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与“东方文化事业”
2020-08-03 10:05:08  来源: 民国档案杂志 文/ 许金生  点击:  复制链接

 

 
  许金生(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摘要] 始于1923年的“东方文化事业”,被视为近代日本对华文化外交的标志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开发”华北经济,获取重要国防资源,在日本对华政策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成为对华政策的核心纲要之一。与此相对应,“东方文化事业”在事变后开始脱离“文化”之本位。经过前期策划,1936年起日本政府打着“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之幌子,投入巨资设立“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等经济“开发”项目,直接为“开发”华北资源服务。“东方文化事业”因此沦为日本在华北经济扩张的工具。

  [关键词] 庚子赔款 东方文化事业 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 对华政策

  前 言

  有关近代日本政府利用庚子赔款对华展开“东方文化事业”活动的历史,早已引起中日学界的关注,积累了不少优秀研究成果。从研究视角看,至今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日中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既有总体考察,也有不少个案研究。从研究时段看,大多集中于九一八事变之前。在对“东方文化事业”的定性方面,中国有关方面从一开始就认为是日本政府附庸的文化事业,是日本对华文化侵略,具有极强的文化侵略特征。

  “东方文化事业”在九一八事变后增加了经济“开发”的新“事业”。对于“东方文化事业”的这种变化,日本学者认为是外务省在军方华北“分离”工作过程中,改变了既定方针,为“华北经济开发”而推出的,而且将其上升到了这一时期的政策方针层面,亦有学者对其事业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考证。国内则有研究以这一新事业的象征——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为中心,重点对其七七事变后的活动进行了考察。不过,以上研究,对于这种新事业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北政策的关系、实施初期的具体内容与展开的过程,以及在整个事业中的地位等,未能加以全面探析。

  这一新事业为何会出现?与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有何关联?其出现对于“东方文化事业”意味着什么?实际性质如何?本文拟在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北经济“开发”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围绕以上问题,考察七七事变前外务省的“东方文化事业”的新“事业”,揭示其本来面目。

  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华北“开发”政策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中日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日军侵占东北逐渐成为既成事实,华北成为中日问题的新焦点。面对新局势,日本军政当局开始不断调整对华政策,尤其是对华北的政策,试图进一步扩张对华侵略。在各种政策中,有关对华北的经济扩张政策逐渐得到重视,上升至重要地位。

  1932年8月27日,日本政府通过的《对华时局处理方针》是九一八事变后政府与军方共同制定的重要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对华经济政策、与中国各地方政权的关系、日侨问题等。该方针提出,“针对中国本部的政策与针对满洲的政策分开,以发挥贸易及企业、市场的性能为主旨”,并且将华北视为特殊地域,认为日本在华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出兵。此份文件显示日本对华政策的实施重点转向华北,经济利益首当其冲。1933年5月31日中日签订《塘沽协定》之后,随着日军在华北得势,日本各种势力都开始在华北积极发展经济力量。

  1933年9月1日,外务省亚洲局第一课中国课课长守岛伍郎拟订《有关我方对华北的经济发展策》,认为“随着华北时局的好转,当务之急是促进我方对该地的经济发展”,主张在确保既得利权的同时,获得新的利权,例如通过既有债权、贷款等手段在铁路、煤矿等领域大力发展日本势力。据笔者管见所及,此为九一八事变后外务省针对“开发”华北经济拟订的首份系统性文件,说明外务省开始将此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

  因“满洲”问题中日外交陷入僵局,日方认为经济方面可能是最容易打开的突破口,更加注重研究此方面政策。外务省在1934年2月26日拟订《关于日中经济提携的草案》,就“提携”的必要性、可能性、具体方法、外务省目前的方策进行了论证。对于必要性,该草案认为,“为了维持并使我国纺织等工业存在下去,为了振兴今后理应成为我国产业根干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需要确保好稳固不变的市场和原料供给源。满、中两国不仅兼备这些市场与原料供给源两方面的条件,而且具有至近至便之地理关系”。具体“提携”内容包括“援助”华北、华中等地的棉花栽培事业,日清汽船与招商局之间的“提携”或合并,“救济”中国纺织业(中国纺织的日本化),日中金融联系或设施等,并要求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关于“提携”的具体政策。该草案显然是试图将中日经济“提携”作为解决中日问题的突破口,同时为日本工业获得充分稳定的资源和市场,可谓一箭双雕。在此,华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被列入“提携”首选地。

