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湘一院史略
2017-08-05 09:01:41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欧阳斌 等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夏季,武汉保卫战开始,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难童相继入湘。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于当年6月成立。7月开始收容难童。先把难童送到设在北门雅礼中学内的临时保育院暂住,再分批用汽车经常德、沅陵送湘西永绥(今花垣)县湖南第一儿童保育院。第一批9O余人在7月下旬到达永绥,时值暑假,先住城关模范小学。每人发有毛巾、牙刷、面盆、口盅,两人共一套床单、被褥。十多人为一组,由保育员带着。白天在教室活动,晚上在地板上开铺,吃饭时才在礼堂集合。饭前集体唱感恩歌:“当思一粥一饭,来之多么不易,感谢国家养育我们,终身当竭力以图报”。八月选定大兴寺为院址。大兴寺座落县北门外一个山包上,占地约2000平方米。分前殿、大殿、后殿三进,两边数十间厢房,围城一个大院。庙内尼姑只留下西北角几间房为活动场所。整个大兴寺变成了一所学校。9--1O月间陆续来了三批老师学生,有豫皖有江浙和湘北的,但以湖北的最多,已达300多人,约分2O多个组。另几个5岁以下的为幼儿组。每组有一位保育员。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组都以历代民族英雄命名,如史可法组、文天祥组、岳飞组等。保育员指定大点的孩子当组长,协助老师帮助小同学,培养互助互爱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一任院长刘舜华未到院,第二任院长夏景陶是十月份带第三批师生一同来的。这时院里已有老师3O多人,他们多数是沦陷区来的女知识青年。为了爱国救亡,她们热情于献身儿童保育事业,当了教员或保育员;也有少数基督教徒或家庭妇女,虽年纪稍大,但在医务、后勤等工作上,都认真细心地照顾着孩子们。夏院长大学毕业,是河北有名的英语教师,她请田保安老师为教导主任、李懿贞老师为总务主任。把孩子们按文化程度分班。没文化或仅识字的较多,编入一、二年级,每级有几个班,其中16岁以上的男孩3O多人,不久被送去当了号兵。三、四、五年级都只一个班,每班3O--4O人不等。读完小学或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的2O人,编为初中补习班。从此,开始了正常的文化学习。初中补习班由夏院长教英语,田保安主任教语文并兼教自然和音乐,姚尔谦老师教算术。1939年9月,全班2O人分别升入国立十一中、三中和江苏省立临时中学。二、三、四、五年级分别由雷继蓉、王舜、薛影珠、黎升琪、肖韵珊、梁廷琦等老师教语文、算术。大家都十分珍惜这难得机会,发愤读书。四、五年级学生分别于1941年和1940年考入国立八中、湖北联中等校,二、三年级学生于1942年秋和1943年春秋全部考入或转入芷江国立二十中学。至此,第一保育院升人中学的儿童共约14O人,为日后成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下雨,她每天清早,就带我们爬山跑步,练就了学生越野爬山的本领。一位是体育老师高静华,她身体结实,常领着我们开展球类、踢毽子等体育活动。一位童子军教练张国华,他领着我们进行操练、唱歌。考十一中的同学就是他冒着土匪的威胁送去邵阳的。

  除了文化和体育活动外,田保安老师每周还给孩子们作时事报告,并常和老师们带孩子到永绥城内进行抗日宣传,参加抗日歌曲比赛并多次得奖。平日我们还打草鞋,大点的女孩子还学缝短裤、布袜子等。孩子们还种过红薯和萝卜、白菜等。1938年至1940年7月夏院长主持期间,是第一保育院最富朝气、最为安定的黄金时代。

  1940年8月刘辅同院长接任。她原在湘二院当老师,后读完大学来上任的。她聘张友廉老师为教导主任,左宗愚老师为保育主任,其他老师也换了一批,课堂文化教育还是抓得紧的,但因政治形势变化,已很少向学生作时事报告,也不带学生上街宣传抗日,连抗日歌曲也很少教了,改唱“桃花江上美女多”等抒情歌曲。师生接触比过去少了,感情也慢慢淡薄。加之法币日益贬值,院里经费常难以为继,开始还可请当地政府和士绅垫借一些,后因刘院长倡导学生把大兴寺内本来相安无事的菩萨全砸了,得罪了当地士绅,经费不再有人垫借了。因此师生生活越来越苦,终至在1941年秋某日,当一些学生涌到院长办公室要求改善生活时,刘错误地调来警察,并对天鸣枪,以致事态恶化,刘不得不离院出走,使保育院陷于无人负责状态。院中常常供应中断,厨房停火。当年中秋节,数百孩子被逼进城乞食。最后前往家住永绥的当时国民政府委员柏文蔚家请愿。经柏周旋,地方才出面救济,勉强维持生活,这样全院陷于动荡不安状态达半年之久,教学也基本停顿了。

  1942年3月,保育分会派来倪家骏任院长,可能见到刘院长是被孩子们轰走的,主观上认为他们是调皮捣蛋的,因此带来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男的尉级军官,他们很少用教育说服的办法,动不动就体罚责打学生。最典型的是四年级12岁的汪某某同学,因为在帮厨时,吃了两片香干,倪院长让全院同学集合在大殿前坪中,将汪按倒在地,用木板抽打。接连十几板打得汪痛得大叫。这时孩子们吓呆了,不知谁带头唱起了院歌“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很多同学同时哭了起来。这样才使军官老师住手。可是小汪已被打得欲哭无声了。平时学生考试不及格挨打,甚至老师对孩子看不顺眼时也随意打骂,师生之间已谈不上有什么感情了。不过也还是有些老师教学认真,关心同学。如教导主任兼六年级班主任赵老师,既有才学又认真教书,对同学们帮助很大。教算术的吴老师虽也打人,但课教得不错,很快就把耽误了半年的功课补上来,为1942年秋毕业的同学升入国立二十中打下了基础。再如负责生活的总务胡正新老师,为人厚道正直,待同学也比较和霭关心,42年秋和43年春、秋三批升入国立二十中的同学,都是由他护送的。至止,湘一院1938年10月分班时的二年级以上约14O人已基本升入中学。1943年9月倪院长执行错误决定,将湘一院从安定的湘西永绥迁至耒阳,这不仅使湘一院的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基本停止,而且使他们几乎失去了生存的条件。1943年9月倪院长带领师生15O余人,时而步行,时而乘船坐车,一路风尘历尽艰辛于12月才到耒阳,刚安顿好,准备恢复教学,1944年4月日寇为打通湘粤线。进犯湘南,师生们又开始逃难,先至宜章转移临武,住了一段时间,又返回宜章转到广东乐昌县,由乐昌步行一个多月,到达汝城刘家村。这时倪院长已不辞而别,院长由湘二院齐新院长兼任,刘伯良任副院长,另有刘秉仪、李芳、左景范、张砺等老师,学生时有参军和就业的,最后只余下约1OO人。基本上处于临战状态,每日两餐饭能到口就不错,正常的学习已无法进行,每天集合两次,由老师讲讲注意事项,强调不要乱走,防止丢失。号召大家团结互助、自治自强,大帮小,大男孩平日劳动,多打草鞋、麻鞋。大女孩利用废棉花搓成纱团,织手套、袜子,师生感情又逐渐融恰,保育院是学校,更象一个大家庭。这样坚持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1月由汝城动身,迁返长沙,2月到长沙后。一院与二、四院同时结束,合并成为湖南省第一育幼院,改属民政部门。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05 09:02: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历时最久的保育院

下一篇: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湖南分会简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