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铭记历史 警示未来(我的抗战记忆)——抗战老兵讲述抗战故事
2016-01-09 16:56:15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河北张家口女中秧歌队在和平印书馆门前庆祝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图片自上而下分别为:刘清霜、李泽民、贾里、秦友三、刘存信、许乃卿。

  

  侵华日军递交投降书。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1945年8月的今天,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东方主战场取得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胜利。这一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举国上下欢呼雀跃,大江南北奔走相告,无不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70周年过去了,抗战老兵难以忘怀那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一页,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今天,请抗战老兵打开记忆大门,还原抗战故事,是为了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编 者

  刘清霜:“粮食是抗日根据地的生命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98岁高龄的刘清霜老人的抗战记忆里,她最深的感慨就是“粮食是抗日根据地的生命线!”

  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结束后,刘清霜回到河南省清丰县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那时的村子里到处都有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手持红缨枪尽职尽责地站岗放哨,空气里飘扬着抗日歌声,人们的胸膛里激荡着保家卫国的热流。

  1942年9月,刘清霜被组织派往她的家乡——清丰县五区开展对敌斗争。残暴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对根据地实行“杀光、烧光、抢光”政策,频频窜至各个乡村抢夺百姓的粮食。为了夺回群众的粮食,清丰县五区区干队和民兵队的13名队员埋伏在距离日寇据点约一里地之处,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突然开枪,敌人以为遇到了八路军主力,惊慌失措,丢下粮食像兔子一样逃窜回据点。

  当得知区干队把粮食抢回来之后,乡亲们欢呼雀跃,高喊“胜利了”“共产党万岁”,在群众大会上,区干队把抢回的粮食发还给群众。通过这些反敌人抢粮的战斗,边区乘胜追击,解放清丰县,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威信和影响,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八路军。

  回想起1945年8月15日,老人难以抑制激动,她回忆当时清丰县召开了群众大会,向群众宣布了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会场顿时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泣不成声。各个区的群众欢庆抗战胜利,他们唱歌、跳舞、放起鞭炮庆祝抗战取得胜利,有的区还搭起舞台演出地方戏种,整个边区洋溢着比过年还喜悦的气氛。

  总结粮食工作在抗战中的地位,刘清霜说了这样的话:“没有粮食,就没有生存,粮食是我们的生命线。”粮食工作主要是号召群众交好粮、交公粮,是部队作战的物质基础之一,群众节衣缩食,支援抗战,而部队打的每一个胜仗,都让群众欢欣鼓舞。

  贾里:“大街小巷都是驱赶日寇呼声”

  “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这里有几个鬼子往你那跑过去了,抓住他们,投降放下武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民众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呼喊声。”70年过去了,抗战老兵贾里仍能够回忆起日本投降时沈阳街头的情景。

  1945年8月,正在沈阳师范学校读书的贾里刚满19岁,随着东北民众抗日热情高涨,他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加入了由东北抗联战士、劳工、学生组成的抗日队伍。

  “那时日本刚宣布投降,沈阳非常混乱,部分日伪军不肯缴枪,负隅顽抗,三五成群地到处搞破坏,我所在的特务团便奉命配合苏联红军,展开清剿残余日伪军的战斗。由于苏军语言不通,我们一些文化较高的同志就为苏军当翻译和向导,当时仍有不少日伪军不退出‘北大营’,我们和苏联红军冲进后,刚放几枪他们就全部缴械投降了!”清剿战斗俘虏日伪军500多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军用被服。

  “5岁便经受日军侵略之苦。”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的贾里经受了14年“亡国奴”般的生活,“当亡国奴的滋味不好受,不让说自己是中国人,被强迫接受日语教育,食不果腹是经常的,粮食全部交给了日本人,甚至吃大米饭都是‘犯罪’,若有人私下食用大米,被发现轻者打个半死,重者就抓去当劳工修筑工事,为了保密,在工事完工后便将劳工集体杀害,人命在他们眼中就如同草芥,只要稍有不从便被残忍杀害。”贾里讲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满眼泪水。

