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缅甸前线做译员杂忆
2018-03-09 17:05:49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重庆大学 张修正 撰稿  点击:  复制链接

  应征译员初入战时印缅

  1944年初,由于盟军的介入,原来在民间召募的译员已不敷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国的“最高当局”下令征调在大后方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翻译人员。受当时的中国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管辖。

  我所在的重庆大学与其他四川沙坪坝及磁器口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就提前结束下学期的课程,被征调到沙坪坝进行翻译人员训练。

  后来,大部分人被调到复兴关中央训练团继续受训。而我和其他20多个重庆大学及中央大学的学生首先被派往印缅战区。

  几经辗转,这群临时抽调的学生“译员”被送到了缅甸北部地区,我被分配在前沿指挥部所在地夏都塞的野战医院。

  这个医院地处二线,由前线急救站和附近单位送去伤病兵,在那里医治后,需转院治疗的往后方转院送,如果再需往后方送的,就到总医院。

  野战医院确有一些野战的味道。因为需要随前线向前推进而跟进的需要,病房是就地取材用竹子搭成的棚子和铺位,负责修建的中国伤病管理组也是竹棚棚,美国人都住在一大片帐篷区内。

  我和其他几个译员所住的帐篷单独设在中国人区和美国人区的中间,两边呼叫翻译官都很方便。“翻译官”三个字大家都会叫。

  野战医院的工作

  我所在的野战医院下设三个分院,每个分院大致都有一套人马。我就属于第二分院。平时三院都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医院;但当战事向前推进一个阶段,医院跟进时,需有一个分院作为先头部队找地扎营,再将整个医院搬迁过去。三个分院轮流派出。

  该野战医院院长是个中校外科医生。他的手术较高明,原来在美国就很有名,平时有大手术时,基本都是他担任主刀。分院长都是少校。军医大多是上尉的资深医生及少数的中尉年青医生。他们都是被征调的医生,所以没有行伍气息。有一段时期,医院调来一个华裔中尉。这个中尉只会讲广东话,虽然同是炎黄子孙,拉起家常来还不得不用英语。

  医院有自己的发电机。没有电,医院就不能执行正常的工作。医院有带汽油引擎拖动水泵的水车,由吉普车开到河边装水拖回营地供水。

  1944年4月,我初到原始丛林地带,原无人烟的地方。传闻那里还有被击溃的日军狙击手,美方发给他们每人一支来福枪。一段时期后,没有什么情况发生,大家就将长枪缴回了。事实上,整个一年半期间,我见过唯一的日军士兵,就是从前方送去医院治诊的一个病重的日本俘虏。

  从夏都塞到甘马因,从孟拱、八莫、南坎到木姐以及上缅甸的重镇腊戎都经过大小不同的激烈战役。我所在的医院每隔两三个月需随前线的推进而搬迁一次。

  不同于当年中国派出的远征军,这支由当年翻过野人山,在印度休整组建起来的余部,以及不断从中国空运到印度集中训练、配备的部队,再加上在盟军配合下反攻缅甸的队伍称为驻印(缅)军。除了空军及据称叫强盗团的美国陆战队真的在前线配合作战外,美军主要参战的都是些辅助部队,如空运、后勤、工程兵、通讯兵和医疗卫生兵等特种兵和技术兵种。在中国军队内均派有美军的联络官。

  到医院看病的伤病员,主要来自38师和22师。38师师长孙立人好象是美国佛吉尼亚军校出身,与美方关系密切,因此,他的师主要是美式装备。22师师长是廖耀湘,其师主要是英式装备。其他如战车营、辎重营、工兵营等辅助部队,他们有人去看病。

  每当救护车一到,院方担架兵将担架抬到门诊部,当翻译的就忙起来了。回想刚到医院报到的时候,当日就上任,作为学电机专业的我,口语本来说的不地道,医学更是门外汉。经过两星期的强化训练,初步摆脱了困境。后来应付自如。

  这个野战医院规模虽小却五脏俱全,门诊、急诊、内科、外科、牙科、放射、化验、手术间、病房、食堂、车库、仓库各个部门都有。

  手术间虽设在帐篷内,门窗有纱布封闭,地面铺上油毡,术前洗手池、消毒、麻醉设施、手术刀、钳、镊子 、缝合、吸气器、无影灯都一应俱全。我也曾带了帽子、口罩在旁看过他们动手术。总院的负责人是个外科手术高手,有时也亲自执刀。

  处于亚热带,那里最常见病是疟疾,最危险的是大脑炎,可以高烧致人昏迷不醒。治疗疟疾只用阿的平,而不用金鸡纳霜。20世纪40年代初抗生素药青霉素还没有问世,磺胺药剂是当时的主要消炎药。以消治龙为首,还有一些内外用药。当时服磺胺药不能吃鸡蛋,还要大量饮水排尿。

  战场向前推进,战火因推进而平息。但我所到之处,很长时间都看不到有什么居民。

  从原始森林中开辟出一条公路,医院只能建在公路的一侧。初到夏都塞时,天刚亮森林中的猴子啼叫个不停,大家似乎领略到“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意,置身于美妙和诗境之中。有个美国兵不知如何弄到一只猴子放在帐篷内,有次猴子将帐篷内的东西搞得一团糟,一条香烟撕开后把每支香烟折断,还对回到帐篷的人呲牙咧咀,后来竞然自己吊死在帐篷内。

  那里没有周日休息,晚间除非有电影,消磨时间成为一件难事。值班室隔壁有间阅览室,放着各种杂志和简装文学闲书可供大家取阅。另外有台收音机——是电子管的。半导体那时还没有出来。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3-09 17:07: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青年军二零一师孙国栋回忆录-我的抗日从军行

下一篇:王子清:抗战的简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