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革命大熔炉抗大五分校
2022-12-02 10:37:31  来源:《铁军》杂志 作者:李景明  点击:  复制链接

  我1928年8月3日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抗日战争时期为盐阜区涟东县)徐集乡,家庭出身破落地主。高小毕业,1944年秋天经人介绍报考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并被录取,在抗大第五分校学习8个半月后于1945年5月底毕业,分配到当时的盐阜盐务管理局工作,隶属于新四军第三师财委领导。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出纳员、会计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淮北盐务管理局总会计、会计股长、会计科长、运销科长、供销处长等职务。1988年离休。

  抗日军政大学(华中)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初在江苏省盐城成立,1941年7月日军扫荡盐阜地区,学校撤离盐城,抗大五分校分散转移办学,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分配到新四军第三师,继续沿用五分校名义。1942年1月 ,又成立抗大华中总分校,直属军部。五分校改属三师领导,校部在阜宁县益林镇以北板湖镇以南一个叫裴庄的地方,到1945 年5月底结束,期间为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培养了数千名军事人才和地方干部。后由于革命形势需要改编为新四军盐阜独立旅,校长谢祥军改任旅长,后独立旅又改编为华中解放军第十纵队,校长谢祥军改任司令员。

  我是学校第四期学员,当时16周岁,经盐阜区涟东县县长万金培介绍报考并被录取。我们这期1944年9月15日开学,开学时共编了12个队,第1、2、3队为军事队,学员主要来源于三师各旅和地方部队连排级干部;第4队为政治队,来源于上述部队政工干部;第5至11队为学生队,主要来源于根据地和敌占区的知识青年;另外还有一个12队,学员主要为反战日本人和朝鲜人。

  各队驻地都分散在校部周围的村庄里。我当时编在8队,我们队驻在一个名叫沈墩的村庄里,队部和各班都住在老百姓家里。我们班住在一个姓沈老乡家中,在他家堂屋打了一个通铺,12个同学挤在一起睡觉。开学时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副主任杨光池等领导以及各旅首长和地方领导出席。第五分校校长谢祥军在开学典礼上进行动员。

  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政治课和军事课。政治课由队里的王叔明教员授课,主要讲授社会发展史、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统一战线、当前的形势任务。除了政治文化学习,还有军事训练,队列操练、射击、刺杀等基础课都要学。我们学生队不像军事队,每班只有3支步枪,用于军事训练和站岗放哨。没有教室和桌凳,我们就在空地坐在背包上听课记笔记。有时也去校部上大课,由师首长和校领导讲课。黄克诚师长和洪学智参谋长就多次为我们授课,主要内容为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光辉历史,抗日战争形势和任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黄克诚师长讲他艰苦奋斗的经历。

  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紧张而艰苦。早上5点半起床号一响,穿衣、打绑腿、打背包,迅速到队部门口集合,由值星排长带队到校部大操场会操。由于条件艰苦,加之1944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在会操时体质不好的倒地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五分校1000多人进行列队操练,看起来还是很威武的。我们有时还看到日本教官教军事队和政治队进行刺杀,看到12队进行棒球比赛。因为12队的成员大部分为日本人和朝鲜人,头一次看到这种运动,感觉很新鲜。会操结束后由校首长进行训话点评,再由各队带回驻地。

  那时我们的生活紧张艰苦又丰富多彩,学员除了学习和操练,学校还组织娱乐活动,学唱革命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新四军军歌》,开大会的时候我们学员和部队的同志互相拉歌。学校还组织看演出,一次是苏中文工团在益林演苏联话剧《前线》和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还有就是由淮海京剧团演出的李一氓编写的京剧《九宫山》,对我们的教育很大。每天早晚都唱抗大校歌,我们的校歌就是抗大总校校歌《黄河之滨》改编的,结合学校驻地特征把“黄河之滨”改了一个字,改为“黄海之滨”,因为我们学校地处黄海。

  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粮草要到十几里外的桥头和东沟去拉。没有专用车辆,就借老乡的独轮车。平时,我们还要挎粪筐去拾粪,开春后种菜施肥,改善伙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都能吃饱穿暖,有时过节还能包顿饺子。

  经过8个月的学习,1945年5月我们这期即将毕业。毕业前,校领导要求全体学员要服从分配,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到各部队去工作。我当时还有些家乡观念,就报名到三师八旅工作。后来,我与17位同学被分配到有“华中金库”之称的盐阜盐务管理局工作,当时属三师财委领导,负责为新四军筹措资金。第一任局长是三师供给部长苏焕清同志。

  离校时校长谢祥军及其他校领导为各位学员签发了毕业证。分别时我们队领导从益林镇找来了照相师傅,帮我们班照了合影,留下了74年前宝贵的历史照片。

  毕业时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三师首长和各旅领导以及地方领导到会,校长谢祥军讲话,号召大家到新的工作岗位要继续发扬“抗大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努力工作。可惜我们的谢祥军校长在1946年12月解放战争初期的涟水保卫战中不幸牺牲,时年36岁。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一座真正的革命大熔炉,从总校成立到各个根据地分校,为党和军队以及地方政府培养了10多万名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我有幸成为抗大第五分校第四期学员感到非常的骄傲,经过学校8个半月的学习和锻炼,我树立了初步的革命人生观,也学到了很多革命道理和业务本领,抗大的这段经历为我后来的几十年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现在已是耄耋之年,回忆那段不平凡的日子,心情仍激动不已。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02 10:39: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们是抗战年代的女战士

下一篇:刘西尧:忆鄂东抗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