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初期,学校西迁的悲壮故事。
2017-09-11 11:07:37  来源:搜狐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上世纪三四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给中国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与损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极罕见、极野蛮的一幕。中国被迫进行了超大规模的教育西迁,各级各类教育在艰难中维持并有所发展,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为悲壮的一幕。涌现了很多宁折不屈的大学者,不亏为民族脊梁。为民族危亡暗影笼罩的中华民族,点亮民族教育一抹前行的希望之光。

  教育西迁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炮击并攻占宛平城,至此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事变

  7月12日,日军进攻天津。29日下午,日机在天津市区上空到处狂轰滥炸。有两架飞机直飞八里台南开大学上空投弹,该校秀山堂、芝琴楼及木斋图书馆顿成灰烬。30日下午,四架日机又飞临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投掷燃烧弹,各校一片火海。与此同时,日炮队还自海光寺向南开大学发射炮弹,并出动骑兵百余人,汽车数辆,满载汽油,抵南开大学射击,对未毁建筑纵火。思源堂、教授宿舍及邻近民房尽在火烟之中。

  日机轰炸

  一切迹象表明,对南开大学及附属中小学的轰炸射击纵火是有预谋的。投弹轰炸,再加炮击,骑兵步兵一齐上阵,摧毁未尽,继而纵火,必欲彻底摧毁而后快。

  日军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私立大学,固然与南开大学一直高举抗日爱国旗帜有关。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南开始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视南开为天津抗日救亡中心,必欲彻底摧毁。其实日军之所以攻击摧毁南开的更重要的原因,恰恰因为南开是一所优秀的私立大学,是绵续中国文化、培植中国未来的教育机构。我们仅以1932年至1938年的的事例,加以佐证。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淞沪沦为战区。商务印书馆及附属东方图书馆全部被炸毁,损失图书42万余册。各类学校被炸283所。其中被轰炸纵火破坏的高等学校:国立大学有中央大学商学院、医学院、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劳动大学、交通大学。私立大学有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东吴大学法律学院、上海法学院、持志学院。

  1937年8月25日,日本宪兵进入北京大学。自此,北大落入日伪之手达8年之久,红楼一度成为日宪兵队队部,中文系门口挂起"小队附属将校室"牌子,文学院院长室成为"南队长室"。1937年8月15日至26日,日军飞机空袭南京,多架飞机连续三次向中央大学投弹,图书馆、实验学校、教师住宅连遭轰炸,毁坏严重。

  1938年4月10日,日本重型轰炸机27架轰炸长沙,向地处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投掷燃烧弹50余枚、炸弹30余枚,炸死学生、工友3人,伤40余人,校图书馆、第5学生宿舍全部炸毁,仪器设备全部损坏。

  1938年6月8日,日军飞机飞临广州岭南大学上空,机枪扫射,继投射炮弹,学校紧急疏散学生,被迫关闭。

  1938年8月11日,日机轰炸武汉,教会学校华中大学也未能幸免,连续遭轰击,三幢教学楼被夷为平地。死伤60余人,邻校华文中学也遭轰击,死伤四、五十人。

  剧照

  日军将文教机构作为摧毁目标,连中等及初等学校也不放过,以1932年"八·一三"事变的上海为例,其中比较有名的中学吴淤中学、复旦中学、爱国女中、东南体师及附中、麦伦中学、惠群女中、两江体师、市北中学、启秀女中、广东初中、粤东中学等全部被炸毁。

  以上列举,仅各地之零星事例。

  日方以飞机、大炮大规模毁灭中国各级教育文化机关的罪恶暴行,引起了中国文化界人士的极大愤慨。

  在战争初起的1937年8月6日,茅盾、郭沫若、郑伯奇、巴金、胡愈之、张天翼、陈望道、王统照、叶圣陶、夏衍、胡风等56位著名文学家致电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表示慰问,并谴责日寇罪行。

