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今天,为配合整个东南亚抗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6万将士的英勇捐躯为世界反西斯斗争做出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创作背景 1942年的今天,为配合整个东南亚抗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以6万将士的英勇捐躯为世界反西斯斗争做出贡献 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曾经参与缅北作战的美军布朗上校这样说过:"中国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9-04-08 17:05:48
《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老师。1931-1934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时局的变化,使各种活动遭到限制和破坏,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正义感的阎述诗没有沉默。1933年,日本侵略者策划成...
来源:红豆居士个人图书馆
2018-08-29 15:58:47
1938年10月下旬,西北联大第45次常委会决定,以公诚勤朴校训与国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制成匾额,悬挂礼堂。并决定聘国文系主任黎锦熙教授和法商学院院长许寿裳教授撰写校歌校词,全文为:并序连黄,卅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蟠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名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8-04 15:08:49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曲雄壮的《国歌》,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英勇战斗,奋勇前进。
来源:千龙网
2018-04-27 11:26:29
在雪地里战斗的抗联战士东北抗战歌曲和歌谣忠实记录了东北人民浴血奋战、光复祖国的战斗历程,它不仅激励了当年抗战军民的斗志,也告诫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那段苦难屈辱的历史,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九一八事变后,万恶的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是血债累累、罄竹难书。而东北抗联在与十恶不赦的日本人拼死搏杀中产生了不...
来源:中国新闻网 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满良
2018-04-17 16:01:15
笔者按:八年抗战是我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壮丽篇章中最灿烂光辉的一页。笔者年来接触了一些本县当年曾在战场上与日寇浴血奋战过的老前辈,他们或年逾古稀或八十耆宿,于回顾昔日戎马生涯时兴之所至竟尚能流畅地吟唱起抗日歌来。这些歌,乐曲简明平易,节奏短捷明快,旋律沉郁悲壮激越,听其声,品其词,当年壮士马革裹尸易水萧萧之风,战地的艰辛惨烈景况如在...
来源:广西崇左政协网 作者:何之岳 黄孟奎
2018-04-10 11:00:25
有这么一组歌,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段,唱遍了南半部中国,一路陪伴青年们读书成长,参军报国。抗战胜利后,这歌声随着青年的足迹走向全国,进而流布海外,至今不曾绝响。而在大陆终于有人敢于搜寻这组歌的踪迹,让沉寂了几十年之久的魅力之曲重新唱起。这组歌就是著名的“江南三曲”(包含《淡淡江南月》,《夜夜梦江南》,《烟雨漫江南》三首)和《先...
来源:贵州省民革网 作者:杨慧君
2018-04-09 10:31:40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令人自豪的是我们海盐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笔者记得在建国初期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唱的一首《六里堰战歌》,至今仍然能够哼唱。这首革命歌曲,诞生于1944年7月,是当年新四军海北(包括海盐、平湖两县及海宁、嘉兴、嘉善三县沪杭铁路以东地区)支队打响了一次鼓舞...
来源:《海盐文史资料》 作者:朱积良来源
2018-04-02 16:57:48
歌谣是透视民族心灵的窗口,最直接形象地表达时代脉动和人民的心声,是历史真实可信的记录。东北抗日联军在与日本帝国主义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戎马倥偬中创作了大量抗日歌谣,传遍白山黑水,响遍林海雪原。这些在血与火中诞生的抗联歌谣,是抗联将士满怀义愤的怒吼,是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宣言,是抗联艰苦...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兴濂
2018-03-21 15:51:46
《黄河大合唱》: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历史的必然常常是由无数的偶然造成的。诗人光未然25岁时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形宛如昨日。1937年10月,在七七事变后3个月,光未然带着1935年在武汉创建的拓荒剧团,在湖北一带演出抗战歌曲和话剧。不久,拓荒剧团被编入抗敌演剧第三队,后经周恩来批准光未然带领着三队的同志们乘火车从武汉出发去山西。光未然的...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建柱
2018-03-21 15:49:11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硝烟弥漫、壮烈激荡的抗日烽火,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13―2002),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想起当年发生在黄河岸边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黄河岸边的灵感酝酿历史的必然常常是由无数的偶然造成。诗人光未然25岁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形宛如昨日。1937年10月,在七七...
