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苏中革命根据地沿革
2018-01-08 11:17:52  来源:新浪  点击:  复制链接

  苏中区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省中部,南抵长江,东濒黄海,西至京杭大运河,北抵盐城、淮阴,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区毗邻,相当今江苏省的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先后作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及华中解放区之一部,从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部队进军苏中起,该区经历了前期“苏北抗日根据地”、中期“苏中抗日根据地”和后期“苏北解放区”,1949年4月结束。

  开 创

  江苏省中部地区,平原辽阔,水网密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与华中的淮南、淮北、苏北地区为邻,南濒长江并扼其出海口,与首都南京、最大都市上海及苏南的苏州、无锡、镇江隔江相望,为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地带的北方屏障。

  1937年7月爆发的抗日战争初期,上海、南京及邻近城镇相继沦陷。在一江之隔的苏北,日军占据扬州、南通与沿江交通线,12月8日占领靖江、逼近泰兴,当地抗日救亡活动逐渐兴起,其中上海工人陈玉生在原籍泰兴成立以失业工人为主体的抗日救亡大队,后改编为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三纵队第八支队。以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为代主席的江苏省政府,自苏南的省会镇江先退至苏北淮阴(1941年2月又因日军飞机轰炸而移至兴化),号称拥兵十万却对日伪消极避战,对内积极反共、制造“摩擦”。193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派唐守愚、陈伟达、吴佐成等在南通组成江北特委,开展日伪占领区工作。

  1938年4月下旬,由中共领导、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合编的新四军江南部队,从皖南集结地岩寺挺进苏南敌后。5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电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分兵一路东进开辟吴淞地区和北渡长江开辟江北地区。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来到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进一步确定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此前,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已在创建苏南茅山根据地之后“东进北上”:派叶飞第6团等组成“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路”,东进开辟苏(州)常(熟)太(仓)、澄(江阴别称)锡(无锡)虞(常熟虞山)两地区;派地方抗日武装改编的管文蔚“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向北发展,1月攻占江上重地扬中并建立扬中办事处(主任郭猛)行使县政府职权。

  以扬中为“跳板”,梅嘉生、韦永义率挺进纵队一部4月过江,控制江都县大桥、嘶马、吴家桥一带,主动与驻泰州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建立合作抗日关系。5月,组成以挺进纵队3支队政治处主任惠浴宇为书记的中共苏北工委(不久改为苏北临时特委),领导初创的江都、泰、泰兴县委;秋季,改组为韦一平为书记、惠浴宇为副书记的中共苏北特委。11月7日,新四军第1、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在溧阳成立以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随之,陶勇、卢胜率2支队4团一部渡江组成苏皖支队,转战运河两岸的江都、仪征、天长、六合;管文蔚部与西撤北进的叶飞部在扬中合编为“江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副司令员叶飞,辖4个团),进至苏北形成横跨长江两岸的有利态势。

  1940年6月下旬,苏北新四军与泰州二李(李明扬、李长江)发生郭村之战,陈毅先行渡江化解矛盾,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及主力部队随后挺进苏北。7月下旬,先后到达苏北的新四军各部会合于江都县塘头,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辖3个纵队9个团7000余人,随即东进于29日攻占泰兴县黄桥镇。“黄桥处于靖江、如皋、海安、泰县、泰兴等县的中心。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便于向通(南通)、如(皋)、启(东)、海(门)发展,而只有控制了通、如、启、海,才可以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切断韩顽与冷欣的联系。”(粟裕)。

  苏北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是1月建立的江都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后改为县政府)。在泰兴县黄桥镇,7月底成立黄桥军民联合办事处(8月改为泰兴县政府),原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为主任兼泰兴县长。8月20日,苏北指挥部发出《对于创造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下旬,苏北最高抗日民主政权——(南)通如(皋)靖(江)泰(兴)临时行政委员会在黄桥成立,郭村之战后转入政权、统战工作的管文蔚为主任,陈同生为副主任,辖泰兴、泰、如皋、靖江4县(10月增辖东台县)。9月中旬,成立以陈毅为书记、陈丕显为副书记的中共苏北区委,以下撤销苏北特委改设泰兴中心县委,领导江都、泰兴、泰、靖江4县委;撤销江北特委改设如皋中心县委,领导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崇明5县委,苏北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

