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甲午战争与晚清变局
2017-09-08 10:42:32  来源:新浪历史2014年 作者:苦茶  点击:  复制链接

  甲午之鉴:专家解析甲午战争

  导读: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纪念日。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激发了知识界变革政体的要求。同时它也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的重大议题。新浪特邀请各领域专家,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败局的成因,品评甲午战争影响。以史为鉴,启迪未来。本文为历史学家苦茶(廖峰)先生撰写,避开现代史观,从晚清的权力结构入手,分析甲午战争的中方原因以及结局。

  又逢甲午年,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很容易会想到百年前那场战争。“甲午一战,就中国国内局势言之,亦实为近代史上划时代之大事也”,石泉如是评价甲午之战。作为陈寅恪先生指导的学生,石泉最终代先生完成了夙愿,将晚清政局和盘托出。这也是本文选择石泉这本著作来探讨晚清政局的重要原因——陈氏家族在晚清政局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陈寅恪对此吝于笔墨,石泉的记录却弥补了这一缺憾。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石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1月版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石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1月版

  甲午之战前的三十年,左右大局的政治势力,主要为湘军、淮军、清流及满人统治集团这四大政治集团。其中李鸿章所领导之淮军一系,与洋务运动结合甚深,声势尤大,亦与代表传统作风之清流势力冲突也最深。而甲午一战,日军打击之于外,清流打击之于内,乃使此一支势力大为沦落,政治地位丧失殆尽。而清流也因主战失利,丧失了其在朝廷的威信,权威落到简政放权的慈禧手中。可以说,甲午之战中得利的除日本之外,在国内就只有慈禧一人而已。历史何以至此? 这要从太平天国起义说起,这场打着基督教旗号的农民起义,蔓延了整个中国南方,清廷派八旗、绿营皆不能胜,只好依仗地方士人所组织的团练武装,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曾国藩组织的湘军和李鸿章组织的淮军。

  曾国藩创勇营之始,即力矫当时绿营散漫之弊,士兵皆由招募乡农,而不取行伍世业。招募之法,则勇皆营官自招,而营官又皆由统将自选。以是将卒相习,感情易洽,全军上下,团结甚紧。进攻退守,皆能得人死力。其饷糈、训练又皆自有法度。领袖如曾、胡、左、李辈,又皆有抱负,具远见。于是湘淮诸军遂成节制之师。不但结束十余年之兵燹,皆赖其力;而同光致平之后,下迄甲午,捍御外侮,亦倚为主力焉。

  由上可知,曾国藩、李鸿章所率领的湘、淮二军,能够脱颖而出,力压八旗、绿营的关键之处,恰恰就在能够摆脱原来体制内将帅与军队分离之弊,统帅将兵能够如臂使指。但也因如此,军队统治之权,也渐渐转移到曾国藩、李鸿章一班地方要员手中,石泉所谓节制之师,即是指此。

  至咸丰季年,江北、江南大营以次覆败,清廷始专任湘军,于是曾国藩受命总督两江,节制四省。而沿江上下之督、抚、藩、臬,亦渐由湘淮人士充任,事权划一,收效遂速。以后平捻、平回、平苗,军行所至,统兵首长多兼地方职任,饷源在握,遂得顺利收功。然督抚之权,从此较前暗增,而外重内轻之势,亦由以肇端。

  曾国藩、李鸿章之湘、淮二军,因平定太平天国之乱,被清廷所重,也招致其忌讳。但无授权之力,因此采取分权之策。

  湘军初起,因人成军,系统本非一源,以后声势既增,门户乃益显著。曾国藩在时,左宗棠即已别树一帜,不肯相属。李鸿章之淮军,初虽源于湘军,而逐渐成长之后,无论就地域、营制、装备言,皆自成系统,迥异于湘军。使曾国藩亦有“淮勇非君家不能督率”之语。迨曾国藩死,湘淮诸帅益不相下。左、李之间,意见尤多。……湘淮首长共事,亦往往两不相下,意见难洽。

  可见,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因此成为湘、淮军之精神领袖,虽有功成身退之心,却无解散二军之力。而湘、淮军中统帅,也渐渐成独立之势,故宜为中央所遥治。

  这时候中央权威虽然已经旁落,但是名分依然还在,国家行政力量依然操控在中央手中。地方势力因不能团结,反而被中央借机操纵、抑扬其间。其中最著者,莫过于推恩左宗棠,任命张之洞,以此平衡湘淮势力,清廷之用心深矣,忌讳亦深矣。

  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势力,因平定江南有功,地方任官皆为其所垄断,这就触动了科举任官之制度。昔日,地方官员皆由熟悉章句旧学的士大夫经科举选拔充任,全国士绅多出于此。

  士大夫以科举为晋身之阶。其高第则入翰林,次则授部、院、司、员,再次亦得补地方州县,逐次升迁,皆有出路。固无须借洋务以自显,遂亦得鄙夷之以自高。而京内之翰、詹、科、道,各省之学使、考官,以至于书院山长,皆由此辈掌握,内外相应,以论议时政,臧否人物,号称“清议”。声势之盛,上足以耸动君上,鞭策执政;下则领导全国士子以为声援。此一强大之舆论力量,在甲午以前,盖为守旧势力阻碍、牵掣洋务运动之一重要武器也。

