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老兵宋述分:冀中抗日,鬼子的子弹穿过我的胸膛
2016-05-26 15:45: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08-03 记者:韩福东  点击:  复制链接

  一颗子弹穿过梨树林,在空中飞行百多米后,打中宋述分。子弹穿过他上衣口袋中的笔记本和一元津贴,从左下胸进入,又从右侧第八根后肋骨处出去;没有痛感,只是觉得胸部一闷,头很沉,整个人就仰到战壕里去了。

  宋述分是在刚刚爬出战壕时中弹的。15分钟前,他还在西北300米处的一堵矮墙后,端枪对着日军扫射,并扔了一枚手榴弹。他刚刚十五岁,遇到战斗就兴奋。他所在的连队分成三部分,其中连长陈海山带着一个排在东南方向的战壕里迎战。当时,指导员发现有一队鬼子兵偷偷潜入连长所带部队的后方时,就让通讯员赶快去传递情报。未成年的通讯员迟疑了一下,宋述分便自告奋勇地跑了过去。

  穿过一片梨树林,跳进7尺宽、1人深的战壕,宋述分告诉连长要小心敌人抄后路,然后爬出战壕准备赶回去。想着来时路上纷飞的子弹,他弯下身——就在这一刹那,锐利的子弹穿过他的胸膛。

  宋述分睁着眼,看见手中的大枪被甩到地上,子弹哗地从弹夹里散了出去。不知道为什么,小便开始失禁,尿混合着血一起向下流,把整条裤子都湿透了。他的神志开始模糊。

  日本鬼子的攻势越来越强,部队开始撤退。连支部副书记宋振恒一只手拿着驳壳枪射击,另一只手把宋述分抱起来,用胳膊夹着,顺着战壕一路向西撤。

  宋述分事后得知,宋振恒在撤退的过程中,胳膊被敌人的子弹打穿。“如果不是他的那条胳膊挡着偏一点,子弹恐怕就又一次穿透我的胸了。”65年后,大难不死的宋述分仍然为自己的侥幸生存心怀感激。他的战友,有些就在撤退的过程中中弹,没有被抢救下来。

  鬼子没有追多远。处置过伤口后,宋述分被放到了村口一位老奶奶的家中养伤。“我苏醒后,不能动也说不了话,出血太多,身子太弱。老奶奶屎一把尿一把地伺候我,一口水一口饭地喂我。”那次伤好之后,他就离开了“救命奶奶”。他一直忘不了这位奶奶,越到老年,这种想念在他的头脑中就越真切。

  2005年春节前,在吉林省居住了60年的宋述分因病住院,他第一次和女儿讲起这段往事,泪流满面。这么多年了,他想回去看一看,到老奶奶的坟前祭拜。女儿帮他了了这个心愿。6月18日,他来到河北省武强县老奶奶的坟前。

  这里就是冀中了。逝者如斯,而往事历历在目,他的青春就是在这儿伴着枪林弹雨度过。

  13岁参加自卫军

  一心想要参军的他对妈妈的挽留无动于衷,和七八个小伙伴偷偷跑去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人民自卫军

  宋述分的出生地高阳县位于冀中,自他记事时起,就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这里频繁活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宣传革命思想,是他们政治活动的一部分。

  宋述分还记得,他和同乡人坐在路边凉席上,听地下党员讲日寇如何侵略中国,国民党如何不抵抗,八路军如何英勇奋战。随着这些故事的宣讲,共产党的形象在他头脑中逐渐丰满了起来。小小年纪,就有了要参军打鬼子的想法。

  1938年春天,麦子开始吐穗,宋述分和几个小伙伴商量着要参加八路军。这事让他的妈妈知道了。“她和我说,麦子要熟了,麦子下来吃点白面再走吧。我明白母亲的心思,她这是哄我,不想让我去,我毕竟还是个孩子。”一心想要参军的他对妈妈的挽留无动于衷,和七八个小伙伴瞅准机会,偷偷跑到离家18里的同口镇,那里有共产党组织的人民自卫军。

  还不满13岁的宋述分只读了三年私塾,不过在同伴中已经算是有文化的了,说话也透着成熟。他的个子有1米60多,比其他几个人明显高出一截。结果人民自卫军把其他几个都被打发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

