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新四军肖像】韦国清:从普通战士到开国上将
2020-08-11 10:44:57  来源:星炬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韦国清,原名韦邦宽,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4岁时他以农民自卫军战士的身份投身革命,从普通战士成长为新四军一名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成为了享誉中外的“开国上将”。韦国清打仗勇敢,具有坚定而远大的理想信念,同时他有着很高的军事战术素养,文武兼备。

  一

  1913 年 9 月 2 日,韦邦宽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太平乡(现板梅乡)弄英村的一农家。虽然家庭贫苦,但父亲韦宗典仍然每月节省几桶米来送他上学。他聪明好学且读书用功,念完了私塾,这在桂西贫穷的壮族农家已经是有学问的少年了。大革命期间,曾任东院区农会副会长的父亲惨遭当地反动民团杀害,接着祖父韦庭繁也遇害,韦家房子被烧,田地被夺。1928年夏,韦邦宽为了报血海深仇,前往大厂镇加入了韦拔群组织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为不连累亲人,他改名为韦国清。不久他参加了攻打东兰县城的战斗,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1929年11月,韦国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在广西和张云逸、韦拔群等人组织发动著名的百色起义,红七军成立,创建了右江苏区和苏维埃政府,韦国清跟随韦拔群参加了这场著名起义,成了红七军第三纵队的一名战士。当时年仅16岁的韦国清只是红七军中的一名小兵,由于他幼年读过私塾,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被选调入红七军第三纵队宣传队。1930年7月,韦国清被选送到平马镇的红七军教导大队学习,得以聆听邓小平、张云逸等讲课。他十分珍惜这次接受军事教育的机会,起早贪黑地训练。

  大强度的训练导致大腿内侧磨破,伤口感染化脓,抹些茶油后继续训练。这是韦国清第一次接受系统严格的军事教育,政治理论、文化素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毕业后,韦国清被调到红七军第 55 团担任排长。1931 年 2月,他光荣成为了中共党员。1930年11月,受“立三路线”的影响,红七军被迫离开右江苏区,向柳州、桂林一带进发,一路上恶仗不断。韦国清在艰苦的战斗中经受了打硬仗的锻炼,他不怕牺牲作战勇猛。在惨烈的梅花村战斗中,他表现出色,在战后升任第三连副连长。在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后,韦国清跟随红七军进行北上湘赣苏区的“小长征”,辗转广西、贵州、湖南、广东、江西,行程7000余里,于1931年4月抵达遂川。红七军转战安福、宜春等地区,有力配合了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韦国清在战斗中升任第三连连长。7月,红七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编入彭德怀任军团长的红三军团,随即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

  二

  1931年10月,中革军委为培养提高红军指挥员,决定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次年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由于在反“围剿”战斗中的出色表现,韦国清作为红军优秀基层干部被选送参加学习,接受正规军事教育。学校的条件十分简陋,上课时学员背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政治教育主要宣讲党的纲领、政策,军事训练以步兵战术为重点,韦国清还利用文化学习的时间学写家信、文书,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业时,韦国清取得了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他良好的军人素质得到学校校长叶剑英的注意,决定他留校任教,并在特科继续学习三个月。

  三

  在特科的学习中,韦国清被安排在工兵连学习,由于成绩优异,1932年10月升任为工兵连连长兼教员,一年后,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分编为中央红军大学、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其中特科学校下设炮兵营、工兵营和重机枪营,韦国清又升任工兵营营长。1934年1月初,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打城墙高大坚固的福建沙县县城时遇到困难,要求中革军委派工兵支援,韦国清按照校领导指示,分析了战况,认为在缺乏重型火炮的条件下,需要工兵实行爆破来炸开城墙。在他的指挥下,中央苏区的工兵成功实施对沙县城墙的爆破,帮助红三军团歼灭守敌2000余人,缴获大量苏区紧缺的战略物资。

  1934年1月,韦国清被选调到瑞金的中央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上级指挥科学习。红大是红军的最高学府,上级指挥科则为了培养红军的团长、营长而设置,设政治班和军事班,韦国清被分配在政治班并任党支部书记。红大的学员进校后,不分职务高低,一律过普通战士的学习生活,每天上课6个小时,此外还有军事操练和讨论。他十分珍惜这次接受军事教育机会,刻苦认真,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5月学习结束,成绩优异的韦国清留校担任专职党总支书记。该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主力红军长征前夕,中革军委决定将四所军事学校合编为红军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干部团下辖上级干部队和四个营,韦国清任第四营特科营营长。特科营在长征途中担负架桥开路的任务,他多次参加或独立执行关系全军命运的重大行动,率领特科营站稳立场,克服困难,展现了他对党的忠诚和军事指挥才能。

  四

  特科营在长征路上所接到的第一个重大军事任务,是在于都河(又名“贡江”)上架设两座浮桥。韦国清率特科营工兵连沿贡江急进,用半天时间搭起两座浮桥,保证中央纵队大部顺利渡河,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长征部队抵达湘西境内的道县后,韦国清带领工兵连急行120公里,用一夜的时间架设起一座250米的湘江浮桥,保证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在长征中的数次架桥战斗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当属乌江架桥。为了突破乌江天险,由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监督,特科营领受了在险急的乌江上架设浮桥的任务。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江面宽 250 米,最深处 15 米,架桥不仅缺乏器材,还要面对敌人炮火的轰击。工兵连采取用大竹篓装石头沉入水底以固定浮桥的办法,用36个小时在乌江上奇迹般地架起一座浮桥,为中央红军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立下奇功。之后,韦国清与干部团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以无所畏惧的信念和无坚不摧的毅力经历了严酷的考验,他也升任为特科团的代理团长。在面对张国焘企图分裂中央、分裂红军的重要历史关头,韦国清坚定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依然跟随中央红军北上,表现出对党的绝对忠诚。1935 年 10 月 19 日,韦国清随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红军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在原先红军大学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即“抗大”)。在一次掩护中央领导机关转移的战斗中,韦国清腰部中弹身负重伤。伤势好转后,他一再要求参加工作,组织上则安排他到抗日红军大学第一科学习。当时第一科的学员几乎都是红军师以上的干部,有罗荣桓、罗瑞卿、彭雪枫、张爱萍、刘亚楼、耿飚等。学习结束后,韦国清担任了抗大附属步兵学校的特科团团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踏上了抗日救国的新征程。皖南事变后,韦国清被编入新四军的战斗序列,历任旅长、副师长、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又任人民解放军苏北兵团司令员、三野第10兵团政委等职,在党的培育和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从一个农民自卫军战士,成长为身经百战、智勇双全的新中国开国上将,为民族复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8-11 11:51: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肖像】粟裕挥师四渡长江

下一篇:【新四军肖像】薛司令小岛遇险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