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朱瑞与太行山剧团
2022-09-23 16:30:52  来源:山西省档案馆  点击:  复制链接

      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有一个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剧团,那就是1938年5月创建于晋城的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剧团创始人是朱瑞。

      创建太行山剧团 

  

朱瑞(1905-1948)

      朱瑞,江苏宿迁人,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去苏联学习炮兵。回国后在上海中央军委工作,不久到中央苏区工作。长征时,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1937年9月,中共中央任命朱瑞为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主任。

  1938年2月,朱瑞北上太行山,在陵川玉皇庙成立了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简称“华干”)。其“华干”话剧组和陵川县游击支队宣传队组成联合抗日流动剧团,经常在周围村庄上演抗日剧目,很受群众欢迎。4月,在陵川县的民族革命小学成立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成员年龄都很小,在11-14岁之间。4月下旬,八路军收复了晋城,联合抗日流动剧团回到晋城,见到了朱瑞。剧团驻在晋城东关崇实中学(今晋城一中),和386旅补充团住在一起。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此时也到达晋城,与联合流动剧团会合。

  为了加强演出的宣传效果,朱瑞决定将上述两个团体合并成一个剧团。5月7日,在山西晋城的崇实中学,组建成立了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晋冀豫边区太行山剧团(简称太行山剧团),朱瑞亲临会场,并发表了祝贺致辞。他指出:“太行山剧团要像太行山一样的雄伟坚强,为太行山根据地的军队,特别是为广大农民演出,永远和太行山军民在一起,深入宣传、动员一切抗日的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剧团由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对外称129师编辑部)领导,赵洛方任团长,阮章竞任艺术指导员,赵迪之任政治指导员。剧团人员约有30人。剧团从成立之日起,就被编入八路军建制。

  最早在太行唱响《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1938年1月,词作家桂涛声来到山西晋城王莽岭,亲身感受了太行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抗战,从心底迸发出这首震撼人心的歌词,随手写在了香烟包装纸上。同年6月,桂涛声回到武汉见到作曲家冼星海,将写有歌词的香烟包装纸交给他。冼星海在钢琴前连夜构思、作曲,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

  这时的太行山剧团正在长治市屯留县东古村学习、排练、演出,冼星海的学生阮章竞收到了陵川民众学校李曼老师转来的歌曲《在太行山上》,立即在剧团组织排练。同年8月,这首抗战歌曲首次由太行山剧团在太行地区公演。歌曲的公演产生了极大的反应,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赞赏,并由此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在八路军和全国抗战军民中广为流传的战歌。

  活跃在太行山上

  太行山剧团刚成立时条件很简陋,但在朱瑞的直接关怀下很快发展和完善起来。朱瑞从部队借来骡子给剧团使用,还特意申请给剧团配发了军装和枪支弹药,把部队缴获的绸缎布匹拨给剧团布置舞台,又为大家购买了汽灯、锣鼓、脚踏风琴等设备。

  建团初期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剧本创作;二是演员基本功训练。在剧本创作方面,太行山剧团根据当前战争形势和作战任务,编剧洪荒创作了三幕话剧《保卫抗日根据地》。全体演职人员经过紧张排练,《保卫抗日根据地》三幕话剧很快在根据地巡回演出,很受各界欢迎,成了剧团的长期保留剧目。同时,太行山剧团还整理排演了一些优秀剧目,如《三江好》《打鬼子去》《八百壮士》《张家店》等,很受根据地军民的好评。在培训演员方面,太行山剧团领导非常重视。朱瑞从八路军总部的火星剧社借调来舞蹈专家罗文英,指导剧团舞蹈演员进行跳舞基础专业训练。由于剧团的小演员刻苦排练,所以,这些舞蹈很快就搬上了舞台。

  艺术教学主要是有洪荒、陆漪担任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化装、表演、声乐发声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从始至终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一边学习,一边排练,学习与排练相结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学得实,用得活,效果好,使整个剧团的演出水平大大提高。

  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原太行山剧团成为总团,阮章竞任团长,行政上归属边区政府教育厅领导。剧团在太行各专区又分别建立了五个分团,总团建立了戏曲分队。剧团的演员队伍不断扩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演出装备不断完善,影响力不断增强。

太行山剧团部分成员合影

      抗战时期,哪里有八路军的部队,哪里有太行的老乡,太行山剧团就演到哪里。太行山剧团不但是一支抗日宣传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和战斗队。它的创建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宣传文化建设和根据地戏剧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军政文化人才。

责任编辑:刘洁 最后更新:2022-09-23 16:38: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以笔为枪 唤醒民众 抗战时期一大批文化名人汇聚龙泉宣传抗日

下一篇:《战斗报》的战斗历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