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大理市 )杨华
2019-04-12 11:41:30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杨华,1921年9月生人,云南大理人。家庭贫困,受1925年大理大地震影响,丧父,留母一人带着子女。小学毕业后12岁当织布的学徒,16岁即出师,由于腾冲的工资较大理地区高,所以就到了腾冲当教织布的师傅。杨华老人的部队番号为第11集团军36师第三大队(当时由于战时形势的特殊原因并未安排营连排编制,直接将新兵编入大队再分为不同小组进行游击战)。

  参战经历:据老人口述,1942年5月10日日军攻进了腾冲,而在那前夜,已有人在街道上高呼“日本鬼子要来了”,之后整个城内百姓都开始逃难。那个时候,杨华老人已经到了腾冲一段时间,用早年当师傅的积蓄和朋友合资办了厂,但是仍然当夜就舍弃了家什与货物,汇入了逃难的队伍。

  向北逃难的途中,在江边遇到了国军36师的防线,那个时候李根源在36师从逃难的青年人中招募新兵。杨华毅然参加新兵招考,考取之后就被送到了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一期(位于大理三塔寺),属黄埔十九期,训练了八个月,毕业后即成为少尉排长,分到了腾冲第11集团军36师。

  训练期间,李根源经常到干训团做报告,讲述日军暴行,声泪俱下,感人至深。后来第一期学员训练结束分配到腾冲,部队从大理开到保山的途中,宋希濂又在瓦窑进行了鼓舞士气的讲话和鼓励,他说“在内地,一个少尉排长的军饷是一个月92块钱,我给你们加100块”。杨华老人说当时大家很高兴,毕竟年轻气盛,并不怕死,192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士气被提了上来。

  分到36师后,杨华老人的部队在江边驻扎,开始搭建怒江边的堤防,每30米一个掩体。而之后的几天里,日军开始散发传单,号称有十万大军,内容包括威胁投降等,试图影响舆论打击士气,但是将士百姓不为所动。然而由于之后日军部队抵达的数量越来越多,36师已经无法抵挡,才调来了第5、8、20集团军共同驻防。

  据杨华老人讲述,在和日本人周旋的过程中,曾采用游击战术,三大队被变成第三路游击司令部。士兵们曾经过江进入高黎贡山,攀爬一座叫白马山的山时,士兵们上下坡超过了八十里,下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而致命的是那个隘口已经被敌人占领,无法前进,只好顺山驻扎,下雨时就用步枪撑起随身的毯子挡雨,炊事班煮了一些简单的稀粥,士兵们就此充饥。就在次日,他们被日军包围了,由于人数不敌,只好游击周旋,作战人员分成小分队活动。

  当时杨华老人所在的组跟踪的是一队大概八九十人的日军部队,小分队一直跟着日军,在相距大概百来米的山坡上潜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侧面已经又来了一队日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将杨华所在的队伍包围了,此时已然是死路一条。而杨华得以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在之前杨华跟队长请假说去后面方便一下,等他准备往前走赶上队伍时,已经听见了前方枪响,杨华知道不对,立刻将自己掩护起来查探状况。五个同志都已经在短暂的交锋中牺牲,日本人也被打死了好几个,带队的上尉区队长也在这次遭遇战中牺牲。

  天色慢慢变黑,杨华下山到盈江边,准备回师部,但是没有船也没有人。正在绝望之时杨华看到不远处的山头上有一个亮光,他循亮光而去,就找到了两个摆夷老人(据杨华老人的女儿说,那两位老人应当是当地的景颇族),由于之前在军校中学习了一些摆夷的语言,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摆夷老人简单招待了杨华。后来次日才回到桥头36师的驻地。而师部之前已经了解了己方部队与日军实力悬殊的事实。日军用环绕、包围、迂回的方式在攻击,中方人数很少,几无还手之力。师部决定埋藏好武器,打散编队,两人一组,下放到地方,进行游击战斗,也保存实力。

  与杨华老人分到一组的士兵来自文山,名叫陈兴舟。在分组完成后,两人一起来到高黎贡山脚下的村子,当时保山当地各县市也支持抗日,杨华等得以顺利地躲藏。为了安全,他们乔装成百姓的样子,即便如此杨华也曾遭遇险境。当时在山上采摘野菜,来到一个山药生长茂盛的地方,有山药藤从头顶垂下,此时随同的小孩听到有地面枯枝干柴的碎裂声,知道是有人靠近,再近一些发现是日本人,杨华赶快顺着山药藤爬上坡去,才保住性命。由当地保长陪同,带他们躲到山崖的巨石上,当时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嚼生米,存粮用完了就趁着夜色到保长家里,保长给他们供粮,一直这样度过了24天。到第23天的时候遇到了山上的百姓,得知战事激烈,两人遂下山回到部队。

  之后经过一番姓名、番号的比对,两人回归了部队,来到了云龙,更换了因为行军作战日久而破烂的衣物。此时已经开始了一些关于新武器的训练,他们也要应要求参加,随后两人就来到了保山71军“马王屯新武器训练团”学习。

  这时其实因为接到命令的时间已经迟了,训练团第一期已经训练了20天,六种新武器已经讲了四种,他们须等下一期再培训,时间漫长,两人就搭车回到了大理。

  随后他们就到了大理的毕业生调查处报到,此时正巧宋希濂在大理,得知是前线回来的兵士,宋希濂亲自接见了他们。这时几个士兵才知道,一直没有发到手的军饷,实际上是被团长黄符成用去买卖盐巴谋取私利去了,由于黄符成已在与日军的遭遇战中牺牲,兵士们的军饷已经不知在何处了,宋希濂就亲自补发给了各个兵士。

  后来宋希濂说:“大理现需前线归来的将士,组成11集团军纠抚队。”杨华老人及一同归来的几名士兵,由于是从前线归来,较有威信,此后就专门进行第11集团军的纠察与安抚工作。日巡三班,大理的治安好了很多。

  在纠抚队,他们还进行了排剧、演出募捐的工作,在大理各镇——包括下关、大理、巍山(大仓)、弥渡、祥云、宾川、喜洲等地——募捐善款,总额达到百万以上,款项都用于爱国抗日。

  1945年胜利以后,11集团军调防湖南,杨华老人就留在了大理,未同军队同去。

  杨华在1949年时租铺做一些小生意;还曾主动地担任义务的消防队长,抗战胜利后1950年国家发动捐款,他的积蓄一共才300万钱,他捐了200万,还交了1000两银子(半开、大发等)给国家。1951年被选为了人大代表。之后1978年中和镇普选代表,就选杨华老人为先进模范,老人在百货公司工作业绩突出,曾被单位挽留延迟至64岁(1984年)退休。老人好助人为乐,在汶川、玉树地震的时候老人也曾捐赠钱物。

  老人一生非常传奇,有艰苦也有甘甜,杨华老人为人耿直,工作尽心尽力,十分有爱心。

  老人有三个乐观主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十分精辟,值得年轻人们学习。

  健康状况:老人除了听力有些衰退,其余身体状况良好,精神很好,能出去活动。记忆很好,条理清晰。

  家庭经济状况:从古城的百货公司退休,退休工资1600,每个月医保有70多元。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04-12 11:44: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云南大理)李忠

下一篇:(大理市)周成乐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