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橡树 | 淞沪会战的国军第1军往事
2022-05-28 08:49:55  来源: 流浪的橡树  点击:  复制链接

图片

  淞沪会战,侵入黄浦江的日军舰队。

图片

  淞沪会战的一辆国军坦克,在巷战中冲向日军。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

  南京命令黄埔嫡系精锐第87师、第88师、第36师等部,主动进攻,欲图一举扫荡驻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

  当时,日谍、汉奸猖獗,负责上海战事的京沪警备司令部在指挥中因为过于轻敌,屡屡在战事激烈时热衷军队的作战新闻发布,因而为日军探明军情,严加防备,致使国军蓄势而行的雷霆一击最终功亏一篑。

  8月20日,日本方面实施报复行动,遂以日本海、陆军联合组成上海派遣军,跨越远洋,奔袭上海……

  8月22日晚至23日晨,在日海军战舰长门号、陆奥号战列舰等编成舰队的护航、支援下,日军王牌第3师团、第11师团分别在长江口南岸川沙口、狮子林直至吴淞口、张华浜等地域,强行登陆成功。

  至此,日军主力压境,淞沪战场攻守易势,淞沪会战迅疾升级。

  淞沪战场既没有华北日军背靠伪满洲国的地理优势,更没有配套的野战机场以保障日军陆航支援。

  因此,日军要在京沪杭作战,在日本陆、海军的协作作战前提下,多是以日海军作战方案为基础。

  日军决定凭借日军强大的舰队、航母战机支持,向宝山城、月浦、罗店、浏河镇一线发动猛烈进攻,借以包抄国军在上海的退路,重施1932年一·二八事变故技,以求速战决胜,迅速解决这场战事。

图片

  淞沪会战,国军一处防御阵地。

图片

  淞沪会战,日军第108师团一部进行巷战。

  1937年8月23日上午,具有世界顶级战力的日海、陆军协同,转守为攻,向上海国军防线发起了空前猛烈的陆海空攻势。

  近现代史上,一场现代化海陆空军队与几乎近代化轻步兵的军队的激战拉开帷幕。

  鉴于一·二八事变作战教训,闻讯日本增兵,国军迅速编组京沪警备司令部为第9集团军,在继续进攻同时,对日军形成右翼牵制性防御作战。

  同时,国军急调赶赴上海的黄埔精锐第18军、第74军(淞沪会战期间编成),以及皖军、闽军编成的第39军组成第15集团军,由时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指挥,向登陆日军发动反击。

  日军攻击猛烈,国军防御顽强,鏖战累日,淞沪会战主战场就此从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等上海市区,转移到长江口南岸吴淞、宝山、江湾、杨行等区域。

  这是处在日军极为强大的海军舰炮、战机火力全覆盖的危险区域。

  第15集团军在此血战不退,付出了淞沪会战最为惨烈、惨重的牺牲。

  日军企图速战速决,仿效七七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经验解决上海战事失败,于是,日本海、陆军一边相互埋怨,一边妥协配合,各自增加军力,继续投向淞沪战场。

  在吴淞、宝山、江湾、杨行等地登陆与反登陆拉锯战中,因为远程火力完全无法抵抗日军,以南京精锐为主的国军各部只得发起步兵反击,以人海填火海模式遏制日军攻势。

  国军在日本陆海空三军立体的火力熔炉里苦耗抵御,惨重伤亡,势所难免。

  彼时,日机狂轰滥炸之间,游弋外海日军战舰轮番上阵,舰炮齐发,数轮轰炸,坚守在阵地里的多部国军尚未见到日军冲锋,早被日军远火急袭打得血肉横飞,自旅、团、营长以下,伤亡惨重。

  国军一个师上去之后,支持不过两天,就被消耗殆尽……

图片

  淞沪会战在远程火力掩护下进攻的日军步兵。

图片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重炮阵地。

  战至9月6日,宝山城失陷,第18军守军姚子青营全部壮烈殉国。

  是日,吴淞主阵地杨步飞第61师伤亡5000有余,无力续战,吴淞失守。

  由此,坚守月浦的第18军夏楚中第98师阵地,也就直接暴露在日军攻势之下。

  激战至10日,拥有上万人枪的第98师能够战斗官兵不过500来人。

  彼时,陈诚坐镇前敌指挥部,亲自训令夏楚中:

