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刘戡
2023-06-10 09:56:07  来源: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主编:刘国铭 副主编:王叔凯 张秀平 朱显龙  点击:  复制链接

  刘戡(1906-1948),湖南桃源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后被蒋介石追授为陆军上将。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从军,参加北伐战争。

  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第83师师长、第93军军长、第36集团军总司令、重庆陪都卫戍副司令、第37集团军总司令、第37集团军整编为第29军军长。

  1948年在陕北宜川战役中兵溃,自杀身亡,时年42岁。

  生平经历

  早期经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刘戡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由排长、连长、旋升团长和旅长。长期在卫立煌麾下,卫立煌认为他是个脑子一根筋的神经。1932年,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刘戡时任第10师第28旅旅长,在战斗中,右眼被流弹射中,遂摘除,配装假眼,故有“独眼龙将军”之称。

  抗日战争

  参加长城抗战、忻口会战,奋勇杀敌

  1933年,刘戡率第八十三师参加长城抗战,全师1万多人,是装备最好的一个师,称为“德械师”,战斗力颇强。日军攻占八道子楼后,将山炮等重火器搬了上去,在各高地设炮兵观察哨,对第83师的布防进行准确炮击。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第83师虽拼死抵抗,但缺少反坦克武器,日军得手。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英勇作战,伤亡惨重,刘戡甚至将卫生兵、炊事兵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但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眼看几天前还装备精良的部队,损失惨重,刘戡拔枪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夺下枪支。

  后驻防北平(今北京)密云县,1935年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七七事变后抗击日本侵略军,忻口会战,毙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晋升为第93军军长。

  保护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帮助八路军

  1940年初,刘戡率第93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是时军部参谋长魏巍(白天),乃中共地下党员,经魏力劝,刘接待并支持其辖区的地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八路军。不久,魏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特务告发,蒋介石、何应钦两次电令刘,调魏去中央训练团受训(实图谋杀),刘基于惜才和未泯之正义感,一面电复蒋、何:“前线工作繁忙,不能离开,请求缓调”,一面以蒋、何电示魏,并赠以马匹供魏潜赴延安。

  刘在告别践行宴会上举杯说,“我与魏参谋长多年共事,情同手足,因思想不同,他要离去,也挽留不住,只好分别了,”呜咽了一会后又说,“我知道你们不是共产党,过去之后,你们会成为共产党。我可以保证,在抗日期间,我坚决抗日,不打内战。抗战胜利后,如果国共两党争天下,我还要为三民主义奋斗到底,但愿我们日后不至在战场以兵戎相见。”

  刘戡放走了魏巍,因此受到蒋介石面斥,被撤销军长职务,派赴陆军大学受训,暗中受胡宗南监视。

  转战中原与日寇周旋,战绩颇丰

  1943年,日本侵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攻陷洛阳(豫中会战,洛阳保卫战),国民党军队受重创。在胡宗南的请求下,蒋介石遂派刘戡去河南灵宝收拾残局,接替战死的李家钰,重组第36集团军,并任刘为该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刘在华北以其民族恨、爱国心跟日本军艰苦周旋,战绩较丰。

  1944年秋,奉命去重庆任陪都卫戍副司令。

  解放战争

  1946年春,奉命赴陕西任第37集团军总司令。同年秋,第37集团军整编为第29军,刘戡任军长,驻防洛川、泾阳、潼关、耀县、天水等地,作为进攻中共中央驻地延安的第一线。

  1947年3月,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刘戡为两大兵团之一(另一兵团为董钊)。

  1948年2月下旬,关中咽喉之地宜川突然被解放军的重兵包围,守军旅长张汉初急电胡宗南求援,胡令刘戡率部前往,刘戡奉令亲率第29军4个旅增援。行军半途,刘戡的先头旅发现两翼有解放军正在接近,有包围之势,刘戡立即发电报请示胡宗南,欲先打退围军之后再去增援宜川。胡却认为解放军没有那多的兵力,不可能吃下他的一个军,加上宜川当时外围已被攻破,急待援兵,遂令刘部继续前进,向宜川靠近。

