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江苏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二)【1】
2017-06-28 09:54:55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作者:江苏省抗战损失调研课题组  点击:  复制链接

  (四)江苏人口伤亡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包括直接人口伤亡、间接人口伤亡和单独统计的人口伤亡三部分。直接人口伤亡主要包括由于日、伪军直接炸、杀、奸、打等造成的人口死亡和受伤及同样原因造成的失踪者。间接人口伤亡主要包括被俘捕人员、灾民和劳工中的死亡、受伤、失踪者。对死伤不明者也作统计,但不直接纳入间接人口伤亡总数。与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的伤亡单列,不纳入此次人口伤亡统计中。

  根据有关档案文献、研究资料和本次抗战损失课题调研各地的成果,从1932年的淞沪抗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的侵略造成江苏民众巨大的伤亡。根据这次调研统计,江苏在此期间人口伤亡共计2005669人[①],其中:直接伤亡659436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32.88%,间接伤亡1346233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67.12%。还有186万多灾民,其中不少因饥饿、伤疾而死,但因资料缺乏,无法统计出具体数字,有待今后进一步征集资料和研究。但其中有大量伤亡人口是肯定无疑的。所以,我们目前统计的人口伤亡总数要少于实际人口伤亡数字。

  1.关于人口伤亡的构成分析

  (1)从伤亡人口的构成看

  抗战时期,日军所造成的江苏人口直接伤亡659436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32.88%,其中死464261人,伤39574人。这主要是因日军侵略时实施轰炸、烧、杀等各种残酷暴行直接造成的。战争年代,人们对人员死亡的记忆要远大于受伤,所以,对造成直接伤亡中死亡人口数字的资料相对明确。间接人口伤亡1346233人,占全省人口伤亡总数的67.12%。还有186万多灾民,因未收集到详细资料,无法区分确定死伤人数,所以没有纳入统计总数。

  (2)从直接伤亡人员的性别构成等项看

注:另有139810人为不明身份、不明年代的人口伤亡。

  男性平民伤亡明显多于女性。在直接伤亡659436人员中:死、伤、失踪的男性人员302904人,死、伤、失踪的女性人员86705人,死、伤、失踪的儿童8531人,由于资料不全,无法区分伤亡人员性别、年龄身份121486人。男性的伤亡是女性的3.5倍。日军的暴行还造成8531名儿童的伤亡。

  2.从造成人口伤亡的时间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对这次全省各市调研得来的人口伤亡情况按年份作了如下统计。

注:该表为便于分析各年份人员伤亡情况,统计数据

不含1931—1936年伤亡人员和无法查明伤亡年份人数。

  为便于分析,将上述数据以图表形式加以表示。

  从图中可见,江苏人口伤亡数量较大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37—1938年、1941—1943年和1945年三个阶段。

  一是1937年11月至1938年底。这段时间日军向江苏境内侵犯,全省主要城市沦陷。日军为达到侵占目的,并震慑被占领地人民,对所经城市和乡村进行疯狂的轰炸,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血腥屠杀,同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一时期江苏各主要城市沦陷时有案可稽的人员伤亡情况是:南京地区,直接人口伤亡321847人,死亡318687人。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从1937年12月13日之后的6个星期时间,中国被俘军民被害总数达30万以上[2]。仅1937年12月15日,日军在鱼雷营江边就屠杀9000人。日军“置机枪四挺,而被捆绑者一群约九千人以上。于行进间,予以扫射”。“只漏下九人没有被打死。”[3]12月18日,日军在草鞋峡屠杀57000人。“ (农历)十六日夜间用铅丝两人一扎,排成四路,驱至下关草鞋峡用机枪悉予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戳,最后以汽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悉投江中。”[4]同月,日军在燕子矶江边屠杀5万人[5],在宝塔桥、鱼雷营一带屠杀3万人[6]。据《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谷寿夫战犯案件判决书》附件所载,除大规模的屠杀外,另有规模不等的屠杀事件858起,都发生在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伤亡大的地方还有:无锡地区伤亡22067人;徐州地区伤亡12601人;苏州地区伤亡18194人,淞沪抗战,苏州地区大量平民逃难,成为全省灾民人数最多的地区;镇江地区伤亡12245人。这段时间,全省直接伤亡人数高达430148人,占抗战时期直接伤亡总数的65.23%。

  二是1941—1943年期间。在这期间,日军对江苏省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和“清乡”。这在政治上是为了配合国内的反共高潮,摧毁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意志和力量;经济上是为了掠夺侵略战争需要的物力、财力,实现“以战养战”;战略上要铲除各抗日根据地,将江苏作为它扩大战争的大后方。为实现其目的,日军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十分凶残地杀戮根据地人民,造成严重伤亡。如1941年1月至1943年4月,日军先后对苏南抗日根据地“扫荡”、“清乡”,造成其中心区苏(州)常(熟)太(仓)抗日军民人口伤亡重大,发生了吴江县芦莘厍周大屠杀等惨案。1941年8月至1944年10月,日军先后在苏中抗日根据地“扫荡”、“清乡”,其中心区通(南通)如(皋)[7]海(门)启(东)更是日军“清乡”的重点。这一阶段的人口伤亡也很多,日军“清乡”,重点地区的启东市,抗战期间人口伤亡35074人, 其中发生在1942年至1944年的伤亡为31040人,占总伤亡的88.5%。通州抗战期间人口伤亡24509人,其中发生在1942年至1944年的伤亡18377人,占总伤亡的75呢。1941年7月至1943年2月,日军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扫荡”,其中心是盐(城)阜(宁)地区。1941年7月,日军经周密策划,以日军独立混成第12旅团全部和第15、第16师团各一部7000余人为主,连同伪军,共纠集17000人,对盐阜区实施大“扫荡”。1943年2月,日军以独立第12旅团主力、第15师团及第35师团各一部及伪军,配合第17师团共2万余人再次对盐阜区大举“扫荡”,在日机的狂轰滥炸、梳篦式“扫荡”下,许多居民和村民被害。日军这两次“扫荡”,造成盐城地区1941年至1943年人口直接伤亡12467人和大量人口间接伤亡。