  ”月浦为我军唯一枢纽,如弃守,日军即可侧击我军,打通前往上海通道,且使我18军无法撤退。

  尚有一营,你应有营长之决心,以一营挽救全局,如仅剩连、排,你即以连长、排长自任“。

  夏楚中慷慨受命,率残部死守不退。

  此刻,国军第15集团军防御阵地面临全面崩溃,局势十分危急。

  如是月浦有失,日军大举攻击上海,先于国军后续援军赶到之前击退国军,那么,日军极有可能在9月结束战事,使得淞沪会战也就打成了华北平津态势。

  日军速战决胜态势,必然使得中国抗日持久战必然难以实现;使得中国抗日战略遭到无以挽回的全面失败。

  陈诚心急如焚。

  就在国军第15集团军全面战线面临崩溃的关键时刻,胡宗南亲率第1军赶到战场。

  当时,国军第1军无论成军历史,或是官兵素质、作战经验、装备给养,都是国军序列名副其实的一等一的主力军。

  1937年七七事变消息传来,第1军官兵抗日热情高涨,数次请战。

  此后,胡宗南往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在8月上旬赶回部队,召集全军的师、团、营长等各级军官传达庐山讲话,要求尽快进行战斗动员,完成作战准备,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淞沪会战爆发,8月29日夜间,驻扎徐州的胡宗南第1军即接到全军前往淞沪参战命令。

  就此,同样心急如焚的胡宗南即亲率军部,随首批出发的第1军李铁第1师,连夜赶往上海。

图片

  淞沪会战期间,向上海城内发起攻击的日军炮兵阵地。

图片

  淞沪会战,被战火封锁的苏州河。

  8月30日,第1军李文第78师由河南归德乘火车南下。

  按照作战计划,胡宗南第1军将在无锡集结待命。

  长途行军到达无锡,喘息未定,第1军即收到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要求参战的紧急命令。

  于是,官兵尚未下车,旋即按照命令,转向火速赶往宝山一线支援。

  胡宗南率部乘火车抵达南翔,准备增援宝山,但是,受日机狂轰滥炸威胁,只得昼伏夜行,等到一路辗转进抵刘行、杨行一线时,宝山、吴淞等阵地已经失陷。

  宝山、吴淞失陷,新的防线尚未建立,上海暴露在日军攻击锋芒之下。

  战局直转之下,危机万分。

  第1军作为生力军,成为左翼兵团部署新的防线的主力部队。

  当时,第1军按照左翼兵团作战计划,火速行军,转向杨行、蕴藻浜、纪家桥防线作战。

  就在陈诚忧心如焚之间,就在日军登陆成功,凭借宝山,淞沪,猛扑而来的关键时刻,第1军第1师终于出现。

  他们于上海的前面,在杨行、蕴藻浜、纪家桥阵地,挡住了呼啸而来的日军。

  血战开始了。

  当时,日军急于速战取胜,以军事胜利封口国际舆论,也企图借淞沪战事展示其国力军力,是以,日军每次攻击,无不倾其全力猛烈攻击。

  日军以战机轮番轰炸,以军事气球、侦察机观测引导舰炮轰炸,狂轰滥炸之后,再以步兵猛烈冲锋,其战力远非缺少远程火力的国军可以抵挡的。

  随着淞沪会战的升级,杨行、蕴藻浜、纪家桥阵地成为淞沪会战的核心战区。

  为减轻日本海军炮火的威胁,利用狭窄纵深坚持防御,胡宗南请示集团军司令部后,决意按照最高统帅部守势待机战略,在杨行一线向南撤至刘行、顾家宅和罗店一线,转移阵地、逐次抵抗。

  ——胡宗南在淞沪战场使用这一战术后来为多部国军仿效,成为弱势国军抵抗日军的较为有效的战术。而后,抗战八年,退后作战,滞缓日军攻击,直至发起反击日军,为国军在正面战场作战的常用战术。

  仅此战事,即可证明胡宗南确具相当的指挥水平。

  其实,战争年代来不得虚假,如是胡宗南真如传闻这般无能、草包,如何可能为国军老牌精锐第1军的军长。

  9月11日,国军退出被日军陆海空火力完全覆盖的杨行阵地,沿金山至刘行公路次第设防,层层阻地。

  当时,第1军防守地域地势低缓,多旱地,少水田,道路良好,桥梁坚固,利于日军步坦协同动作。

  更加上日军作战背靠登陆场,补给容易,战区附近江湾跑马场又有日军抢修的临时飞机场,因而,被日军选作主攻方向。

图片

  侵入淞沪的日舰出云号。

  首次与日军交手,胡宗南判断敌情我情,即向求战心切的各师、旅、团部队长们下达了灵活作战的命令:

