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应维鸿:在杭州收缴日军武器
2018-10-30 10:06:30  来源:义乌市委统战部的个人空间  点击:  复制链接

  应维鸿,苏溪镇东陶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青年远征军奔赴缅甸作战,可因交通线路被日军占领而转入换黄埔军校分校就读,成为黄埔军校20期步兵科的学员;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急行军从江西出发前去接管杭州;1946年,由于军校合并,转入成都黄埔军校就读,毕业后成为伞兵部队的士兵,1948年回家探亲,原部队从上海转移至福州,后逃到台湾,因找不到部队回家务农。

  形势所迫加入青年远征军

  我是1925年农历6月26出生的,老家在义乌苏溪镇东陶村,父母是种田的,解放后划定的成份是富农。我的小学是在苏溪念的,初中到了义乌城里的君毅中学念书。君毅中学原来在上海,上海沦陷后搬到义乌。高中到了位于建德的严州中学,读了不到一个学期,1942年5月,义乌沦陷了,我与家里失去了联系,钱寄不过来,没有生活来源。正好青年远征军教导五团到严州中学招远征军,当时严州中学有十几个人报名。我也报了名,并被录用,编到第一营七连。教导五团的团长是敖建畴。

  1942年春夏之间,教导五团1600多名官兵,浩浩荡荡向柳州进发,一路走走停停,7月间队伍到赣州潭口就停了下来,我们在那里集训了半年多。1944年,因为粤汉铁路被日本人打通了,所以没有办法经云南、贵州到缅甸,一天,全团集合,少将团长敖建畴向全团官兵宣布:我们教导五团,远征印度暂停,学兵们有以下几条出路:一是保送上军校;二是自己考陆军军官学校;三是考警官学校;四是去青年军当班长。按各学兵文化程度和本人意愿,抽调了一部分素质较好的人到设在瑞金的黄埔军校三分校,我也被军队领导选中,留下来成为一名步兵科的学生。我们教五团的学生和入伍生团的学生合拼为一个大队(步科),驻地离校部两三里路,在马路边旁的一个小村上,二层楼房,很简陋。学生500多名,分成五个中队。编队后马上是甄别考试,一切就绪才开课。

  课程设文化课与军事课,份量不重,从此,我们生活安定,一天吃三餐。不过纪律很严,感觉仍为新兵。1945年8月15日早晨,传来一个特大的好消息:日本向中国无条件投降。“啊!我们胜利啦!”同学们欢欣鼓舞、笑逐颜开。一天,校部来电通知我们步兵大队去领**,带枪训练。每天早起晚睡,练兵打仗。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带枪训练,之后才知道为什么。

  奉命前往杭州收缴日军武器

  八月下旬的一天,全大队集合,校部来人宣布:你们大队师生奉命到杭州收缴日军武器,立即起程,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非常高兴。我们大队500余人冒着酷暑日夜兼程从江西赶到杭州。第一站先从黄狮渡赶到鹰潭,早晨三点钟走到第二天四点钟,一天之内急行军140里,有些学生累得只得躺在路旁等着校部的两辆汽车收容。在那里,三战区为我们准备了汽车,我们乘车到了浙江淳安才停下来,休息,待命。前后大约走了一个星期抵达目的地。我因为拉肚子,所以没有走路,是坐船到杭州的。在进城前两天,我们换上新军装,丢掉草鞋,穿上新买来的鞋子,钱塘江大桥在杭州沦陷时被毁还没有修复,我们只能从九溪方向经六和塔准备进城,但是日本鬼子不让我们进城,当时路上都是日军的哨兵和巡逻队伍,我们派了代表进城与日军驻杭州的最高长官交涉,拿到他们的命令后,守城门的日本鬼子才让我们进城。杭州的市民见到我们就喊:中国兵来了!中国兵来了!还放鞭炮庆祝。我们军校500多学生进城后,情况有很大改变,杭州重要地段均控制在我们手中。不过我们仍处处小心谨慎,时刻遵守纪律,体现了黄埔军人应有的精神。

  进城后,我们住在河坊街附近,那里有个杭州初级中学,日本人在那里建了很大的一个仓库。我们将收缴的武器集中放置到拱宸桥,并将日本人集中看管,不许他们出门。有日本人说,我们又没打过败仗,为什么要投降?想不通。好几个日本军官逃离看管点后跳钱塘江自杀。

  我们住在学校里,一开始是日本人帮我们守夜站岗的。后来,我们想想还是要派人一起站岗,所以也派了两个人一起守卫。我们在杭州差不多呆了一年时间,期间也跑到嘉善、嘉兴接收日本人。1946年春我们在杭的缴枪任务圆满完成。全大队住到涌金门的一座大楼里,等待命令。谁知一等再等,等了一两个月。这段时间我们戏称自己是“自由兵”,每天晚上点一次名,整个时间自由安排。

