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橡树 | 悬系中国命运的武汉大撤退
2020-02-05 14:12:15  来源:流浪的橡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这是中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年头。

  是年,日军在北方和苏俄达成妥协,一面收拾在台儿庄会战被重挫的士气,一面动员、调集本土和关东军兵力,加大投入了中国战场。

  7月,抗战爆发一年后,日军调整侵略主要方向。

  为消化中国军队在花园口决堤形成黄泛区天险阻碍,日军决定,以上海为战略发起点,自东向西,长途奔袭武汉。

  武汉,成为日军的速战决胜的侵华战争的最后战略目标。

  日军认为:

  攻占汉口,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

  武汉,是年,国运所系。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扼控平汉、粤汉两线陆路和长江、汉水等水路,既有九省通衢之称,更是随洋务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少有的工业城市。

  在当时,武汉是中国钢铁、机械、纺织等近代化工业重要基地。

  汉阳造步枪、迫击炮等武器,更是中国抗战的根本性军工资本。

  何况,随着东北、华北、京沪杭地区的沦陷,进入1938年,武汉已经是中国尚未沦陷的唯一的最大的工业基地。

  此外,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期间,国民政府十万火急由京沪杭、豫、皖、苏、浙、鄂、湘等地匆忙撤出军工、钢铁、煤炭、服装等等工业设备、器材、原料等物资辗转千里,积压武汉,亟待转运进入川渝大后方。

  同时,由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转移而来的中国工、农、兵、学、商等数以千万计人口,自水路交通,不断集中武汉。

  这是中国最早的萌芽了家国意识的人口,他们在觉醒之后,以脚投票,既表达自己对日本暴虐侵略的反抗,更是中国持久抗战的重要人口资源。

  抗战历史上,极为悲壮的人口迁徙,在1938年的武汉,渐进高潮。

  1932年,准备转移到南京的故宫博物馆藏品。抗战爆发,这些藏品基本得以转移重庆。

  在中国持久抗战的大战略棋盘上,武汉,自然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战略要点。

  囤积在武汉的仅有的可怜巴巴的工业设备、设施、资源,正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坚持持久抗战的最后本钱。

  在大片国土沦丧,人口损失情况下,当时能够自愿追随政府西迁入川的迁徙民众,无疑是中国坚持持久抗战的最后血脉。

  显而易见,如果武汉在1938年无法转运这些人口与物资,那么,后来的持久抗战,自然无从说起。

  武汉背负的,正是抗战中国奄奄一息的国脉。

  日本人自然也明白这点。

  于是,日军集结陆、空、江现代化25万余重兵沿长江水道、大别山北麓向西分进,气势汹汹,企图抢在中国大迁徙、大撤退尚未完成之前,在战略上钳击、合围武汉。

  是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

  以武汉三镇为核心,以长江中游水道为轴心,在鄂、湘、皖、赣、豫南广袤国土上,抗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会战就此打响。

  日本在武汉会战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

  日本企图通过会战,快速占领武汉,以彻底摧毁中国抗战人口、经济基础。同时,利用武汉作为中国心脏的九省通衢位置优势,分割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的联系,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经济掠夺,继而压迫中国无力再战,只能屈服,实现速战决胜的目标。

  1938年,夏秋,武汉外围激战连绵。

  武汉会战的主战场波及鄂、湘、皖、赣、豫南等辽阔土地。

  彼时,中国以近代化步兵为主体的军队寸土寸血抵御着日军陆、江、空现代化军队的轮番攻击。

  这是无数人用性命掩护无数人进行空前大撤退的大决战。

  这更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关系中国国脉存亡的苦难的行程。

  于是,武汉会战和武汉大撤退,便成为抗战八年最具标示性和影响性的大事件。

  列车上,沿粤汉线大撤退的国民。

  早在抗战爆发之前,为备战抗战,1935年10月,蒋介石即在成都发表讲演,阐述了持久抗战的基本战略思路:

  四川在天时、地利、人文各方面,实在不愧为中国的首省,天然是民族复兴最好的根据地。

  川渝云贵地区,地势复杂,山川险隔,素有蜀道难于上青天之说。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川渝云贵之地工商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沿海地区落后很多,看似根本无法支持中国抗战。

  然而,大西南既有重庆一地稍具近代化工业规模,也有以成都为核心的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基本的工业、农业垫底之外,以川渝为起点,大西南既可借西北国际交通线寻求苏联援助,还可以由云南经滇越线得到欧美盟国的援助。

  以弱敌强,坐守易守难攻之地。

  显然,这确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坚持抗战的根本战略。

  可想,中国一旦完成对武汉物资、人口的迁徙,完成川渝云贵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重新布局,日军再想战略西进,纯粹天方夜谭。

  ——构思何其宏大,实践起来,一眼看去,却又是釜底抽薪之无奈。

  不过,就当时局势而言,武汉一地悬系中国命运,确属现实。

  其实,武汉大撤退一直是抗战中国的战略选择。

  抗战爆发,尚在南京会战期间,1937年11月,中国国防会议即以《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宣布:

  决议将国民政府迁移到重庆。

  日军对武汉和长江航道的大轰炸。

  11月26日,南京会战前夜,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主要机关抵达重庆。

  中国中央政府入川,受到川渝大地政府、军队和民众的热烈欢迎。

  12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基本完成西迁,在重庆正式办公。

  1937年,继七七事变、淞沪事变爆发,中国在华北以南口会战、保定会战、太原会战,在京沪杭和华东、华中,以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及徐州一带会战,以百万抗战军人正面抗战牺牲,苦苦阻挡、滞缓、延迟日本攻势。

