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文脉西迁 薪火相传 | 抗战炮火中“国魂不灭”的中大师生
2022-06-16 10:34:21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年,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7所在宁高校建校120周年。追根溯源,这些高校都源于曾经的同一所大学——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在那些风雨如磐的日子中,中大有这样一群简朴诚挚的师生,他们坚信“文心未泯,国魂不灭”,他们信念长存、理想不息,勇敢地奋力前行……

  日机对校园狂轰滥炸

  时间回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从1937年8月15日至12月13日,日军飞机对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疯狂轰炸。而作为当时中国最高学府的中大,成为日机轰炸的受害者。

  在日机的猛烈轰炸下,造成中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从8月15日至26日,中大即遭日机三次空袭:

  “第一次为八月十五日下午,敌机的机关枪扫射图书馆及实验学校各一次;第二次为十九日下午,在大学本部投二百五十公斤炸弹七枚;第三次为二十六日深夜,在实验学校投同样炸弹一枚,又附近教授住宅被毁者四所,校工死者五人。”

△中央大学被炸惨状

  8月19日及26日夜日机轰炸损失统计:

  “(一)牙科学校(原昆虫局平房)全部震塌;(二)女生健身房局部震毁;(三)无机化学教室着火被焚;(四)女生宿舍旧平房大部分炸毁;(五)大礼堂后墙炸穿数处,礼台部分全毁;(六)实验学校办公用平房炸毁两进,女生宿舍亦毁;(七)此外如图书馆、大礼堂、科学馆、南高院、生物馆以及实验室等各处教室之门窗玻璃、隔间木壁多被震毁;(八)本校校工死一人,建筑牙医院之厂方工人死五人。”

  9月19日,中大又遭日机8枚重磅炸弹袭击,损失惨重。

  西迁延续文化命脉

  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和严峻局势,时任中大校长罗家伦力排众议,“决定将校本部迁往重庆,医学院因为医学设备上合作的便利,放在成都”。

  时值暑假,由于大部分师生不在学校,罗家伦立即发出函电,催促师生迅速返校,准备内迁。9月,罗家伦呈文国民政府教育部,建议中大迁移:

  “自被空袭以来,家伦未曾一日离校,以身殉职,理所当然。但考察客观事实及为国家保全文化与维持教育事业之有效的继续进行计,似不能不作迁移打算。其简单理由为:(一)不必将三千以上教职员学生置于易受及常受轰炸之地;(二)不必将价值四五百万之图书、仪器置于同样之境地;(三)为教育效率计,应置文化训练机关于较安全地点,方能督促其加紧工作。……为国家大学教育打算,为一未全摧毁之完整大学打算,甚至为树立一后方技术训练机关大学计,甚愿钧部加以采纳施行此种打算。”

  9月2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了中大西迁重庆的请求。

△1937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国立中央大学及附设实验学校分别迁地开课计划的指令

  在日军飞机的持续轰炸中,中大师生携带大量仪器、书籍等物长途跋涉,却未有一丝损失。

  在决定迁校的同时,重庆校舍的选址、建筑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经过18个工作队、1700余人夜以继日抢工期,仅用短短的42天,位于嘉陵江畔松林坡的中大新校即告建成。

  1937年12月1日,包括当年录取新生在内的1072名学生正式恢复上课,中大的校旗在沙坪坝上空升起。

  在战火中厚生

  但是,即便迁至重庆,也未能幸免于难。1939年5月,教员住所被日机轰炸;1940年5月、6月、7月,学校总办公处、化学馆、图书馆、教师、宿舍、食堂等连续被炸;1941年8月,连续遭到两次轰炸……

  尽管环境恶劣,中大教师仍兢兢业业、传道授业,鼓励学子抗日救国。就这样,在中大教师的谆谆教诲和日机隆隆的轰炸声中,中大学生逐渐成长起来。他们胸怀祖国安危,誓立振兴中华之志,一面奔走呼号,投入抗日救亡的行列;一面专心学习知识,修习技能,以期报效祖国。

  据中大农业经济系硕士谢森中回忆,沙坪坝中大学生有所谓四“抢”,其中两抢都与学习相关:

  “一是抢图书馆的座位。中大同学晚上自修的风气很盛,几乎可以说晚上没有同学不自修的,而图书馆座位有限,每晚饭后需拿着书本到图书馆大门口排队抢座位。二是抢教室上课时前排座位。有些教授口音的土音很重,或声音不高,不易听懂,故需抢前排座位,较好做笔记。”

  全面抗战八年就读中大的学生中,有50多人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任新民院士、黄纬禄院士、朱光亚院士和钱骥教授还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大学生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关心时事,极富勇毅精神。抗战期间,中大学生组织“抗日救亡工作团”,在“五四”大轰炸时,不顾炮火冒险前往防空隧道救火救人。

  建国后,中大经历了院系大调整,先后拆分成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如今,校园里书声琅琅,但那些苦难的往昔不能忘却,更无法视若安然。“文心未泯、国魂不灭”,值得每一位学子铭记于心。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鼓励他们要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南京高校师生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延续“心有大我、赤子报国”的传统,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迸发新的青春光彩。

  ·部分史料来源:《中国档案报》2020年8月7日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06-16 10:38: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93岁台胞哭诉侵华日军暴行:“人间地狱!我目睹的南京大屠杀”

下一篇:“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很开心啊”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