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事业
2022-08-15 14:57:37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点击:  复制链接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由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新四军第五师开辟。根据地区域以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为主,东起安徽宿松、太湖和江西彭泽,西至湖北宜昌,北起河南舞阳、叶县,南至洞庭湖畔,跨越豫、鄂、皖、湘、赣五省广阔地区,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湘鄂西和湘鄂赣三大苏区的大部或一部。豫鄂边区敌后民主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间比较长久,战略地位比较重要的一块中原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战初期党在中原前线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据点”。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在其建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红色金融发挥重要作用。

  一、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历程

  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先后建立了豫南、豫西、鄂豫皖、豫鄂边、鄂西北、鄂中等省委或区委。1939年1月、6月,李先念、陈少敏分别率部进入豫鄂边区,成立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1月,成立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豫鄂边区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受命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相继开辟了鄂东、鄂皖边根据地和鄂南游击区。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主力依靠边区军民,血战出一片以鄂南大幕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同年6月,李先念兼任中共鄂豫边区委书记。1943年,新四军第五师在襄河以南和洞庭湖以北创建了新的根据地。

  1944年1月,郑位三任中共鄂豫边区委书记兼新四军第五师政治委员。同年7月,第五师派出部队挺进豫南、豫中,扩大了根据地。同年10月,中共鄂豫边区委改称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委,并成立鄂豫皖湘赣军区。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根据地发展到东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阳,南抵湖南洞庭湖畔的广大区域,辖7个专区和39个县级政权,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00余万人。

  二、成立豫鄂边区建设银行

  1940年9月,豫鄂边区召开了第一次军政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建立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的决议,筹建印钞厂,印刷发行边区人民自己的货币,以适应对日作战经济上的需要。

  1941年4月,豫鄂边区召开了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开始筹建豫鄂边区建设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总行最初设于京山小焕岭,1943年春转移到礼山(今大悟)大悟山一带。

  1941年7月,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在洛阳店、九口堰、古城畈等地发放贷款。10余处消费合作社和九口堰军人服务社均由建设银行贷款,促进根据地内部物资交流,特别保证合作社食盐供应。随着边区的扩大和货币金融工作的加强,豫鄂边区建设银行还先后在信南、鄂东、鄂中、襄南等地设立了分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的分支机构往往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办公,战况危急时,他们背着边币随时跟随政府机关和部队一起战斗转移。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发行的5元券

  1941年5月,豫鄂边区建设银行试印第一张建设银行币2角票面的货币,在根据地投放流通。1941年8月,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币开始制版投入正式生产。1942年,开始生产票面为1元、2元、3元、5元的钞票。在1941—1942年初,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币与法币挂钩,与法币等价行使,以1比1的比例流通。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发行的500元券

  1944年6月,新四军五师制图所与印钞厂合并。1945年1月,由延安南下的三五九旅胜利到达边区与五师会师,带来了陕甘宁边区银行钞票厂的技术人员和票版花纹,逐步制作了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的票额版面(50元至1000元票面上印的时间是1944年,实际上都是1945年春至日本投降后制作的)。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先后发行15种、24个版别的货币。除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币,边区还发行了各类流通券、兑换券等。如以边区合作金库名义发行的流通券(1分、2分、5分、1角、2角)五个版别,襄河贸易管理分局发行过500元兑换券,襄西生产运销合作社发行过临时兑换券。

  三、进行经济建设,减租减息,着重农业生产

  随着边区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鄂豫边区政府于1942年1月作出《关于经济建设的决定》,指出:“进行经济建设的中心,要着重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主要是兴修水利,防止天旱与水涝;发展手工业,摆脱对洋货的依赖,组织贸易机关,实行统制贸易,爱护人力物力。”

  农业生产是鄂豫边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的重点,减租减息工作尤为关键。当时通过对根据地的应城、陂安南、京山、汉川、黄陂、孝感、云梦等7个县的土地关系调查,发现占人口18.5%的地主和富农,占有43%以上的土地,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富农之手。

  1942年3月23日,豫鄂边区发布减租减息的施政纲领:要求举办土地登记,实行减租减息。地主不得超过主要收成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保证地主一律按二五减租原则收租,佃农按此原则交租,地主不得预收地租,废除押金等额外剥削。利息由双方规定,但旧债不得超过年息二分,法律不保护高利贷,保证债主放债收息,债务人按此原则还本付息。旧债付息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超过二倍者本利停付,凡农民因借贷而典当押出之田地,期满后有随时赎回之权利。

  边区党和政府普遍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减租斗争,坚决执行了二五减租法令,提高了农民的斗争情绪,真正做到了二五减租之后交租,稳定地主阶级情绪,使得大多数地主真心信仰政府,都能乐于让步,愿意减租,对人民群众发展生产生活,巩固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支持农业建设

  要保证农业生产,发展边区经济,除了依靠党的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外,还要有大量的资金作基础。边区建设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一是用于支持发展生产;二是供给财政开支,主要供给部队,支援革命战争。边区党委一再强调必须以前者为主。因此发放农业贷款、手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大力支持边区建设事业,就成为边区建设银行一项重要任务。

  (一)边区银行的农贷政策

  1942年4月13日,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命令,要求各县政府须以收入百分之五十投资于农业建设,进行生产借贷,使农民得到财政上实际帮助。除银行外,合作社也代理边区建设银行办理生产贷款农工商业投资及兑换边币。