  清剿战斗从沈阳一路打到河北的丰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日本人在当地设置了大量的‘人圈’,就是用土围栏把人当牲口一样圈起来,一个村庄一个大围子(人圈),且有人监视他们劳动。都把人残害到了什么地步!”贾里愤慨地说,1945年的12月,战士们看到围子里的男女老少大多数没有衣服穿,有的人只能用麻袋来裹体。“为了遮羞,就在地上挖半身深的坑,人就在坑里坐着。震惊之余,战士们纷纷脱下军装给百姓穿上。”贾里缓了缓神接着说:“3500多万同胞死于日军枪口之下,这是多大的苦难!中华民族受战争的苦太深重了,我们不能忘记残酷的战争年代,不能忘记百姓遭的罪,不能忘记中华儿女为取得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战争太残酷,不要让历史重蹈覆辙。”贾里一边说着一边卷起裤腿,弹片留下的伤疤历历在目。

  李泽民:“咱们民兵有力量”

  70年前,当通过报纸得知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宣布投降的那一刻,时任民兵队长的李泽民老人无法抑制住激动的泪水。

  记者见到的李泽民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让人丝毫联想不到他已经90岁高龄。老人告诉记者,在他的头上、腿上至今还有当年被日军的炮弹炸伤留下的伤疤。

  那是在执行一次伏击任务时,所有人都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突然敌人的炮弹呼啸而来,他的头上和腿上当时就血流不止,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依然纹丝不动。直到冲锋号吹响时,他和战友们才勇猛地冲向日军。李泽民老人一边展现着这些伤疤,一边陷入对往事的深沉回忆。

  1945年,李泽民在冀东军区十三分区滦南县五区人民武装部领导下担任民兵队长,主要负责五六个村30—40人的民兵区小队。20岁的他意气风发,给部队带路、站岗放哨、送信、组织青年宣传、维护村里治安保卫以及给部队保障给养,由于工作出色,李泽民和他带领下的民兵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民兵队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为部队作战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1942年“4·12大扫荡”以后,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在根据地周围修筑了无数碉堡、据点,还挖了宽4米、深2米、长达40多公里的所谓“封锁沟”,根据地通往外界的一切道路全部被封堵。为了打破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军分区部队和县民兵基干队,在村模范民兵班的配合下,端炮楼、拔据点、填平封锁沟,有力地粉碎了日军的阴谋。

  第一时间给部队提供最新的情报也是民兵队的重要任务。民兵队员们乔装打扮,利用熟悉当地地形的优势,想方设法把最新的情报送到部队。大家深知传递情报的“勤、快”对于部队作战的影响之大,他们即使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把情报传递到八路军的手上。在一次为区小队传送情报的路上,李泽民遇到了汉奸的搜查,幸亏老乡让他在猪圈里躲了一夜,才保证了他把情报安全送达部队。

  民兵也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回顾自己的抗战岁月,李泽民说:“就是一句话,咱们民兵有力量!”

  刘存信:“团里第一次有了重武器”

  今年89岁的刘存信空军中将,对当年参加抗日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1939年夏,刘存信所在部队在鲁西陵县与伪军遭遇,枪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刘存信跟着突击队追击,冲进一个院子,猛然发现藏有许多伪军。身处危境,他灵机一动,大声喊道:“一班、二班包围屋子,三班守住门窗,不要让一个敌人跑掉!”伪军们吓得魂飞胆丧,纷纷举手投降。等战友们赶到,俘虏20多名伪军,那年他刚刚14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各处日军据点也基本处于“龟缩”状态。同年6月,刘存信所在团接到上级的命令,准备对驻守在菏泽地区的郓城和鄄城的日军两个据点实施攻击。由于日军的地堡很坚固,周围又布置了铁丝网,同时敌人火力也较之我军猛烈,于是上级决定采取“围城打援”的办法消灭部分日军的有生力量。

