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车向忱为儿子缝制的书包
2020-03-23 10:57:50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个军绿色、帆布制成的斜挎书包,是国家二级文物。这个书包是抗战期间由东北著名爱国人士车向忱为儿子亲手缝制的。它长约26厘米,宽34厘米,在书包包盖的边缘,缝有两条黑色布条,作为装饰,在书包正面,用黑色布条缝制着“打回老家去”五个字。今天,当我们凝视着它,书包上那“打回老家去”的字样,仍然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车向忱坚定的爱国信念。看似普通的书包,却承载着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流亡到关内的爱国人士对孩子的无限期盼和收复东北失地的坚定决心。

  车向忱1898年生于辽宁省法库县,刻苦学习的他从大学毕业后,本着“救国先救民,救民先教民”的信念来到了沈阳。他提倡平民教育,克服种种困难,仅四年间就在沈阳创办了40多所学校,学生达到了1700余人,贫苦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暴行深深刺痛车向忱的心,他恨自己没有扛过枪,不能在前线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在与妻子商议后,他舍身为国,毅然奔赴北平,组织了抗日救国会,与日军展开斗争。离开东北的车向忱夜以继日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之中,“打回老家去”的强烈信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1931年冬天,张学良急需一个人能与东北义勇军进行联络,主要任务是联合义勇军抗日,争取收复东北失地,抵御日军侵略。强烈的爱国之心,促使车向忱主动请缨。他深知此次行动极为危险,日军的重重关卡,处处设防,要完成任务绝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性命,对于妻儿,也许就是永别了。“还能再相聚吗?还能再团圆吗?”他默默地问着自己。临行之前,他找来了绿色的帆布和黑色的布条,开始为儿子缝制这样一个寄予无限思念和殷切期望的书包。他知道这次任务意味着什么,也许就是和家人的永别。每缝下一针,便是对日军的愤怒和抵抗;每缝下一针,便是收复东北失地的决心;每缝下一针,便是对孩子的无限思念和期盼。

  书包缝制好以后,车向忱把它交给亲属代为保管,之后就义无反顾地奔向东北,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联络上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由于抗日战争的异常艰辛,这个书包一直没有机会交到儿子的手中,直到1935年东北竞存学校成立,这个书包才迎来了与车向忱的儿子车树实的相聚。1998年,车树实知道了要建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消息,他决定将父亲留下的这个珍贵书包捐献出来。今天,它静静地陈列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向人们诉说着车向忱深深父子情、拳拳爱国心的故事。

  (杜丹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3-23 10:58: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宋铁岩日记——“把我们自己附着在那伟大的事业上”

下一篇:华侨赠给蒋光鼐的“化险石”戒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