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邵阳隆回的抗战学校
2014-03-19 15:06:31  来源:网络摘编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时期,隆回有识之士,为了培养抗战人才,解决青年求学困难,先后兴办8所中学。这一期间外地迁入隆回的中学则有12所。

  松坡中学 1938年,李剑农回到家乡,目睹家乡教育落后,青年学生求学艰难,为了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纪念蔡锷(字松坡)维护共和国的功勋,他与门人创办松坡中学,校址设在桃花坪。1942年10月呈报湖南省教育厅转呈教育部核准开办,由李剑农、岳森、孙泽英、罗景华、范正球、仇同、范希亮、谢玉、魏群、刘卓孚、马德成、范金、李昌董、刘胪初、蔡志清等15人组成校董会,推选李剑农为董事长,选举范希亮为首任校长。1942年春季,招收第一、二两班,学生共120人,聘请教职员工10人。1943年10月,范希亮辞职,校董会票选刘卓孚(又名刘魁)为校长。1944年改建校门,增建一栋教室,以足开办6个班之用。同时,筹款添置图书仪器等,日军侵占衡阳后,学校曾一度被国民党七十四军司令部占驻。师生历尽艰辛,于同年9月12日将文卷、图书、仪器及部分课桌运往较为偏僻的马坪周家祠堂开学。战局稍趋稳定后,于1944年10月5日迁至六都寨桃花村刘氏宗祠继续授课,到校学生120余人,教职员工10人。后因桃花村过往部队频繁,加之校舍狭小,复学学生较多,不能容纳,经校董会决议,又迁至桐木桥,借刘富公祠为临时校舍。房屋虽然陈旧,然而祠宇广阔,靠山近水,环境优美,于是招收第六、七两班学生,于1945年3月1日开学开讲,学生共300余人。同年7月,第一、二班学生修业期满,呈请湖南省政府洪江行署准予毕业。日军投降后,学校迁回桃花坪原址。其时校舍仅余四壁,经重新修理校舍,招收新生第八班,实现三级六期的规模,在校学生330人。学校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增设了仪器室、图书室。因受日军入侵影响,学校立案拖延四年之久,直到1946年5月教育部才核准备案。松坡中学实行“以普通科为主,生产教育为辅,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办学方针,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学校组织严密,规定校长由校董会选举,报呈政府任命。校长总辖全校校务,所有教职员工均由校长任聘,分工各执其事。学校注重训育工作,提出“推行三民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体格、科学头脑、善良品性、服务精神、艺术兴趣为宗旨”,注意健全制度,完善办学规程、学则、管理条例。

  培英学校 1938年夏,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滩头区委书记的彭松涛从常德潜回故乡,在滩头重新开办培英学校,招收青年补习学生,为抗战培养人才。彭元勋、彭少仁、彭少清、彭少潭、彭少濂等重入培英学校补习功课。

  东北中学 1939年,丁文彬、陈鹏南等人创办湖南私立东北初级中学,校址设在紫阳市。其办学的目的是:“阐扬三民主义,培植初中人才,增强抗战力量。”该校1950年合并于隆回县第一初级中学。

  新隆中学 1945年秋,龚述畴、孙泽英等人创办湖南私立新隆初级中学,校址在金石桥,招收新生两个班120人。

  抗战期间,先后从全国各地迁来了10多所学校。

  1938年春,邵阳县立中学迁入桃花坪,校长范金,教导主任范振球,训育主任罗景华。校址设在第八区区立小学楼上,还借用了区公所的几间平房辟为教室和教师住房,学生宿舍租用公路对面的一家旅馆。学生由4个班200余人发展到6个班300余人。该校于1940年夏迁至邵阳县南乡。

  1938年秋,宝郡联中迁来桃花坪。学校租用新街南端一所范姓民房,另在范姓民房后,租用五间店房,辟为教室和学生食堂。招生对象仅限于原属宝庆府的邵阳、武冈、新化、新宁、城步五县,设6个班,300余人。校长邓启东,邓去职后,由孙泽英继任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校迁回邵阳县城原址。

  1938年秋,从河南省迁来国立东北中学,教师和学生大都是从东北流亡到内地来的。校址设在桃花坪对岸的紫阳市,有高、初中学生500余人。这所学校在桃花坪不到半年,奉令西迁四川。

  1939年春,湖南私立循程中学迁来桃花坪,校址设在桃花坪对岸约2公里的钱姓宗祠。同时,还租用坳街后的一所小学,作为该校的分部,内设2个班。全校共有6个班,学生300余人。校长仇同,教育主任李信民,训育主任贺伯鲤。这所学校教学水平、学生素质和毕业生的升学率,都是比较高的。1943年夏,该校迁回邵阳县城原址。后因邵阳县城沦陷,循程中学迁来隆回二都洞下陈姓宗词。1945年秋迁回邵阳县城。

  1940年春,湖南私立枫林初级中学从长沙迁来高平大桥边,两个班,学生100余人,校长周方,教育主任周洛清。该校于1942年春迁走。

  1944年夏,邵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迁入隆回。校址设在司门前石桥铺阳姓宗祠,校长王钧,6个班,共有学生240余人。第二年夏迁走。

  1944年夏,三民中学由邵阳县东乡(邵东)廉桥迁入隆回魏家?石山湾,校长熊冲。该校有高、初中各3个班,学生240余人。第二年夏迁走。

  1944年10月,湖南私立邵陵初级中学迁入金石桥月山村李景江家里,校长黄甲,教育主任任游雅,6个班,学生170余人。第二年秋迁走。

  1944年秋,湖南私立清华职业初级中学由攸县迁入金石桥高洲,校长郑光显,3个初中班,学生120余人,办了3年,于1947年夏迁走。

  这些学校解决了不少青年求学困难,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爱国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4-03-19 15:07: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隆回青年在抗日战场

下一篇:日军入侵隆回及其暴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