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彭雪枫亲自授课 战火中成立的“马背学校”
2022-12-01 09:25:54  来源:中国南京红色在线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10月的一天,河南杞县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人们争相簇拥在一张张招生广告前,热烈地讨论着。

  “新四军要办随营学校了”,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当地。

  随营学校,特指战争年代由部队开办的训练机构,直接为部队培训干部。

  当时,新四军东征抗日,打了许多漂亮仗,在胜利的形势下,豫东地区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响应我党号召,纷纷要求参加新四军游击支队。

  随着部队不断扩大,支队迫切需要大批军政干部。为此,他们决定开办一所随营学校。

  一时间,当地的知识青年纷纷报名,招生办门庭若市。

  战火中成立“马背学校”

  经过紧张的筹备,1938年11月26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杞县傅集正式成立,第一期学员就达100多人。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亲自兼任校长。

河南杞县傅集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旧址.jpg

河南杞县傅集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旧址

  战争时期,部队驻地转移频繁,随营学校只能边打仗边办学。

  放下枪就上课,背起枪就打仗,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马背上的学校”。

  由于教员十分匮乏,彭雪枫和各级领导干部不仅组织、指导各项教学活动,还亲自担任授课任务。

  战火中,学校没有教室,师生们便用石壁代替黑板,用石头堆砌成桌椅讲台,树荫下、打谷场、空闲农舍、祠堂寺庙都成了学员们的课堂。

  “金牌教员”彭雪枫

  校长彭雪枫讲课生动风趣,是学校的“金牌教员”。他善用通俗语言,把一些枯燥生涩的内容讲得有滋有味,深受学员喜爱。

彭雪枫.jpg

彭雪枫

  在讲解游击战术时,彭雪枫概括为:“暴风雨式的突然袭击”、“集中一点打敌一点”、“东边打雷西边下雨”、“牵牛打圈子”、“化整为零”、“超越近敌,袭击远敌”,深奥、抽象的战术原则,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经过艰苦的敌后抗战,新四军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军政干部的缺口也愈加明显,随营学校已经不能适应形势。

  1940年3月18日,经中央批准,随营学校扩建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彭雪枫继续兼任校长,不仅要定期授课,还要亲自编写教材。

抗大四分校学院证章.jpg

抗大四分校学员印章

  此外,彭雪枫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与教育相结合。

  一天,刚从大后方来的一位新学员因吃不下黑面馒头,把馒头皮扔到地上,引起了其他学员的不满。有人看不惯,就当众捡起地上的馒头皮塞进自己的嘴里。

  新学员顿觉难堪,第二天便返回了大后方。

  彭雪枫知晓后十分生气,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说:“人家没有受过艰苦环境的锻炼,能从大后方跑到我们根据地,自愿参加抗战,和大家同吃同住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人家克服困难,绝不允许有任何讽刺言论和挖苦的行为。”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统战工作,彭雪枫结合自己的经验,专门印发了一本统战工作注意事项的小册子,让大家学习。

  毛主席为学校亲题训词

  在彭雪枫的领导下,抗大四分校发展迅速,培训规模达到千人,成为新四军规模、影响最大的一所学校。

  1944年9月,彭雪枫在前线指挥时不幸牺牲。为了纪念他,抗大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

  随后,学校又经历了华中雪枫大学、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等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军委决定以华东军大主要部分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三高”开办不到一年时间,又与当时已有的5所高级步兵学校组建成总高级步兵学校。

  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就于1952年初在古城南京孝陵卫诞生了。

孝陵卫1号总高级步兵学校旧址.jpg

南京孝陵卫1号总高级步兵学校旧址

  1953年1月7日,毛主席亲自为学校题写训词:“努力学习现代军事,成为全军在步兵方面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模范和领导者。”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9月,学校改称陆军指挥学院,后又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80余年来,学校培训军政指挥人才、参谋人才和外军留学生,为人民军队输送了大批人才。老将军孙毅在视察学院后曾感慨地说:“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哺将育英之城”。

91fa6d80f1534fb_size85_w500_h327.jpg

现在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今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坐落于扬子江北岸,延续着彭雪枫将军的教育精神,担负着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任务,书写着家国情怀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廖微 最后更新:2022-12-01 09:34: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大第四分校—— 边教学边战斗的“马背学校”

下一篇:抗大四分校——新四军在亳州建立的“大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