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内景宓大昌大屋外景中共浙东区委成立处纪念馆 慈溪市观海卫镇昌明村宓家埭街18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宓大昌大屋所在地。 1942年,中共浙东区委在此成立。 中共浙东区委的成立,使浙东地区抗日斗争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并取得浙东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来源:宁波日报
2023-01-15 11:07:00
各个房间的门窗、木梁很少相同,剩下的三只牛腿保存完好,马头墙少了一面却依然和谐……在义乌市大陈镇春林村施宅自然村,有一幢建于大约120年前的十八间民居,在浙赣战役中,面对鬼子的暴行,它被拆得体无完肤,但依然顽强地重生下来。 这是建村近千年,出过四郡马、十进士的施宅现存的唯一一幢古建筑,它更是一本活生生的民间抗战史书。更重要的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记者 张海滨 文/摄
2022-11-30 10:19:06
一、屈辱的历史——受降厅基本情况受降厅,原本是宋殿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它位于村子的西北部,旧址坐北朝南,泥石木结构,重檐亭式房屋,三间,占地面积215 45平方米。1937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移驻宋殿村,其中一个中队就设在宋作梅家里。之后,宋作梅宅院相继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和第15军团新编70师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9 14:35:46
萧山抗战纪念馆位于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依托于杭州市文保单位——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建设而成,于2015年9月开放,是萧山首家抗战专题纪念馆,也是全国首个以众筹方式开班的空军纪念馆,由萧山区河上抗日战争历史研究会策划、管理、运营。2021年按博物馆标准进行了专业提升,重新开放,2022年纪念馆在考察学习全国各大抗战纪念场馆基础上
来源:杭州日报
2022-08-28 09:26:21
位于余杭区鸬鸟镇太公堂村,为三幢木结构庭院式建筑,由原民国余杭县政府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所建的忠烈祠改建,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1937年杭州沦陷后,当时的国民党杭州市政府、杭县县政府、余杭县政府均迁址鸬鸟,而余杭县政府就是驻扎在太公堂村。201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原忠烈祠旧址筹建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中国军
来源:杭州日报
2022-08-27 08:57:22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6 10:06:31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6 10:03:31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6 10:00:57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4 10:01:29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4 09:54:18
研学百个基地,深植红色教育:每个红色基地都承载着一段光辉历史。通过寻访百个浙江省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文化,录制红色微课,编写有声红色校本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寻访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师生学习四史,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扛起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培根铸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2-08-24 09:50:33
民族日报社纪念馆位于临安区於潜镇后渚村,面宽三间,前后两厅,东西短回廊,中为天井,清代建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基地、临安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日报》是中共浙江地下党于1938年11月在金华筹备,次年元月5日在於潜鹤村创刊的一份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的直属于浙西行署的综合性日报,创刊誓言是用文
来源: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2022-08-22 15:07:42
舟山烈士陵园位于定海区昌国街道龙峰山山麓,1959年3月兴建,1964年10月竣工并对外开放,2001年到2006年对陵园进行了修缮和扩建。整个陵园布局科学合理,井然有序,占地3 6公顷,依山傍林,地势自东南向西北成阶梯状升高。陵园主要建筑有: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八角亭、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及纪
来源: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2022-08-22 14:42:33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浙东区委旧址旁边,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隶属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是一所社会科学类革命遗址专题纪念馆。1981年7月1日,四明山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对纪念馆进行整修和重新陈列布展,同时,四明山革命纪念馆更名为浙东革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22-07-18 14:38:23
民族日报社纪念馆民族日报社旧址设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后渚村(原鹤村)何家祠堂。这是一幢晚清时期的宗祠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39年1月5日,《民族日报》在此创刊。《民族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浙西行署主办的,实际上是由社长王闻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掌握领导权的爱国抗日宣传阵地,其创刊誓言、办报原则、宣传策略坚守我党团结抗战的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2022-06-29 09:02:35
孤悬敌后的浙东革命斗争史诗 ——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宁绍地区,平均海拔700米左右,主峰金钟山海拔1018米。因其大俞山峰顶有个四窗岩,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故称四明山。在余姚市梁弄镇西侧有座狮子山,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坐落在这里。纪念碑高18 5米,用花岗石垒砌,雄伟挺拔,碑正面为郭沫若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背后刻有余姚市委市政府敬题
来源:人民网
2021-10-15 15:25:26
望江门日军碉堡遗迹望江门外江边路二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侵华日军修建的碉堡,由长方形的主体建筑和东南、西北两炮楼组成。由于年代久远,碉堡周围地形发生很大变化,长期由3户居民分隔居住,搭建的违法建筑已遮挡了原貌。这处工事是我国国土面积大片沦陷最艰难阶段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军占领杭州的罪证。目前,江边路二弄地区已列入望南地区
来源:上城发布
2021-08-27 14:50:38
为什么一览亭只剩下了柱子?在湘湖景区南线的石岩山顶有一座一览亭,取湖光山色一览无余之意,海拔210米,通过上山道路步行约1200米左右可到该处景区。它是古湘湖八景之一的览亭远眺景点,登临远眺,既可以眺望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口的壮丽之景,又可以尽览新湘湖的美景。一览亭当年是由绍兴郡守洪珠在明嘉靖十年(1531)开始建设并提额,
来源: 孙娟 萧山抗战历史
2021-08-25 16:06:04
麻坪坞徐氏宗祠的抗战遗址兰溪市黄店镇肥皂行政村麻坪坞自然村的徐氏宗祠是兰溪市范围内第一支抗日武装成立的地方。徐氏宗祠位于麻坪自然村西部,又称九松堂。坐北朝南,占地408 04平方米。门楼、中进尚存清代建筑风格,前进、后进为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平面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各进间有厢房相连。门楼,歇山顶,前檐置斗拱四攒。八字形大门,须弥
来源:流星雨文化
2021-08-25 15:59:5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杭州优秀的红色历史、人文底蕴,杭州市文保中心推出以红色印记为主题的宣传专栏,每一期带大家走访一处杭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一起探寻红色之旅!双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编 号:330109-0103-0008年 代:2007年类 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来源:名城杭州
2021-08-24 11:33: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替换成@)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