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奔赴三晋大地的文化团体
2020-05-05 14:29:51  来源:山西党史方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奔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到敌人后方去”。于是,延安的一批艺术家辗转来到了太行山,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人民群众,以文化当武器,配合八路军抗日的同时,用文化荡涤人民的心灵、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

  一、 西北战地服务团

西北战地服务团

  西北战地服务团是八路军领导的一支宣传抗日的综合性的革命文艺团体,简称“西战团”。 1937年8月12日在延安成立,丁玲为主任。8月15日,延安各界举行欢送西战团出发奔赴抗日前线的晚会,毛泽东出席并作热情洋溢的致词,鼓励大家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口与日本帝国主义者作战,努力扩大党的影响,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争取抗战的胜利。丁玲代表西战团全体人员表达了他们以文化当武器,誓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

  9月2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一行40多人意气风发地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他们经延长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途经临汾、太原等地。所到之处,都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去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白天行军宣传,晚上演出节目,有时则日夜兼程。他们经历枪林弹雨的洗礼,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高度的革命热情。他们以农村的戏台为讲坛,运用大鼓、快板、双簧、相声、活报剧等能为北方群众接受的形式,把抗日救国的大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达给群众。

  11月14日,八路军总部经榆社县城,进驻战云密布的太行腹地武乡县东村,西北战地服务团组织演出了《八百壮士》《忻口之战》《全民总动员》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反映当时的抗战实际,反映国共团结、共赴国难的内容。第二天清晨,西北战地服务团跟随八路军总部离开武乡。此后,一直活跃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直到1938年7月返回延安。

  二、鲁艺木刻工作团

曾经活跃在太行的鲁艺工作团的艺术家。右起:罗工柳、华山、胡一川、彦涵

  响应党中央“延安干部到敌人后方去,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去”的号召,1938年10月,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团长胡一川,主要成员有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木刻艺术班的罗工柳、彦涵、华山等。11月,该团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带领下,渡过黄河,越过敌人的封锁线,翻过太行山来到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木刻宣传工作。

  鲁艺木刻工作团渡过黄河后,首先抵达晋西北,在那里举办了多次木刻作品展览,与当地的木刻工作者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之后又转战太行抗日根据地,在长治出版了美术专刊。从晋西到太行,鲁艺木刻工作团共举办过7次展览会和4次座谈会。经过不断的钻研学习,深入群众,吸收敌后抗日斗争的鲜活事例,创作出了很多与群众要求相结合的作品,如胡一川的《太行山下》、华山的《王家庄》、彦涵的《张大成》等连环画小册子,使木刻艺术在走向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39年初,鲁艺木刻工作团到达八路军总部武乡县,创办了《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敌后方木刻》,为报纸刻制插图,创作故事连环画。鲁艺木刻工作团采用民间传统的年画形式,在1940年春节来临之际,制作了一批反映军民生产生活的年画。胡一川创作的《军民合作》,广泛吸取了当地老百姓的意见,构图简洁,刻画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彦涵的《保卫家乡》《春耕大吉》,杨筠的《努力织布,坚持抗战》,罗工柳的《积极养鸡,增加生产》等,都成为年画中的精品。

  1940年2月8日,朱德总司令在下合村召集晋东南文协座谈会,号召艺术工作者笔杆子要跟上枪杆子,要用笔杆子创作出有助于抗战的作品来。这年春季,晋东南根据地发生严重旱灾,粮食也异常短缺,工作团随前方鲁艺迁移到下北漳。此时工作团的编制有所扩大,成立了木刻工厂。同年5月,敌人进行抢粮“扫荡”。之后,胡一川带领工作团大部分同志去冀南开展木刻工作。留下一部分人员由彦涵负责,成员有艾炎、黄山定、古达等,负责刻印工作。

  三、作家战地访问团

作家战地访问团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1939年6月, 文协第二届理事会上决定成立作家战地访问团。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的成员有王礼锡、宋之的等13人,王礼锡担任团长。

  6月18日,作家战地访问团从重庆出发,到西北战场和晋东南访问,5个月后返回重庆。他们在被称为“黄河屏障”的中条山里艰辛跋涉,日子过得极度紧张、艰难,但也很愉快。时值酷暑季节,不断地行军、开会讲演、访问、搜集材料,这对当时看来有些文弱的“书生们”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作为团长的王礼锡比别人更为繁忙、紧张,白天忙于各种事务处理,晚上还要抽出时间写 “笔征日记”,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8月18日,在绛县东官庄访问“红枪会”后,王礼锡晚上突发疾病,由于山区缺医少药、条件恶劣,辗转几天后,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在洛阳的天主堂医院逝世。