  中国教育文化界的巨子,如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龄、教授胡适、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同济大学校长罗家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102人,也联合发表长篇英文声明。指出:北自北平,南迄广州,东起上海,西迄江西,我国教育机关被日方破坏者,不可胜数。又如南开大学,轰炸不足,继以焚烧,全成焦土。日方此种举动,每以军事必要为借口。日人之蓄意破坏,殆即以甘为教育机关而毁坏之,且毁坏之使其不能复兴,此实为"世界文明史上之最大污点"。是想从文化上灭绝中华民族的根本。

  教授胡适

  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公愤。英国牛津大学格尔伯麦威、伦敦大学唐退、大学的170名教授,联名致电中国教育部长王世杰,对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表示将竭尽全力,督促英国政府采取有效步骤,制止日本侵略。 美国著名教育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伯屈向日本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日本在华行为,实属无耻而愚蠢。天津南开大学被毁,不足使该校归于消灭,良以日军炸弹残酷手段之结果,适足以使该有名之学府万古不朽“。

  悲惨的高等学校的西迁过程

  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是伴随着西学东渐,伴随着工业文明兴起而产生的。其分布多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

  据统计,1937年抗战前,中国专科以上学校共有108所,其中国立24所、公立2所、省立29所、私立53所。这些学校分布在京、津、沪、宁、江、浙、皖、赣等沿海及东部地区的有91所,占总数的84.25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节节进逼,东部各级各类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已不能进行。为谋求各级教育的安全,保存中国教育的命脉实力,1937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问题。9月2日,教育部令沿海各公私立学校迁移至内地上课。自此,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教育大迁移自东向西展开。

  北京的大学

  最先动迁的是平津六校。北大蒋梦龄、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三位校长与北京大学教授胡适、中央研究院傅斯年积极策划联合内迁。

  从左至右:南开的张伯苓、清华的梅贻琦、北大的蒋梦麟

  经国民政府议决组成筹备委员会,教育部长王世杰担任筹委会主席,蒋梦龄、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杨振声为秘书主任。在长沙选定校址,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三校师生900多人,冲破日军封锁,辗转来到长沙。于1937年10月25日开学,连同各地借读生300多人,共计1300多人。11月1日正式上课。

  为适应战争形势,三校院系进行了合并调整,将地质、地理、气象合为地学系,教育、心理、哲学三系合并为教育哲学系。共设文、理、工、法商四院18系。上课只有两个多月,因南京失陷,形势日紧,日军飞机频繁袭击长沙,长沙临时大学决定再次南迁云南。

  送军

  学校于1938年2月20日撤离长沙,分两批转移,一路由女生及体弱者组成,由粤汉路经广州至香港,绕道越南海防,再经由滇越路进入云南抵昆明;一路则徒步自湖南经贵州赴云南,244人经73天,行程1671公里,4月28日始抵昆明。一路上栉风沐雨,吃尽了种种苦难。但师生们情绪始终饱满,共赴国难的爱国情怀紧紧将大家团结在一起。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5月正式上课。

  西南联大旧址

  著名教授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叶公超、吴宓、钱钟书、钱穆、陈寅恪、吴晗、汤用彤、贺麟、金岳霖、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周培源、陈序经、费孝通朱敏学着等百余人随学生迁来任教。全校学生约3000人,教师350人。

  教室是矮小拥挤的铁皮顶屋子,冬不保暖,夏不阴凉。宿舍更是寒酸,一间不大的屋子通常都是入住三四十个学生。教授们也不例外,闻一多和华罗庚两家就曾挤在一间屋子内,两家间仅仅只挂着一块布。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大批的人才被培养了出来,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大家。

  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那八年间,太多的人吃了太多的苦,历史会记住一切,联大的存在一定会是国史上最荣耀最感动的一笔。

  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师生转移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李燕、袁敦礼、童冠贤、陈剑修、徐朗明、胡庶华等教授随迁西安。11月25日学校开学,学生达1000余 人。因日机时来袭击,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再迁陕南城固、南郑等处,更名西北联合大学。后因故各校恢复独立,各在西北办学。

  上海的大学

  以联合大学名义西迁的学校还有上海地区的有复旦大学和大夏大学。迁校分二部行动。1937年10 月,一部以复旦为主体的文、理、法、商、教育19个系科迁至江西庐山牯岭,再迁至四川重庆北碚黄角镇;二部以大夏为主体的文、法、理、工、教育13个系科迁至贵州贵阳。1938年2月二校恢复独立。