  对胡宗南既不符合实际、又不权衡利害的回电,刘戡一干人几乎是完全绝望了,刘戡屈从于胡的方案,“打完了算”,第29军行至瓦子街时,被解放军重兵围攻。入夜,刘戡认为解放军吃不掉自己,就地宿营,被一野部队雪夜合围。 在被围之后,刘戡迅速调兵抢占瓦子街以南高地,这个战术判断很精准。一野战史指出“如不迅速堵住这一缺口,将给敌留下突围逃窜的道路”。

  围绕这个高地,解放军的第358旅与刘戡的第53旅争夺得异常血腥,不到200平方米的阵地上,死伤超过千人,第358旅第714团团长任世洪、参谋长武治安,第53旅副旅长韩指针、第158团团长何怡新全都战死在阵地上。第714团打出了一个只剩13个人的硬骨头六连,和一个负伤11处,刺倒敌7人的战斗英雄刘四虎。最后“封住了敌军南逃的唯一缺口,为全歼援敌创造了条件”。3月1日刘部被解放军包围,分割成几块,刘部节节溃败,军心涣散,刘虽亲临督阵,也不能挽回败局。

  解放军逼近刘戡仅100米处,军指挥部近卫溃散殆尽,乃拾起一枚手榴弹自炸身亡,终年42岁。

  人物轶事

  1906年刘戡生于湖南桃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掉了,赖伯伯抚养。少有壮志。他喜欢坐在牛背上,边放牛边看书---琅琅有声。后山老阿婆说,他还曾经和伙伴在膏田的山中玩过捉迷藏。

  他一介书生,但渴望报效国家。有一天觉得自己适合当名军人,随后就进了黄埔,成了那里的一期生,经历过东征,北伐诸役,累迁至83师师长。一个眼睛早在第四次“围剿”红军时 被流弹所伤,很多人都叫他“独眼将军”。东师来了,率部驻密云,忻口之役,伤东师之众万余,以功晋93军军长。后又进了陆军大学特别班。当了第六期学员。

  1935年4月13日还被授予了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这一年,刘戡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桃花源膏田村创办了天禄学堂(即桃源二中前身)。天禄,传说中动物名,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谓能祓除不祥,永绥百禄。刘戡创办天禄学堂正处日本入侵国难当头之时,以天禄命名学校,显示出精忠报国、铁血抗日之精神。当时的天禄学堂刚一开办便名声远播,不仅仅是桃源,还有汉寿、石门、慈利等县的青年纷至沓来。学生们在校学习文化,接受抗日救国的思想熏陶。每天唱校歌,歌词曰:优胜劣汰的天演原则,这是世人所公认。帝国主义者如野兽般地进逼了,威胁全中华民族的生存,大好河山将要整个并吞,小朋友,小国民,我们是民族的新生命,这样严重的压迫,焉能容忍。在此非常时刻,要努力增加民族的智能,准备担当起复兴民族的责任,打倒我们的敌人。

  天禄学堂起初是初级小学,以刘家老祠堂为校舍基地,以自家百亩水田担保,自筹资金建设。刘戡自任校长,委派秘书杨宪章来此代理校长。第二年,迁校于刘家新祠堂,扩设高小班。1938年,天禄小学首届高小生24人毕业,由重瑞老师带领赴长沙报考中学,被100%录取。

  第二年的10月5日他又晋升了,成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他才29岁。春风得意的年龄。

  几年中想回家看看,却终究还是没能成行。

  他脱不开身。也许他在成长,一名真正的军人毕竟是身不由己。

  打败了小日本,疲惫,但他有的是雄心。并不想消磨。

  他是黄埔生,是国民党的军人,1948年3月1日,旷日持久的内战消耗了他最后的力气,身为国民革命军整编第29军军长的他,亲自督战,在陕北瓦子街一役中,见大势已去,自杀了。陡转直下的结局。

  二个月后他被蒋介石追晋国民革命军陆军陆军上将。蒋介石说自己知道消息后痛不欲生。

  蒋介石败走去了台湾,没有忘记这个一期生—刘戡,1953年再次追晋刘戡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3-06-10 10:04: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斐

下一篇:刘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