  9月5日,访问团又一次渡过黄河,来到长治、长子等地,后经平顺、潞城、黎城来到武乡,由于身体原因部分人返回,留下来的有叶以群、杨朔、袁勃。10月底,叶以群等三人来到八路军总部驻地,被安排到下漳村。他们除了写作,还和部队或地方上的一些爱好文艺的青年们一起,创办文艺刊物。11月28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成立。这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的第一个分会,也是作家战地访问团出发后的重要成果之一。

  从前线返回大后方之后,访问团的成员写出了大量作品,大部分作家的创作实绩都超过了原定计划。这些作品以鼓舞民众抗战信心为主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主要表现前方战士和战地民众抗战必胜的乐观信念;另一方面是记载敌人的残酷暴行,揭示了侵略者的失败命运。作家战地访问团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作品,表现了山西抗战初期全民奋起抗战的真实场景。

  四、 新华社华北总分社

  1938年秋季,党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12月,《新华日报》国际版编辑何云率领原《中国人报》的部分人员,以及他从西安带来的部分新闻工作者和十几个印刷工人,带着一台老式铅印机,到了山西沁县南部,着手筹备《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办工作。1939年10月19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武乡县大坪村成立,后来迁到安乐庄村。何云任社长兼总编辑,陈克寒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报社与通讯社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由报社编辑科(后由电讯科)肩负起向延安总社发送新闻稿的任务。

何云

  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是华北敌后新闻通讯的总机关。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领导下,华北所有报纸的新闻稿,均采用“华北新华社”或“新华社华北分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播发。报社全体成员,不仅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新华日报》,也同时将华北前线的新闻稿件,以“新华社华北分社”的名义,用电台向延安总社以及国统区的新闻机构拍发。华北《新华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为敌后根据地的坚强宣传阵地。报纸创刊不到两年,发行量就达到3万多份,成为太行山区军民喜爱的读物。

  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的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随军记者写出大量战地通讯,及时报道胜利成果,并报道了战斗英雄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增强了广大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朱总司令曾称赞:“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在和日寇作战。”

  1942年5月下旬,日军向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和新华社华北分社驻地山庄村,进行了所谓的“铁壁合围”和“篦梳式”的大“扫荡”。在这次反“扫荡”突围中,何云等46位报社人员英勇牺牲,用生命和鲜血写就了中国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五、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

前方鲁艺在武乡下北漳举办第一届华北美术展览会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于1940年1月1日,简称晋东南鲁艺或前方鲁艺,区别于1939年11月28日成立的延安鲁艺。李伯钊任首任校长。前方鲁艺的校址在武乡县下北漳村,学校以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为己任,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毛泽东亲题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

  学校一开始由中共北方局领导,后由北方局与野战政治部共同领导,1941年后由野战政治部单独领导,其实际上成了部队艺术学校。在教育内容上,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军事形势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现实的内容直接进行创作,或将主要精神纳入课程。另外,坚决依靠群众办学,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校址。前方鲁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抗战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到学校学习的都是各根据地剧社和宣传队的队员们,他们年龄都偏小,为了来学习,越过重重的关卡和封锁线,其中有些女孩子,甚至把头发剃光,装成男孩子。

  1940年夏,敌人占领了武乡段村,经常性的“扫荡”严重地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为保证师生安全和继续教学,学校曾一度转移到大陌、城底等地,等敌人撤回据点后,又转回到下北漳村。1941年底,李伯钊回延安,由陈铁耕代理校长,野战政治部罗瑞卿主任和宣传部王东明部长直接参与学校的领导。1942年5月反“扫荡”以后,野战政治部决定撤销前方鲁艺,合并入延安鲁艺,一部分同志回到延安,另一部分同志分配到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团体。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前方鲁艺为冀中、冀南、太行、太岳各根据地培养了大批的音乐、戏剧、美术等专业人才,为党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烽火岁月急,希冀遍神州。在抗日战争期间,前赴后继的爱国志士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三晋大地,用自己的热血与青春谱写了一曲宏伟壮丽的抗战史诗。他们用自己的作品鼓舞着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用独特的方式抵御日本侵略军,同时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也在山西这块热土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5-05 14:43: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郭沫若:组织文化界 要求“把人当成人”

下一篇:故宫南迁的“文化抗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