  10月上旬,陈毅、粟裕率部进行华中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反“摩擦”战役——黄桥决战,取得歼灭韩德勤主力1.1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奠定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战后,苏北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泰县海安镇,所部10月10日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在兴化县狮子口会师。下旬,陈毅请季方以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指导员身份,在掘港镇召开江苏省第四区党政军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江苏省第四区抗日游击指挥部,季方任指挥,薛承宗、徐承德任副指挥;决定行政督察专员季强成兼海门县长,梁灵光为南通县长,叶胥朝为如皋县长,顾民元为启东县长。

  作为抗日统一战线各方之间的“桥梁”,新四军苏北部队与国民党中间力量李明扬、陈泰运两部各派出部分部队,10月10日在曲塘组成一支“中立”部队——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游击指挥部第3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中共党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设计委员黄逸峰为司令,李俊民、周至堃为副司令,以兴化、东台、泰县之间的24个乡(中心区为8个乡)为活动区域。在运河沿线,设立江都、高邮、宝应三县行政委员会。

  11月7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苏北泰县海安镇。经争取苏北名士——海安韩紫石、黄桥朱履先等合作,11月15日在海安召开苏北临时参议会,选举韩国钧为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16日,根据会议决议,选举组成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结束),仍以管文蔚为主任,季强成为副主任,辖泰兴、靖江、如皋、泰、如(皋)西、海门、启东、南通、江都、东台、兴化11县。其中,在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地区,暂保留旧“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名义。次年2月,各区联合办事处改为县政府。

  1941年1月,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遭受重大损失,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1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全军整编为七个师及一个独立旅。其中,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

  形 成

  3月1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为了适应新的抗日斗争形势,抗日根据地实行小省制,划定东台、兴化、宝应以南,黄海以西,长江以北,运河以东为“苏中区”。同时,将以北的黄克诚第三师(军部随该师)活动区域称为“苏北区”,其政权系统暂分为“盐(城)阜(宁)区”与“淮海区”两部分。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时,刘少奇便对管文蔚提出:“你这里叫‘苏北’,太大,又管不着盐阜、淮海,以后要改为苏北和苏中两个战略单位。你们这里叫‘苏中’,盐城那边叫‘苏北’。现在暂时不要宣布,等明年宣布。”(管文蔚)。

  月内,中共苏北区委改称“苏中”区委,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副主任季方;4月20日,新四军第1师兼任的苏中军区在栟茶成立,粟裕为司令员,刘炎为政委。正式形成的苏中区,全境为2万余平方公里,自西向东划分为4个行政督察区(通称“专区”)14个县及1个特区,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视条件成熟情况陆续成立:

  第1专区拟由江都、高邮、宝应3县组成,6月因主力1师2旅王必成部北上盐阜保卫军部,先设惠浴宇(兼中心县委书记)为主任的江(都)高(邮)行署;第2专区设立于11月,辖泰(县)东、东台、兴化3县,地委书记陈时夫,专员陈同生(后为刘季平),分区司令员管文蔚(兼);第3专区设立于4月,辖靖江、泰、泰兴、如(皋)西4县——6月增辖泰(县)东县,11月划属第2专区,地委书记叶飞,专员朱克靖,分区司令员陈玉生;第4专区设立于3月,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4县——9月合并海门、启东为海启县,地委书记向明,专员季强成(次年离职,季方3月18日兼任,发表《敬告通、如、海、启、崇同胞》书),分区司令员季方;“联抗”活动区域设为兴(化)东(台)泰(县)特区,张敬人为兴东泰特委书记。

  10月中旬,因苏南反“清乡”形势不利,原控制地域不便大部队迂回,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18旅奉命北撤苏中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并暂归第1师指挥。为此,苏中的江高行署暂归中共苏南区委领导,而将苏南的东路特委(京沪铁路以北)及所属西路工委划属中共苏中区委领导。次年3月,江渭清、温玉成率江南的第6师18旅北进苏中江高宝地区,当地中心县委改为苏中第1地委,书记韦一平;江高行署改为苏中区第1专署,专员朱克靖;成立苏中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刘先胜。

