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2-03-08 09:58:07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点击:  复制链接

  1934年春汤原游击队创建初期,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为开辟太平川游击根据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太平川地区是汤原县的粮仓;周边有黑金河、格金河等金矿,街市繁华;又是汤原通往佳木斯、鹤立(今属汤原)、萝北的必经之处。占据这一地区,不仅能够解决游击队的给养,而且对于游击队依托小兴安岭山区,向汤原、佳木斯、萝北开展游击战也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开辟太平川游击根据地,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派党员干部刘铁石等到太平川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争取了当地爱国青年冯治纲率领的抗日武装“文武队”,成为党领导的队伍。之后,又通过冯治纲策动太平川伪自卫队队长张传福率队起义,顺利解除了伪警察署和反动地主的武装,扫除了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障碍。汤原反日游击队由此开进太平川,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太平川从此成为汤原反日游击队的可靠后方。

  1934年7月汤原中心县委改组之后,县委分别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通过群众集会或举办训练班等方式,向群众和抗日积极分子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发展抗日救国会组织,建立群众抗日武装,群众踊跃参加。在格金河七甲的群众会议上,经中心县委动员之后,群众纷纷报名申请参加抗日救国会和农民自卫队。这两个组织当即分别宣布成立。抗日救国会下设宣传部、肃反部、青年部、儿童部、妇女部、互济部和运输部等,实际是抗日政权的雏形。据统计,1935年秋至1936年,仅汤原、依兰两县的抗日救国会会员即达3.5万人。至此,以太平川为中心的格节河、石场沟的整个汤原县西北部、中北部地区成为游击队较为稳定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不久,游击区又扩展至西部汤旺河流域的格金河、亮子河、大眼沟、佛爷砬子、吉兴沟,形成了以太平川为中心的第六军汤西游击根据地。1936年7月,戴鸿宾率第六军第四团进入汤西游击区,捣毁了伪汤原县“兴农合作社”建立的“出荷粮”仓库;不久又击退了前来“讨伐”游击区的伪汤原县治安队。游击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六军部队同汤原游击区和根据地的群众始终保持了鱼水般的密切关系。该军的许多战士和干部都是汤原的子弟。1936年春,汤原中心县委在汤原南三甲召开了有300人参加的工、农、商、学各界代表会议,成立了下江人民政府,选举王永昌为人民政府主席。1936年8月,汤原格节河区区委先后将经过训练的青年游击连队员100余人输送至第六军部队。汤原、依兰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松花江下游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

  在开辟太平川游击根据地的同时,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派人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萝北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建立了中共鸭蛋河区委。1934年冬,汤原反日游击队为粉碎敌伪的“讨伐”,东进汤原县东部和萝北县域,使游击战火燃烧至东部地区。1935年初游击队主力撤离后,仍留下部分党员干部在这里坚持抗日活动。

  1936年9月,第六军参谋长冯治纲率领第六军第五团狠狠打击萝北、绥滨的伪军和伪警察据点,有力地配合了地方党组织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的活动。1936年七八月间,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再次派王永昌到绥滨县领导群众的抗日斗争,在农村组织进步青年建立了青年游击连。由此形成了小兴安岭东麓、与三江平原接壤的包括绥滨、萝北在内,与汤原太平川连成一片、方圆500公里的汤东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

  1936年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成立后,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即派人去松花江南岸的依兰东部开展群众工作。不久,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即派部队渡江开辟依东游击根据地。依东游击根据地位于松花江南依兰、桦川县境内,以西湖景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北至宏克力、东到土龙山、金沙河,南至倭肯河的团山子、百子沟、黑瞎子沟等形成了方圆近百公里的“红地盘”。汤原中心县委在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内,开展建立抗日政权、抗日群众团体和地方抗日武装等工作,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到处设立伪保、甲长,汤原中心县委和第六军即到处建立抗日救国会,并争取教育具有爱国思想的伪保、甲长,使其表面上应付敌人,暗地里同抗日救国会保持联系,为抗日部队服务。

  在抗日游击根据地内,凡适合加入游击队的青年,首先参加到青年义勇军和游击连等半脱产的武装组织中。他们担负抓走狗、破坏敌人各种设施等保卫游击根据地的任务,战时配合反日游击队作战,并随时向部队输送战士,是汤原反日游击队可靠的后备力量。此外,为保卫家乡,各村还组建了不脱产的农民自卫队。

  在游击根据地内,游击队保护群众,群众热烈支持反日游击队和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救国会、妇女会等积极组织群众承担为游击队侦察敌情,当向导,传送信息,运输战利品和其它物资,筹办粮食,收容、护理伤病员等项服务。

  抗联第三、第六军于1937年在位于今伊春南岔区、依兰县和汤原县交界的四块石建立了密营。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东北抗联第三、第六军的后方基地。四块石密营建有被服厂和后方医院。北满抗联总司令部和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机关也曾设在这里。

  根据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汤原会议的决定,在伊春河畔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赵尚志兼任校长,先后由李兆麟和侯启刚负责学校的教务。雷炎、张德、王玉升、张文廉等任教官。曾陆续在今伊春双子河畔、乌敏河畔、翠峦河畔和绥棱白皮营等地举办了3期训练班。学员由各军选送,他们在后方根据地的相对平稳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战略战术,进行军事操练;学政治课,提高政治水平,坚定抗日救国决心;还学些必要的文化课。这所学校先后为北满抗日部队训练和培养了200余名军政干部,第三、第六、第九军的许多团级干部和地方主要负责干部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后来成为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的祁致中、第六军第三师师长的王明贵等都曾是这里的学员。

  1936年7月,在巴兰河谷张木营子建立一所联军电信学校,由东北抗联第三军的于保合任校长和教官。学校在极简陋的条件下开办,学员们刻苦学习,掌握了收发报的技术,为抗日部队培养了珍贵的专业电信人才。1936年秋,在帽儿山后方根据地还建立了被服厂兼后方医院。这所医院占地300平方米。夏嫂(夏云杰之妻)、冯嫂(冯治纲之妻)、金伯文(李兆麟之妻)、李在德等十几名抗联战士不仅完成了大量缝制军服、子弹袋等任务,还协助医生护理好许多伤病员,使其重返前线。

  在岔巴气的原伪警察哨所原址,还设立了兵器修理厂。在设备不足,工具落后,材料缺乏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修理人员靠拆取收集来自战场上的已毁坏的枪支零件,修复了许多枪支,翻造了一批子弹。后方根据地还收集存储一些粮食、食盐、被服等物资,以供部队不时之需。第三、第六军汤旺河后方根据地的各项事业,为支持北满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高杨 最后更新:2022-03-08 09:59: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发展的特点及其经验

下一篇:绥宁抗日游击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