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80年前这些少数民族都参加了抗战(上)
2017-09-06 10:18:41  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  复制链接

  80年前,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改写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列强入侵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重新找回了民族自尊与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由孱弱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和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鬼子遭了殃,出门遇见陈翰章”

  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由东北进而华北,扩至华中、华南,一度波及西南诸省,先后扶植“满洲国”“蒙古军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伪政权,竭其所能离间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图实现分裂中国、灭亡中国的阴谋。东北地区各族民众率先组织了诸多抗日团体和形式多样的抗日义勇军,英勇抗击侵略者。1936年2月正式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除汉族外还有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团结抗战的特点。至1937年10月,抗联先后编组了11个军,兵力达两万余人,被日本侵略者视为“满洲国”的“治安之癌”。

  东北地区的满族群众在抗日斗争中奋勇当先。抗联第3至第9军和第11军转战于满族聚居的松花江中下游与牡丹江一带,大批满族群众踊跃参加。其中,师以上领导就有赵尚志、陈翰章、王光宇、张兰生、关化新、伊俊山等。

  陈翰章,1913年生于吉林敦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开展爱国反帝宣传。1932年秋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吉林抗日救国军。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陈翰章率部以镜泊湖为中心,转战于宁安、额穆、延吉、安图、汪清等地区。他足智多谋,屡立战功,威震敌胆,被誉为“镜泊英雄”。

  1938年7月,陈翰章率部袭击宁安北湖头水力发电站,焚毁日军守备队的营房和工程事务所,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解救了大批中国劳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的水电站工程陷于瘫痪,被迫停工。

  1939年7月,抗联第2军第4、第5师改编为第1路军第3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指挥。8月下旬,第3方面军准备攻打安图县城。因叛徒告密,守敌加强了防卫。陈翰章决定转攻大沙河镇,以“围城打援”之计,消灭安图和明月沟出援之敌。24日,第3方面军突袭大沙河,歼敌百余人,并将镇内日本洋行货物全部没收。由安图县城开来的日伪军在距大沙河1公里处的南岗遭第2方面军一部阻击,伤亡惨重。午夜,日军宫本“讨伐队”由明月沟开进安图县城。陈翰章判断敌人必将返回,遂在柳树屯东南道路两侧设伏。25日13时许,宫本“讨伐队”百余人乘5辆汽车驶入伏击区域,遭猛烈袭击。除6名敌兵乘1辆汽车逃跑外,余者包括宫本队长在内皆被击毙。9月,陈翰章率部在敦化寒葱岭截击日军“讨伐队”,毙俘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以下百余人。当地群众传颂着:“鬼子遭了殃,出门遇见陈翰章。”

  从1939年秋冬季起,日伪军对抗联第1路军实施更为频繁和残酷的“讨伐”。抗联战士缺衣少食,在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与敌人搏斗,包括杨靖宇在内的许多官兵在异常惨烈的战斗和饥寒交迫的困境中牺牲了。到1940年底,陈翰章身边只剩下十余人。12月8日,陈翰章转战至镜泊湖南湖头附近小湾沟密营,被日伪军重兵包围,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丧心病狂的日军残忍地割下陈翰章的头颅,送往伪满洲国邀功,后被存放于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作为医学标本保存。陈翰章的尸身则被日军运回敦化县游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陈翰章的尸身葬在半截河屯的山坡上。解放后,陈翰章的头颅安葬在哈尔滨市烈士陵园。直到2013年,陈翰章诞辰百年之际,他那颗高昂的头颅终于回归故里,身首得以合葬。

  “八女投江”中的朝鲜族女战士

  抗战期间,东北朝鲜族人口约120万人,主要聚居在吉林东部的延边和辽宁东部的兴京及黑龙江的阿城、海林、饶河等县。汤原、饶河、密山、珠河、宁安抗日游击队中,朝鲜族干部居多。抗联的11个军中都有朝鲜族战士,其中第1、第7军的朝鲜族战士占到半数,不少还担任了军、师级指挥员,仅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就有李红光、李东光、朴凤南、许亨植等。名垂千古的“八女投江”中的安顺福、李凤善便是朝鲜族女战士。