  现在对日作战,敌人火力占优势,我们不能单凭勇气。

  必须在白天少活动,利用夜间修补,加强工事,才能减少损伤,持久与敌周旋。

  此后,在参战整个淞沪会战期间,胡宗南日夜在战场指挥,频繁出入战事激烈前敌,临阵指导、指挥作战,官兵见之,无不感奋。

  ——挡在日军主攻前面的第1军第1师,号称国军精锐,其主要火力不过数门75口径山炮。

  实战中,正是第1军不断以战术性后退消耗日军攻击锋芒,随后展开逆袭、夜袭进行反击,这才使得装备极为落后的国军,居然数日之内,和陆海空日军打成拉锯态势。

  可见,如无胡宗南临阵指挥应对有方,很难说第1军在淞沪会战作战如此出色。

  不过,当时中日战力悬殊确实太大。

  国军仓促间抢修临时工事在杨行、蕴藻浜、纪家桥防御日军,既没有地利优势,又缺乏防御纵深。于是,在日军陆海空火力覆盖之下,国军顷刻间便陷入被动。

  在白天只能苦守挨打之余,国军最为期盼,就是等待夜幕降临。

  无论白日战事如何惨烈,每至入夜,国军随即发起夜袭……

  夜色掩护,国军突然反击,和失去舰炮、战机支援的日军近战、夜战,搅浑厮杀,似乎找回了一丝希望。

  第1军训练有素,久经战阵,夜袭之间对撞装备先进的日军,毫无畏惧。

  期间,第1军夜袭作战,当先的第1师第1旅的两位黄埔系旅长李正先、刘超寰,因为亲自率队反击,先后负伤。

  日军数度发起势在必得的攻击,最终还是没有冲破第1军的防线。

  战事危急,第1旅副旅长兼第2团团长杨杰少将亲临西塘阵地前线指挥作战。

  日军炮火凶狠,轮番轰炸后国军阵地已被夷为平地,国军官兵伤亡惨重,阵地危在旦夕。

  1937年10月11日夜间,日军发起步坦冲锋,突破国军阵地,上级询问战况,杨杰回答,尚能支持,不须后援。

  言毕,杨杰旅长愤然持枪,亲率预备队向迎面猛攻的日军发起逆袭,迎面冲锋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图片

  在淞沪会战殉国的杨杰将军和守护将军遗体的卫兵。

  第1军第1师第2旅李友梅第4团防守杨行主阵地。

  李友梅,黄埔四期,升任上校团长年仅25岁,是当时国军当时最年轻的团长之一。

  该部刚进入杨行镇,即遭日军30多架飞机和舰炮轰炸拦截。

  彼时,小镇杨行火光冲天,顿成废墟。

  李友梅第4团借残垣断壁镇坚守不退,五昼夜间,顶住日军步坦协同攻击十余次。

  此后,李友梅奉命率部转移到杨行至罗店一线阻敌,旋即坚守第1师突出阵地刘行东王宅。

  东王宅是第1军防线的核心阵地,自然也是日军急于突破的核心目标。

  白昼,日军以舰炮、战机轰炸,以坦克当先突破占领东王宅阵地,入夜,李友梅团各位营长则亲率突击队发起夜袭,近战、肉搏,夺回阵地。

  次日天明,日军再施以猛攻,夜间,国军亦再次发起夜袭。

  如此激战不休,直至9月17日黎明,阵地四失四得。

  数日鏖战之后,李友梅团伤亡极为惨重,部下营、连长几乎伤亡殆尽,全团幸存者不过百人。

  这天,日军再次猛攻阵地,李友梅死战不退,不幸遭遇日军炮火覆盖,当场牺牲,尸骨无存。

  是役,第4团伤亡惨重,官兵十损七八。

图片

  李友梅殉国后被追授陆军少将,蒋先生为之题词:气壮山河。

  在日军远火猛攻,地面猛冲的正面,国军第1军还是死战不退,挡在了上海的前面。

  当时在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中校科长刘劲持《淞沪警备司令部见闻》回忆:

  “胡宗南部接防后,士气旺盛,作战顽强,对敌人寸土必争,每屋苦战,打了一个星期,始终守住阵地,因此伤亡惨重。

  胡宗南一声不叫。

  顾祝同知道了,在电话中说今晚派某部来换防,胡才说再不换防,明天我也要拿枪上火线顶缺了”。

图片

  淞沪会战,杨行阵地的国军一处前敌指挥所。

图片

  吴淞口外的日军舰队和等待登陆的日军。

  后来,坚持到援军换防退下来,目睹王牌第1军悲壮场面,在前线采访的著名报人张季鸾撰文感叹:

