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立第14中学1944级校友乐黛云:我的高一生活
2017-05-13 14:16:05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国立第十四中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的附属中学堂。1917年9月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招收农、工、商科学生,四年制。1918年招收普通科学生。1919年隶属于东南大学。1923年改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迁往安徽屯溪。上课两月,年底又迁长沙,借岳麓山湖南省立高农部分校舍复课。1938年迁贵阳马鞍山后,改国立第十四中学,1941年重庆青木关国立十四中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2年又在沙坪坝增设附中分校。1946年三校合并迁回南京察哈尔路,改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1949年8月改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2年改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78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84年改现名。1923年校内曾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重视教育科学实验,坚持改革。

  穿过贵阳山城的次南门,经过水口寺,来到马鞍山麓,这里就是著名的贵州唯一的国立中学——第十四中。我进入这个学校,正值抗战后期。这里的同学大半是大官和有钱人家的子弟,“下江人”居多,师资水平相当高,不少是原来的大学教师或报刊文人。那时,学校方面对学生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每一班级都有一个班主任,这一班级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我们的“泽寰级”因数学老师赵泽寰而得名,在全校以数学好而著称。我后来考大学往往拿高分,就得益于赵泽寰老师教我的数学。

  学校每天都有升旗仪式,唱国旗歌,然后校长训话。晚上有晚点名,点名前唱的歌是劳动歌:“神圣劳动,小工人爱做工;神圣劳动,小农民爱耕种……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读书?为辅助劳动。”点名后唱的歌是学校老师自编自谱的“马鞍山颂歌”,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歌词是这样:“马鞍山,马鞍山,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是我们茁长的摇篮。山上飘洒着园丁的汗雨,山下流露着慈母的笑颜。上山!上山!往上看,向前赶!永恒的光,永远的爱。永远地守住我们的园地,永远地守住我们的摇篮!”学校每个星期都要举行“纪念周”,在这种全校性的周会上,常常有大小官吏来训话,也会有老师的讲演和对学生进行的批评与表扬。总之,国立十四中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校风,特别重视劳动和纪律,这对那些“高干子弟”和“有钱学生”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当时,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自留地,自留地种不好被认为是全班的耻辱,学生们都拼命为自己的班级争光,为学校的声誉自豪。总之,严格训练和管理,尊师爱校,在这里确实蔚然成风。

  但课外活动却是完全自由的。从周一到周五,没有一个学生可以无故离校,周末则是完全由自己选择。每个学生都可以完全不受干预地选择、安排自己的周末,当时我每个星期六参加唱片音乐会(不收门票),听著名的音乐史专家萧家驹先生介绍古典西洋音乐,然后系统地欣赏从巴哈、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到德彪西、萧斯塔科维奇的乐曲(并不全懂,喜欢而已)。

  此外,每天晚饭后,晚自习前,也有两小时左右是自由时间。我和同学们黄昏散步时常经过学校附近的美国兵驻地。记得那里堆成小山的咖啡渣,经常发出诱人的香味。特别吸引我们的是沿街销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地摊,从黄油、奶粉、口香糖、信封、白纸,直到简装本的古典小说和侦探故事都有。这种简装六十二开旧书便宜到几分钱一本,软封皮、不厚不薄,在车上、床上,特别是上课时偷着看都方便。霍桑、海明威、辛克莱、史坦贝克,我都是通过自己半通不通的英文,从这些简装缩写本中读到的。

  回首这高中一年级的生活,深感每一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发自内心。只要做好份内的事,就不会有人来指手画脚,也没有父母的过多干涉。一切自己做主,自己选择。就在这样的课内、课外、严格训练与自由选择的交织中,一个15岁少年的性格、素质、兴趣、爱好,以至人生观遂逐渐形成。

  (■乐黛云 作者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8年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跨文化之桥》、《比较文学与中国》(英文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等。国立第14中学1944级校友。)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5-13 14:17: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立第十四中学简介

下一篇:我是落花生的女儿(24):贵阳马鞍山的国立十四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