和爱国进步妇女参与,于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邓颖超、曹孟君等为常务理事,儿童保育工作也变成了抗战时期一种新兴的社会事业。战时儿童保育会共有两种管理形式:总会直管和分会自管,成立之后,四川、两广、湖南、广西等地先后建立分会和分院,收容教养难童,其中四川设立
来源:百家号
2019-01-15 09:14:06
日军丧心病狂害我儿童把孩子当血库,战时儿童保育院抢救难童工作艰巨!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不仅疯狂地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毁灭我家园,而且丧心病狂残害我儿童。他们或在战火中把枪杀中国孩子当成儿戏;或掳掠回国施以奴化教育,供其日后扩大侵略驱使;或把孩子当血库,抽取他们的血液,救治其伤病员。凡此种种,令人惨不忍睹。在这种情况下,抢救战区难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当时国共合作的局面已经形成。国共两党商议,各界民主人士和爱国进步妇女参与,于1938年3月l0日,在汉口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公推宋美龄...
来源:访古湖湘百家号,作者:陈先枢
2018-08-10 11:16:04
1937年末,邓颖超与周恩来一起来到武汉。邓颖超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及妇女组组长,负责妇女工作。在1938年1月5日出版的《妇女生活》杂志上,邓颖超发表了《对于现阶段妇女运动的意见》,号召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1938年1月24日,在汉口女青年会召开了儿童保育会筹备会,邓颖超出席会议并担任筹委会常务理事,会议推举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为筹委会主任委员 。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界限路圣罗以女子中学(现武汉市江岸区合作路武汉市第二...
来源:读档微信号 作者:汤群
2018-08-10 11:05:29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华东地区相继沦丧,产生了大批失去父母亲人的孤儿难童。国民政府西迁后,各方人士云集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时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及妇女组组长的邓颖超会同救国会的安娥、徐镜平等人倡议组建战时儿童保育会。邓颖超亲自找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商议,请她主持筹备工作。为了推动国共合作和更好地获得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邀请宋美龄出面领导保育会。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式成立,随即派出运输委员...
来源:读档微信号 ,作者:刘英
2018-08-10 11:00:39
1938年初,抗日战争益加激烈,战区不断扩大,无数儿童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国共产党和爱国进步人士以及一些有宗教信仰、有慈善事业心的人,为了增强长期抗战的力量,为保全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生机,发起、筹备、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动员、组织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紧急行动起来,抢救、保育战时儿童。1938年3月lO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各省以及香港、南洋等地相继成立了2O多个分会。总会立即派员到徐州、郑州等战区前线以至沦陷区附近,不畏...
来源:何其盛
2018-08-09 16:48:04
在国难当头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由爱国教育家智澄先生临危受命,于1939年11月11日在陕西汉中西门外凹口寺,创办了西北儿童教养院,即今汉中市社会福利院。智澄(1904~1950年),字镜如,山西省忻州(今忻州市忻府区董村镇游遨村)人。先后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北京师大,曾在南洋任教。北伐时期,投笔从戎,身负重伤,右臂致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汉中,为拯救沦陷区流亡儿童,先后收养近3000名孤儿难童,创办西北儿童教养院,并聘请了一批品学兼优的知识青年...
来源: 陕西政协汉中市政府网站 作者:赵龙云
2018-04-30 14:56:56
保小发展的辉煌时期在青救会的大力推荐下,经边区政府教育厅反复呈请,1942 年,中央组织部同意梁金生主政保小。梁校长到校后,向
来源:《百年潮》
2017-09-22 11:22:25
延安的保育事业开创于抗日烽火时期,在党中央的关心领导下,在从事保育工作的教职员工的努力下,为养育、培养革命后代呕心沥血,艰苦奋
来源:《百年潮》
2017-09-22 11:19: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