  同年,外务省通商局拟定了更为详细的《对华对满经济政策》,有关对华经济政策,“以中日之间共存共荣为基础,彼此完全经济提携”。具体内容有三条:1.排除一切障碍,确保日本商品的中国市场;2.保护与发展在华日本企业;3.开发”中国资源提供原料。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互为因果。第三条强调,“在确保中国作为日本国民经济商品市场的同时,由中国弥补其工业原料供给上的欠缺,从国防角度而言是必须的。有鉴于此,由日本方面提供资本和技术加以援助,预期能改善、促进日中关系”。上述文件不仅从日本国防资源的角度强调了中国资源的重要性,还提到了日中双方共同“开发”资源的途径。为说明此法的有效性,还特地举例说山东在日本纺织业的援助下制定了棉花增产计划,正在顺利进行。以上文件为外务省此后的对华经济政策奠定了基调,确定了方向。

  1934年春,在《塘沽协定》签订一周年之际,根据形势变化,外务省、陆军省与海军省围绕“中国问题”再次交换意见,经过反复协商,于12月7日制定《关于对华政策的文件》。该文件规定日本对华政策的宗旨:1.“使中国追随日本以帝国为中心的日、满、华三国提携共助、确保东亚和平的方针”;2.“扩张我国在中国的商权”。此文件是一份十分全面系统的日本对华政策文件,“因而可以作为1930年代前半期日本对华政策基本形成的代表性文献”。外务省提出上述一系列对华经济政策在此文件中归结为“商权”而得到了落实,并且成为日本对华政策的两大目标之一。该文件虽然未直接提及华北,但因华北地区的特殊地位,日本扩张“商权”必然首选华北。

  1935年,日军先后制造了察东事件、河北事件、张北事件,并策划“华北五省联合自治运动”和“内蒙古独立”,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面对出现的新形势,外务省在同年6月又制定《对华要求大纲》。大纲由三条要求组成,一是“根本问题”,要求中国政府完全取消排日、“反满”风潮;二是“对华北的要求”,要求中国政府在治安、交通、开发上与日本政府“联络”“协力”;三是“中国全盘问题”,“但实行先将主力放在华北”。具体有两点:要求尽快解决“悬案”和“日中经济关系恒久化案”,后者的具体要求首先是“主要援助中国的农业(亦包括矿业等),开发我国的工业原料”,并要求降低关税、购买日本武器等。从外务省同日的另一份相同性质的文件看,上述“工业原料”即为棉花、羊毛等。显然,日本“对华要求”的重点是华北,“日中经济关系恒久化案”是主要内容之一,攫取所需“工业原料”仍是根本着眼点。

  与此同时,外务省、陆军省与海军省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对华政策,并且在9月制定新的《对华政策》。该政策提出,“依靠以帝国为中心的日满中三国提携,确保东亚的安定,谋求其发展是我对外政策的根基,亦为我对华政策的目的所在”。为此需要使中国政府做到三点:实施亲日政策,目前默认、最终承认“满洲国”,防止来自外蒙古等处的赤化影响。1936年1月21日,广田外相发表演说,提出了上述日本对华三项原则,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广田三原则”。不过,外务省、陆军省与海军省当初形成的草案都明确提出,通过“日中经济提携”或“经济及文化上的友好协力关系”使中国方面彻底取缔排日政策,采取亲日方针。这些内容最终没有写入正式《对华政策》的文本,是因为他们认为要达到以上目的,当然会使用经济、文化手段,但不能完全限定于这些。因此,政策制定者实际上试图使用经济、文化等手段来达到目的。“广田三原则”尽管是针对整个中国而言的,但实际上成为日本各方继续配合进行“华北自治运动”的指导性依据,华北是日本最希望也是最可能达到以上三原则的地域。

