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成立及发展
2020-07-19 09:21:51  来源:《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最早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由原闽粤赣边的彭杨红军学校第三分校、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合编而成)。1932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1933年10月,中革军委下令分编红军学校,以高级班、上级干部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4年秋,中革军委决定将红大、特科学校和两个步兵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长征开始时,该校被命名为干部团。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一部与陕甘红军军政学校会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6月1日,中革军委决定以西北红军大学为基础,在瓦窑堡组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2月2日,决定红二、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与抗日红军大学合并,仍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19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1月21日,抗大成立教育委员会,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林彪、刘伯承、傅钟、罗瑞卿、刘亚楼、杨立三、莫文骅。

  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革命圣地和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抗大也随之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战堡垒,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报考延安各个抗日院校。至1938年底,有1.5万名爱国青年进入抗大学习。投奔抗大的除了青年学生外,还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的进步军官及抗日志士。

  抗大办校10年间,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抗大创办初期,教员奇缺,只有3名专职教员,难以胜任繁重的教学任务。为解决教员不足的状况,抗大经常请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作报告,当兼职教员。抗大的历届领导干部不仅办学而且也兼任教学任务。如刘伯承、徐向前、罗瑞卿、莫文骅、张际春、滕代远、何长工、李井泉、许光达、彭绍辉等,都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作战经验。1938年9月,抗大利用各地区、各部队负责人齐集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之际,先后邀请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贺龙、罗荣桓、聂荣臻、李富春、彭真、博古、萧克、程子华、潘汉年等作报告,介绍全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各根据地的情况。

  抗大办学期间,始终面临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等困难。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抗大学员十分热爱自己的母校,他们中不少人慷慨解囊,把家人寄来的钱捐献出来,有的甚至将珍藏的作为定婚纪念品的手表、金戒指捐献出来,帮助学校克服困难。抗大学员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住宿问题,1938年7月10日,抗大1000多名教职学员开始了挖窑洞建校舍的劳动,历时半个月,挖窑洞175孔。抗大学员还修筑了3000千米的盘山公路,同学们称其为“抗大公路”。

  抗大办校10年间,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抗大总校曾数易校址,先后在陕北瓦窑堡、保安(今志丹县)、延安,山西武乡(蟠龙镇)、黎城(西井镇),河北邢台浆水镇和陕北绥德等地坚持办学八期。

  红大第一期,1936年6月1日至12月。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1936年12月任命)。学员对象为红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065人。红大第一期编为三科。第一科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学员共40名,除两名外国学员外(武亭,朝鲜人。洪水,越南人),38位学员都是红军师团以上干部,平均每人身上有三处伤疤(新中国成立后,有22位学员分别获得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第二科科长周士第(先)、周建屏(后),学员共225名,学员对象为营连级干部。第一科、第二科学习内容为政治、军事、文化,校址在陕北瓦窑堡、保安。第三科科长周昆、政治委员袁国平,学员共800名,学员对象为班排级干部和部分老红军,学习内容为识字、看报、作文,校址在甘肃环县木钵寺。1936年11月,第三科与红二、四方面军随营学校合并,当时称“抗大第二校”。1937年3月改称“抗大步兵学校”。西安事变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指示,红大第一期学员没来得及举行毕业典礼就于12月底毕业,分赴红军各主力部队,担负起“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政治,实现对日作战”的新任务。

  抗大第二期,1937年1月21日至8月。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学员对象为红军干部和知识青年,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362人。校址延安。抗大第二期设大学部和附属步兵学校两大部分。大学部共14个队。此外,还有一个直属第四大队领导的女生区队。第一队至第八队均是红军干部,其中第一、二队大多数是红军团级以上干部。第九队至第十四队是陆续成立的,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为了便于管理,将第九队至第十四队编成第四大队。3月初,中共中央派中央党校校长董必武任第四大队政委,聂鹤亭任第四大队大队长。附属步兵学校是1936年11月下旬,红大第三科与第二、四方面军的随营学校合并组建的(红大第二校),周昆(先)、袁国平(后)任步兵学校校长。1937年3月改称“抗大步兵学校”,先后驻甘肃环县木钵寺、合水县庆阳镇。

  抗大第三期,1937年8月21日至1938年4月。校长林彪(1937年8月赴抗日前线后仍任校长职务),副校长罗瑞卿。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和知识青年,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272人。校址延安。抗大第三期编为3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

  抗大第四期,1938年4月至12月。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学员对象为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知识青年、华侨青年、国外留学生等,培养抗日军政干部5562人。校址陕西延安、瓦窑堡,甘肃合水县庆阳镇,陕西洛川县、延安蟠龙镇。抗大第四期先后编为8个大队43个区队。抗大第四期第一、二、六大队于1938年8月毕业,其余学员于当年12月陆续毕业。抗大第四期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将4000多名知识青年培养成为坚强的抗日军政干部。

  抗大第五期,1939年1月至1940年1月。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学员主要对象为知识青年、华侨青年、国外留学生等,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33万人。校址陕西延安、晋察冀。抗大第五期编为5个大队,41个学员队。1939年6月1日,抗大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历时4天。7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到晋东南的决定》,抗大总校及联合大学近7000人在罗瑞卿、成仿吾率领下从延安出发,挺进华北敌后办学。抗大第五期是抗大大发展的一期,不仅学员人数多,更重要的是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开始创办分校,挺进敌后办学,更直接地为前线培养大批的抗日军政人才。

  抗大第六期,1940年1月至12月。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先)、滕代远(后)。学员对象主要来自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等干部,其显著特点是出身于工农家庭的学员占抗大第六期学员总数86%,因而给这期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抗大第六期共培养抗日军政干部4900人。为了对付日伪军的频繁“扫荡”,抗大总校的流动性很大,又先后移驻山西武乡县蟠龙镇、黎城县西井镇,河北邢台县浆水镇等地。

  抗大第七期,1941年1月至1942年4月。校长林彪、徐向前(代理校长),副校长滕代远。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2551人。校址河北邢台县。1941年6月1日,抗大总校在校部前南峪村举行纪念抗大建校5周年活动,历时7天。

  抗大第八期,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校长林彪,副校长滕代远、何长工、彭绍辉(后)。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6000人。校址河北邢台、陕西绥德。为了大量培养和储备干部,准备进行战略反攻,1943年春,抗大总校1000多人由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返回陕北绥德。抗战胜利后,抗大也随之完成了它伟大的历史使命。1945年10月16日,抗大总校一部奉中央军委令,赴东北建立了东北军政大学。

  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决定改变抗日军政大学的建制,把抗大分散到各抗日根据地,到敌后办学,“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1939年5月7日,抗大分校成立组织教育委员会,傅钟任主任,委员为陆定一、杨尚昆、何长工、周纯全、黄欧东、左权。抗大总校挺进敌后,相继在陕北、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了10多所抗大分校,5所陆军中学,1所附属中学,培养造就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干部。对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1-08-18 15:38: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红色熔炉

下一篇:战火中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