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2018-01-23 11:42:41  来源:qkzz.net  点击:  复制链接

  一、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东江纵队的发展壮大

  东江纵队的成立、发展与壮大,是与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分不开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成为抗战的一支劲旅。东江纵队有其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十年内战期间,东江、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几乎损失殆尽。1937年,党中央派长征干部张文彬到广东,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这时党又派王作尧、曾生、阮海天、黄木芬等相继到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12月2日,在惠阳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12月下旬,在东莞成立了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这就是东纵建立的前身和基础。

  1939年初,经与东江国民党当局协调,这两支武装分别改称国民革命军第4战区第3纵队新编大队和第4纵队直辖第2大队。

  1940年3月,这两个大队遣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围攻,损失惨重,最后仅剩100余人。

  8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曾生、王作尧率部返回东莞、宝安、惠阳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广东省委派林平(尹林平)到东宝惠地区,将部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第5大队,曾生、王作尧分任大队长,林平兼任两个大队的政治委员。

  1942年1月,游击队扩编为游击总队,梁鸿钧任总队长,林平任政治委员,下辖1个主力大队和东莞、宝安、惠阳、港九4个地方大队。

  1943年12月2日,在惠阳坪山游击总队改称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政委,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主力大队、5个地方大队和1个护航大队。

  东江纵队成立后,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带领广大的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粉碎了敌军的“万人扫荡”、“铁壁合围”等多次进攻,扩大了游击根据地。

  东江纵队从成立至抗战胜利,通过不断地发展壮大,部队发展到11000多人,组织民兵12000余人。它转战在东江两岸,挺进港九敌’后、粤北山区和韩江地区的39个县市,游击区和根据地的总面积发展到9.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以上。对日伪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9265名,俘虏3749名、受降1665名,缴获枪炮6700支(门);东江纵队牺牲的人数达2500名,受伤人数更多,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的反攻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东江纵队人员构成的特点

  东江纵队的人员组成,如果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比较的话,具有知识分子多、港澳同胞多、归国华侨多、女战士多的“四多”的特点。

  参加东江纵队的知识分子较多,不但有中学生、大学生,甚至还有留学生.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广东地处祖国南疆,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政治、文化的氛围也比较浓厚,为知识分子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步伐的不.断加剧,国家危亡日益深重,唤醒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在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锻炼和涌现出了许多抗日救国的积极分子,他们怀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先后加入到东江纵队的抗战队伍中来。

  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东莞壮模队基本上是由东莞的中学生组成,领导成员有中学生和大学生,后来大都参加了东纵。1939年党中央作出了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和参加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决定,东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指示精神,接受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还有一些留学生,例如梁威林、严尚民、邓楚白、饶璜湘等。东纵的司令员曾生,中山大学的学生,广东惠阳人,他从香港带回共产党员、青年学生等100多人加入到东纵的队伍。政治部主任杨康华,也是中山大学学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毕业。政治部主任刘田夫、政治委员梁嘉、罗范群等都是大学生。此外还有饶彰风、曾源、杨奇等也都是知识分子,不少人都在东纵的领导岗位上。1944年至1945年,粤北地区有六七百名大中学生参加东纵,其中大学生200人。这些有文化的人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除了作战以外,他们把部队的政治、民运和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创办了《大家团结报》、《新百姓》报和机关报《前进报》,还组织剧团、政工队、艺宣队等,广泛宣传和组织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之中。

  参加东纵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多。港澳同胞和华侨,虽然身在港、澳地区和海外,但当祖国遭遇外敌入侵之时,作为与祖国心心相连、息息相印的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他们不但在精神、物力和财力上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而且有的送儿女回国、有的亲自回国参战,华侨和港澳同胞先后回国参加东纵的达1500多人。

  华侨回国参战,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模范英雄人物,例如泰国华侨陈廷禹、张兴、钟若潮、王丽等。钟若潮和王丽是一对伉俪,双双英勇牺牲,钟若潮为国捐躯时才刚刚新婚3天,已是中队的政委。陈文虎1940年参加东纵,曾任“五虎队”中队长,打了许多胜仗。还有马来西亚华侨叶凤生,颜金榜、刘荫,菲律宾华侨沈尔七,越南华侨朱金玉,美国华侨陈前等,都在不同的抗日岗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不少牺牲在战场上。

