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军队抗战中的杀手锏-夜战
2018-12-07 09:47:21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夜战在军事字典中的定义是:夜间进行的作战行动。它的特点很明显,就是可以隐蔽的行动,减少伤亡,迷惑敌人,出其不意,近战歼灭敌人。夜战是作战中有效的战法,无论是正规部队,还是非正规部队,都经常使用这种战斗形势。

  在冷兵器时期,由于远程火力的杀伤力和杀伤距离都比较有限,夜战就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有效突袭手段。除了可以出敌不意,避免正面进攻的较大损失以外,还适合善战肉搏战的军队发挥自己的威力。

  中国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就有夜战战术的记载。中国古代最早著名夜战战例,大概是公元前478年,吴越笠泽之战。越军主力利用夜战,隐藏主力的前进方向,偷袭吴军营寨。没有准备的吴军措手不及,全军大乱,越军终以较小代价获得全胜。

  进入了火器时代,随着枪械等发射类武器的兴起,夜战开始有了新的战法。在一战中,由于双方都大量使用速射武器重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600发,可持续射击数小时),任何一次白天的正面突破都必须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参战各国都广泛使用夜战。在缺乏有效夜视设备的一战中,夜战大幅度减少了伤亡数量。

  到了二战时期,夜战的形势更为丰富。大量的火炮、装甲武器和飞机都加入了夜战的范畴。这些都让夜战更为激烈和残酷。二战中相当一部分关键战役,都是在夜战中分出胜负的。

  中日十四年抗战中,中日二军之间进行过无数场激烈的夜战,规模从上万人的大会战到十多个人不等。

  作为实力弱的一方,夜战是中国军队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大大弥补了我们火力和战力的不足。

  就一般作战常识来说,夜战是一种奇袭作战,比较适合实力较弱的一方来完成。中国军队频繁使用这种作战,正是中日2军实力悬殊所决定的。

  这里不谈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时候的中日巨大差距。就算了6年后的1937年,中日双方的实力差距夜是只能用可怕来形容。这里不谈二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也不谈中国内部军阀割据的局势,更不谈武器质量的差距,就单谈谈中日二国的军力数据上对比,差距着实可怕。

  中国陆军在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加上地方各派系部队,加上中共部队,也仅仅有步兵182个师(中国师的编制和日军的师团不同,中国师有很多种编组情况,有的师直接下属几个团,兵力只有几千人)又4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总兵力约170万人。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是国民政府直属部队约70个师,习惯上也叫做中央军。其中40个师是由黄埔军校毕业生为主力组成的,后在德国军事顾问下进行训练,装备了相对比较好的轻武器(其中有三个精锐的分德械师)。官兵都有三民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信条,敢打敢拼,战斗力顽强。

  除了这40个师以外,剩下的部队多为地方各省军阀部队,装备大多低劣,兵员也素质低下。以数量30,40万之多的川军来说,士兵相当一部分都是大烟兵,拿着四川自产的劣质步枪(射程仅有200多米)和劣质手榴弹(爆炸力不及日军手雷二分之一),土造机枪也几乎没有,一个师只有几门土造迫击炮。

  至于兵役制度,中国到了1937年还没有完善的全国性兵役制度,记录在案的补充兵员只有大约50万。也就是说,如果国军一线的170万部队拼光了,后方的50万士兵又补充完以后,再补充新兵就极为困难了。以死守南京的中央军德械师88师来说,在淞沪战场血拼数月,损失了三分之二兵力。退到南京以后,除了后方给的补充新兵以外,缺的兵员居然通过在当地临时征集壮丁解决(说通俗点就是抓壮丁)。中央军精锐部队也是这样,地方部队就更别说了。