  “第1军为国之精锐,如此牺牲,闻之泫然”。

  第一轮鏖战,国军第1军伤亡十之七八,该军自北伐以来蓄积精锐几乎被消耗殆尽。

  淞沪会战期间,素以敢死、善战闻名的桂军赶到淞沪战场,因初次日军交手,不了解日军火力和战法,即在发起集群冲锋之时,遭到日军海陆空炮火急袭,损失惨重,失去战力,退出战场。

  白崇禧比较两军战况,尤为第1军淞沪作战由衷感叹:

  “桂军10个师只打一天,只有第1军能打,该军两个师阵地,始终屹立不动”。

  然而,从杨行主阵地、西塘阵地等暂时退后的、战损极为惨重的第1军并没有退出淞沪战场。

  在补充2000余秦地冷娃新兵后,第1军残部奉命再次凭借残部和新兵,挡在国军苏州河防线的主阵地,迎战日军,掩护淞沪参战国军各集群进行战略撤退。

  此后,第1军在激战多日奉命撤出苏州河防御战之后,该军又次战损高达十之七、八。

  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第1军承担主要方向作战,已补充兵员四次,换防接防五次,是名副其实的淞沪会战参战国军主力军。

  期间,第1军16个团,连日苦战,补充数次,其中团、营长以上伤亡,前仆后补,累计伤亡多至一百数十人,连、排长几无幸存者。

  尤其该军第1师,旅长两个,先后伤了三个,团长四个,先后死伤五个,全师连长除通信连长外,余均伤亡换人。

图片

  报考黄埔军校之前的胡宗南。在淞沪会战期间,胡宗南担任第1军军长。

图片

  淞沪会战,进行巷战的日军站在沙袋掩体后面。

  经此一战,第1军战损消耗惨重,使得自广州革命第二次东征建军,全程参加北伐,中原大战所向披靡,走出了蒋介石、何应钦、钱大钧、王柏龄、胡宗南、卫立煌、蒋光鼐、陈诚、刘峙,蒋光鼐等国军高级将领的国军第一主力第1军,就此元气大伤,无法恢复。

  第1军就此退出了国军一流主力阵容。

  因为太多的高级将领、各级军官和老兵牺牲,使得第1军在八年的1945年参加抗战大反攻时,战力依然无法恢复,最初的淞沪会战之光荣终究被新崛起的新1军、第5军等“五大主力”遮挡……

  不过,今天我们回望淞沪会战相关资料依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年的国军第1军在淞沪会战,确实打得悲壮,勇烈。后来抗战战绩平凡,既有战略位置趋向后方的现实原因,更有军中精英几乎伤亡殆尽等无奈原因。

  十四年抗战,为纯粹的中国的记忆。

  在91年之前,在抗战爆发当时,受限全国教育和文化落后影响,国民的绝大多数活在闭关锁国的小农天地,几乎不具备现代家国观念。

  对他们而言,无论生活在沦陷区或者大后方,即便日军侵略上门,只要万幸没有直接踏破他们的门户,他们都能够在夹缝间逆来顺受,默默无声地秉承良民思维,吃苦耐劳地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与之对应,在抗战爆发早期,能够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战士,如非国人之铮铮铁骨与血气凛然的强者,就必然为中国最早接受现代教育和思想觉醒的青年精英。

  回望那段历史,可谓苦涩。

  如果说日本侵华对中国文明进程最大的破坏,那便是以侵略战争,逼迫着中国那个时代的珍稀和宝贵的民族精英,尤其青年精英,为保家国走向战场,最终殉国。

  他们黯然死去。他们大量死去。

  他们的死去,最终却掩护和保护了更多的人得到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机会。

  抗日战争造成中国优秀的人文和人口资源的损失,产生极为消极、负面苦果,影响中国社会正常发育,可能需要用数以百年的时间去慢慢消化。

  当然,这是一个因为并不具备太多现实价值而少为人思的问题。

  于是,我每每走在机场、火车站、大街小巷,眼望张袂成阴摩肩接踵的人潮,总会唏嘘、感慨着希望,除却我以外,还是应该有人还记得他们吧。

  我们的抗战的英雄必须活着,在我们的记忆里……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2-05-28 09:18: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橡树 |第74军往事:血战万家岭,虎贲立威(结局)

下一篇:橡树 | 忘却他们,于心何忍:从《八佰》谈起淞沪会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