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在敌后办学的抗大一分校
2018-03-15 15:15: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乔志学 郑德厚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从延安总校分出,创建于1938年冬,在敌后办学历时7年多,经过两次挺进敌后的长途“东迁”,行程5000多里,从延安到晋东南,后到山东。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北渡渤海湾,进军东北,归属总校建制。

  1938年9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战略相持阶段全党的方针、任务。会上,毛泽东《论新阶段》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强调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并号召冲破日、伪、顽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到敌后办学,培养大量干部去带领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发展和建设抗日根据地。

  会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就敌后创办大分校问题,与晋东南八路军总部领导人进行磋商。朱德、彭德怀、左权电复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估计今后形势更加严峻,前后方交通更困难,往返需时更多,以及延安物质条件更难解决,同意抗大一部分来晋东南成立分校。”

  一分校成立,第一次东进挺进太行山

  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编成一分校的单位,计有抗大第五大队和第六大队,第一、三、四大队各一部分,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大部分,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分,共计3000余人。这些单位和人员限定在1938年12月中下旬到甘泉一带集中,然后编队、动员,向晋东南挺进。

  12月22日,抗大第五、六大队的教职学员,到达甘泉。当日,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和抗大总校副校长罗瑞卿也来到甘泉。罗瑞卿在一分校东迁动员大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12月13日发布的命令:任命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同时宣布了总校的命令:韦国清为训练部部长、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并决定组成第一分校党务委员会,书记黄欧东、委员何长工、周纯全、韦国清、刘浩天。

  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延长县召开了成立大会。

  从12月27日起,学校用了1周的时间,在延长进行整编,欢度元旦。1939年1月3日从延长出发,经过艰苦的行军,于21日到达上级指定位置——屯留县故县镇,顺利完成了东迁晋东南的任务。

  八路军总部领导到学校讲课,分校第一期毕业,学员喜获朱德题词

  1939年1月,学校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确定编制机构,任命各级干部。学校设校部、训练部、政治部,中层设处、科、室。学员编为7个教学营29个学员队。5月,奉八路军总部指示,为适应敌后战斗环境的需要,增设学员支队建制。

  经过紧张、认真的准备,2月23日,春节刚过,在故县镇隆重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身着灰棉军装的全体教职员工在尚未播种的田野上席地而坐,抗大校歌和抗战歌曲此起彼伏。朱德和左权在校领导的陪同下进入会场,全校同学起立,热烈鼓掌欢迎。朱德慈祥和蔼的面容,朴素干净的军装,稳健沉着的举止,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39年上半年,环境比较稳定,课程进行较为顺利。一分校到达晋东南后,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总部随营学校”。学校与总部驻地相距很近,因此,不仅在物质供应、生活条件等方面得到总部的关怀与帮助,而且在教学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也得到总部的及时指示。当时,总部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一般都通知学校派人参加。1939年5月,总部传达张闻天在延安马列学院作的《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若干理论问题》的讲话,副校长周纯全参加了会议,会后作了传达学习,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从1939年4月到6月,总部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陆定一和北方局领导杨尚昆、朱瑞等,都曾到学校作报告或讲课。朱德担任的军事课讲授的时间最长,从4月到6月,星期六都按时到校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苏军步兵战斗条令》。在讲课中,他经常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联系实际,生动具体,深入浅出,师生们很爱听。大家亲切地称:“总司令是我们的‘老园丁’。”

  7月初,日军出动5万兵力,进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总部命令一分校从上党地区向太行山南部的壶关、平顺、长治、陵川一带转移。进入太行山南部后,学校除坚持教学训练工作外,根据总部“深入发动群众、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抽调数十人组成战地工作团,由干部科科长欧阳平,民运科科长罗野岗,支队政委铁坚、刘惠东,文工团主任袁成隆负责,深入屯留、壶关、长治、潞城、高平、陵川、黎城、平顺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建设民主政权。战地工作团还组成若干个游击小组(实际是武工队)挺进敌占区(首先是学校原驻地)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组织抗日游击小组或抗日自卫队,动员民工拆桥破路,空舍清野,袭扰、打击敌人,坚定群众抗战信心,开展游击战争。

  7月中旬,总部决定一分校对外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直属第三纵队”,又称“太南游击司令部”。任命何长工兼司令员、杨奇(总部锄奸部部长)为政治委员。9月,一分校以文工团和战地工作团组成工作队,协助太南军区黄克诚司令员,到国民党友军新五军、四十军、骑兵十四旅等部队做统一战线工作。

  8月上旬,疯狂一时的日军“围攻”宣告破产,学校环境逐步稳定下来,住在壶关的神郊一带。学校领导根据全校工作需要,为了解决基层管理干部的不足,开办了第二期区队长训练班。学制3个月,到11月份圆满结业,学员全部留校工作。

  在太行山区的这段时间,全校同志团结战斗,共同努力,在完成繁重的工作队任务的同时,克服困难,完成了第一期的教学任务。9月18日,在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第一期毕业典礼,毕业学员手拿印有朱德题词的“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的毕业证书和蓝色证章,心情格外激动。大家互相勉励,决心在新的征途上奋斗不息。