  日本方面则是不同,日本在七七之前共有17个精锐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坦克联队,包括守备部队,约有40万人。这只是日本一线作战部队的数量!实际上,由于日本是岛国,没有必要维持大量的常驻部队。日本本土有联合舰队保护,不需要大量陆军。抗战中有段不短的时间,日本三岛仅有一个近卫师团驻守。日本有大量预备部队随时可以编组送上战场。日本施行征兵制度,凡是17岁到4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日本此时有精锐的预备兵160万人,这些部队已经受过非常完整的训练,随时可发给武器,上阵作战。除了200万部队以外,日本还有多达250万的适龄补充兵,他们也受过基本训练。除此以外,日本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部队,海陆空三军总动员可以达到1000万人。

  至于装备上面,更是天差地别了。即便中央军的精锐部队,重武器和机枪火力也大大弱于日军。根据当时日本军方客观评估,日本一个大队(营)的火力相当于中国地方军阀部队的一个师。而中国方面客观估计,日本军队的火力大约是中国军队的三到六倍。

  至于中国海军战斗力基本是0,现有可以作战的舰艇老旧不堪。纸面上攻击力最强的巡洋舰海琛号,居然还是1898年从德国买的。日本联合舰队具有9艘新式战列舰和4艘航空母舰,号称世界第三。

  空军上日军陆军航空兵仅仅作战飞机就有1000架,日本海军航空兵有作战飞机700架,总数1700架。中国方面仅仅有作战飞机305架,实际可以用的只有223架。它们分别从七八个国家购买,质量差,无法补充。如意大利卖给中国的菲亚特战斗机,被陈纳德毫不客气的称作垃圾,飞行棺材。

  双方战力极为悬殊,日本军方高层一致认为,出动70到80万精锐部队,打垮国民政府的200万部队是绰绰有余的。由此认为三个月之内就可以结束中国战争。

  国军夜战

  由于双方火力悬殊,国军在和日军的正面对战中,往往伤亡极为惨重。

  以1933年国民政府和日本关东军在华北长城一线开战的 长城会战来说。国民政府使用了超过包括4个中央军师的部队在内的25万主力,也没有抵挡住10万日本关东军。

  以防守喜峰口的国民政府第29路军宋哲元部来说,完全被日军重炮和机枪火力压制。尤其是日本重炮非常厉害,29路全军只有10门使用超过15年的俄国制野炮。

  长城一线地形特殊,多为坚硬的山石,无法构筑有效防炮工事。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29军完全被压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在喜峰口的3个旅9个团刚打了2天就伤亡了近2个团2000多人。

  照这样打下去,估计10天之内29军就会全军覆没,战斗也就打败了。为了取得战斗的先机,不坐以待毙,29军赵登禹、佟泽光、王治邦旅长决定反守为攻。

  他们使用的法宝,就是夜战。

  29军继承西北军的传统,除了擅长防守战以外,士兵多善长肉搏和近战。其中大刀队更是特别有名,士兵多背一把大刀,平日严格练习大刀刀法。在军阀的混战中,西北军多次在夜战中获得胜利。

  29军大刀队夜袭日军的时候,有时候都步枪也不携带,只身背大刀和数枚手榴弹。

  大刀队战士利用夜色隐蔽到日军百米内,甚至几十米内,然后发动突袭。

  他们先投掷手榴弹,然后拔出大刀冲上进行肉搏战。

  夜间视线不良,日军发现国军突袭的时候,一般很难作出及时反应。重炮和机枪的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

  在短短的10几秒内,国军大刀队就可以突进到日军阵地。此时日军只能被迫进行肉搏战!