  其后在军方主持下,日本政府分别于1936年1月、1936年8月、1937年2月三次确立了《华北处理纲要》,其核心均为实行“华北分治政策”。《纲要》三次都提到“经济指导”“经济工作”等,并且在第二次《纲要》中强调处理华北的着眼点“在于使该地区实质上成为巩固的防共、亲日满的地带,以资获取国防资源,并扩充交通设施”。由此形成防备“赤化势力”的威胁、实现“日满华三国提携共助”的基础,以“经济开发提携”促“分治”贯彻《纲要》始终。《纲要》还列举了“华北国防资源中应该迅速力求开发的资源”,即铁矿、焦炭用煤矿、盐、棉花、液体燃料、羊毛六项,并补充说,除了以上资源外,“有关具体项目需要在今后调查后修改”。

  第三次《纲要》的方针与第二次基本相同。为达到该目的,“首先专心实施以华北民众安居乐业为主旨的文化、经济工作”。在此,实现华北“自治”的宗旨,改为主要依靠经济与文化策略手段,以“经济开发提携”促“分治”来处理华北问题上升至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首要地位。

  通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对华北政策的演变,可以看到“开发”华北经济在日本对华政策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成为对华政策的核心纲要之一,在第三次《纲要》中,经济、文化工作甚至上升为实施华北政策的主要手段,而华北的经济“开发”目标也逐渐清晰起来,代表性国防资源成为优先获取的对象。

  二、“东方文化事业”之新事业

  始于1923年由外务省主持利用庚子赔款对中国展开的“东方文化事业”,自1930年底中国政府废除中日相关协定并从相关组织撤出中方代表后,由日方一手操纵继续推行。九一八事变后,该事业更随着上述日本对华北政策的变化而出现了重大改变。

  至1933年,“东方文化事业”的对象除了增加了伪满以外,仍然是当初设定的三个,即:1.为了促使中国的教育、科学、艺术、卫生、救济事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文化的事业;2.为了增加侨居日本的中国人的福利事业;3.为了日本对中国各种学术研究的事业。然而,1934年后该事业开始出现变化的迹象。同年,外务省有关部门拟定《有关实施文化事业的第一方案》,与之前实施的项目比较,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例如,人文科学研究所除了原有的项目外,增加了“现代人文科学的研究”、创办大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所增加“为了用日文学习现代科学而建立图书馆(立刻着手)”,“开办日中联合的学会(动物学会、医学会等)(立刻着手)”,“日中联合在中国内地探险旅行(立刻着手)”,“加入在中国感到重要的农、工业等研究课题”,“是否设立农事试验场”等。因为是用来讨论的草案,行文中出现了“立刻着手”“是否”等字样。据此可知,外务省至晚在1934年就开始着手对原有“事业”项目进行修改,新增的事业不仅十分注重实用,其范围也远远超过文化层面,涉及到农业试验等,外务省文化新事业的方向初露端倪。

  事实上,将庚子赔款用于产业,早在寺内内阁时期(1916.10—1918.9)就有此设想。寺内正毅1918年3月给驻华公使林权助一份处理中国问题的备忘录,他在“关于赔偿金返还与产业开发”这一项提出,中国无自主发展产业,“要以返还庚子事变赔偿款,充当产业开发及教育资金,奖励栽培棉花与繁殖绵羊,经营土地与地质调查事业,并且研究振兴教育的方策”。寺内不仅将“产业”——日本迫切需要的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而且还提出了具体方案。当时,日方正在研究如何发挥庚子赔款的作用,寺内给林公使的指示代表了其内阁的意向。这种意向在《1918年9月19日外交调查会协议案》中也得到充分反映。该案认为庚子赔款应该用于中国的产业与矿山开发、教育发展上。因此,可以说将庚子赔款用于“开发”中国资源在当时被提到了对华外交议程上。不过,随着寺内内阁倒台,新内阁改变了将庚子赔款用于产业“开发”的思路。随着日本对华政策的巨变,类似的方案又被重新提出。

  以上草案中的一些项目很快出现在正式提案上。1935年9月,外务省负责“东方文化事业”的文化事业部就扩大对华文化事业正式提出方案,拟在原先预算额300万日元的基础上,从1936年度起增加“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岁出”临时费100万日元用于此后三年的文化事业。增加的预算除了用于原有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等项目外,还有以下新项目:天津中日学院农事试验所设立费20万日元、太原农事试验所创办费12万日元、青岛自然科学研究所创办费26万日元。从预算的具体用途看,天津与太原的项目均为棉花与羊毛研究,青岛除了棉花与羊毛研究外,还有探矿开矿、治水、植林等调查研究项目。显而易见,此方案新增项目基本是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调查,新增预算大半也用在此类事业上。这些事业均属于经济类,与外务省的传统文化事业毫无关系,外务省的文化新事业由此正式出笼。