  完成二次东进,到达沂蒙山区

  为了培养干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央军委命令抗大一分校到山东敌后办学,就地培养山东部队的军政干部。命令学校留一部分人员,由何长工负责,做好迎接总校迁址晋东南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一分校的领导作了新的任命:周纯全为校长,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学校立即进行了组织调整,将1000余人编成了3个行军大队。全校女干部、女学员,同文工团编为宣传大队随校行动。学校以“八路军挺进纵队”为代号,在周纯全、李培南、韦国清的率领下,准备向山东进发。

  1939年11月15日,一分校东进队伍从太南驻地神郊地区出发。经过4天行军,至达群山环抱的西井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天,周纯全等学校领导前往王家峪,向总部首长汇报并请示工作。朱德在听取一分校东迁的情况汇报并询问了有关问题后,强调指出: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南可威逼沪宁,北可进逼平津,是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要地。山东地大物博,人多枪多,回旋余地大,但缺干部、缺子弹,这次作为见面礼,他们会很高兴地。希望一分校在山东越抗越大,像老母鸡孵小鸡,一批又一批,孵出千万个坚强的抗日干部。

  11月25日,学校全体人员离开西井镇继续东进。在兄弟部队的掩护和地方党组织及秘密交通员的有力配合下,于1940年1月5日到达山东沂南县孙祖乡,胜利结束了第二次东迁。1940年春节过后,山东各部队选送的学员陆续报到。这是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后的第一期,共招收学员2670名。3月初,举行开学典礼。徐向前司令员到会并讲话。他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斗争相当尖锐复杂,战斗将是频繁的,环境也是很艰苦的。你们全体师生只有学会“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才能适应客观的斗争环境。办学的实践证明徐向前司令员的指示十分正确。

  1940年3月16日,学校参加了徐向前司令员指挥的孙祖战斗。当时,沂水、莒县、铜井、朱位日军300余人、伪军100余人,进犯沂蒙根据地,沿途横冲直撞,到处抢劫,气焰十分嚣张。敌人抵孙祖附近时,遭三纵第二支队的痛击。学校奉命配合作战,当即派出第三大队会同主力在侧翼截击敌人。敌为逃脱被歼命运,多次发起攻击,企图突围逃窜,均被击退。这次作战毙伤日军指挥官炮兵队长以下官兵190余人,战斗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在祝捷大会上,校文工团演出了赶排的活报剧《狠狠的打》和现代京剧《治恐日症》。广大军民无不沉浸在战斗胜利的喜悦之中。

  空前壮烈的大青山突围战

  1941年冬,日军集中5万多兵力,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等战术,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和中心区军民,在纵横140里的沂蒙山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山东军区领导罗荣桓、黎玉等,及时作出了反扫荡的部署,要求各部队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学校的任务是在东西梦山一带活动,坚持内线战斗,配合外线主力部队打击敌人。

  11月30日拂晓,情况突然发生变化,东北、西北、西南方向枪声大作,敌人形成大规模合围大青山地区的态势。学校立即抢占有利地形。之后,发现山东分局、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一一五师机关,以及《大众日报》社、医院等1000多人向大青山迎面而来,形势异常危急。周纯全、李培南、袁也烈、阎捷三等领导决定:学校必须迅即组织力量,扼守要地,阻击敌人,主动承担掩护领导机关突围的任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学校领导分析了敌情,认为西南方向敌军战斗力弱,易于对付,决定向西蒙山突围。

  当突围人员冲到谷底沙滩时,遇到敌人的猛烈射击。一些同志不幸中弹倒下。在此千钧一发时刻,第五大队的第二、第三两个中队的战友向敌人主动冲击。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吸引敌人火力,掩护突围。与此同时,冲在最前面的警卫分队,在阎捷三的指挥下,回身向两侧的敌人猛烈还击,牢牢控制着突破口,终于使所有突围人员冲出了敌人的合围。

  大青山突围虽是成功的,但却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在突围后的当晚,校长周纯全派出军事教员郝云虹等,向山东分局领导汇报情况。听完汇报,黎玉以沉重的心情指出:“这一仗发生得太突然了,伤亡太大了,现在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很快,到处都缺干部,一分校牺牲了那么多连排干部学员,实在令人痛心,你们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冲杀出来的,这就是胜利。没有拼死的搏斗,要从敌人围歼圈里冲杀出来是不可能的。大青山突围是山东抗战史上一次空前壮烈的战斗!抗大一分校立下了具有独特意义的战功。”

  第八期开学,迎接抗战胜利

  1944年以后,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胜利地曙光已露出了地平线。战争形势的发展,把搞好和加强城市工作的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这年8月,山东分局为贯彻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决定由分局城工部和抗大一分校合办一期城市青年队,其分工是城工部负责学员对象的审查、选调和毕业分配,一分校负责训练。

