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
2018-09-15 10:57:32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苏联威特比斯克省人,1884出生。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属布尔什维克),1906年当选为党的四大代表。

  1906年此后几年,在美、英等地的俄国流亡者中间活动。十月革命后回到苏俄,在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出席了共产国际一大和二大,并于1921年1月出任共产国际驻柏林特使。

  人物经历

  鲍罗廷生于俄国西部一个犹太人家庭。年轻时曾当码头工人,1903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1] 。

  1904年随列宁到瑞士进行革命。

  1907年春赴美国侨居并结婚,曾在芝加哥加入美国社会党。

  1918年十月革命后回俄国,在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

  1919年3月出席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曾到美国、墨西哥、英国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23年奉派到广州,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及苏联驻广州政府全权代表。鲍罗廷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提出按苏联共产党的模式改组国民党的计划。之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顾问,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他的翻译先后有张太雷、瞿秋白、傅大庆、杨明斋、李仲武、卜士奇、黄平、李瑞等。鲍罗廷作为苏联代表,负责联系苏联政府派军事顾问团及调拔金钱、武器支持黄埔军校,他还多次到军校介绍十月革命经验和苏联红军的生活和政治工作。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鲍罗廷起草了所谓《致苏联遗书》(孙中山未签字)。

  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鲍罗廷被任为政治顾问。廖仲恺刺杀事发后,国民政府采鲍罗廷建议,由汪兆铭、许崇智、蒋中正组织特别委员会,宣布戒严并总揽军政权力。


鲍罗廷

  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最高顾问。1926年12月随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鲍罗廷在武汉大力推动反英运动,指责“农民运动过火”。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遭到国民党南京政府通缉。6月17日,陈友仁正式通知鲍罗廷,武汉国民党中央已解除他的职务。同年7月鲍罗廷离开武汉,10月经蒙古回苏联。之后曾任苏维埃劳动人民委员、英文《莫斯科新闻》主编。

  1949年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间谍案牵连入狱,被指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流放到西伯利亚。

  1951年5月29日死于伊尔库茨克的一个劳改营中。

  生平事迹

  于中国国民党工作时期

  1923年5月,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10月初,到达广州,不久被孙中山聘任为国民党组织训练员,参与国民党改组和国民党组织法、党章、党纲等草案的起草工作。10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集国民党改组会议,鲍罗廷就国民党改组问题和新制定的新章程草案作了报告。会议聘任他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顾问。12月底,在国民党上海执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国民党改组的纲领草案。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他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为促成国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革命委员会,自任会长,任命鲍罗廷为顾问,规定遇本会长缺席时顾问得有表决权。同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他随同北上,在北京曾两度访问冯玉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孙要求鲍罗廷向莫斯科转达他的遗言和致苏联的信。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任政府高等顾问。1926年2月,离广州。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4月底返广州,与蒋介石多次商谈国共合作问题,对蒋介石提出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活动的种种要求采取了让步政策,致使尔后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蒋所提出限制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九条。北伐军攻占武汉后,11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迁武汉,鲍罗廷于12月抵武汉。在他建议下,到汉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组成了临时联席会议代行最高职权。同月,出席了在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陈独秀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和会议通过的决议,得到鲍罗廷的认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鲍罗廷在国民党政治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战略退却"的口号。随后在中共“五大”会议上,和陈独秀又提出了向西北发展的错误主张。5月,共产国际给中共发出紧急指示。6月初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个指示,鲍罗廷等国际代表表示该指示一时无法执行,从而失去了挽救中国革命的最后时机。6月17日,陈友仁正式通知鲍罗廷,武汉国民党中央已解除他的职务。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国际派来接替鲍罗廷的代表罗明纳兹到达武汉。7月底,鲍罗廷等返回苏联。

  返回苏联时期

  回苏后,担任劳动人民委员及塔斯社代理负责人,并在外交出版社工作,一度曾任《莫斯科新闻》英文版主任。其间,他多次发表有关中国革命的演说和文章。1949年初他在莫斯科被捕,1951年5月死于远东的一个劳动营中。后来苏联为他恢复了名誉。

  参考资料

  1.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维基百科[引用日期2013-06-20]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8 15:12: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

下一篇:黄埔军校的苏联教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