  其中同济大学是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过程最曲折的大学之一。六次迁校,跨越九省。

  同济大学地处吴淞镇北,1937年8月28、29日连遭飞机轰炸,校舍皆遭破坏。学校被迫迁往上海公共租界地丰路上课。1937年8月28、29日连遭飞机轰炸,校舍皆遭破坏。学校被迫迁往上海公共租界地丰路上课。10月迁往浙江金华,再迁江西赣州。1938年7月,九江危急,局势突变,学校第五次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9月,第六次迁移最后到达四川南溪县的李庄镇(今属宜宾市翠屏区),行程一万多公里,号称“同济长征”。

  1938年,师生参加抗战救亡(金华)

  西迁之路可谓步履蹒跚,今年已97岁高龄的同济退休教授傅信祁曾亲历那段艰难岁月。他动情地回忆起西迁的一幕幕场景。1937年,傅信祁进入同济高级职业中学就读,当时的办学地浙江金华,他刚办妥入学注册手续听了一堂课,学校便宣布迁至赣州。

  1938年3月2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赣开课典礼(赣州)

  从南昌到赣州段整整花了两个星期,船要驶过18个滩,终于来到赣州。随后,他又经历了学校迁至吉安、八步、昆明、李庄等地。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静吾,以内迁各大学医学院师生为基础,南京军医署组建了12个重伤医院。

  医学院教授李宣果带领章元瑾等81名师生员工,从上海来到杭州笕桥,成立中国红十字会第一重伤医院。杭州沦陷后,医院化整为零,组成若干医疗救护小组,沿浙赣线为受伤的战士服务,迁往浙江金华,后来又迁到吉安等地。

  同济大学迁入四川李庄后,开办青年广播新闻社,成为当时李庄唯一的战时通讯社。

  1944年12月,同济附中1943级从军暨留校同学临别纪念(李庄)

  要收听电台的信息,首先要有收音机。但在当时,收音机属于非常紧缺的物资。工学院电机系学生王守觉(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自己组装了一台收音机,收听国内外电台的新闻节目,通过同济青年广播新闻社告知李庄各机构。通讯社使李庄人民得以及时了解、知晓时局。1945年8月15日,正是王守觉从广播中第一个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随即将消息传遍整个李庄。抗战结束后,同济大学回迁上海。

  1944年12月,志愿从军师生在李庄校门合影

  上海另外一所大学,暨南大学位于上海真如,1938年"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遭日机轰炸,炮火射击,校园夷为瓦砾场。学校立即迁入市内公共租界地。由于公共租界地宣布"中立",暨大得以在这"孤 岛"内继续上课。后迁至英租界康脑脱路,直至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入租界。12月暨大师生举校南迁,由校长何炳松带领于6月迁抵福建北部偏僻的小城建阳。

  南京的大学

  1937年11月,中央大学西迁四川,于重庆沙坪坝松林坡建立新址;同年,金陵大学农学院由南京分批迁往成都华西坝华西大学。

  中大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和东南大学是我国近代农学、地学和生物学的开拓基地,老一辈的科学家如竺可桢、胡先啸、秉志、邹秉文、邹树文等均在当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西迁中携带图书、仪器、标本等物资一齐装船。从浦口出发,直到1938年11月中 旬才到达重庆。迁渝后,分别借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校址复课,另建柏溪分校、磐溪分校。医学院及附属国立牙科学校则暂借成都华西大学开学。

  中央大学重庆沙坪坝时的校舍

  在学校西迁过程中,农学院牧场大批良种畜禽的搬迁十分艰辛而感人。校长罗家伦临离开南京前,给牧场职工发放了安置费,并表示:若敌军逼近南京,这些牲畜能迁则迁,迁不出就算了,学校决不会责怪。12月初,日军已逼近南京。牧场工人不忍心看着这批良种牲畜落入敌手,他们在牧场技师王酋亭的组织带领下,决心将这批来自欧美澳洲的珍贵畜禽良种,以及农学院教学不可少的实验动物运出南京。