  按照既定作战计划,在佯攻鄄城的战斗打响一个小时之后,郓城据点的日军果然“中招”,100多日军携带两门92毫米步兵炮从郓城向鄄城增援。日军到达郓城西边的潘溪渡村,进入预先设置的埋伏圈,激烈的战斗瞬间打响。战斗中,虽然我军的兵力多但日军枪械装备精良火力猛,而且此时受到伏击的日军用两门92毫米步兵炮对我阵地猛烈攻击。正在此时,团长命令刘存信所在的警卫排出击。

  警卫排20多人配足了弹药,沿着日军的右侧包抄过去,乘其不备摧毁日军的主力步兵炮。看到敌人的92步兵炮“哑巴”了,此时部队士气大增,团长组织两个批次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出城增援的日军100多人,抓获战俘9人,缴获日军的2门92毫米火炮,团里第一次有了重型武器。大捷庆功会上,八路军二分区司令员肖华同志还亲自到团里祝贺。

  秦友三:“新四军来了,打鬼子呀”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我们都十分高兴,但我所在的吴兴地区并未就此安宁。在军事科学院第一干休所,89岁的抗战老兵秦友三讲起抗战经历,依然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

  1945年1月,正在无锡邵巷小学当老师的秦友三,通过报纸了解到共产党正在筹办苏浙公学。在这所被称为江南“抗大”的公学里,学员们在思想和军事才能上都得到提升。

  “伪军和鬼子抢了我们的粮食,你们新四军能不能管?”老人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老百姓前来哭诉,虽然当时秦友三身边仅有乡长和指挥员二人,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说:“管,当然要管。”经侦察发现敌人有十多人,秦友三让村里的人们大喊“新四军来了,打鬼子呀!”随后他们三人配合,以枪声、喊杀声让日伪军摸不清敌情,感到身陷重围的敌人顿时乱了阵脚,纷纷抱头逃遁,老百姓的粮食被如数夺回。

  “人们都是向往和平的。”秦友三从事革命工作期间,深深感到群众支持是胜利至关重要的因素,他说:“其中也有一些日本人。浙西地区有位叫公井野的秘密日本共产党人,经常给我们情报,帮助我们对抗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

  紧张的清剿日伪军的工作形势非常艰巨,秦友三所在的负责押送粮草的部队在赶往前线的路上,得知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投降的消息,“战士们喜极而泣,并将粮草就地分给当地的百姓,那欢庆的画面永远忘不了。”老人回忆之中露出了笑容。

  许乃卿:“那一夜我们彻夜未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夜我们彻夜未眠,兴奋地点起了篝火。” 日前,黑龙江省鸡西市军地联合开展的“寻找抗日老兵”活动中,家在鸡西市恒山区柳毛矿的许乃卿老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这位93岁的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思维敏捷。

  许乃卿是江苏省宿迁市仰化集西渡口村人,1922年出生。1937年入伍,先后参加了江苏宿迁地区运河特区游击队、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过宿迁地区吴河滩、张家店、叶圩、胡庙等大小战斗50余次,1958年转业到鸡西武装部工作。

  1941年春天,许乃卿在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运河特区当上了一名通信员,之前游击队员没有正式军装。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穿军装的新四军战士,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1943年春天,运河特区掌握了日军每天都要从张围子往朱围子方向一带活动,途中必须经过一个叫老过庙的地方,日本人喜欢热闹场面,每次回来都会有老百姓吹着喇叭,敲锣打鼓迎接他们。为了不引起注意,运河特区队长朱续成带着许乃卿伪装成老百姓,夹杂到迎接队伍中间,日军离我们不到30米远时,我们点燃了提前准备好的火炮,射向日军人群。那个火炮是我们自己组装的土炮,用2米多长、直径30多厘米的炮筒子,里面装有火药、铁条子、废弃的子弹头等金属制品。那一次,我们炸死10多个日军和伪军,吓得其余鬼子都逃窜掉了。

  1943年夏天,陆圩战斗中,日军100多人,伪军200多人,许乃卿所在连队成功打退敌人,小鬼子死了不少。当天晚上,领导就表扬了他,还授予他“优秀射手”称号。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16-01-09 17:00: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年近九旬女兵回忆惨烈洛阳保卫战

下一篇:河南百岁老兵20年捐80余万元 觉得吃穿花钱是浪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