  在士大夫看来,科举取士才国家抡才大典,所任之官方才合法合理,因而理直气壮。但是,经太平天国丧乱,政府为筹集款项,往往卖官鬻爵,致使候补科员甚多,大大堵塞了士大夫晋升之阶。且湘淮系统往往于地方政府中安插署员,致使科举之途为之堵塞,亦为士大夫所不齿。故清流以此相讥讽,亦非无因。地方操于曾、李之手,而中央则为士大夫所控,故于洋务运动,屡屡掣肘。

  统筹饷项,权在户部。自光绪十二年以来,户部尚书为翁同龢,而翁则当时清流士大夫之魁首,后来甲午时主战派之首要人物也。其对洋务,自无由同情赞助,而海防工作之重要性与迫切性,尤无从体认。已用之项,犹嫌其靡费。欲其更加增筹,自无可能。盖户部之筹饷,又实为守旧势力牵掣洋务运动之一重要武器也。

  由上,不难看出清流士大夫对李鸿章洋务运动的态度,大多是不支持,甚至反对。那么,李鸿章所建立的北洋海军,自然是其仇视的对象,不仅不会支持,相反还会处处刁难。此也为慈禧制衡曾国藩、李鸿章之手段。

  上述即慈禧太后主持国政时的政局,外廷由恭亲王奕訢领导,虽屡经大难,但颇知治术,委权督抚,朝政号为清明,颇采外论,擢用贤才,能特达者,不为遥制。是因势利导,专用汉人新兴势力的政策。国内大局既定,海防、边防又亟需筹划,以备西方列强,乃不得不倚恃湘、淮军阀,以资捍御。如何驾驭地方势力,使中央得以长保权威地位,也成为此后数年清朝统治者的中心问题。

  李鸿章借御敌为名,开展洋务运动,实借敌自重之策,乃出于不得已;而中央借其御敌,故无削藩之计,能两相无事。然中央亦不愿地方势力坐大,故用清流为其掣肘,而李鸿章亦知北洋海军实无御敌之力,无外敌入侵,还能粉饰太平,一旦有事,则不免上下相激。甲午年,为慈禧六十寿诞,移北洋海军之饷银,为置办寿诞之礼。日人闻之,故有甲午之变。

  甲午硝烟起,李鸿章知北洋军无力御敌,故上述力陈和议,而清流则借机攻击李鸿章及淮军将领。

  主战派之攻击李鸿章,几于无所不至,不曰贻误大局,即曰别有用心,或则言其性情乖异,年老昏聩。甚者欲遣大臣赴津查其病状,以作撤换之准备。对于北洋所亲信之文武大员,如丁汝昌、叶志超、卫汝贵、李经方、盛宣怀、张士珩等,皆大加攻击。而丁汝昌尤为众矢之的,其次则卫汝贵。枢廷中,军机诸臣亦数受指摘。自翁、李奉命会议军事以后,尤与枢臣不断发生争执,盖主战派清流人士之政治攻势,至是而展开矣。

  这又可见中央枢廷清流与李鸿章及淮军嫌隙之深,甚欲置李鸿章于死地。此则可见中央与地方之矛盾,因甲午之战全面爆发,李鸿章欲借敌自强之策全面瓦解,连累整个淮军体系。清流也通过逼李鸿章参战,从而以日本削弱李鸿章之心,亦昭然若揭。

  北洋海军在甲午之战中全军瓦解,李鸿章因军队失利,在政治上也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清流与地方之争,因甲午之战发生逆转。

  主战派在此半年之中,亦颇有其收获与进展,李鸿章本人虽不能撼动,然其声势则大堕,事权亦新削,其亲信人物,亦颇多获罪,此虽因战事之失利,亦半由主战人士打击之效,至于中枢人事上之新调动,则尤大都有利于彼等。

  经过甲午之战,李鸿章的淮系军队全面失利,导致在政治上遭到清流的清算。清流借机获得了更多发言权,这一点上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甲午之战毕竟还是输了,必须向日本割地赔款,这也是清流主战派推卸不掉的责任。这个结果也沉重打击了清流势力,反而使权柄回到了慈禧太后手中。

  中枢决策至是全定,然而在形式上,在文件上,则裁地之议先由中枢大臣建议接受,然后由德宗裁决准行,固无与太后之参也。夫以太后一向之大权独揽,乃于此紧要关键之处,避不出面,以转嫁割地之责与德宗,其自谋可谓巧矣!

  甲午之战后,中国割地赔款,皆由清流与李鸿章主持,兵败之责亦由此二派来承担。清流派表面上是由翁同龢领导,实质上是代表了光绪皇帝的态度,清流派中文廷式与内廷二妃的关系亦匪浅。故清流虽欲借日本削弱李鸿章淮军势力,却不料兵败山倒,竟然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故清流与淮军乃鹬蚌相争,而慈禧太后实为渔翁,隔岸观火而最终得利。

  晚清政局本身因其关系复杂,利益纠葛,故甚难言。而石泉以政局变化为经,以甲午之战为纬,帮我们对晚清历史进行了梳理。统而言之,晚清自太平天国后,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对峙,中央由清流与后党为主,地方以湘军淮军为首,四方势力相互制衡。至甲午之战,清流逼迫湘淮军出战,借日本削弱地方势力,却不料战争兵败如山倒,连带自身亦遭到排斥。我们不妨大胆猜测,甲午之战实际为慈禧一手策划导演,先用清流逼迫李鸿章就范,然后因战争失利先罢黜李鸿章,再排斥清流党,最终将权柄收回己手。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原标题为《 甲午战争与晚清变局——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08 10:43: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

下一篇:以强敌为师: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