  他开始给连长当勤务兵。他所在的自卫军虽归共产党领导,但不属于正规部队。1939年,在河北省武强县进行整训期间,这支自卫军被改编为冀中军区第23团。他本人,也成了2营6连的一名号兵。

  手榴弹伏敌

  鬼子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开到埋手榴弹的地方,首长发出“打”的命令,爆炸声中,鬼子汽车被炸停了

  宋述分总是盼望着早日参加战斗,这一天终于来了。

  在武强县整训完毕后,宋述分所在的冀中军区23团2营就驻扎在束鹿旧城(现辛集市)一带。正是1939年的深秋,天有些冷,战士们还都没发棉衣。这个时候,他们接到情报,日本鬼子的一个运输物资的车队要路过束鹿旧城的西刘村。夜半时分,他们赶到西刘村东边的一条土路边,那里是鬼子的必经之地。

  土路边有一溜矮墙,墙内是一个小场院。到达这里后,战士们开始在公路上挖坑。宋述分说,“那时我们还没有地雷呢,就把手榴弹十个一捆、十个一捆地埋在坑里,用绳子把弹弦系上,挖条小沟把绳子埋上,把绳子扯到场院矮墙底下。”

  2营共有4个连,其中一个连留在束鹿旧城附近,以防战斗打响后鬼子增援。另外3个连就埋伏在矮墙下,作为号兵的宋述分,跟着其中的一个排在场院南侧埋伏,如果有鬼子从这边跑掉,就由他们解决。

  部队布置好不久,就听到远处有汽车的隆隆声传来。稍后,9辆车出现在战士们的视野。也许是太猖狂,也许是没经验,鬼子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没有拉开距离。等汽车开到埋手榴弹的地方,首长发出“打”的命令,手榴弹即被拉响。爆炸声中,宋述分看见黑烟中冒出一股火光,最前面的一辆鬼子汽车被炸停了。后面的车一辆接着一辆,都撞到一起了。

  冲锋号开始吹响。伴随着“冲啊”的喊叫声,战士们从四处冲了过来。鬼子大多在车上裹条毯子睡得迷迷糊糊,战士冲上车后拿刺刀对着鬼子就刺。整个战斗在半个小时内结束,四五十个鬼子全部被消灭。

  宋述分开始和战友卸车,背的背,扛的扛,大包小包的医药、食品和服装转换了主人。夜半的天尤其冷,很多战士当场就把缴获的鬼子军大衣穿上。没有人会开车,只好全部烧掉。缴获的武器有:一挺机枪、一门迫击炮、一个掷弹筒、二三十支步枪,还有很多手枪。

  这场伏击战打得非常漂亮,2营的战士没有一人伤亡,士气一下子高涨了好多。但为了防止鬼子反击,他们带着战利品立即转移,鬼子在“扫荡”期间,也集结了大量的军力围剿2营。2营围绕着滹沱河跑了近一个月,直到鬼子撤退。

  李虎村惨案

  部队转移后,宋述分事后得知,鬼子在9月12日包围李虎村,将未予撤离的村民关在三间坯房里,放火烧死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宋述分所在的冀中军区23团也参加了战斗。

  这时,宋述分已经是23团一位副排级的政治战士,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长。百团大战之初,他和战友主要在正太铁路附近破坏铁路、公路,以防敌人增援。1940年八九月间,23团的两个营奉命秘密前往河北省河间县,宋述分也参加了这次秘密行动,但他并不知道这次是要去执行什么任务。他记得,他们当时穿着当地的长袍,倒背着枪,打扮得有点像还乡团,为防止暴露目标,都在晚上行军。

  一个晚上,他们在献县一个叫李虎村的地方宿营,不经意间,与日军进行了一次遭遇战。在他们宿营之前,驻扎在献县四区张花村的共产党游击队员,得到日伪军将要来围剿的情报,就转移到李虎村。四五十个日伪军在张花村扑了个空后,也尾追到李虎村。

  宋述分当时正在村民家睡觉,听见啪啪的枪声,猛然清醒过来。原来是进村的鬼子已被战士们发现,就开始放枪。

  听到枪声,部队就开始做好战斗准备,在村里布防。鬼子没想到尾追游击队员会撞上八路军两个营的正规兵力,一时慌了神,开始到处乱跑。宋述分看见村边坟圈子附近有个鬼子正扛着一挺机枪往西跑,立刻带着本班战士去追。几声枪响后,鬼子被击毙,这挺机枪就被宋述分缴获了。