  他们用学校发放的安置费雇佣民船,将牲畜运过长江,然后,徒步由浦口、浦镇,过安徽,经河南边境,转入湖北,到宜昌后,再水运到重庆。沿途交通阻滞,雇不到运输工具,他们设法将鸡、鸭、兔等小动物装进笼子,驮在荷兰牛、澳洲羊、美国猪的身上,犹如沙漠中的骆驼队一样,有时一天只能走十几里。入冬后,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人、畜均已疲惫不堪,继续前行是不可能的了。在征得学校同意后,“队伍”便在河南商城休整过冬,学校及时汇上费用。待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重登征程,到宜昌后,乘上学校准备好的船只驶向重庆,前后历时一年,于1938年11月下旬到达沙坪坝。

  抗战八年中,畜牧兽医系和中大医学院等远离校本部,半独立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艰苦创业,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畜牧兽医人才。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开始分8批搬迁回南京。

  浙江的大学

  浙江大学,于1937年11月从杭州先迁天目山、建德,再迁江西吉安、泰和,又迁广西宜山。第一次桂南战役起,再迁至贵州青岩、遵义。农学院、化学系又迁湄潭。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 里,五度迁移,跨越5省,行程2600公里。每到一地,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复课。1939年2月5日,敌机18架入侵广西宜山,在浙大校址上空投弹118枚,损失惨重。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先迁浙江诸暨、继迁至江西贵溪,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改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再迁湖南沅陵,最后又迁至云南禄丰。

  其他地区大学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八·一三"淞沪战后不久,因敌机空袭无锡,学校分散到郊外的东亭、新塘桥、南方桥、方桥几处上课。上海失守后,敌军进逼苏州,在高阳、俞庆棠、秦柳方率领下先迁高淳、汉口、长沙,最后迁至桂林。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老校长唐文治,是国内知名的国学大师,此时已双目失明,毅然率师生西迁。儿媳俞庆棠在率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西迁的同时,又要照顾公公唐文治,协助国专西迁。两校随行,先后抵达桂林,一路上冒着敌机的轰炸,乘车乘船,克服疾病与疲劳,历经百般艰辛,事迹可歌可泣。

  还有江苏省立医政学院迁至湖南沅陵。

  厦门大学本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1937年6月教育部接管改为国立,任命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萨本栋为校长。7月25日萨本栋抵厦接任。此时厦门已处于日军侵略战火的严重威胁之下。萨本栋果断地决定将图书、仪器标本等装箱,将学校暂迁鼓浪屿,借英华中学与毓德女校校舍上课。同时派人前往地处闽西偏僻山区的长汀选勘校址。精心策划与果敢指挥,有秩序地将学校搬迁。

  1938年1月厦门大学在长汀复课,计有学生239名,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员83人。为适应抗战建国需要,因陋就简地增办土木系、电机系。并延聘许多著名教授来校任教。规模逐渐扩大,到1944年全校共有四院15系,在校生扩充到800余人。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26日在沈阳创立,1928年张学良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 事变,日军侵占沈阳,东北大学迁往北平复课,合并了逃难来京的东北交通大学、冯庸大学。"七 七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往西安改为国立。1938年再次迁至四川三台。1946年5月,迁回沈阳。

  中山大学先迁至云南澄江,1940年再由云南迁广东,文、理、工、师范学院在石坪复课,医学院在乐昌、农学院在湘粤边境复课。

  山东大学先迁合肥,后迁武汉,再迁四川万县、重庆,终因师生失散过多而宣布停办。

  教会大学

  教会所办的各类大学,在日本侵华期间亦难以避免流离迁徙之灾。

  燕京大学是一所蜚声中外的教会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当北平许多院校相继西迁时,燕大因系美国基督教会募捐创办,得以在北平海淀继续上课,形如孤岛。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美太平洋战争爆发。清晨,日军包围学校,宣布封闭燕大。1942年2月8日,燕大临时校董事会在重庆议决成立复校委员会,推梅贻宝主持在成都复校。并在洛阳、西安、宝鸡、衡阳、贵阳设立南下学生接待站。10月成都燕大正式开课。

