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为何选择重庆作为陪都?成都不是更好吗
2019-05-27 16:59:34  来源:兵说  点击:  复制链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东北军悍然发动进攻,整个东北地区就此沦陷。此时,国府已意识到日本的野心绝对不止在东北,并且中日之间全面爆发战争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国府已做好了迁都准备。那么,国府为何会选择重庆作陪都呢?

  鲜为人知的是,国府迁都重庆之前,还曾经迁都洛阳。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1932年1月又挑起“一·二八”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兵锋直指南京,国府不得不仓促迁都。

  当时考虑了5个城市,分别是北平、武汉、西安、重庆和洛阳:

  1,由于北平离日军占领的东三省太近,故而被排除;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重镇,日军舰船经常通过长江进入内陆腹地,炮火威胁武汉安全,也被排除;3,西安是因为当时铁路还没通,交通很不方便,也被排除;4,重庆本来是合适的,但当时四川处于军阀混战(重庆归四川管),南京根本掌控不了川蜀,所以也没法选。4,洛阳交通便利,又是古都,故而被定为行都。

  在日军炮火的威胁下,国府不得不仓促迁都洛阳。各个机构的高官大员,挤在简陋之地办公,条件实在很艰苦:没有电灯,没有洋楼,没有马桶,没有西餐,出门也很少有汽车。这对于高官大员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所以,1932年5月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蒋校长迫不及待带着主要高官回到了南京,但各个机构留下了一些工作人员。当年12月,正式举行“还都典礼”。整个迁都洛阳的过程,因为蒋校长和其他主要高官在洛阳的实际停留时间很短,因而此次迁都少有人知。

  到了1935年,四川军阀混战问题稍好,趋于稳定。蒋校长派了一些精干人员前往四川调查,准备将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为将来迁都作准备。当时全面抗战并未爆发,蒋校长有此考量,不难看出两点:第一,蒋校长确实没有做投降日军的准备,即使南京沦陷,也要迁到大后方去继续抗战;第二,蒋校长对中日之间的国力军力对比很清楚,知道一旦开战,南京会很快陷落,信心不足。

  考察组来到四川考察陪都,有两个选项:成都和重庆。考察组对比了两座城市的情况:

  1,成都作为四川省府,自古以来就是西南较为发达地区。然而进入近代以后,既没铁路,也没航运,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城市发展很缓慢。2,与成都相比,重庆更具有陪都的优势。当时,重庆有长江航运的天然优势,交通非常便利。在淞沪抗战时,东部沿海的大量工业设备就经航运迁到了重庆。而且重庆四面环山,地形上易守难攻。只要守住长江,日军就很难攻过来。而且重庆多山多雾,可以有效缓解日军飞机的轰炸,也能多少弥补一些制空权的缺失。

  两相比较,蒋校长最终将重庆确定为陪都。

  实践证明,选择重庆作为陪都是有道理的。全面抗战爆发后,四川王刘湘大力支持抗战,并无掣肘。抗战初期,国军接连遭受重大失利,国难之际,刘湘没有排外,多次邀请蒋校长迁往重庆,做好持久抗日的准备。蒋校长一是确实没办法坚持了,二是也有经营西南的想法,于是决定迁都重庆,中国抗战史上有了这一段苦难的历史。

责任编辑:徐永帅 最后更新:2019-05-27 17:06: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曾伟:为人民解放事业赴汤蹈火

下一篇:湖南抗战在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研究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