  1936年4月,外务省将以上方案作为《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改正法律案》提交议会审议,1936年5月正式获批。获批的新增事业预算有所削减,天津中日学院农事试验所为161100日元、太原农事试验所为88400日元、青岛自然科学研究所创办费为212200日元,但预算的执行时间由原先的三年变为1936年度的费用。以上预算总额超过46万日元,通过以下两点可以看出外务省对新增事业的重视程度。一是,日本政府同一年建立直接隶属于内阁的国家情报与宣传中枢——“情报委员会”,国会通过的预算约为120000日元,而天津和青岛项目的预算都远远高于此,甚至几乎是其两倍。当然,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放在一起似无可比性,但至少能够衬托出外务省对新事业的投入程度。二是,当年外务省的对华新增“文化事业”费用是631700日元,天津、青岛和太原项目的费用占总费用的70%以上。这说明外务省新事业的重心落在经济方面。

  不过,基于形势变化,太原的项目未能实施,其名下预算全部用于山东棉花改良上,天津中日学院隶属东亚同文会,因此农事试验所挂靠在该会名下,青岛的项目实施时用的是“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之名。

  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36年9月21日,下设农业部、调查部,以青岛为根据地,次年在胶济铁路沿线的张店、辛店、湛山设试验地。天津中日学院农事试验所的性质、事业内容与研究所完全一致,为便于管理1937年2月与该所合并,在天津郊外设立农场,委任场长负责管理。这样,外务省对华文化的新事业主要集中在研究所,该所成为外务省新事业的代表。

  研究所正式启动前,外务大臣有田八郎给所长吉田下达命令书,对研究所的性质、任务、领属关系、财务规定等予以指示。据此可知,研究所直接受外务大臣领导监督,所有工作和财政均须事先得到外务大臣首肯,对外称私立机构,但实为外务省直属的下属机构。有关研究所的任务,命令书列有五项,即:“1.华北经济情况及有关其开发方法的研究、调查;2.研究的发布、公刊;3.培养及指导中国技术人员;4.根据日本及中国官方或公共团体委托的研究、调查事项,进行研究、调查;5.对中国研究机构的研究补助。”

  根据吉田制定的事业计划,1936年度的主要工作为:山东农业调查,主要调查土壤、地下水、水利等;山东羊毛调查,调查羊毛及家禽饲养防疫、羊毛的利用方法与改良;黄河治水调查;山东煤矿、矿山地质调查;随时实施其他山东产业开发方面的调查等。研究所成立后即按计划在张店、辛店、湛山试验地进行棉花、烟草、花生的栽培试验,在天津农场展开棉花改良工作。1937年2月林铣十郎内阁成立时,研究所完成了华北煤矿、山东金属矿藏、山东羊毛、兽疫等项调查,农业部的调查员进行烟草生产及农村自治运动的调查,天津则完成天津地区的农事调查。

  外务省在制定1937年对华文化事业预算时,经济“开发”仍是重点,天津中日学院农事试验所补助费2万日元、研究所助成费542000日元。此外,外务省还准备设立“日中棉花改良研究协会”,预算为128000日元。以上三者占总费用91万日元的76%。“日中棉花改良研究协会”因中日关系紧张,未能建立。

  研究所制定的1937年度工作计划主要为:山东农业基础研究(栽培方法、土壤、肥料、病虫害),山东地质调查,黄河治水调查,其他认为必要的研究调查等。经济资源调查与“开发”贯彻了新事业的全部。

  综上所述,外务省至晚在1934年就有心扩大对华文化事业,将与经济“开发”密切相关的“农事试验场”、“农、工业等研究课题”等纳入视野,1935年形成以华北为中心、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新事业具体方案,自1936年起正式将其在华北全面实施。“东方文化事业”由此完全扩大到了经济“开发”领域,并且使其成为投资的重点。

  三、“东方文化事业”新事业之实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东方文化事业”不仅增加了经济“开发”项目,而且是新增项目中投入资金最多者,其内容与实质无疑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可以从三方面详细考察。