来源:论文网 作者:梁俊英
2018-03-21 15:47:36
促使聂耳谱写出国歌的原型部队,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家乡沦陷,中华危亡,历来不畏强暴的东北人民,揭竿而起,组建起多支抗日义勇军,以血身肉躯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决死相拼。白山黑水间,到处熊熊燃烧起抗日烽火,誓死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1933年2月的一天,聂耳随同东北抗日义勇...
来源:金陵晚报
2018-03-20 15:16:12
聂耳是《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完善和定稿所做出的贡献。《文史通讯》1981年第1期刊登了《风云儿女》的导演许幸之的回忆文章。许幸之在文章中说:一天清晨,聂耳走进我的宿舍,激动地将我唤醒。告诉我曲子谱成了,我坐起来,让他唱给我听。于是聂耳坐在写字台桌角上,一手拿着乐谱,一手在写字台上重重地打着...
来源:作者:刘生林
2018-03-19 16:18:09
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旋律轻柔甜美,近似船歌。现在流行很广的摇篮曲版本是毛慧作词作曲的: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其实,最早的摇篮曲不是这样的,最早的摇篮曲是河北省乐亭县百善学校的教师傅敏芝、朱燕。为支持妇救会工作编写的《母亲摇篮曲》,歌词大意是:姣洁的月亮上树梢,娘的孩儿快睡觉,妈妈就要去上冬校...
来源:江西政协新闻网 光华时报 作者: 赵恩德
2018-03-17 11:30:14
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甚至少年儿童都纷纷拿去武器,站到抗日第一线,他们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也留下了众多振聋发聩的歌谣。 这些歌谣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振奋,令人感动。战争对孩子来说是残酷的、战斗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但是当被逼得无路可走时,我们只能用残忍应对残忍,用野蛮抵抗野蛮。这是一段流传很广的...
来源:今日头条网 作者:稗史候说
2018-03-16 11:23:41
嘹亮的抗战歌声 伟大的民族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选登及背后故事(之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岁老兵传唱永恒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日,空军石家庄红军路干休所百岁抗战老战士刘自双,结合自己战斗成长经历与记者谈起他熟悉的抗战歌曲时,首先用略带沙哑的嗓音深情地唱起这首由曹火星创作于1943年的歌曲。刘自双,1915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
来源:中国军网 解放军报 作者:周红岩
2018-03-14 14:59:33
嘹亮的抗战歌声 伟大的民族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选登及背后故事(之二)
抗战烽火中的圣地颂歌《延安颂》这首深情歌颂革命圣地延安的歌曲,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诞生于1937年。这首歌的创作经过也非常简单,但却很有趣。一天下午,莫耶和郑律成等几位同学开完会后,爬上驻地的半山坡,看着和他们一样从城里走出来,到田野、山坡散步的同学和战友,有的唱着歌,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解放军报 作者:周红岩
2018-03-12 15:20:51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歌曲筑起中华民族保家卫国另一道长城
编者按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战歌曲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忍和不屈,鼓励了千万勇士走上了和侵略者殊死搏杀的战场,也让沦陷区的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松花江上》《只怕不抵抗》《游击队歌》《义勇军进行曲》 ……,彼时,这些歌曲最集中地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意志,一经问世便迅疾在民众中产生出无比强大的共鸣和感召力。在纪念抗日...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解放日报 作者:王梦悦
2018-03-12 15:16:31
特约撰稿人 马启昕庆阳的历史如脚下的黄土地一样深厚,庆阳的民歌如高原夜空的繁星一样灿烂。《诗经》名篇《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就是这里的先民们的歌谣。在抗日战争时期,庆阳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八路军抗战的大后方,抗战文艺蓬勃发展。从陕甘宁边区唱到全国、至今仍然传唱不衰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
来源: 网易兰州 每日甘肃网 作者:马启昕
2018-03-12 15:01:08
在我读书的这座城市,韩国光州市,是谱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郑律成出生的地方。在我去寻访身边的郑律成故居时,我听到了中国抗战歌曲。1933年,19岁的郑律成,告别被日本占领的故乡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边革命、边学习音乐,后又辗转到延安。他把全部才华、热情和生命献给了中国,谱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单璐
2018-03-12 14:42: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刘庆为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tougao#krzzjn.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