  这次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除了一个翻译官在战斗刚开始时绕道逃跑外,其他日伪军全部被歼。战利品共有两挺机枪、一个掷弹筒和数十支长短枪。

  战斗结束后,估计到鬼子可能会前来报复,2个营的兵力立即向东北方向转移。果然,敌人在第二天下午集结了数百兵力,来到李虎村,发现八路军部队已经转移后,立刻尾追过去。在任丘县青塔一带,再次遭到八路军的伏击。

  宋述分事后得知,鬼子在9月12日包围李虎村,将未予撤离的村民关在三间坯房里,放火烧死。献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是,村内共有57名无辜群众被杀,670余间房屋被烧毁。史称“李虎村惨案”。

  战斗在河间

  “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

  此后,宋述分所在的部队开始深入河间县。河间县是敌占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拔掉

  日伪的据点。除了紧急需要,仍然选择在晚上行军。

  在一次鬼子偷袭之后,连队在附近打了几天游击,他们把公路边的电线杆都给拔了,以破坏敌人的通讯,抽时机还去攻击几个据点。宋述分说,他们的行动使敌人误认为有共产党的大部队在,就从天津派部队开着汽车来围剿。

  一天晚上,营队驻扎在一个村子里,刚刚做好面疙瘩汤准备吃饭,枪声就响了。敌人的炮火很猛烈,在抵抗不住的前提下,各连开始突围。

  宋述分说,“这次敌人来了很多,我们过了好几个村子,鬼子一直在后边追。鬼子的炮弹总是打在你的前边,鬼子的骑兵端着机枪边追边向我们扫射。我们边还击边跑,一气跑了40里路。没有路,战士们在地里跑,那地是种黑豆的地,黑豆割完了留下的茬子不太高,把战士们的鞋子和脚都扎破了。”

  部队已经跑乱了,有的连整个都被打散了,大家一溜烟地往南跑。跑到一个村子里,鬼子已经在村南的公路上布好阵来阻击了,在突围的过程中,宋述分眼看着很多战友被机枪打倒。

  宋述分和7连连长林志祥及一些战士会合在一起冲出村子。向西跑了一会,发现前面有个据点,炮楼很高。“这怎么办?大家一看,往北、往南都走不了,都是鬼子,再不能回头了,只有往前走,死活得攻下炮楼。”战士们抱着拼死的决心向前冲,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具有喜剧色彩,宋述分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端着机关枪上了刺刀朝着炮楼冲。炮楼里的鬼子和汉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见到这么多人,以为我们端他们的炮楼来了,弃楼就跑了。”

  战士们开始欢呼。不过饿着肚子跑了四十多里路,他们实在太累了。在布置完岗哨之后,战士们就躺在地上休息了几十分钟。奇怪的是鬼子并没有追过来。

  百团大战在12月5日结束。23团为此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团长公布了二十多个受到嘉奖的战士的名单,其中就有宋述分。他得到的奖品是一套白布的内衣裤和一把铅笔。这次获奖让15岁的他异常兴奋,不只是因为荣誉,还因为物质奖励:“在那艰苦时期能得到一套内衣裤,对我来说实在太珍贵了,我长到15岁还没穿过内衣裤呢!回到班里,我把铅笔分给战士每人一支,在那时能有一支铅笔,用现在的话说是‘时髦’,对战士们来讲是很奢侈的东西了。我们都是用树枝在沙盘上学习写字,根本没有铅笔用。”

  地道战打鬼子

  地道形成了一个网络,把整个村子都连在一起。暗堡上面有枪眼和瞭望孔,鬼子来了,就可以躲在暗堡里射击

  1941年底,宋述分犯了眼病,两眼肿得看不到东西,根本无法行军打仗。在和地方取得联系后,部队安排他回去养病。

  1942年2月,地下党组织调他去给高阳二区区长刘庆余当警卫员。这一年,冀中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敌人的扫荡频繁而残酷。有一天,刘庆余将宋述分派出去执行任务,他自己则在家里南屋的一个地洞里召集了七八个人开会,结果被鬼子包围。刘庆余在被押到县城后自杀了。