  一旦反应稍慢,张皇失措的日军就会遭受很大伤亡。

  在实战中,有1个29军战士冲入日军营房,连续砍死5、6个熟睡日军。

  日军士兵也非常擅长拼刺,但大刀队的刀法更胜一筹。

  除了大刀刺刀以外,手榴弹也是近战的利器之一。对于有敌人驻守的小型工事和房间,国军一般以投掷手榴弹加以摧毁。在视线不好的夜晚,手榴弹爆炸杀伤面广,又不会暴露自己,远远比步枪管用的多。

  实战中,赵登禹旅长率领500大刀队,突袭日军炮兵阵地。日军做梦也没想到国军敢偷袭,当场被砍死炮兵和警卫部队200多人,18门重炮和全部弹药被摧毁,大刀队一方的伤亡很小。

  但这种近距离夜战中,一般敌我双方伤亡相差不大。

  佟泽光旅长率领的500大刀队,就遭遇较大伤亡。他们奉命突袭日军辎重部队,这股日军警惕性比较高。大刀队在较远处就被日军哨兵发现,只得转为强攻。他们和日军骑兵和辎重护卫部队激烈交火,最终烧毁日军全部200大车辎重,杀死日军300多人。但在日军机枪火力和优势兵力增援的情况下,大刀队也有300多人伤亡,留下掩护撤退的百人几乎全部殉国。

  夜袭成功之后,29军各线发动反攻。日军在后勤不济,重炮无法使用的情况,被迫暂停了攻势。

  29军利用夜战成功了扭转了不利的局势,实现了大逆转。

  长城会战,是国军比较成功的夜战战例。

  国军使用夜战,并不是说自己如何擅长夜战,而是不得已手段。

  受过这方面训练的29军等西北军和中央军,他们的夜战较之日军比较出色。地方军阀部队就不行了,他们基本没有受过这种训练,也没有这样的作战经验。这些部队如果进行夜袭,往往没什么战果,且伤亡极大。如川军邓锡候部就曾经在夜战中,被日军打乱,邓锡候自己靠骑马冲过日军火力封锁才侥幸逃生。

  这样硬碰硬的打夜战和近战,就算是己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损失的士兵也不会比对手要小。

  八路军的夜战

  八路军和国军中央军比起来,装备更差。在1937年平型关战斗前后,八路军有国民政府的补给,装备还是可以的。以林彪115师来说,士兵有步枪1支,手榴弹2到3枚,子弹100发,每连都有机枪,团里面还有迫击炮。兵员素质更佳,班排长以上的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连普通战士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走过2万五千里的老战士。至于师长林彪、贺龙这些人,早就有指挥军团以上的作战经验,指挥一个师几个旅对他们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相对日军来说,只有3万多的八路军仍然无法和其正面对抗,尤其是远程火力上,八路军远远不及日军。在百团大战的关家垴战斗,八路军以数倍兵力强攻二天二夜,也没有吃掉日军孤军深入的半个大队。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还是火力上的巨大差距。

  由此,八路军和国军一样,利用红军时期擅长近战和夜战的传统,利用这些手段对抗日军。

  以夜战来说,八路军和国军稍有不同。他们的夜战一般也不是主力之间的碰撞,而是游击战的一种手段。

  八路军的夜战多是攻击敌军的非战斗部队,或者数量较少的地方卫戍部队。

  最有名的战例,就是袭击阳明堡飞机场的战斗。

  日军主力进攻山西,同阎锡山的晋军、中央军主力激烈交火。八路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主动袭击阳明堡的日军前线机场,摧毁日机20多架,减轻了一线作战的压力。

  此战八路军129师出动一个769团,袭击日军机场,该团团长为大名鼎鼎的红四方面军悍将陈锡联。

  为什么采用夜袭?主要是日军在机场修建了简易碉堡,还拉了铁丝网,驻军也有200多人。为了不必要的伤亡,八路军在一个被抓去修建机场劳工的带领下,趁夜色爬过铁丝网,绕过碉堡。

  在距离飞机30多米处,突袭的八路军主力营才被日本哨兵发现。双方激烈交火,日军在慌乱中遭遇八路军近距离突袭,预设的机枪火力点什么都用不上,陷入完全的被动。八路军另一部,则用手榴弹将日机挨个炸毁。最终日机24架日机全部炸毁,同时歼灭日军100多人。

  阳明堡夜袭战非常出色,胜利的原因在于对情报的熟知和进攻部队的出色组织。战斗中,除了一个营参战以外,陈锡联的另外2个营也用作打援和预备的作用,这些都是夜战最为需要的。

