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大师的抗战(4) | 张元济:于苦难岁月中为中华民族文脉“续命”
2022-11-03 16:55:33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点击:  复制链接

面对内忧外患

他以推动国民教育和文化启蒙为己任

面对日军焚毁和掠夺

他咬紧牙关实干

于苦难岁月中为中华民族文脉“续命”

上海沦陷后

他含辛茹苦、忍辱含垢

即使被迫以卖字为生

也绝不与日本人合作

今天,“大师的抗战”系列为您讲述

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先驱——张元济的故事

  从戊戌以后,菊生先生致力于文化事业,创办商务印书馆,在中国于是始有近代化的出版事业。商务印书馆在介绍西洋的科学、文学,在保存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学和其他学术著作方面,都有过重大的贡献。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

  这是张元济90岁生日时,文化部长沈雁冰为之写下的贺辞。无疑,张元济的名字与商务印书馆紧紧连在一起,张元济的名字标志着中国出版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01 “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张元济,号药生,浙江海盐人。生于1867年,卒于1959年,享年92岁。他曾用这样两句诗概括自己的一生:“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

  他此生的理想就是昌明国人的教育,他此生的努力就是投身于出版业和图书业。读书、写书、买书、藏书、校书、编书、出书、售书……他与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与书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伴侣。

△张元济手书“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

  1902年,张元济加盟商务印书馆。民国成立以后,他全力经营商务印书馆。在此期间,他全面改革了各种期刊,使其面目一新,充满朝气;他广泛延揽各路贤才,以求共同推动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发展;他多方组织人力翻译并出版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名著,大大推动科学研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参与策划并编纂出版了大量的工具书,如《辞源》《新字典》等,使之成为商务印书馆的一大特色;他还通过收购古书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系列的善本古籍,如《四部丛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达数千册……

△商务印书馆

△1926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改组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它由一家简陋的印刷厂发展成为资产达2000万元的国内最大的出版社,不仅拥有一流的编译队伍、一流的印刷设备与技术,而且还拥有庞大的发行网络,鼎盛时期于海内外共设有40多家分馆和支馆,销售网点达到1000余处。当年许多文人都曾从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中获益。

  蔡元培说:“商务印书馆之《新字典》,五年而书成,致使《康熙宇典》诸缺点,均获矫正。民国成立之始,得此适用之《新字典》,于国民之语言及思想,不无革新之影响。”

  林语堂说:“去年商务出了两本袖珍英文字典,其中《模范字典》以求解、作文两用为主旨,多列成语,引证用法,得社会欢迎。吾劝学生以此宇典作自修英文成语之用,每字咀嚼其用法,不彻底不放松,实为增进英文之最好良法,便利无比也。”胡道静说:“从我读中学的高年级到大学毕业的那些年代中,东方图书馆是我亲密的 ‘图书之家’。两壁多层的书架上陈列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和常用图书大约有2万多册,读者可以自由取阅.十分方便。”

  02 在大敌当前之际,必须使 “吾民”提高觉悟

  然而,1932年的战火将这一切烧得精光。1932年1月29日,商务印书馆被日军飞机炸毁。2月1日,其附属的东方图书馆也被日军焚烧。日本军国主义将侵略的战火由东北烧向了上海。

△被日军炸毁后的商务印书馆

△被日军炸毁后的东方图书馆

  这一年,张元济65岁,他的背驼了,腰弯了,头发也白了。“廿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尘。”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心中的悲愤。他所采取的回答是实干,咬紧牙关实干。

  此时的张元济已退居二线,就在东方图书馆惨遭焚毁的当天,他不顾年迈体衰,又重返商务印书馆,主持召开了董事会的紧急会议,并于当天成立善后特别委员会,以挽回商务印书馆即将倒闭的命运。

  1932年8月1日,经过善后特别委员会半年多的紧张筹划与艰苦努力,商务印书馆终于复业了,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原有的出版规模。它不仅重新印刷了一系列曾经毁于战火中的图书,而且还实施了新的出版计划,如出版《大学从书》,续印《四部从书》的续编、三编,深受读者欢迎的《教育杂志》《东方杂志》《英语周刊》《儿童世界》等也相继复刊……到1937 年,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已经占到全国出版物总数的52%。

△《英语周刊》

  张元济还自我委派了一项任务——在大敌当前之际,必须使 “吾民”提高觉悟。于是他精心撰写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借历史上诸多仁人志士的故事,诠释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

  “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是在狱中读到这本书后致信张元济。字里行间中是发自佩服的感受,也是出自真情的评价。

  “此间诸友(指七君子)身陷囹圄以来,个人利害非所计及,惟救国无罪与民族人格则不得不誓死力争。拜读大著《中华民族的人格》,实获我心。韬等始终坚持、生死不渝者,正为先生谆谆训诲者也。此书在国难危迫如今日,尤弥足珍贵。”

  03 “愿祝化身千万亿,有书分饷读书人”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将全面进攻的战火燃烧到了上海。刚刚恢复元气的商务印书馆不得不将其总管理处向后方转移:一迁长沙,二迁香港,三迁重庆,历经了千难万险。其董事会则继续留在上海,仍由张元济主持日常工作。他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蛰居生活,忍辱含垢,韬光养晦。

△商务印书馆汉口分馆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停止分派股息,再加上恶性的通货膨胀,张元济一家陷入了极端的困顿之中。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想方设法渡过难关。他想到的便是卖房。他的儿子张树年回忆道:“在这里,父亲编纂了两部巨著:《四部丛刊》一、二、三编和《百衲本廿四史》;在这里会见了不少名人、挚友;在这里与商务同仁商议公司大政方针。一旦分离,怎不依依。”然而,最终他还是咬着牙卖掉了,并于1939年,带领全家搬迁到租赁的陋室之中。

△《四部丛刊》

  此时的张元济已年近八旬,但是为了保持气节,保持“中华民族的人格”,他甘愿茹苦。曾有一日本人上门求见,张元济一见那张印有“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片,便当即写下“两国交兵,不便接谈”八个字,将其拒之门外。面对金钱和权势,张元济表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傲然正气。

  东方图书馆的被焚,成为张元济终生的创痛,虽经百般努力,始终未能恢复。1939年,张元济的学生、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景葵致函于他,提议能否将私人藏书集中起来,“建设一专门国学之图书馆”,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张元济的响应。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这所名为 “合众”的私立图书馆终于落成了。两袖清风的张元济拿不出钱来投资,但他有书,他将自己珍藏的有关嘉兴、海盐的地方文献,以及张氏先人的遗著和其他书籍,共计900余种约3800册全部捐献了出来。

  合众图书馆在张元济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得到发展,至上海解放前夕,所获赠的图书已经达到22万册,其中的名人稿本及名校精抄,丝亳不亚于当年东方图书馆之所藏。

  这件事成为了张元济蛰居生活中最感欣慰者,他题诗述怀道:“中原文物凋残甚,欲馈贫粮倍苦辛。愿祝化身千万化,有书分饷读书人。”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张元济也终于盼来了天明。这一年他虚龄79岁,他又可以回到“书从老蠹虫”的生活当中,那才是永远属于他的世界。

△1945年秋,张元济与孙子张人凤摄于上海上方花园寓所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11-03 17:03: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大师的抗战(3) | 竺可桢:八年全面抗战四次“驮校”

下一篇:大师的抗战(5) | 郑振铎:“虎口”夺古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