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浙大西迁第一站——梅城
2020-04-18 10:28:21  来源:杭州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梅城是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的首站

  梅城见证了浙大师生当年艰苦不忘治学的精神。州、睦州,因其旧城墙垛状若梅花而得名。它是汉代名士严子陵的归隐处,宋时就已“千车辚辚,百帆隐隐,日过其前”,范仲淹曾于此创办龙山书院,张南轩继设丽泽书院,清代吴昌祚又建文渊书院,千百年来可谓是文风鼎盛。

  而这里也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躲避战乱,西迁办学的第一站。1937年11月,竺可桢校长带领浙大千名师生从杭州启程前往建德梅城,开启了文军西征的历程。11月11日起,浙大二、三、四年级从杭州城外江干码头分三批乘船出发,于15日全部抵达建德。抵达梅城后浙大化整为零分散在城镇的不同角落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在梅城的学习生活前后只有40多天,但浙大与梅城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渗入性接触,师生们在这里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足迹。

  竺可桢校长住处

  (孙家大院,浙大教员孙汭的娘家)

  竺可桢校长住处位于建德市梅城镇内,现又名为浙大西迁旧址。旧址范围内包含门屋、正屋、北侧附房和一座三合院。总占地面积1221平方米,建筑面积699平方米(门屋30平方米、正屋161平方米、过廊21平方米、北侧附房218、三合院269平方米)。浙大西迁旧址内存门屋、正屋融合西洋风格,三合院和附房为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并且是抗战时期浙大西迁的第一站,这处实物让后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为了纪念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办学史,竺可桢校长在梅城的住处经维修布展为浙大西迁第一站建德办学点。展陈形式丰富多样,包含了实物、文史图片、场景复原、油画、雕塑、数字化展示等形式回顾当年西迁的艰苦奋斗。开放以来一批批的浙大师生来到建德梅城寻访那段历史情缘,追忆当年的那些过往故事。

  竺可桢校长办公楼

  竺可桢办公楼旧址位于建德梅城镇总府街67号,坐北朝南,面积104平方米,建于清末,是抗战时期浙大西迁“流亡办学”的重要历史见证。尽管浙大停留时间短暂,却给建德人民留下难忘的印象。

  浙大教师行政办公楼

  (方友松民居)

  浙大教师行政办公楼坐北朝南,面积104平方米,建于清末,为二层传统砖木混合结构,硬山双坡屋面,三合院格局,面阔三间,前有花园,牛腿雕刻花卉纹,二楼设美人靠,原为方姓老宅,抗战时期曾作为浙大教师行政办公楼,解放初作为建德县人民法院。

  从11月11日第一批师生抵达建德到12月26日最后一批师生撤走,前后只有40余天,时间虽然不长,但那种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战争炮火的威胁下,依然坚持办学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怀念。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4-18 10:33: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浙大师生与国同存的抗战故事

下一篇:樱花记忆:抗战中的武汉大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