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是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直接、正面地描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东北人民的苦难和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作品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并为其作了序言。《八月的乡村》后被翻译成英文,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抗日战场的一个重要窗
来源:中国军网
2023-05-16 16:03:41
《群众》周刊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刊物。其筹办和出版历经曲折,1937年10月在南京筹办并于同年12月在武汉正式创刊,1938年10月到重庆继续出版,1946年6月迁至上海出版,1947年3月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停刊,同时1947年1月在香港出刊香港版至1949年10月停刊。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文贵
2023-05-13 14:19:35
《红色中华》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该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1937年1月停发。5年多的存续期间,共发行324期。其发行量初期为1万份,最多时达4万余份,是苏区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报纸。内容:让尽可能多的群众写群众。该报拥有比较健全的通讯网,特别是1933年1月后,省与县一级的地方党团政府与工会、红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荣梅
2023-04-28 09:11:30
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秋青史尚留芳。——谢晋元在青年时期写下的自勉诗谢晋元,中国抗日英雄,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士兵用匕首刺死,年仅37岁。谢晋元青年时期就写下山河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这样的自勉诗。从小就把岳飞的
来源:中国军网
2023-04-26 14:45:48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读木兰辞有感》李林,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归侨。1940年4月26日,壮烈殉国,年仅25岁。她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的贞德,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入选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她就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尼归侨李林。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尤
来源:中国军网
2023-04-26 14:28:12
冰河在春天里解冻,万物在春天里复生。全世界被压迫的妇女,在‘三八’喊出了自由的吼声……这首激情澎湃的歌是创作于延安时期的《三八妇女节歌》。当年,在这首歌声中,无数妇女参加到抗日的革命队伍中,汇入中国妇女解放的洪流。一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鲜明提出中
来源:解放军报
2023-03-27 14:47:41
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延安,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至1945年抗战胜利奉命迁往东北。在延安共七年半的时间中,鲁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了一大批广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在抗日烽火中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军民斗志。鲁艺的创立与定名全民族抗战进入高潮后,延安和各根据地的抗日文艺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艺术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3日 第 11 版)作者:林晓清
2023-02-14 10:58:43
从1939年到1942年,刘少奇在华中工作的短短4年间,尽管由于日伪军实行全方位封锁,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但他仍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关心《拂晓报》,还亲自为报刊题词、撰稿,在宣传我党抗日时期的统战政策、推动华中地区的抗日战争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拂晓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报纸,主要内容是宣传中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马芳
2023-02-07 14:31:09
1938年10月1日,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省的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揭开了延安电影团创作的最新一页。《延安与八路军》由袁牧之编导,吴印咸等摄影。影片拍摄前,袁牧之写了影片的详细提纲。提纲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的进步知识青年,如何通过重重的封锁线,纷纷前来延安;第二部分介绍延安的政治、经济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马红
2023-02-06 10:33:34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向荣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1938年底,中央军委决定由军委总政治部出版《八路军军政杂志》,由毛泽东、王稼祥、萧劲光、郭化若、萧向荣5人组成编委会,并由军委主席毛泽东、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署名,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游击队发出出版《八路军军政杂志》的通知。萧向荣奉命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贾晓明
2023-02-06 09:36:39
20世纪40年代,随着整风运动在全党大规模展开,文件发布成为重要环节。此前,我们党从未进行过如此规模的整风运动,党的工作部署依赖党内文件流转渠道即可,而延安整风无疑对文件发布与传播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党创造性运用报纸作为整风文件发布与传播的新渠道之一。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整风运动的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2-04 09:56:28
1939年2月16日,《文艺战线》创刊号面世。第2号至第6号发行日期依次在1939年的3月16日、4月16日、9月16日、11月16日和1940年2月16日。第6号刊发后,宣告停刊。该刊编辑委员会成员有丁玲、何其芳、周扬、夏衍等16人。其中,周扬任主编,发行人为夏衍。创刊号上,周扬通过《我们的态度》阐明该刊性质、宗旨——它是一个战线,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赵伟
2023-02-03 16:28:31
作为稀见的抗战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连续出版物,中共北满省委所办党刊《统一》从1939年7月至1940年6月共出7期,所刊代表性文献11篇。它与中共南满省委《列宁旗》、中共吉东省委《前哨》均为中共满洲省委接续组织所办党刊,其中《统一》现存资料最为完整。诞生于东北抗日运动艰难时期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指示所属各级党组织建立革命根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田雷
2023-02-03 16:20:18
《大众文艺》是1940年4月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创办的文艺刊物,其前身是奚原、柯仲平、刘白羽等人发起创办的《文艺突击》。《大众文艺》由萧三任主编,八路军印刷所排版印刷,于1940年12月停刊,共出版两卷九期(第一卷出版六期,第二卷出版三期),每期封面都印着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刊名大众文艺,还配有与该期内容相呼应的木刻版画。《大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2-03 15:29:59
梁启超曾言: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这一话语诠释了音乐对塑造国民意识的重要价值。1931—1945年的抗战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局下,担负着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成为伴随抗战始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所谓抗战歌曲主要指抗战时期涌现出的以抗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抗战歌曲与局势发展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费佳
2023-02-03 14:37:50
语言风格亦庄亦谐抗战楹联注重对仗形式和语言技巧,常通过新奇、幽默、别具一格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巧思妙悟。这在一些行业联、讽喻联、庆贺联中体现得最明显。黄天骥在《岭南新语:一个老广州人的文化随笔》中提及抗战时期广州一家理发店门前的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理发店的业务是理发,事关人的脸面和体面。这副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玮 张宁
2023-02-03 14:32:05
《抗战华侨》旬刊1938年3月11日创办于香港,创刊人是被誉为革命元勋,华侨楷模(叶飞语)、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习仲勋语)的彭泽民。彭泽民,马来西亚华侨,曾创建华侨协会,创办华侨运动讲习所。七七事变爆发后,彭泽民致力于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由其创办的《抗战华侨》,为推动侨胞踊跃回国支持抗战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目前所见最后一期《抗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东峰
2023-02-03 14:23:16
《抗战大学》1937年11月1日创刊,该刊为半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刊,是一份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战救亡综合性刊物。发起人阳光(原名温京,又名陈华)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春,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饶彰风亲自到《抗战大学》挂帅,饶彰风甚为重视《抗战大学》,曾以蒲特、追光、饶可风、可风等笔名在该刊发表数篇评论,亲自校对重要文章,还定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家兴
2023-02-03 14:19:00
30余年前,我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的《东南地区的抗战文艺》谈到1940年,西南联大教授陈铨等人组织‘战国策’派,宣扬特务统治、散布法西斯思想。地处东南的《现代文艺》《文艺评介》等刊很快作出反击,发表文章配合西南《新华日报》《野草》等刊批判‘战国策’派的斗争,谈到《现代文艺》上谷虹《有毒的〈野玫瑰〉》对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汪毅夫
2023-02-01 11:06:54
抗日战争爆发前,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有一支靠说书卖唱为生的盲人队伍。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成立了武乡盲人宣传队,为抗日救亡作出了贡献。山西省武乡县档案馆保存的《武乡盲人宣传队历史及其宣传活动概况》记录了这段往事。积极抗日 成立宣传队1938年,位于太行山脉附近的辽县(今左权县)、襄垣县、武乡县先后成立盲人
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范春英
2023-01-02 09:3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