  燕京大学风采

  西迁的教会大学还有:华中大学于1938年9月先迁至广西桂林,因日军飞机空袭,1939年5月再迁至云南喜洲复课。湘雅医学院,1938年10月先自长沙迁往贵阳。1944年日军大兵压境,再迁往重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齐鲁大学迁至成都。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迁至南平。 福州协和大学迁至邵武。

  抗战时期搬迁的学校还有岭南大学迁往澳门。江西体育师范学院迁往吉安,等等。

  战争后期,日本向西南推进,原本处于腹地的地区也遭进犯,致使已迁西南的许多学校一迁再迁,造成更大的损失。就连这些地区本不发达的地方教育也蒙受了灭顶之灾。以广西为例, 1944年秋,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以15万兵力,分三路进攻广西,使广西80余县市沦陷。全省6318个教育机构全部毁坏。在战争初期,全国各地迁移的高等学校被迫再次迁走,本省的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相继迁至贵州榕江、平越等地。中等学校也纷纷撤迁至距县城和铁路线30里以外的山区。广西省内经营几十年的教育事业,几乎毁灭殆尽,到1949年底,都未能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

  据统计,到1939年春,由东部内迁高校已有53所,另有学校的一部分内迁的有17所,只有8所高校仍在沦陷区内办理。如北平的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天津工商学院等以及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等教会大学。

  西迁路上

  中等学校的西迁

  中等学校的内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学校领导组织师生携带设备举校搬迁。一类是学校被迫停办,师生四散,为躲避日军奴役,流亡内地。无论哪种形式,到达内地后,一般进入专门接纳沦陷区师生的临时中学,继续教学活动。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奔向前线,参加了抗日战争。

  中等学校内迁的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以山东省为例,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全省南下流亡的师生就达3000多人。到年底,仅到达河南许昌的山东各地中学已有50所,如济南高中、 济南一中、济南师范、益都师范等,组成山东联合中学。由于日军南进,山东联合中学被迫一再迁徙,先迁河南南阳,继迁湖北均县、郧阳,于1939年3月迁至四川。

  广西学生军,学校关闭,唯有参军保国

  内迁的中等学校,环境与办学条件与高等学校比,更为恶劣与艰苦。经费拮据,师生常以糙米稀饭果腹,有时只能以野菜、山芋充饥。衣服鞋袜多数是一再缝补,冬季无法御寒。由于生活水平日趋下降,营养与药品极为缺乏,终使师生健康受到损伤。疟疾、痢疾、肺结核、夜盲、疥疮等百病丛生,死伤者不乏其人,仅山东联中死亡者就有20多人。日本侵略使大片沦陷地区的中等教育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教育西迁给中国教育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日本侵华期间,在军事占领、经济掠夺的同时,又对教育文化事业集中摧毁,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极为罕见、极为野蛮的一幕。日本侵华给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日本侵华给中国教育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损失

  1946年11月,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大会时,曾经指出"抗战8年间,我国教育文化,曾受敌人之重大摧残。日人认为各级学校均为反日集团,所有知识青年,均系危险分子。为欲达其长期统治中国之目的,故极力奴化我青年之思想,摧残我教育文化机关,欲以消灭我固有之文化。因此之故,我国战时教育文化之损失,乃至是惊人。"

  清华学生自力更生

  1.高等教育的损失

  战前中国专科以上的学校108所,其中大学42所、独立学院34所、专科学校32所。因战争影响而迁移的计77所,被迫停办的有17所。分别占当时高等学校的71%与15%。因敌军轰炸,校舍被盘踞、搬迁等给中国高等教育造成惨重损失。据统计,战前全国大学与专科学校有学生4万余人,教职员7000余人。到1938年,学生数降至一半,教师数减少30%,减员最多的是山东大学,人员与物资在迁移中散失殆尽,只得在重庆宣布停办。

  西迁过程中,校产的损失也极为严重。许多学校的仪器、图书大量散落丢失。严重影响了迁移至大后方复课后的正常教学。

  2.中等初等教育的损失

  战前中国中等学校的数量为3264所,在校就读人数为62万人。到1937年年底,全国已有1386所中等学校被迫关闭,学生减少至38万人。

  战前中国的初等教育已初具规模,全国的初等学校已达32万所,在校学生已达1836万人。但由于战争,到1937年底,已有10余万所初等学校毁于战火或被迫关闭。到1938年10月,初等学校己有25.7万教师、650万学生被迫离开学校。