  一是新事业与“开发”华北国策的关系。在时间上,新事业的出现与日本政府对华北经济扩张政策的形成过程十分合拍。如前所述,外务省拟定《有关实施文化事业的第一方案》,提出了创办农事试验场,增加重要的农、工业等研究课题是1934年,而就在同一年2月外务省拟定了《关于日中经济提携的草案》,明确提出中日“经济提携”包括“援助”华北等地的棉花栽培事业,需要扩张商权。两者同一年出现不是偶然的,应该是外务省全盘策划对华政策的结果。同样,1935年6月,外务省制定的《对华要求大纲》重点要求之一是在华北“开发我国的工业原料”,而文化事业部则在9月开始制定具体经济“开发”计划,这些计划都与工业原料密切相关,与《大纲》可谓亦步亦趋。1936年,日本政府制定出《华北处理纲要》,具体指定亟需“开发”的国防资源,而1936年实施的文化事业新项目都是其中的一些资源,与政府政策一脉相承,可以说外务省完全是根据“开发”华北经济的国策选择新事业,制定新的对华文化政策。

  在内容上,新事业的核心是经济“开发”,包括调查和实验两部分,其内容与日本政府“开发”华北经济的需求完全吻合。调查是“开发”的前提。如前所述,研究所1936年度的调查项目有山东的农业、土壤、地下水、水利、羊毛、家禽饲养防疫、煤矿、矿山地质以及黄河治水等。1937年度的调查为山东的农业基础(栽培方法、土壤、肥料、病虫害)、地质、黄河治水调查等。调查的内容均与国防资源密切相关,其中煤、羊毛、棉花更是《纲要》明确指定的“华北国防资源中应该迅速力求开发的资源”。科学试验是大规模“开发”的基础。根据工作计划,研究所成立后两年所进行的实验项目是棉花、羊毛、烟草、花生栽培、改良试验,其中棉花、羊毛都是《华北处理纲要》特地列出的亟需的国防资源。对于前者,《纲要》提出的“开发”建议是,“首先争取改良增产河北山东两省的棉花,逐渐向山西等地推广。改良增产则有待农民的自觉和华北当局的指导奖励,但我方也必须提供所需资金和技术援助”。能在当地提供此技术援助的无疑就是研究所。对于后者,《纲要》提出:“通过绵羊的改良增值谋求羊毛的增产。首先在察哈尔、河北、山东省实施,逐渐推广至绥远等北方四地。绵羊的改良增值无需急功近利,目前重点放在技术性指导上。”在此,肩负此指导之重任的自然也是刚刚成立的研究所。因此,这种新事业实质上就是日本政府“开发”华北经济国策的直接产物。

  二是新事业与文化的关联。自“东方文化事业”的新事业出现后,社会上出现很多批评,认为名不副实,文化事业部专门负责“东方文化事业”的别府事务官奉命收集此方面舆情。别府报告称,根据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规定,“过去是从事以下范围内的事业:赞助教育、学艺、卫生、救助抚恤等文化方面的事业,进行限于有关中国的学术研究。世人对于东亚政局的变化及外务省做法的批评,归结于对以上文化事业部方针的批评”。“有评论认为,文化事业部无论怎么说也应该专念于狭义的文化事业”,现方针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对于这种批评,别府认为应该以广义的概念对外解释对华文化新事业,而且“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者也应该在文化方面,乃至文化的伪装下进行,这才合适。文化事业部应该允许以上伪装而为国家做贡献。”别府的说法应该代表了文化事业部的见解。当然,正式对外解释时,无法用“伪装”这种露骨的词语。1937年1月议会召开,有关议员就政府在对华文化事业上如何建立有效设施进行提问,外务省负责文化工作的堀内谦介次官答辩称:“这有种种方法,目前外务省正在实行的,除了以往的文化事业外,更在进行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华北名为产业研究所的事业就是现在创办的。”在此,“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成为粉饰这种新事业的代名词。当然,这只是在对外解释时的官方措辞。对于新事业与文化的真实关系,外务大臣有田在1936年8月给青岛、北平、天津、济南各领事馆所发的电文中说得更透彻,在《有关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经费》的电文中,有田说:“有关华北经济开发事业,外务省为了获得所需的开发经费,进行有关开发的基础工作,采用设立文化性设施的形式,这样外务省就能随意使用以上设施的经费。”显然,用文化之名,套取“开发”华北经济所需资金,这才是新事业与“东方文化事业”的真实关系。