  这之后,宋述分被组织安排组建民兵队伍。在抓紧锄奸活动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改造地洞,把地洞挖深,再向两边挖,变为地道。地道里面有可以容纳三五人的会议室。随着经验的累积,地道挖得越来越精湛了,连防毒、防水、防烟的功能都有了,地道口也修在炕上、灶坑里等非常隐秘的处所。

  地道修得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网络,把整个村子都连在一起。敌人来了之后,大家就钻进去,鬼子根本找不到。担任游击队长的宋述分则带领日渐壮大的民兵队伍,利用地道打鬼子。

  他们在村口或十字路口挖暗堡,上面有枪眼和瞭望孔,鬼子来了,就可以躲在暗堡里射击。路口房屋上也设有堡垒,村边还埋有拉弦式或电池引爆式的地雷。他们的优势在于敌明我暗,能打则打,打不过就钻进地道里。

  到了1942年底,整个斗争形势有了转变,日伪军的士气开始低落,也很少进村扫荡了。而地方武装力量得到迅猛发展,民兵的素质和装备也有了很大提高。宋述分开始带着民兵主动出击,有时他们会派人引诱敌人进入事先设计好的圈套,然后将其消灭。

  1944年,宋述分带领五六个民兵,从一个地道口钻出来,看见一百多伪军在院子里的一口水井边,几个村妇正在给他们打水喝。因为怕伤着村妇,他们没敢扔手榴弹,就在地道口向空中鸣枪。伪军不晓得是哪里枪响,呈鸟兽散。宋述分带着民兵出了地道猛追,好几个伪军被他们放枪击倒。

  谈起这段光辉往事,宋述分还觉得有些遗憾,“如果当时那几个村妇不在旁边,我们多扔几个手榴弹过去,不知要炸死多少敌人。”

  三次死里逃生

  鬼子的飞机向人群俯冲,机关炮也开始对着他们扫射。马受惊后快跑,将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在抗战过程中,宋述分三次负伤。

  第一次是在1938年10月,日伪军集中了2.6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围攻。宋述分当时在人民自卫军任勤务兵,部队的主力都去打仗了,他和几个勤杂人员开始随同当地百姓转移。

  宋述分负责转移一匹马和一辆自行车。当地百姓在交通壕里跑,他在上面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牵着马跑,后来嫌慢,他就把马栓在自行车后,自己骑在自行车上走。在路上,有鬼子的飞机向人群俯冲,机关炮也开始对着他们扫射。马受惊后快跑,将他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当时就把我左胳膊摔折了,胳膊连着筋抻出来半尺长。”宋述分攥着胳膊,大家用担架把他抬到邻县的团卫生队,进行治疗。过了十几天,胳膊不再肿痛,可是他发现胳膊被接错位了,左手可以拿枪,但不灵活。

  到了1940年5月,在武强县截击抢粮的鬼子时,出现本报道开头的一幕,他被鬼子击中,导致左右侧下胸部贯通伤,右侧第八后肋骨骨折且部分缺损。经过附近村庄一位老奶奶的悉心照料,奇迹般生还。伤口的疼痛伴随了他一生,有时他会胸闷气短,无缘无故昏厥。晚年检查时发现,胸膜已有病变。

  时间未过半年,在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在一个叫小榆林的地方破坏敌人据点附近的公路,宋述分则带领一个班在鬼子据点附近埋伏,如果鬼子出来,他们就在那里伏击。结果,鬼子发现了他们,用掷弹筒对准他们发射。其中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的墙头上爆炸了,他的双耳被震得嗡嗡直响,左耳尤其严重,至今听不清声音。

  在采访宋述分的过程中,他常常将手支在耳边,俯向记者大声问:“你说什么?”这是他抗日留下的后遗症。回想起战场上只在呼吸间的生死,他庆幸自己能够活到今天。

  老兵档案:宋述分

  1925年10月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南蒲口后柳滩村

  1938年-1942年参军,在冀中军区23团先后任勤务员、号兵、战士、班长等职。后任冀中九分区高阳二区刘庆余区长的警卫员

  1942年-1945年游击队员

  1945年5月冀中九分区高阳二区武警干事

  1949年-“文革”前任吉林省图书馆副馆长、省文化局电影科副科长等职

  1975年吉林省延边市图书馆馆长

  1976年吉林省文化物资供应公司经理

  1985年离休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02 10:45: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亲历者说:百团大战的“兄弟兵”

下一篇:寻找抗战老兵:我见证了家乡抗日风云(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