  1941年内,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的主要军事行动为:日伪军大“扫荡”并占领黄桥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于2月17日在泰州投敌,我军发起讨李战役并于21日攻克泰州(当天撤出)。7—8月,为配合苏北盐阜区(军部驻盐城)反“扫荡”,我军连克黄桥等10余个重要据点,迫使日伪军南返,随后作战20余次,粉碎日伪军万余人对苏中的报复性大“扫荡”。

  为挫败日伪的围困与“蚕食”,在根据地边缘暂不减租、不收税、不改变基层政权的“同情区”,酌设专署的分支机构“行署”或派出机构“办事处”,辖一县(设中共县委)或一区(设中共工委),条件成熟可升为县政府。曾设行署有:如(皋)西、泰(县)东、海(门)启(东)、(南)通东、(东)台北、(南)通海(门)、如(皋)中、(南)通西、湖(宝应高邮湖)东、兴(化)东。

  1942年5月1日,苏中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区行政公署,管文蔚为主任,季方为副主任,行政区域自上而下划分为专区、县(行署)、区、乡(镇)、村。刘炎病逝后,粟裕在1942年12月兼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陈丕显仍任副书记,领导政权建设、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扩大武装和“三冬”(冬防、冬学、冬耕)运动,挫败日伪军“扫荡”“蚕食”和“清乡”。

  为适应战争和根据地建设需要,苏中行政区划在1942年适时调整:8月,第4专区的海启县(设海启行署)与通东行署合并为“东南县”(设东南行署);9月,第1专区以扬(州)泰(县)运河为界,划江都县为江都、邗(江)东2县。在党委系统,苏南的东路特委于4月下旬撤销,改设澄(江阴别称)锡(无锡)虞(常熟虞山)、苏(州)常(熟)太(仓)两中心县委,分别由苏中区第3、第4地委代管。

  从1942年冬到1943年,苏中区的在精兵简政中调整行政区划:在第1专区,1943年初在淮安、宝应、盐城结合部设置淮宝盐办事处,江都、邗(江)东2县重新合并为江都县;在第2专区,1942年11月将泰(县)东、东台2县合并为东台县,1943年12月改东台县境的堤西办事处为兴(化)东行署;在第4专区,将通海、通西、如中3行署缩小为办事处(12月恢复通海行署)。

  1943年3月,为纪念不屈而死的苏北著名爱国人士韩国钧,苏中区行政公署决定以其故里泰县海安镇为中心,析泰、东台、如皋3县设置“紫石县”,划属兴东泰特区。韩国钧,字紫石,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两次执掌江苏省政,1925年辞归故里,曾在抗日根据地出任苏北临时参议会名誉议长,家乡沦陷后拒任伪江苏省长,1942年1月23日忧愤辞世,终年85岁。陈毅有挽诗称:“坚持晚节昭千古,誓挽狂澜励后生”。

  1944年3月初,新四军第一师攻克日伪军重镇车桥,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使苏中区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连结起来。7月10日,季方升任苏中行政公署副主任,梁灵光接任第四区专员。10月10日,撤销兴东泰特区,将紫石县划属第2专区。11月,撤销第2专区,(东)台北县并入东台县,划属第4专区;兴(化)东县并入兴化县,划属第1专区;紫石县划属第3专区。在苏南,以苏中第一地委代管的丹(阳)北地区为基础,建立苏中区第5专区,辖武进等5县;合并澄锡虞、苏常太两地区,建立苏中区第6专区,辖常熟等6县。

  演 变

  12月,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渡江南下苏浙边区,直接威胁南京、上海等日伪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由第一师副师长叶飞接任。次年4月9日,因叶飞亦率部南下,陈丕显升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政委;苏中区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改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季方升任苏中区行政公署主任,刘季平为副主任。

