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范长江与“苏北根据地观感”
2018-01-04 16:16:35  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点击:  复制链接

  “……两篇通讯很好,已载解放及广播……并代我向他致慰问。”1942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给陈毅发了这样的电报。

  什么样的通讯,能够得到毛泽东“点赞”?文章的作者是谁?

  毛泽东所说的这两篇通讯,是记者范长江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时向延安新华社发出的两篇电讯,报道他初到苏北根据地的观感。新华社将这两篇电讯向全国播发,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2年9月6日以“名记者范长江报道苏北根据地观感”为题,刊出了两篇电讯。

  那么,《解放日报》所称的“名记者范长江”究竟多有名?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935年7月。彼时,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了他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探访。

  那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红军的真实情况很少为民众所了解。

  范长江这次历时十个月的旅行采访,足迹及于川、陕、青、甘、宁等地,所写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发表,不仅让大家了解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百姓疾苦,还增进了百姓对于红军的正确认知。这些文章描写引人入胜,议论入木三分,知识广博充实,受到读者称颂。此后,范长江西北之行的文字结集出版,成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以及一系列战地通讯,让范长江享誉报坛。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言行为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注目。由于在立场和政治观点上与《大公报》负责人等不同,范长江于1938年宣布脱离《大公报》。

  1939年5月,范长江提出入党要求,并在重庆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范长江在后来的回忆文字中写道:“从此我是光荣伟大的共产党中的一个细胞了,我参加到伟大行列中来了,我的工作有党给我指示方向了,不再是一个人瞎摸了。”

  皖南事变发生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党通知范长江转移,从桂林去了香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1月,香港沦于日寇之手。经党的营救,云集香港的大批进步文化、新闻人士安全脱险,陆续到达桂林。范长江到桂林不久,又得到通知说国民党当局要逮捕他,需尽快离开。于是他历尽艰辛,进入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根据地崭新的人物和环境,给予范长江思想上极大的兴奋。他欣然命笔,向延安新华社发电讯,歌颂根据地建设突飞猛进和人民踊跃投身抗战的成绩——

  “至于一般人民与士兵生活,因实行合理的财政经济政策的结果,远较记者在其他地区所见者为好。经济建设事业亦已部分实行,如苏北阜宁以东之海滨,海啸每发,辄淹数县,过去修海堡者数十年未尝完成,盐阜区行政公署于数月之内筑成200余里长堡。后数日海啸大发,但数百万居民已可高枕无忧矣。”

  “经整风运动之后,除党内必然发生划时期的进步外,对于团结其他党派及其他阶层之统一战线工作,亦必然有极大开展。”

  学者蓝鸿文在《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一书中对“苏北根据地观感”作出这样的分析:写这样综述性的观感,特别需要胸有全局,掌握大量情况。长江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新闻工作,对那里的情形可说是非常熟悉的。至于沦陷区的状况,他也不陌生。现在他又来到自己的家——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北抗日根据地,亲眼看到了度过1941年艰难岁月的根据地开始呈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方面一对照,就有了比较。

  为什么范长江要在这两篇文章中着重讲形势?“这不仅仅因为长江历来注意观察形势,分析形势,而且因为华中敌后抗战形势一向被敌伪封锁,外面的人,包括在大后方的各党派人士和广大群众,难明真相。所以,长江一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就抓住这个世人关注的问题不放。”蓝鸿文写道。

  范长江对于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也有自己的思考。纵观当时世界局势,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正处在转折关头,形势瞬息即变。范长江认为,在华中建立和开展新闻通讯社的工作,广泛接受和传播延安新华社的电讯,接收苏联塔斯社以及同盟社、美联社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消息,对于华中根据地军民了解国内外形势、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范长江向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提出建议,在华中筹建新华社分社。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新华社华中分社开始筹建。在这之前,华中局已创刊了《新华报》(五日刊),此时就将二者合二为一,范长江任社长。在范长江的领导下,新华社华中分社在反“扫荡”斗争的艰苦环境中出色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他们发出的新闻引起了反响……

  从中国的西北角到绥远抗日战场,从冒险进入西安报道事变真相到赴延安与毛泽东作“竟夜之谈”,从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到创办新华社华中分社、中国共产党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等,范长江的一生都在“用脚板跑新闻”,并为创建和发展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04 16:17: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挺进华中敌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党联系与帮助群众的制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