  1938年初,日军以第4师团为主,调集伪军3个旅又4个团,共5万余兵力,对活动在佳木斯地区的抗联实施大规模“讨伐”。4月,中共吉东省委决定抗联第2路军主力680余人西征,以打通与东南满抗联第1路军和挺进到热河的八路军的联系。

  8月,第2路军所属第5军到达五常县,遭日伪军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伤亡严重。第5军第1师突围后,决定向依兰、方正地区折返回到牡丹江沿岸。10月,第5军妇女团随第1师进至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在异常艰苦的西征中,妇女团大部分官兵牺牲,此后又由30余人锐减至8人。她们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抗联第4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那天夜里,部队露宿在林口县三家子北部的柞木岗。这里是牡丹江与乌斯浑河的分水岭,大、小关门嘴子山隔水相望。周围几十里人烟稀少,比较僻静,是抗联的秘密交通线。由于大雨滂沱,河水暴涨,渡船又都被敌人毁坏,部队无法渡河,准备次日拂晓由附近渡口过河,到依兰密营寻找第5军军部。

  黎明时分,第1师整装待发。师长命令妇女团8名女战士先行过河。就在她们准备渡河时,宿营地枪声大作,1000余名日伪军从后面突然袭击上来。

  第1师立即投入突围的恶战中,向柞木岗山里撤退,8名女战士被阻隔在岸边,前面是滔滔江水,后面是敌人追兵。冷云毅然命令:“同志们,快向敌人开火,把他们引过来,让大家突围。”

  果然,敌人见背后受袭,立即调转枪口向河边扑来。冷云、安顺福等8人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敌展开激战。由于她们主动吸引敌人火力,第1师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追击,转移进山里。

  但冷云、安顺福她们却被敌人围困在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位女英雄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毅然毁掉枪支,挽臂跳入翻滚湍急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彰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威震敌胆的回民支队

  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历史上民族压迫政策造成的回汉矛盾,大肆鼓吹“尊崇回教”“回民自治”,妄图建立伪“回回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共同抗战的主张,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回族群众的拥护和响应。他们响亮地喊出了“天下兴亡,穆民有责”“争教必先争国”“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的口号,纷纷拿起武器,建立武装,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勇于牺牲的精神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了一曲精忠报国的英雄赞歌。在大大小小数十个回民支队、骑兵团、游击队、基干大队中,尤以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和刘震寰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最为出名。

  冀中回民支队的前身回民教导总队,是1938年7月由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和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而成。在马本斋的领导下,冀中回民支队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推磨战等游击战术,巧妙打击敌人,战果辉煌。马本斋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我决心为回回民族的解放奋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

  被回民支队打得心惊胆战的敌人恼羞成怒,将马本斋的母亲抓起来,强迫她给儿子写信劝降。马母严词拒绝:“杀剐存留,全凭你们,要我写信万万不能。”这位英雄母亲绝食七日而死。马母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舍身为国的英雄壮举令冀中抗日军民为之动容,激励着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更加坚决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成长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抗战期间,冀中回民支队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歼敌3.6万余人,被毛泽东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44年2月7日,马本斋病逝,年仅43岁。毛泽东题写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赠挽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的挽联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渤海回民支队是一支活跃在冀鲁边区、威震敌胆的抗日回民武装。前身是1940年8月成立的冀鲁边军区回民大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回民武装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拔据点、挖公路、扒铁道、炸桥梁,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迅速成长为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力量,队伍也由初建时的几十人发展到上千人。至抗战胜利,渤海回民支队共作战百余次,攻克大小据点40多个,歼敌2500余人。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06 10:20: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龙云:唯一一个葬在八宝山的军阀,当之无愧为抗战英雄!

下一篇:80年前这些少数民族都参加了抗战(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