  这期城市青年队的成员,是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由北平、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选调的进步青年,其中济南的学生最多。文化程度多数为初中、高中,少数为大学,年龄多在18岁左右。男生多于女生。学员在学习期间改名换姓,不准谈真实姓名和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彼此只谈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是为了适应当时工作环境的需要。城工部事先向学员进行了教育,学员对此既无怨言,也不感到意外。主要课程是党有关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学习期间,教员和队干部身体力行的模范作用与学校的其他教育融为一体,取得了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给这些城市青年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员毕业后,都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1945年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最后胜利。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胜利召开。在大会确立的政治路线鼓舞下,一分校根据党中央“使我军扩大一倍、数倍”的指示,迅速将6个学员队扩大为3个大队,城青队继续开办,学员名额达到1200多人。4月2日,在费县城内举行了第八学期开学典礼,这是一分校7年来第一次在县城举行的开学典礼。大家心情振奋,典礼热烈隆重。校长曾国华,政委梁必业在会上讲话,要求学员为迎接抗战胜利而努力学习。

  归属总校建制,完成历史使命

  9月3日,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人们欣喜若狂。学校在费县召开了庆祝抗战胜利的大会。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一分校由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主任徐洪才率领,近期赴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

  11月1日,全校人员分乘帆船和木船,分别从龙口和栾家口出发,北渡渤海。14日到达安东(今丹东)。1946年2月,何长工率领的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后,奉命编成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至此,一分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敌后办学的成功,是我国军事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

  抗大一分校7年多的历史,是一部敌后办学的成功史。他为党培养了2.4万多名干部,不仅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一大批大智大勇、赤胆忠心的中高级干部。在一分校工作和学习,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有88位,其中上将5位,他们是周纯全、韦国清、杨得志、迟浩田、杨德中;中将20位,他们是曾国华、梁必业、孙继先、聂凤智、刘浩天、杜义德、张仁初、何德全、邓逸凡、田震环、朱光、许乐夫、向孝书、刘立封、张明、林虎、侯书军、徐春阳、钱抵千、高克;少将有张雄、阎捷三、欧阳平、贾若瑜、王德、裴宗澄等63名。在全国和省、市、自治区担任领导职务的有何长工、黄欧东、铁瑛、苏钢、张再旺、白介夫、官俊亭、张玉华等。还有著名的作家白刃、曲波、刘知侠;词作家沙虹;曲作家王久鸣、吴白桦;摄影家柳成行;高级记者吴化学、孔迈、阎吾、于冠西;战斗英雄张积惠、高月明等。

  它创造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抗大一分校办校的根本,办校的方向,各级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进行宣传,从而使全体人员不断加深对这一方针的理解,并结合斗争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才把一分校办成了颇有名气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干部学校。

  (二)“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一分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当时的教育对象,既有从部队选拔的基层干部,又有奔向革命的广大知识青年,他们虽有一定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经验,但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为了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世界观,学校通过政治教育,和参加各种实际的斗争锻炼,首先使其成为优秀的抗日战士,继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三)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学校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常抓不懈。通过思想教育和自觉养成,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紧紧地团结成一个坚强集体,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军地之间,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学校一直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传统,作为考验教职员工的重要标准。学校不断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要求全体人员具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到底。一分校在大青山突围等多次战斗中,不少同志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业绩永留青史。

  (四)建设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建校之初,党中央、中央军委就选调了久经斗争考验,又有办学经验的同志担任学校的领导。学校也把一大批理论修养较好、领导水平较高的优秀干部配备在教学第一线和各级领导岗位上。

  (五)认真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校要求政治教育,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学校经常进行形势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学员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斗争中的和自己头脑中的各种问题。军事技能教育从部队需要出发,贯彻战教一致、以战教战的原则,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中实行少而精,采用启发式的群众自我教育方法,生动活泼,卓有成效,深受欢迎。

  (六)认真贯彻“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的敌后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教学与战斗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非战斗时,一切服从教学,以教学为中心;在战斗时,一切服从战斗,以战斗为中心。学校又以战场为课堂,一方面学习战争中的新鲜经验,一方面把作战所需的各种军事技能,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七)始终不渝地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学校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强、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员队伍。建校之初,教员奇缺。学校一方面从上级请调,一方面从全校人员中选择军政素质好的干部,设班培养。以后又从本校的毕业学员中和曾受过日本和友军军校训练的干部中陆续选调。学校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使教员处处感到温暖,更加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员不辞辛苦,循循善诱的工作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八)政治工作坚强有力,充分体现了生命线的作用。学校十分注意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在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生活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带领广大群众完成了以教育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学校注意加强政治机关的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建校之初就选调优秀的同志进行培训,使政工干部队伍不断得到充实。政工干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深入实际,耐心疏导,富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人们的称赞。

  (九)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宣传队、工作队和战斗队的任务。这是我军宗旨和学校所处的斗争环境决定的。为完成战斗队的任务,学校实行军事化,随时进行战斗。在完成宣传队和工作任务方面,文工团和民工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后勤工作保证了教学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学校主要依靠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同时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大生产运动,尽量减轻群众的负担。后勤人员千方百计筹措物资,以有限的财力物力,保障教育训练及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今天,研究历史的经验,目的是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以便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搞得更好,把军队建设得更好。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来源:《中华魂》杂志2015年9月刊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5 15:16: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抗大一分校在山东抗日根据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