 

  
淞沪会战期间,正在撤退的工厂设备、器材车队。

  这些会战,在抵御外侮的战役、战术等军事价值之外,最大的战略价值有二:

  其一,争取扭转日军自北而南的战略进攻轴线为自东向西轴线,粉碎日本速胜战略企图,实现己方持久抗战战略;

  其二,为实现持久抗战,主动在正面作战,层层滞缓日军攻势,以求战略上掩护中国抗战的大迁徙、大撤退。

  抗战军兴,明知己方以近代化军队对抗现代化日军,战力对比极为悬殊,无数抗战军人以身许国,义无反顾走向了华北、华东、华中正面战场。

  他们向死血战,不断以性命抵抗、消耗着日军的攻势,付出了惨重的牺牲。

  他们的牺牲,为中国抗战的大迁徙、大撤退赚来了宝贵的空间和时间。

  正是血战、鏖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激励、保护中国有限的工业能够投入抗战,专门对上海、南京等各地公布了《迁徙须知》:

  凡中国国民投资之工厂,均可一律迁徙。

  迁徙转移目的地为武汉。

  政府给与相当津贴。

  《迁徙须知》公示以后,华北、京沪杭等地的相关工厂纷纷报名登记,开始了抗战最早期的紧张的大迁徙、大撤退。

  由宜昌逆江上游的民生公司轮船。

  家国意识萌芽,使得很多企业家为相应政府呼吁,主动停产、撤装设备,装备西迁。

  当时,上海除却上海炼钢厂为政府重点项目之外,因为上海其他各家机械厂设备、设施、器材及产能规模较小,抵不过金陵兵工厂、巩县兵工分厂等企业,因而没有划入抗战撤退的重点项目,得不到政府补贴。

  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黄炎培等上海名流、企业家组成上海市抗战救援会,纷纷写信抗议国民政府“歧视”。

  抗议的同时,这些企业家们自掏腰包,先行一步,开始了工厂的搬迁。

  ——前线付出惨重伤亡多坚守一天,京沪杭地区大撤退就多了一天时间。

  这也是淞沪会战国军牺牲惨烈而血战不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难当头,这些工厂甘冒日军战机轰炸西迁,他们每一次成功搬迁,即为后来抗战保住了一分元气。

  平汉线向武汉迁徙、撤退的军民。

  淞沪会战如此,其他会战同样如此。

  也正是这些被很多人嘲笑、指责的官长无能,士兵懦弱,指挥无方,一溃千里的若干大会战,在客观上却掩护着无数的国民、工厂设备、设施等在1937年的战火中,一路颠沛流离,历经艰险,在1938年辗转撤退到达了武汉。

  回望抗战,如是系统、客观地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苦撑待变,苦撑取胜之前因,再看这些1937年至1938年初期看似溃不成军的若干大会战,以及由华北、华东、京沪杭等地往武汉汇集,再由武汉西撤大西南的武汉大撤退、大迁徙,自然又是另外一种结论。

  1938年,武汉会战前夜。

  为保障武汉大撤退、大迁徙的高效进行,蒋介石、周恩来等中国精英们联手制订的《抗战建国纲领》共32条在武汉发布。

  《纲领》是涉及到抗战时期各个军政机关,以及关系平民、文教、医药、物资、孤儿、工业、经济单位等等撤退、建设等等方面细则。

  随着《纲领》公布,中国抗战史诗般的武汉大迁徙、大撤退拉开了序幕。

  ——当时,我的祖父和他的兄弟们正在武汉。

  相传,1938年春季,于战乱中,他们等来了由山西祁县、开封避难而来的我的曾祖母等妇孺家人。

  全家在武汉团聚仅一天。

  次日,我的祖父接到电报,匆匆忙忙往桂林、昆明而去。

  在桂林、昆明,他将在负责抗战军用物资的贸易、采购,这是他为抗战尽的义务。

  我的伯祖父则随国民政府财政部机关撤往重庆南泉。

  我的祖父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祖父则报考了中央军官军校,离开了武汉,去往成都。

  短暂相聚,他们在抗战乱世留下了一张至今让我贴身珍藏的照片。

  每次看着照片的先辈,往事如此真切,总会使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1938年春,我的曾祖母(中坐者)、父亲(怀抱者)和祖父渠川长(右二)、祖母(左二)、伯祖父渠川金(右一)、伯祖母(左一)、叔祖父渠川宁(右三)于战乱中,在武汉团聚。

  据说,当时的武汉危城,码头、车站忙而不乱,等待撤退的人们于悲愤、恐惧之间,秩序井然。

  ……

  直到武汉沦陷当天,武汉大撤退几乎没有停歇。

  那些由武汉抢运,冒着日军飞机轰炸威胁,最终运抵宜昌的入川的物资,在抗战八年,为在西南建立了体系化的新的工业区,尤其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炼钢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由此,中国持久抗战这才有了苦撑待变,苦撑取胜的本钱。

  后记:

  一晃,经年。如今重疫围城武汉,再谈往事,还望苍天庇护,愿我中国能够再次突围。

  (原载公众号:流浪的橡树)

责任编辑:智轩 最后更新:2020-02-07 14:09: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橡树 | 由淞沪到湖北,从武汉突围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