  再入军校受训成为空降兵

  1946年,根据国民党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军官学校全国九所分校,除新疆的九分校外,其他八所全部合并到成都本校。三分校步兵大队,从杭州坐火车到南京,在下关下长江,乘大轮船到汉口。此时长江上游发洪水,轮船逆流而上,好似在汪洋大海中。一路风景宜人,只是水路比陆路难行。抗战陪都重庆是座山城,街道高低起伏不平,我们在此候车玩了几天,上车后向成都进发,道路平坦,四周看去没有山,好似江南。

  到达成都后,根据学校的安排,三分校二十期学生改为二十一期,步兵第六大队,分23、24、25、26、27共五个中队。编队前学生先体检(包括目测仪表),接着是甄别考试,有一关不合格就作为自动退学。检查后退了不少同学,我留下来补足三年的学习。

  开学不久军校调来一位新领导,名叫关麟征[1]将军(中将),他是抗日名将。1933年1月,“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犯山海关,分路攻打古北口,喜风口,冷口等东段长城,国军十七军二十五师关麟征师长英勇作战,负伤后坚持指挥战斗,抗日战争后在武汉战役中荣获战功。关将军(黄埔一期)不久升为黄埔军校本校校长,他是黄埔学生升为校长第一人。

  关校长上任后,首先提出教学改革,课程改为各科综合训练。例如:步科兼学骑兵的马术、炮兵的平射炮、曲射炮发射技能、工兵造路、架桥技能、学辎重兵汽车构造学、内燃机的原理和驾驶技术(因汽油缺乏未学),同时还学习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学习化学兵使用火焰发射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毕业后到各部队均可胜任。关校长治军有方,奖罚分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他指挥作战的基本经验是“稳、忍、狠”。

  黄埔军校二十一期步科六大队于1948年7月毕业。学习时间整两年。我被分配到南京伞兵司令部一团一营迫击炮连任少尉排长,团长是井庆爽[2]。国民党伞兵部队1944年建于昆明,始称突击总队,直接隶属于陆军总司令部,是由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牵头成立的,因为他在缅甸对日作战中,曾遭到日军空降袭击,对空降兵在战争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刻认识,他回国后受命组建第5集团军,在其集团军所属部队内,抽调了一批比较年轻精干的军官和战斗力强的连队,在昆明北郊岗头村组成了第一个伞兵团,这是中国军队的第一支空降部队,在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1945年底,突击总队扩编为伞兵总队,3年后又编入空军总部的伞兵司令部,由黄埔7期生张绪滋少将任司令,下辖3个伞兵团和4个直属营,每团官兵2500人。由于伞兵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机动性强,深受蒋介石的宠信,被作为一支机动力量使用,视为“掌上明珠”。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被共产党军队层层包围,粮食、弹药等无法通过陆路运输送到战斗前线,于是伞兵部队配合空军用运输机去空投物资,我一共参加过两次空投,空投地点是江苏宿县,投放面包、猪肉、罐头等等。1948年年底,我回义乌探亲,在义乌待了一个多月。

  1949年初,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战场上节节败退,随着解放军的步步逼近,南京都危在旦夕,3月,受蒋介石的指示,空军伞兵司令部直属部队及所属伞兵一团、二团分两个梯队由上海撤至福州,我回到上海时,我们部队已经到福州了,我也不想再到国民党部队当兵了,正好借这个机会不跟去了,所以又回到老家,我所在的伞兵一团以及二团在福州停留不久后,从福建通过轮船海运到台湾,而伞兵三团在刘农畯团长、姜键副团长、李贵田团附率领下共2500人在从上海海运至福州途中,改开连云港起义,成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第三团除副团长姜键外,刘农畯、李贵田都是秘密共产党员,刘农畯之前他曾经被蒋介石关起来过,是杜聿明保了他。

  回到义乌后,先是到宁波去修机场,之后又去湖州农场劳动,后来又去内蒙古劳动,先是在包头建设包钢,主要是采石,后来又到煤矿厂劳动,算一级工,每月有三十几元工资。1958年我35岁的时候,经姑姑介绍,与老家的一个姑娘结婚,1959年结的婚,生了五六个孩子,因为经济窘困,老婆靠帮人家洗衣服,到铁路上捡煤渣填补家用,可能是因为挺着大肚子弯腰干活,一个女儿生下来有缺陷,不会走路,后来早夭。另外一个女儿送人了,被人带到香港。1970年,我们回到义乌,回家种田,改革开放以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1] 关麟征(1905—1980),汉族,陕西户县人,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用兵以稳,准、狠著称,长于急袭的千里驹师的首任师长,生性傲岸,有陕西冷娃之称,部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皆一时之名将。1924年到广东投考黄埔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于同年12月毕业 。1928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一师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升任第三十六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重创敌军,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

  [2] 井庆爽,山东东平人。首位伞训完训作战空降的民国陆军伞兵,历任国民政府伞兵第一团第一突击队大队长,陆军伞兵第一团上校团长。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8-10-30 10:07: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黄允泽:坚定“必胜”信念上前线

下一篇:陈忠法:王牌军里的英雄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