  (二)日本侵华延缓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中国社会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国教育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1922年学制的颁行以及20年代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与30年代以来教育立法的起步, 使中国教育在吸收融取世界现代教育理论与积极探索本土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开始步入了一新的发展时期。

  日本侵华战争,严重干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截止1937年7月之前,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本来已有较旺的发展势头。如无战争的影响,这一势头必将保持下去,各级各类学校将有可能得以均衡发展。而且,从传统体系脱胎兴起的中国教育,有可能追随当时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进一步实践中国教育现代化、本土化的探索。但是,战争破坏了这一格局。

  1941年中央警官学校毕业

  以教育立法为例。教育立法是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30年代初起,国民政府就将大规模的教育立法提到了议事日程,通过全国性的教育会议及民间教育学术团体的倡导,提出方案,再经由国民政府行政会议审议通过颁行。但是,日本侵华战争,使大片国土沦陷,教育进入战时状态,教育立法的步伐明显地放慢。表现在:一是新的法规法令的制定公布骤然减少;二是己公布的法规法令因战争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如义务教育预定的分期实施计划无法落实,致使当时正在 兴起而且发展势头很好的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的事业受阻,给中国的国民基础教育以沉重 的打击。

  由于战乱,人民颠沛流离,四处逃难,朝不保夕,至使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失学,教师队伍萎 缩,教育事业发展得不到可靠的经费保障。1940年以后,因大后方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高校岁 出经费表面数字渐次增高,但实际购买力却空前降低,使高校经济之拮据更甚于前。

  再如,由于战争环境,干扰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纲要»,学科 设置与科研方向强调了为"国防与生产之急需"服务。加强了实用知识,而放低了对基础理论与 系统知识的要求。从而对中国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日本侵华,不能彻底摧垮中国的教育事业。相反,激起了中国教育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在客观上促成了中国教育的积极应变。

  国民政府根据"抗战建国"的国策,确定了"战时当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对各级学校提出了应变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初等教育方面,实施国民教育制度。为谋抗战与建国齐头并进,继续举办义务教育。增强抗战力量,促进地方自治,推行儿童义务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合一的新的国民教育制度, 将小学改为国民学校及中心国民学校。

  抗战中的学校学堂

  中等教育方面,创设国立中学,以解决战区流亡的中等学校学生就学。1938年12月起,实 行了中学分区制,令各省划分为若干学区,每区内设一所初高级完全中学(或联合中学) ,对公私立中学作适当配置。1939年起,推行中学一贯制,严格掌握入学标准,提高学科程度,各科平均发展。

  高等教育方面,调整了实施目标、系科及课程、教材,实行三育并进,文武合一,政治目的与 教育目的一致,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抗战之需要。学校训练,力求切合国防需要,兼顾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注重学理研究与实际需要。

  在民族危急的困境中,中国的民族教育体系反而进一步形成,到战争结束时,与战前相比,各级各类教育在艰难地维持中并有所发展。到1945年时,全国(国民党统辖区)国民学 校及小学共有269,937所。全国中等学校发展到3727所。全国专科以上的学校,发展为141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大力发展了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事业,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也就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教育体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抗日军政大学

  陕北公学

  还有一点是日本侵略者所始料不及的。抗战期间,大量高等、中等教育机构(包括部分工业)流向西部、西南部;众多文化精英在短时期内聚集在这里,形成了抗战时期内地的文化中心。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思想与丰厚的人文精神,高速度、高强度地猛烈地震撼着这片一向被人们冷落的文化荒漠,为这片土地的觉醒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增强了这里的文化底蕴,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中国被迫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迁移,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极为悲壮的一幕。其间的教训,人们应当永志不忘。

  借此献给那个年代的老师们!

  文献:宋恩荣《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百科》、《中华民国教育史》等。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9-11 11:11: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民国“六六教师节”是谁倡导设立的?

下一篇:西南联大生宿舍:一天到晚跟跳蚤臭虫打交道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