  日军

  在抗战初期,日军确实不太擅长夜战,这不是日军主要的作战方式。

  日军关东军也好,侵华日军也好,都是受过日式正规严格训练的战斗人员。

  他们擅长的是长距离行军,步枪精确射击和拼刺,士兵很能吃苦耐劳,军事素质很过硬,战斗意志特别顽强。日军有自己的一整套作战方式,所有作战都不脱离这些的范围,很依赖自身武器上的优势。

  萨沙看过很多的日军回忆录,基层日军对重炮,步兵炮,步兵掷弹筒和重机枪是非常依靠的。一旦失去火力的优势,日军战斗力就要大大折扣,甚至不知道怎么作战了!

  至于夜战这种作战,日军是比较忽视的。这种作战方式,无法发挥日军现有的火力优势,也很容易造成意外伤亡。在东史郎的回忆录中,他的班里面一个士兵就在夜战中误杀了自己的战友。

  在夜晚,日军以固守为主,少有主动进攻。

  在1933年长城会战遭遇国军大刀队以后,日本军方虽开始重夜战视,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林彪元帅在1937年回忆:夜战中敌之飞机、大炮、坦克、骑兵几全无作用,敌官兵均无夜战经验,故我军应极力利用夜战歼灭敌人。在有月光之夜可进行大规模之夜战,在有星火之夜可进行小规模之夜战,在黑夜可进行扰敌之夜战。更须将夜间作战与日间作战互相配合,日间须扩张夜战之成果。

  在抗战初期的几大会战中,日军也没有表现出对夜战的兴趣。徐州会战中,国军频频采用小股部队夜袭战,搞得日军日夜不得安宁。淞沪会战中,桂军等不也有大规模的夜袭攻坚战。

  直到武汉会战,日本才开始使用一些夜袭战,打击国军相对优势兵力的核心阵地。如几乎全歼106师团的万家岭战役中,日军在被国军数倍优势兵力合围的情况下,被迫多次利用夜战进行突围作战,试图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

  而国军也利用夜战,成功的攻陷了日军好几个核心阵地。

  夜战中,双方作战主力仍是刺刀和大刀这类冷兵器,配合少量机枪。其中国军连夜攻打日军重要阵地扁担山的时候,由于夜黑不见五指,官兵全都赤祼上身,人人手握一把刺刀或者大刀,向扁担山上摸去。遇到人就摸上半身,只要摸着身穿军服的日军就是一刀。这样反复冲杀,五上五下,终于将这五百日军全歼,夺取了扁担山。

  在之后的长沙等会战中,日军仍然不使用夜战。

  总之,日军较少使用夜战,主要还是希望以己之长,击别人之短吧。

  直到1941年 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面对火力更为强大的美国人,也被迫采用和国军一样的夜袭作战了。日军在白天几乎不可能突破美国空军、舰炮和强大步兵火力组成 的火网,只得在夜晚进行突袭。

  可以说,这个时期日本的夜袭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利用自己敢于近战,凶狠残忍的特点,从四面八方向美军冲击。一旦美军火力组织有漏洞,结果往往被日军突破,造成严重的损失。这种战术,确实让美军极为头痛。

  结论

  军事字典中对于夜战的要求是很严密的组织性,情报的高度掌握,对夜战武器很好的使用。有了这三点,夜战才能够成功。

  萨沙认为,对于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无数场夜战来说,我们无论组织性,情报的掌握,和夜战武器的数量质量都丝毫不强于我们的敌人日军。

  那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一次次的夜战中取得胜利,并且最终获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呢?

  道理很简单,这也是军事字典中没有考虑到的,却是夜战最重要的一点。

  这就是:中国抗战官兵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伟大抗战精神。

  也就是这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才让我们获得了民族复兴战争的最终胜利。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2-07 09:49: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下一篇:抗战之前的形势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