  边区银行的农贷政策:(一)集中用于最需要的生产项目,如以耕牛、肥料贷款为主,水利、种子次之;(二)贷于最需要的区域,如集中肥料最缺乏的地区;(三)贷给最困难最需要的农户,如贫苦抗属、大部分贫农、一部分困难中农;(四)在迫切需要贷款的时期发放,如春耕时期、插秧时期、收割时期,以及青黄不接的时期;(五)边区贷款以发放耕牛、肥料贷款为主。根据上述政策,边区建设银行在洛阳店、九口堰、古城畈、张畈等地发放农贷,建立消费合作社,发放无息贷款边币2万元。解决了农民资金不足、生产工具破旧无力修补,以及化肥、石灰价格高涨无力购买等困难,帮助农民渡过了难关,支援农业生产。1943年还发放了耕牛贷款,群众自己买牛喂养,克服了过去由耕牛站将牛借给农民使用,以致有人用无人养,把牛累死的现象,深受群众欢迎。

  (二)支持兴修水利,服务农业发展

  鄂豫边区有山有湖,过去水利失修,总是山乡丰收,湖乡则发生水灾;湖乡丰收,山乡又发生旱灾;甚至本地天旱,而江河水涨,泛入湖区,以致山区、湖区同时发生灾荒。

  1941年夏,鄂豫边区遭到严重旱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直属机关所在地随南白兆山地区粮食颗粒无收,受灾尤重。1941年8月中旬,随南县在洛阳区召开了“开展千塘百坝运动动员大会”,会上地方政府发出了“有田出米、无田出力”“以工代赈、救灾恤邻”“兴修水利、消灭灾情”的口号,强调“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及开展千塘百坝运动的战略意义。边区建设银行即“以工代赈”按工程量计工,并拨发贷款作为兴修水利的经费。“以工代赈”的具体计酬为:能挑100斤以上者,每个劳动日3升大米;能挑100斤者,每个劳动日2升大米;小孩每人一天1升大米;特殊情况者,其劳动报酬经群众民主评议,可予增减。

  李先念率领五师干部官兵直接参与了随南“千塘百坝”建设,修筑方家冲拦河坝。李先念经常在洛阳店、九口堰同群众一起挑土、搬石头、打夯。1942年随南农业获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好收成。群众高兴地唱道:“李师长、新四军,修水利、为人民”“河也满、塘也满,引水好灌田”“仓里满、心里甜,再不过荒年”。

  五、豫鄂边区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币币值都很稳定。据《豫鄂边区党委致华中局、中共中央的报告》显示:在建设银行开业之初,就筹措了100万元资金作为发行资本金,之后每年还将税收百分之三十留作基金,充实银行。当时,在豫鄂边区每斗米基本上是18元建设银行币,每斤食盐2元至2.4元建设银行币,而敌占区则要30多元和3元至4.5元法币,在建设银行币与法币1比1的挂钩时期,建设银行币实际购买力大大超过法币的购买力,边区建设银行币币值稳定可见一斑。

  1940年6月,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引起了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和仇视,对边区实行了严酷的经济封锁。经济封锁造成了根据地物价急速上涨、物资进出困难。边区仅食盐一项,就比抗战前上涨200倍。加之法币、伪币不断涌入边区,边区物资大量外流,根据地的生存、发展障碍重重。

  边区党委决定在重点地区组织货币管理和贸易管理:

  一是控制对外贸易。敌寇派出八大洋行,组织伪合作社,将大量敌钞伪钞和奢侈品向农村倾销,掠取各根据地的棉花、谷物、杂粮等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又垄断食盐,禁止医药、军用品以及边区人民群众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物资向边区运销。针对日寇发起的倾销和禁运,1940年开始,边区政府设立了物资统制总局,并在鄂东、鄂中、襄南、豫南等地设立了物资统制分局,加强了根据地物资的交易管控。

  二是组织消费合作社。1941年7月,边区建设银行在洛阳店、九口堰、古城畈等地发放无息贷款计边币2万元,建立10余处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用品的需要,或是公家贷款,或是民众自己集股,售卖农具、耕牛、猪仔、布匹、小百货,以及油、盐、柴、米、酱、醋、茶等人民群众所必需的物品。

  三是正式建立本位币制。1942年建设银行币成为豫鄂边区本位货币。根据地所有捐税财政收支、物资流通、市场购买,均以边区建设银行币为结算单位和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到1944年末和1945年,日寇加紧了对根据地的封锁和破坏。由于根据地当时的党委、政府和部队没有很好贯彻中共华中局“移兵就食”,将中心区的机关人员大批精简去发展新区的正确指示,再加上受到日伪币和法币的冲击,根据地经济损失很大,边币出现大幅贬值,全年财政赤字达到3亿元。1945年3月18日,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按照《华中局对五师财经货币工作的指示》,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迫切需要法币的地方,以3比1的比例兑进法币。二是用三军分区之法币税款,调剂市场,稳定边币价格,但避免大量兑换,尽量减少损失;对边币价格下跌过大之处,采取逐步提高的办法,以免商人投机牟取暴利,群众受损失。三是边币价格未稳定之前,暂停发行,边币恢复稳定后再继续发行。四是继续发行的边币,不再用作财政开支,一部分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一部分用于收购粮食。以此应对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威胁和破坏。

  1945年9月,国民党调动3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围鄂豫边区。11月,边区的政治、军事形势更加严峻,边区建设银行用物资、粮食、盐、布兑换人民群众持有的建设银行币并集中销毁。边区建设银行人员随主力部队西进。

  1946年6月下旬,中原军区部队突围转移,留下的人员在残酷的斗争形势下,因陋就简地印制了500元流通券,在乡镇发行,解决地下党、游击队的生活供给问题。其后,随着鄂东、鄂中、豫南、豫西等解放区被国民党军队陆续占据,银行工作无法开展,印钞厂全部被迫停止生产,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08-15 15:04:2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从窑洞银行到货币斗争,抗日根据地的红色金融路

下一篇:“北海币”与我党早期金融斗争实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