  三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垂死挣扎,也造成江苏境内人大量民众伤亡。徐州、盐城、宿迁、南通等地的伤亡情况在这期间都比较明显。

  3.伤亡人员的区域分布特点

  根据全省各市调研结果,从人员伤亡的区域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铁路沿线大城市人员伤亡比较大,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和徐州,这6座城市在抗战期间人员伤亡占全省人员伤亡总数的71. 96%。

  二是各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人员伤亡比较大。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即是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力量较集中的区域,是日军打击的主要目标,如前所述也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4.抗战前后人口状况比较

  据档案记载, 1931 年江苏人口 32137437 人, 南京人口 653948 人, 两者合计为32791385人[8];至1936年,江苏人口 36469321人,南京人口 1019148人,两者合计37488469人[9]。五年间,江苏、南京净增加人口 4697084人。而到1946 年,江苏人口 36160417人,南京人口 808658人,两者合计36969075人[10]。 1936 年以后的10年,江苏和南京人口合计净减少519394人[11]。

  南京在1937年6月时人口在100万左右,1937年11月底,南京市居民人口50万左右,加上沦陷前有9万左右国民党军人困在南京,和数万外地难民流落到南京,当时南京城区人口应在60万以上[12]。经过南京大屠杀,到1938年8月, 南京人口仅剩30万左右。直到1945年南京人口才逐渐恢复到65万左右,远没达到战前100万人口的水平[13]。

  镇江地区在抗战期间人口总数下降。其中,镇江县1937年全县216803人, 1945年仅有153613人,人口净减达63190人;丹阳县1937年人口 493441人, 至1947年,只有人口 464897人,净减28544人;句容县1936年人口为315671 人,1947年只有299869人,净减15802人。扬中县1943年人口为181391人, 1946人口为176934人,净减4457人[14]。

  无锡地区情况类似。其中,无锡县1937年共有1124022人,至1946年为1093988人。除自然出生和自然死亡相抵外,1937年至1946年无锡县总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下降,净减达30034人。江阴县1936年总人口为798343 人,1945年总人口数为782981人,净减人口 15362人。宜兴县1936年总人口为590146人,1945年总人口为570923人,战后比战前人口减少19223人[15]。

  抗战后人口总数不增长反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被日军轰炸、纵火、屠杀等暴行造成的人口直接伤亡和日军侵害而引起的生存条件恶化,被疾病、饥饿夺去生命,还有一大批人员为躲避战争被迫迁徙、流浪他乡,也有一批被日军强迫征为民工,造成人口间接伤亡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据1946 年8 月, 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处关于赔偿调查委员会报送军民人力以及公私财产损失总数的签呈及附件中的《抗战八年全国分省人民伤亡估计总表》统计, 抗战8 年, 江苏人民伤亡共计594545人[见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年出版的《国民政府档案中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资料选编》(1), 第380 页]。这一数据与本次调研形成的数据有所不同, 其主要原因: 一是统计口径不完全相同。二是当时的统计存在“省县命不能下, 致使全面普查无从着手, 故报告者为数甚少冶的情况。而本次调研, 全省各市县区都进行了逐村(社区) 普查, 对人口伤亡按统一要求进行了汇总。三是统计涵盖的时间不同。当时统计涵盖的时间为8 年, 而本次调研统计涵盖的时间为1932 年至1945 年共13 年。

  [2]日籍谷寿夫战犯案(194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号五九三/870; 日籍向井敏明、野田毅战犯案(194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号五九三/845。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第562 页。

  [4]《鲁甦结文》, 1945 年12 月7 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号五九三/870。

  [5]《军事法庭对战犯谷寿夫的判决书及附件》, 1947 年3 月10 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号五九三/870。

  [6]《陈万禄结文》, 1945 年10 月1 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档案号五九三/24。

  [7] 1940 年新四军将如皋县分设如西县和如皋(东) 县两个抗日民主政府, 而如皋(东) 县划分在四分区内。1945 年如皋(东) 县改名为如东县。所用数据系依据本次调查统计所作的综合分析, 见启东、通州、如东人口伤亡统计表。

  [8] 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司编辑: 《全国各县市土地人口调查》, 1935 年出版。

  [9] 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 《全国各选举区户口统计》, 1936 年。

  [10] 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 《各省市户口统计》之《各省市户口统计表》, 1946 年3 月。

  [11] 这个人口净减少数据中是否包含了抗战期间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员流动这两个因素, 情况不详, 有待进一步考证。

  [12] 孙宅巍: 《澄清历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第177 页。

  [13] 南京市公安局编: 《南京公安志》, 海天出版社1994 年版, 第48 页。

  [14] 镇江市地方志编委会编: 《镇江市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年版, 第193、204 页; 丹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 《丹阳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第1153 页; 句容县地方志编委会编: 《句容县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第128 页; 扬中县地方志编委会编: 《扬中县志》, 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 第580 页。

  [15] 无锡县志编委会编: 《无锡县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 第174 页。江阴市地方志编委会编: 《江阴市志》卷四(人口),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第165 页。宜兴市地方志编委会编:《宜兴县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第91、92 页。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6-28 09:55: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江苏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一)【3】

下一篇:江苏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二)【2】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