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鲜为人知的侵华日军516化学武器部队
2020-02-15 15:15:01  来源:作者:王作东 文/供图  点击:  复制链接

  日本关东军516部队生产的毒气弹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日军番号中,“731”不是一组普通的数字,而是日本关东军731秘密细菌战部队的代号,是日本细菌战的代名词,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害中国人民的铁证!除了731部队,日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化学武器部队,即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516部队。

  1931年10月16日,在黑龙江省代省长马占山指挥下的“江桥抗战”中,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死伤日军2000余人,给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但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最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于11月19日被日军关东军第二师团占领,日本在齐齐哈尔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血腥统治。

  日本关东军侵占齐齐哈尔后,在齐齐哈尔地区部署了大量驻军,先后有一个方面军司令部和5个师团驻扎在齐齐哈尔,还驻有空军和后勤补给部队。在日军众多驻军中,有一支隐秘部队,它就是日本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它驻扎在齐齐哈尔市东郊八里岗(即现在的齐齐哈尔市铁峰区曙光大街南段)。现存有军官宿舍和制剂车间,齐齐哈尔市第二玻璃厂的位置就是516部队的制剂车间。而原有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试验大楼则在日军逃离时被炸毁。

  早在1923年日本就开始化学战和化学毒剂生产研究。1925年国际社会在日内瓦通过《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它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日本政府却违背国际公约,为了扩大对外侵略战争的需要,密令日本军队在广岛县大久野岛着手制造化学武器。随后日本陆军将大久野岛上的居民全部迁走,用了两年时间,将整个海岛建成规模庞大的化学毒剂和化学武器生产工厂,并从1929年开始制造各种化学武器。

  1937年8月,日本关东军集中在中国东北从事化学武器试验的科技人员在驻有重兵的齐齐哈尔成立关东军技术部,开展化学战试验和研究。1939年5月11日,关东军技术部的化学兵器班从技术部分离出来,成立直属于关东军司令部的关东军化学部。同年8月关东军化学部在齐齐哈尔火车站东南方向一个叫八里岗的地方设立派出机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编制250人。成立之初,主要以研究化学战、化学、医学、兽医学和气象为主,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和日本侵华战争的逐步扩大,该研究所把主要研究工作重心转移到化学战方面,部队本部下设五个课,除总务课负责研究所内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外,第一课负责毒气探测及毒物合成研究;第二课负责毒气防护研究;第三课负责毒气伤害医学研究;第四课负责化学剂研究。除此之外还附设运输班、照相班、修理厂、木工所、弹药库、物资库等。首任部队长由关东军技术部长小野行守工兵大佐担任,历任部队长分别是宫本清一炮兵大佐、山协正男陆军少将、秋山金正陆军少将。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研究的化学毒剂主要有:路易氏气、芥子气、氯酸气、碳酸氯肪、联苯氯基胂。

  佩戴防毒面具的日军防化部队

  侵华日军在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毁灭生态的有毒物质叫军用毒剂,装有军用毒剂的炮弹、火箭弹、导弹、地雷等,则统称为化学武器。化学武器以毒气为主,也包括装填了烟幕剂和燃烧剂的各种化学武器。正因为化学武器的危害极大,所以,它与核武器、生物武器并列,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有关条约中规定禁止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日本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毒剂,除了运用撒、放的形式之外,最主要的是将其装添到炮弹中,利用94式、96式或其他火炮的发射推力,将其抛射到敌方阵地上,通过炮弹落地爆炸的作用,使毒剂和弹片向四周散布,达到两种杀伤目的:一是通过弹片爆炸达到瞬间杀伤敌方的目的;二是运用毒剂的扩散作用,使敌方未受到伤、亡的战斗力受到毒气(剂)的杀伤,短期内丧失战斗力,长期则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且使受伤的战斗力会因感染到毒气(剂)加速死亡。

  该研究所每年还派人参与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731部队的合作研究工作,利用活人来进行毒气效果试验和研究。1939年6月10日至16日,由516部队主持举办了第一期关东军化学战专业人员训练班,共有16个师团级单位82名专业技术军官参加,其中校级军官63名,占总人数的76.8%。为了让参加培训的军官体验实战效果,关东军司令部调动了驻扎在齐齐哈尔的第一师团全部兵力参与课目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利用20名中国人进行了毒气效果试验。

  日本关东军516部队逃离齐齐哈尔时,大部分设备和毒气弹被分散埋在地下或投到了河流里。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屡次发现被遗弃的炮弹和毒气弹,给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现存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档案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5月16日 总第260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0-02-15 15:36: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南京731”,这座魔窟里没有幸存者

下一篇:沅陵发现抗战时期预防鼠疫宣传画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