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河北邢台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刘素娟
我是一个出生在太行山脚下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听老辈人讲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基层党校的教师,也由此开启了我和抗大的缘分。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刚刚工作,当我面临课题选题的迷茫时,正是这首抗大校歌吸引我走进太行深山。鲜血浸染的大寨山、山石垒砌的抗大课堂、历经沧桑的红色老屋……身处浆水镇前南峪村,我的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回那段荡气回肠的烽火岁月。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抗大总校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挺进华北敌后办学。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浆水一带,在此开展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并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将抗大旗帜插遍祖国大地,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
由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抗大学员能够直接奔赴战场,给敌人构成了巨大震慑。1942年5月,驻华日军大批精锐兵力“铁壁合围”太行抗日根据地,妄图“四路合击”一举歼灭抗大。对于敌人的拉网式扫荡,抗大师生巧妙利用“利害变换线”,采取敌进我进、方向相反、擦帮而过的战法,及时跳出敌人包围圈。历经两个月的转战,抗大师生边战斗边学习,最终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经历风云激荡的烽火岁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永不磨灭的丰碑。
抗大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传承,为思政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围绕抗大选题,我开发了《抗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两项思政课课题。备课期间,我通过多种形式搜集整理大量权威史料,挖掘典型故事,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抗大思政课教育质量。
除了课堂讲授,我还联合抗大陈列馆,对陈列馆及周边的抗大旧址村等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将思政课堂开到“小长征”路上、野外课堂、“抗大房东”小院里,更直观地再现革命历史场景,使学员们在现场体验中提升思想水平,同时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参加抗大陈列馆组织的清明祭英烈活动,和老乡、中小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瞻仰抗大纪念碑、祭扫烈士墓、聆听革命故事、探寻红色足迹。
红色资源不仅是革命年代的见证,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努力讲好这段历史,培养和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本报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闫丽静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5-04-14 10:37: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依靠人民 比山靠得住——回忆父亲聂荣臻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