  三是新事业与政府的具体关系。有关研究所的身份,别府事务官在相关内部报告中说得很清楚:研究所“形式上是民间事业,但其实质上为外务省直接经营的事业”。有田大臣在1936年7月给青岛西春彦总领事的指示中也明言:“本研究所是外务省亲自领导,因经费支出上的原因,采取以民间团体进行调查等的形式而创办,阁下可将其作为总领事馆的机关任意指挥。”研究所披着如此身份,至少有三个好处。

  首先是便于发展自身的事业。近代以来,随着日本侵华活动的猖獗,中国政府与民众对日本各方面的言行越来越警惕,九一八事变之后更是如此。如果政府出面主办研究所极易招致中国各方面警惕反对,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而研究所使用民间身份,则极具隐秘性,便于与中国官方和民间打交道,购地设立实验农场等,进行各种调查和实验,推销其改良项目。

  其次是外务省还能赋予研究所秘密“金库”的作用。外务大臣有田1936年8月给青岛等四领事馆的上述《有关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经费》的电文,就是特地告知这一金库的所在及其用途。电文第一句话是:“有关华北经济开发,外务省为了获得实施有关开发的基础工作所需的经费,采取了文化性设施的形式,这样上述机构的经费,外务省就能随意使用。”就是说,外务省为了获得实施华北经济“开发”的资金,借用文化性设施的名目成立了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但该所的费用使用决定权在外务省,外务省可以任意支配该所经费。外务省的正常预算中有用于各种秘密活动的机密费,但这种资金所需量太大,总是严重不足,要想挪用其他正常经费,困难重重。以研究所的事业为幌子,则能通过国会预算获得巨额资金。有关资金的用途,电文则提示如下:1.向山东等省、市政府推荐日本顾问,日方可以负担顾问部分甚至全部聘请费用,此费用可以用研究所特别聘用人员补贴的名义支出。当然,这种“顾问尽量是技术人员,并且据枢要地位者”。2.用于对省、市政府等要员的“工作”。费用可用于“诸如对于中国官员协助的报酬、馈赠等,但收据需要写研究所负责人姓名。3.“以助长日中经济提携为目的的宣传费”,比如用来让中国人出面发表相关文章,让中国方面的商会等出面宣传等所需的费用,收据也需写研究所负责人姓名。4.“日中技术人员的联欢费”,领事馆暗中策划此类活动,由研究所出面邀请招待。外务省在华北的各类经济“开发”活动,需要获得中国官方、技术人员、商业团体的理解支持,向政府机关直接安插日方高级顾问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拉拢收买中方官员、技术人员、商业团体为日方张目宣传,也是营造“提携”氛围的必要手段。这一秘密“金库”的建立正好能为以上工作提供所需资金。

  再次,研究所还能充当外务省代理人,从事其他各种活动。如前所述,外务省为了推进经济扩张政策需要拉拢收买中方官方和民间人士,这些工作由在中国形象越来越差的外交机构出面做,往往事与愿违,但由挂着科学技术研究牌子的民间研究机构出面,则容易被接受,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日本对华“东方文化事业”的所谓新事业,完全是打着文化幌子的经济事业,是日本政府“开发”华北经济国策的直接产物,其设立的种种机构披着民间科研机构外衣,实则是政府替身,直接为政府的各种对华经济扩张政策服务。

  结 语

  九一八事变后,通过经济、文化工作促进华北“分治”,“开发”华北经济,确保市场与国防资源,逐渐成为日本对华北的主要国策。在此背景下,外务省的“东方文化事业”也紧随这一国策而发生重大改变,在“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这一幌子下,新增巨资设立经济“开发”项目,使得该事业开始蜕变为经济“开发”事业,直接为日本政府经济扩张政策服务。因此可以说,外务省“东方文化事业”的新事业完全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华北“开发”政策的产物。这一事业的出现与发展既反映了日本“东方文化事业”政策的质变,也折射出日本对华整体政策的变化及其方向。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8-03 10:26: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慰安妇”问题基础概念再探究

下一篇:长城抗战与二十九军大刀神威再审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