  东江纵队中妇女也比较多。广东的妇女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成立了广东省妇女解放协会,广大妇女开展争取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妇女们纷纷组织起来,参加到抗日救亡的行列。

  东纵的女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她们活跃在杀敌战场以及后勤、民运、医务、情报、交通、通讯、文艺等工作岗位上,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例如亲自将七个子女送到抗日的队伍里,自己也为抗战牺牲的革命母亲李淑恒;游击队的第一位女连长李玉珍,她不但在战斗中冲锋陷阵,敢打硬仗,而且还创造了用十几分钟就消灭二十多个敌人的佳绩;杨麻凭借着对地理和道路熟悉的优势,每每为游击队带路,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此获得了“交通王”的称号;东纵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林展,懂日、英等国语言,她管教了120名日军俘虏,认真做日俘的转化工作,为建立反战同盟组织,开展策反工作做出了贡献;支队领导干部赵学擅长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好地团结同志,战胜困难,战胜敌人;女医护人员易焕兰,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奋不顾身地救护伤员,被誉为模范医务工作者;还有女指导员黄宝珍,独立中队女政委夏冰等等。

  三、开展城市和海上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大多在山区或农村,而东江纵队则把抗日游击战争从农村推进到敌占港九敌后,开展城市和沿海游击战争,创造了大城市和海上游击战争的成功范例。

  东江纵队原主要活动在广州和香港之间广九铁路线的两侧,在香港沦陷之后,东纵即派出两支小分队进入到九龙新界开辟游击区,一支由黄高阳、曾鸿文带领活跃在新界元朗、荃湾一带;一支由黄冠芳、刘黑仔、刘春祥率领活动在九龙以东和西贡、沙头角等地,在四面环海的香港和半岛九龙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合并为武工队,有50人。随着游击战争的不断发展,武装队伍不断壮大,到19 41年底已达百人。

  1942年初成立了港九大队。蔡国梁任大队长,陈达明任政委,鲁锋任副大队长,黄高阳任政训室主任。他们采取了游击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与敌人周旋,不断地袭击日军。他们曾炮击沙头角以牵制敌人,还派出短枪队深入到港九市区散发传单,宣传民众,瓦解敌军。短枪队副队长刘黑仔的名字使敌人闻风丧胆,成为港九的传奇人物。他们还不时袭击敌军的岗哨、巡逻队和敌船,炸毁日军启德机场的油库和飞机,爆破九龙第四号火车铁桥,处决日军九龙宪兵司令部汉奸翻译陆通译,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头子东条正之等,打得港九地区的敌军日夜不得安宁。

  1943年12月,港九大队改称为港九独立大队,归东纵司令部直接领导。它下面设有5个地区中队、1个海上中队、2个短枪中队和1个直属中队,共800余人,是一支在香港地区这个特殊环境中成长壮大的部队。

  东纵还有两支活跃在大鹏半岛东西两侧的海上游击队,一支以刘培为大队长,曾源为政委,另一支分别以陈志贤和王锦为正副队长。他们互相配合,在大亚湾和大鹏湾开展海上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和破坏了敌人的运输线,保护抗日游击队的海上运输。

  经过三年多的海上游击战争,海上游击队的战绩辉煌,共俘获敌船43艘,击毁、击沉敌机帆船和大木船十多艘,俘日军36人,击毙日军52人,淹死日军40多人。曾直入大亚湾敌军巢穴,歼灭伪军海军陆战队一个大队,生擒伪大队长,俘伪军50多人,击毙伪军近百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50支、山炮1门和大批的物资。扰乱日军海上运输线,控制南海数百公里的海岸线,有力地配合东纵陆上游击队打击敌人。