  1945年6月28日,苏中党政军民学机关团体代表联席会议通过《关于召开苏中区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成立筹备委员会,推举陈丕显、管文蔚、朱履先、季方、刘季平、茅蕴辉、俞洽成为常务委员。8月6-13日,苏中人民代表大会在宝应县射阳油坊头召开,选举38人组成苏中行政委员会(行政公署为其执行机关),管文蔚为主任。

  在苏联对日宣战、中共中央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出对日伪大反攻命令后,新四军第一师于8月14—21日连克高邮三垛、河口,泰兴黄桥,泰县姜堰,如皋马塘、掘港,南通三余等30多个日伪据点;19日至9月21日收复扬中、宝应、启东、海门、兴化、东台、泰兴、如皋、盐城、高邮等10座县城,仅南通、泰州、扬州等城市被国民党军队抢占。在所辖苏南地区,占领澄锡虞三角地带全部市镇,长江口的崇明岛亦获解放。

  9月2日,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这时的苏中区,面积达到空前的2.3万平方公里,人口800余万。包括3月9日设立的行政公署直辖沙沟市(市政府前身为2月23日在兴化县沙沟镇设置的沙沟临时办事处)、大反攻中在收复的泰兴县黄桥镇设立县级黄桥市,全区共划设1个直辖市、5个专区、19县1市,即:

  沙沟市;第1专区辖江都、高邮、宝应、兴化4县;第三专区辖靖江、泰、泰兴、如(皋)西、紫石5县和黄桥市;第4专区辖南通、如皋、东台、东南(设东南行署)4县;第5专区辖武进、扬中、山南(丹阳析置)、山北(镇江析置)、澄(江阴别称)西5县;第6专区辖常熟、太仓、沙洲、吴、(无)锡东、(无)锡北(设锡北行署)6县。9月,东南县恢复为海门、启东2县。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安排“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华东新四军(除五师外)调八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据此,华中局与山东分局合并为华东局,饶漱石为书记,陈毅、黎玉为副书记,统一领导山东和华中的工作;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陈毅为军长兼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为军政委兼军区政委,统一指挥山东和华中的部队。

  同时,中共中央于9月20日电示华中局:“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10月18日电示新四军江南部队:“按照国共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即日起撤至长江以北解放区。”(中国共产党为顾全大局,决定主动撤出皖中、皖南、苏南等8个解放区)。10月3—8日,苏浙军区部队和苏南、浙西、浙东地方干部共5万余人北撤苏中地区,在苏南设置的苏中区第5、第6专区连同苏南区行政公署一并结束。

  在华中根据地,随着9月22日苏北淮安县城的解放,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行署区连成一片,奠定了统一为华中解放区的基础——党委、军队系统称“华中”分局、军区,政权系统称“苏皖边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后,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新四军华中军区于10月25日在淮安成立,邓子恢、谭震林为分局正、副书记,撤销苏中、苏北、淮北3区委,保留淮南区委;张鼎丞为军区司令员,邓子恢为政委,撤销苏北、淮北2军区,保留苏中、淮南2军区。华中主力部队5万余人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

  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淮阴县城析置的清江市成立,原苏北行政委员会主任李一氓为主席,淮北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苏中行政公署主任季方、教育家韦悫、淮南行政公署主任方毅为副主席,辖清江市和8个专区共67县(旧制53县),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苏中、淮南、淮北3行署和苏北行政委员会撤销,原辖境分别改划为苏皖边区的两个专区。其中原苏中区的党政机关撤销后,尚保留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陈丕显),原行政区划调整为:

  原苏中区第三、第四专区合并,改为苏皖边区第一专区,辖靖江、泰、泰兴、紫石、东台、(东)台北、如(皋)东、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12县和黄桥市。其中,原如(皋)西县改称如皋县,原如皋县改称如(皋)东县,恢复(东)台北县。原苏中区第一专区改为苏皖边区第二专区,辖江都、高邮、宝应、兴化、扬中、溱潼、樊川7县和沙沟市。其中,以泰县溱潼镇、江都县樊川镇为中心,分别析置溱潼县、樊川县。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08 11:19: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苏中1941年冬季反“扫荡”

下一篇:军民同心 抗日大旗在高邮根据地飘扬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