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浙江大学西迁大事记
2018-12-03 16:34:50  来源:湄潭县政府办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竺可桢校长带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途径建德、泰和、宜山、贵阳等地,行程2600余公里,文军长征历时2年,最终将临时校址确定在遵义和湄潭,开始了长达7年的在黔办学。

  1939年

  2月 5 日,日军飞机轰炸广西宜山。设在其东门外标营内的浙大校园,数十间房舍被炸毁,加上疾病流行,使师生们处境十分艰难,学校不得不决定再次迁移。于是,陆续派人到贵州遵义和云南建水等地勘察校址。

  2月25日,竺可桢校长赴重庆与教育部商谈迁校事宜,途经贵阳时,遇到省技术室主任宋麟生,宋劝其将浙大迁到遵义之东的湄潭。

  2月 26日,竺可桢校长又来到周寄梅寓所,询问有关湄潭的情况,后再到警察局会晤陈世贤和陈世哲兄弟,他们都主张将浙大迅速迁到湄潭。

  2月28日,竺可桢校长赶到遵义,在会晤遵义县刘慕曾县长、遵义专署刘千俊专员后,就委托王克仁到瓮安及湄潭等地进行视察。

  3月3日,王克仁和刘慕曾县长均致函湄潭县严浦泉县长,说明浙大有意迁到湄潭,希望给予帮助,并帮助寻觅校址。

  3月4日,湄潭县长严浦泉得知浙大正在寻找迁移地址时,就立即召集湄中校长冉茂森和地方士绅召开会议,准备在县城内为浙大规划300余间房舍,并作了会议纪要,拟写了邀请函。

  4月14日,严浦泉县长将绘制的湄潭县城全图及附函呈报遵义专署刘千俊专员。

  4月19日,竺可桢校长在宜山召开迁校委员会会议,决定派梅迪生再赴重庆与教育部接洽,如不能迁到云南,则依照原来议定的迁到湄潭及赤水等地。

  5月23日,刘千俊专员在会见浙大梅迪生后,复函严浦泉县长,认为湄潭万寿宫一带可作为浙大校址,并希望迅速作好相关准备工作。

  6月 2日,梅迪生教授回到宜山,向浙大迁校委员会报告赴重庆路过遵义时的情况,到会者均赞成将浙大迁到湄潭。

  6月10日,竺可桢校长再次来到贵阳,与省政府等有关方面会商迁校事宜。

  6月13日,竺可桢校长在胡刚复、张孟闻的陪同下,从遵义出发,开始了他的首次湄潭之行。经过71公里的行程,于次日晚7时30分到达湄潭。湄潭县严浦泉县长等人亲切接待了竺可桢一行,并将湄潭县情对竺可桢等作了详细介绍。

  6月22日,在视察完湄潭后,竺可桢校长又到省政府会晤吴鼎昌主席,当谈及浙大迁校事宜和此次湄潭之行,吴主席也表示赞成迁到湄潭。

  11月15日,日军北海登陆,威逼桂北。竺可桢校长又召集浙大紧急校务会议,决定立即迁校贵州。

  11月27日竺可桢校长致电湄潭严浦泉县长,询问房屋和公路问题。严浦泉县长立即回电表示欢迎,并请学校立即派人前来会商处理。

  12月10日,浙大胡刚复、李熙谋、蔡邦华三人受命前往贵州筹备迁校事宜

  12月14日,胡刚复等从遵义致函湄潭严浦泉县长,询问公共房屋情况。严浦泉县长即刻复函再次表示欢迎,并将情况予以详细汇报。

  12月17日,浙大李熙谋、张其昀再次致函严浦泉县长,告知不能亲自来湄察看之原因并表示歉意。

  12月18日,严浦泉县长直接致函竺可桢,再次表示其欢迎浙大迁到湄潭的诚意。

  12月12日,贵州省政府发布1823号“训令”,责成湄潭落实浙大迁移湄潭一事。

  12月14日,湄潭县政府呈文省政府,将遵照办理情况予以汇报。

  12月18日,湄潭县政府邀集地方各界人士成立“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决定要求国民党县党部让出文庙,迁到城隍庙办公;常备队迁出贺家祠堂;县初级中学、男子小学、女子小学则让出部分校舍或与浙大进行合办。至此,经过半年多的筹商,浙大最终决定迁校贵州。

  1940年

  1月12日,竺可桢离开广西宜山,途经贵阳。

  1月16日,竺可桢与胡刚复和剑修等一起到达遵义。

  2月 3日起,竺可桢开始在遵义江公祠办公。同日,竺可桢致函湄潭严浦泉县长表示感激之意,并说明暂不能迁湄之原因。

  2月 9日,浙江大学一年级新生迁到贵阳青岩上课。

  2月12日,浙大胡刚复、蔡邦华等再次来湄潭筹办迁校事宜。

  2月22日,浙江大学二、三、四年级师生陆续抵达遵义,并正式复课。

  3月22日,湄潭县政府湛正智秘书长主持召开“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会议,推举了常务委员会成员,严浦泉县长亲任主任委员。具体落实了洽商租用场地等相关事宜。参加会议的有湄潭各界士绅,浙大张绍忠、胡刚复、蔡邦华等人为列席代表。

  4月11日,蔡邦华、张绍忠、胡刚复在遵义致函湄潭湛正智秘书长,除表示感谢盛情接待之外,即要求将拟作浙大校舍的湄潭县城及永兴镇的房屋,绘制成图,以备上报专署、省政府乃至教育部备案。

  5月 6日,竺可桢偕胡刚复、蔡邦华、贺壮予、胡建人及遵义刘慕曾县长、胡献之等人抵达湄潭。

  5月 7日,湄潭县长严浦泉在县政府召集各界人士主持召开“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会议,竺可桢等列席会议。会议落实了浙大所需校舍的搬迁补偿费用等问题。

  5月25日,浙大农学院教授林汝瑶带领第一批22名学生,乘车至三渡关。因三渡关桥未通而改为步行,于次日到湄潭。

  5月27日,由湄潭杨国藩主持,再度召开“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会议,落实相关具体事宜,浙大实验学校胡家健校长列席了会议。

  6月 5日至 9日,浙大农学院分批迁入湄潭。

  6月10日,浙大农学院正式在湄潭开始上课。

  9月12日,竺可桢偕胡刚复、胡建人、费巩再次来到湄潭。当时遵湄公路已经竣工,汽车顺利抵达湄潭县城。当日,竺可桢一行便视察了财神庙、梵天宫,晚上住宿于文庙。

  9月13日,竺可桢一行又赶到永兴镇,视察了江西会馆、三楚会馆、四川会馆、南华宫等处。回到湄潭县城后列席了“欢迎浙大迁湄校舍协助委员会”会议,议决了租用土地和湄潭县立中学与浙大实验学校合并为浙大附中的相关事项。

  9月19日,竺可桢在遵义召开各院、系主任会议,议决一年级下学期迁湄潭永兴,生物系迁湄潭一事。随后,理学院、师范学院理科系相继迁入湄潭。

  12月底,浙大一年级也由青岩迁入永兴镇上课。

  湄潭文庙大成殿

  湄潭文庙大成门

  1940年6月浙大二、三、四年级理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理科系迁移地点——贵州湄潭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9-03-20 14:59: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投笔从戎,毅然投奔抗日军政大学

下一篇:组图:抗战时期中国12所大学迁移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