  四、东江纵队成功地营救出了大批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精英

  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许多著名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在香港。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民族精英,抗战爆发后辗转到香港,继续开展民主和文化运动。日军占领香港后,他们自然成为被搜捕的对象,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党中央急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抢救出来,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负责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同志对此事也十分关心,要求不惜任何代价,不怕流血牺牲,积极营救滞留港九地区的文化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国际友人。

  廖承志接到通知后,即与在香港开会的张文彬和粤南省委书记梁广以及林平、杨康华、潘汉年等研究,部署了周密细致的抢救工作。东江纵队抓住日军初占香港情况不明的机会,以疏散人口为掩护,充分发挥土生土长于港九地区熟悉地形的武工队员的作用,让他们带路和沿途的保护工作,将被营救人员分批撤出港九。从东西两条路线先转移到东纵抗日根据地,再转移到安全地区。

  全部营救工作历时六个多月,从港九地区营救出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有300多人,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胡绳、夏衍、张友渔、黎澍、乔冠华、沈志远、胡风、千家驹、范长江、廖沫沙、粱漱溟、高士其等。被营救的还有国民党少将陈策、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夫人上官贤德,南京市长马超俊的夫人等十多人,又帮助近百名被关在日军集中营的英国官兵以及美、印、荷、比、俄等国的侨民共计有800多人安全脱险。

  五、与盟军建立情报合作关系,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太平洋各民族广泛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指示,提出“应争取英美政府及其军事机构同我们合作”,“在广东、海南、越南及南洋各地,我们可与英美合作组织游击队。”广东的党组织和东江纵队从实际出发,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在港九大队成立时,就设立了国际工作小组,由熟悉英语、与英国和盟国人士有较多社会关系的黄作梅、林展、谭干等负责。深入到港九市区和敌军集中营开展营救工作,帮助国际友人和外国官员逃离集中营。

  从1942年2月到4月,营救出了第一批人员,其中有:港英警察司汤姆逊,英国海军摩利上尉、戴维斯中尉,英国陆军祁德尊中尉、比斯尔中尉等。1943年又营救了英国人42名、印度人54名、挪威人2名、俄罗斯人1名、菲律宾人1名。英军怀特上校和英国外交部代表政府在下院作报告,均对东纵的营救工作“表示钦佩”。

  1942年7月,经英国国防部批准,在桂林组织英军服务团,在广东设立“英团”前方办事处。港九大队国际工作小组人员配合“英团”前方办事处潜入香港组织情报站,布置秘密交通线,进一步营救英军被俘人员。

  1944年,经党中央电示同意,美军第14航空队派出一情报组到东纵建立情报合作关系,并设立电台。东纵积极配合成立了联络处,袁庚任处长,黄作梅任联络员兼英文翻译,主管广东敌占区的情报工作。联络处的情报人员最后发展到200多人,遍布敌占区的各个地方。陈纳德将军称东江纵队的情报站是“美军在东南中国最重要之情报站”,它获取的情报“在质与量都经常优越”,因此感到“极大满意”。

  东纵对美国飞行员的营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美国的称赞。东纵救护了对日作战遇险的美国飞行员8人。美空军克尔中尉1944年袭击香港启德机场时,座机被日军击毁而跳伞逃生,遭到敌人二十余日的大搜捕,最后在东纵的掩护下安全脱险。这一事例为在华盟国友人高度赞扬,美军第14航空队还把它作为教育飞行员的材料。克尔后来在给东纵的感谢信中写道:“中国的抗战已赢得全世界的景仰,而我们美国人也以能与你们如兄弟般一同作战而自傲,在战争里以及在和平的时候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同志”。其他获救的国际友人在离开东纵归队时,也都留下了热情洋溢的感言,例如“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感谢”,称东纵为“英勇的军队”,“全世界都将传颂你们伟大的工作”等。

  鉴于东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1947年英国政府邀请黄作梅到伦敦参加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大游行活动,并获得英王接见,授予MBE勋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到山东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留在广东的人员,后来成为粤赣湘边纵队的骨干。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23 11:44:3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开辟抗日根据地 秘密建立情报站

下一篇:抗日东江纵队史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