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一张1942年的圣诞贺卡,一段跨越太平洋的抗战故事
2020-06-03 16:28:27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点击:  复制链接

  1944年12月,在中国的大后方昆明,援华的美军们欢度圣诞,昆明的中国驻军单位专门制作了中式图案的圣诞卡送给他们。

  驻守昆明的第五集团军的郑庭笈将军和罗友伦将军合伙给约翰·葛顿南(John Gardner) 少校送了一张圣诞卡,这张圣诞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盒子,带我们走入那烽火岁月。

这张带有中国元素的圣诞卡由葛顿南少校的儿子尼尔·葛顿南(Neal Gardner)一直保存至今

圣诞卡封面及背面

  尼尔·葛顿南的父亲曾是中印缅战区的美军联络官,服务于史迪威中将,后附属于中国战区新六军,服务于美军作战司令部。

约翰·葛顿南(John Gardner) 少校

  作为援华美军,约翰·葛顿南少校在中缅印战区(CBI)参加抗战多年,他回国后带走的纪念品中包括中国的象牙筷子、绣花鞋,还有一些珍贵的文物和资料。在1945年回到美国之后,约翰·葛顿南再未回到中国,并于1986年去世,但他一直保留着这些资料。

  他带回的资料里有两样东西极为重要,一个是小红本,本子上有当年中国陆军新编第六军一众军官的签名。另一个则是新六军军官和美国盟军在南京的一张合影。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War Area Service Corps)”统一印制了这种记事手册,中英文对照,发给每一位来华助战的美军人员随身携带,方便美军人员了解中国的概况。

  这小本子除了新六军众军官留下的临别签名留念外,还包含了许多抗战时期中美合作的历史印记。


在红本的签名中和合影上都出现了一个人——赵振英。

  1937年7月23日,20虚岁的赵振英乘坐从北京西站开出的大概是最后一列火车南下,参军抗日。1939年春天,他开始到54军14师当参谋,对日作战。

当赵振英在翁源与日军激战时,约翰·葛顿南正在美国过他悠闲的单身生活。

  他当时是一家农场安保公司的主管,于1941年6月结婚。结婚刚刚四个月,他就被征兵入伍,前往乔治亚州贝宁堡基地,接受三个月的训练。之后美国开始正式出兵太平洋战场,约翰·葛顿南三个月的军事生涯被迫延长。

  从军的约翰·葛顿南1943年9月9日正式离开美国。在中印缅战区,他成为赵振英所在的十四师下的一名联络官。

  “当时每个营都有一个美国上尉联络官,团部则视需要有两三个美国少校联络官。”赵振英回忆。少校军衔的葛顿南应服务于某团部,在初来中印缅战区时,他还给中国军官进行过培训。

  赵振英也参加过这次培训。“大概是1943、1944年,在昆明有个军官训练团,因为中国的武器装备差,接受美式装备时,要先接受培训,否则不会使用。”

  美国联络官充任教官,高中毕业的赵振英受训一段时间后,因表现不错,还出任了区队长,协助美国教官对其他人进行培训。

  美国联络官跟随各个营团,帮助中国军队训练,提供具体意见,补充武器弹药,并将中国军队的所需向美军传达。他们大半不会中文,带有中国大学生翻译。可以简单英文口语交流的赵振英,与美国联络官有很多直接接触。“他们很认真,也很乐观。我们感情很好,没有矛盾冲突。我和我们营的美国联络官汤尼·班克在一个帐篷里,吃住都在一起,无话不说。”

  赵振英记忆比较深的是,在丛林雨季,班克教他一句美国的顺口溜:Rain Rain Go Away,Come Again Some Other Day(雨啊雨啊赶快走开,改天再来吧)。

  两位少校的9月9日

  两人共同经历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赵振英正在湖南芷江。几个月前,听说日军要攻打芷江的消息,赵振英所在的新六军十四师四十团第一营,特地与军部一道赶往这里,保卫这里的飞机场与指挥所。大势已去的日军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动猛攻,严阵以待的赵振英多少有些意外,但在听闻日本投降消息时更多的是高兴——“8年东跑西颠与日军周旋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1937年参军的赵振英此时是少校营长,他旋即接到命令,前往南京接受日军投降。新六军是首批进驻南京的国民党军队,而赵振英指挥的营队又是新六军中率先抵达南京的一支。该营下设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排,共有约500人。光复的氛围在他们甫抵南京大校飞机场时就感受得到。

  “机场周围种地的老百姓,知道我们是国军,都拿着镐头和锄头,举手在欢迎我们。后来到了城里,也是如此。”赵振英说到。

  赵振英到南京的时间大概在8月底9月初,他们营被安排在机场附近警戒,保证陆续赶来的国军安全。南京城内,仍是持械的日本军人在维持治安。比赵振英年长4岁的约翰·葛顿南(1914-1986)稍晚来到这里时,情况仍然如此。

  他见证日本在南京投降的家信,曾刊登在1945年的美国家乡妞科克镇报纸上:

  ?亲爱的父亲母亲家人们,我是9月5日到达这里的,旅途顺利,飞行3个多小时。到达之时,南京全城以及125万居民,均由日军守卫,因为中国军队还未到达。所以日军负责全城的安全与秩序。日军随处可见,而且个个荷枪实弹,他们表现得礼貌且恭敬,气氛和平无恙,但我就是看不惯这些王八蛋……今天具有多重意义,投降协议的签字仪式,将在九月份第九天早上九点举行。而我正好是1943年9月9日离开美国的。这是我海外服役的两周年纪念日。天哪,想到可以回家我兴奋不已……

  在机场警戒了没几日,赵振英奉命带第一营进城负责受降仪式的维安。“我们营在新六军中是比较好的,所以才会被从机场又调到受降仪式现场。”赵振英说。

  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赵振英率领营部负责会场内外警卫,要事先检查场地,仪式当天进入现场的人必须手持请帖,且要排队按顺序签到。

  “很多外国外交官参加,不能出漏子,要防止坏人捣乱,如果出事,就是国际大笑话,丢人大了。”赵振英说,随身携带手枪的他大概是会场上唯一可以走动的人,而手下的士兵或携带冲锋枪,或携带半自动步枪(里面均没有子弹,以防走火),都在适当的位置警卫。为显郑重,这些士兵特地脱掉作战服装,改为草黄色哔叽军服,而赵振英本人,还临时做了一双马靴,穿在脚上。

  约翰·葛顿南进入现场前,接到何应钦将军签发的请柬,他也佩戴了来宾证。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买了一部德国相机,在受降现场拍照,他感觉冲洗出的照片质量出奇的好,他把在受降仪式现场拍的照片,都寄回了美国。

  在约翰·葛顿南及其他美军联络官回美之前,新六军举办了欢送party,一起吃了顿饭。“并不伤感,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抗战胜利了。”赵振英说。

  大概就是在这次欢送会上,赵振英在约翰·葛顿南的红皮日记本上签了名。

  这张新六军军官与美军联络官的合影,照片上注明是“新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六日于南京”,其中赵振英亦在其中,脚上依然穿着马靴。

  这两个历史资料就像一根线,

  穿起了中美两个战士的生平。

  从太平洋的两端,

  联系起共同抗战的友谊,

  记录着对胜利的欣喜,

  对和平的向往……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6-03 17:02: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丘逢甲作、郑鸿猷书十六联屏

下一篇:唐仁玙致妻子的“战地情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