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大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2019-01-04 11:03:30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刀是中国人传统的武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制造刀的技术曾经达到世界的顶峰,其制造工艺之高超,让这些刀几乎成为工艺品。在抗战时期,由于国军装备太差,一部分刀居然成为国军的制式装备,参加了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

  青铜时代

  早在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石刀。原始人将石头一面磨尖,一面则留厚,还有个较长的柄,这个就是刀的雏形。

  当时的石刀和石斧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不但可以砍割敲砸各种食物和兽皮,也可以参加打猎和作战。

  由于石刀有一面比较厚重,所以很不容易折断,非常实用,是近距离格斗的好武器。

  真正中国刀大约出现在青铜器时代,随着青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殷商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刀成为常见的工具。

  它锋利耐用,既可以作为日常用具,也可以作为战争的武器。可惜受当时青铜技术的影响,当时的青铜刀长度很短(青铜武器受金属限制,长度较长就很容易折断),一般还不如现在的菜刀,而且重量较大,不太适合军事作战使用。

  在这种长度的情况下,用刀劈砍的控制范围很小,实战效果远远不如用剑刺杀。

  在青铜时代,青铜剑成为近距离格斗的主流武器,它的重量较轻,而且使用剑是刺,使用刀是砍,刺的力量当然比砍的力量要小。

  以同样的力量使用刀和剑,一剑可以将人刺穿,导致死亡,而一刀甚至只会将人的身上砍出一个伤口而已,敌人往往还能继续作战。

  剑显然比刀要实用的多。

  使用刀,需要比用剑大的多的力量。这对于当时普通人来说,并不太容易办到,一则普通人的力量有限;二则青铜刀比较脆弱,挥刀劈砍远比刺杀要用力更多,刀也就很容易折断。

  称雄世界的所谓罗马军团的制式武器,也不是刀,而是短剑,这也是一个道理。

  春秋时期多是大规模的车战,以战车作为基本作战单位。所谓千乘之国,形容该国可以出动上千辆战车,这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了。

  战车的操纵性不佳,越野性能更是很烂,非常不灵活。

  为什么战车能够盛行,主要当时没有马镫等骑兵配套的作战工具。骑兵在那个时代战斗力并不强。没有马镫的骑兵,无法在马上用力,因为他们没有支撑点。一次砍杀只要砍空,就可能让自己翻倒马下来。在激战中,从马上跌落不是死亡就是残废。

  车战中,几乎不太可能用到刀这样的武器。双方在远距离互相射箭,近距离则用长矛长戟等武器作战。由于两车距离不可能太近,普遍长度不到半米的刀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自然也不会大量装备。

  这一时代,剑毫不费力的将刀完全压倒。

----------------青铜刀剑的长度只有这么多,由于长度太短,只能近战使用。在那个时代,青铜剑的作用是有限的,直到战国时期青铜技术的大幅度改良。

 

  战国末期,迎来了中国刀的第一个顶峰。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和骑兵的盛行,刀也开始复苏。

  中国的青铜制造技术,在战国末年达到顶峰。通过在青铜中添加金属锡等混合物,青铜剑的长度已经可以达到1米以上,而且韧性很好,不会因为一次格斗而折断。

  青铜刀的长度略逊于青铜剑,但长度也接近一米了,相比之前不足半米的长度,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长度的增加,让青铜刀剑的战斗力大为增强。

  而这一时期受北方匈奴、林胡等少数民族的影响,中国人也开始发展骑兵。

  中国人很快发现,在骑兵眼中,刀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使用者的臂力的问题,似乎并不存在。

  马的冲力很大,是人臂力的几倍。在马上一刀砍下去,骑兵的臂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力量来源于马的冲力。

  如果这样一刀砍中敌人,只要刀不折断的话,中刀者人必死无疑,甚至会被一刀劈成两半。

  可惜,受当时青铜的限制,刀和剑的长度虽然从半米猛增到接近一米,仍然比较脆弱,还是比较容易折断。刺还可以的,劈砍的话就不行。

  由于没有马镫,导致马上格斗还是有很大的风险,也需要更为纯熟的骑术。

  所谓的匈奴铁骑、赵国铁骑、秦国铁骑作战仍然以远距离的骑射为主,在远处用弓箭弓弩杀伤敌人,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近距离的搏斗。

  近距离肉搏并不占优势,就算是在近距离,一般也用长戟、长矛这些长度上占优势的兵器作战,只有很少的一些骑兵配备一些青铜剑。

  青铜刀剑并不适合马上格斗,它脆弱的剑身一次砍杀就会折断。

  可是,这一时期,刀已经明显表现出优于剑的特点。

  在长度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刀在马上远比剑要实用的多。

  骑兵格斗往往都是在高速运动中,此时使用短兵器的话,往往劈比刺要有用的多。

  首先,从高速作战角度来看,一剑刺中敌人,由于剑刺入肉体往往很深,马的高速度也让刺剑的一方没有机会拔剑。这把剑就会留在敌人身体内,使用剑的一方就没有武器了。在战场上,没有武器的军人,就等于死了。

  再从控制范围上来说,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在马上用刀四面劈砍,控制的范围比单纯用剑刺杀要大得多。普通人在近战中,控制的区域就是身边2、3步,也就是2到3米。而骑兵由于马的速度快,控制范围比步兵大过数倍。换句话说,1个骑兵往往可以同时对付几个步兵。

  最后,从武器耐用性来说,刀的一面是厚重的刀背,相对更不容易折断。要知道,马上近距离的兵器碰撞,几乎不可避免。而剑两面都是刃,相对于刀来说,是非常脆弱的。

  在马上可以砍又可以刺的刀,远比只可以刺的剑要实用的多!

  就算除去青铜武器天生的劣势不说,剑也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青铜武器的特点,青铜剑还是大量装备了秦军的步兵部队,甚至包括王公贵族,这一点是刀所无法相比的。

  最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手持匕首追逐秦始皇,秦始皇连续拔了三次背负的长剑,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吗?因为秦王的铁剑太长了,接近1米长度。

  虽然这样,一旦秦始皇拔出了铁剑,一剑就把手持短兵器的荆轲刺成重伤。可见在单兵一对一近距离格斗中,长而轻便的剑还是有很大的威力。


-------------------汉环首刀是中国古代辉煌文化的一个产物。

 

  世界第一的大汉环首刀

  时间迅速到了秦汉,青铜武器已经被铁器大规模的淘汰。秦军还遗留着大量青铜武器的痕迹,汉军已经大规模的开始的铁器化。到了东汉末年,青铜器已经完全退出汉军的制式装备。

  在钢铁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钢铁制刀剑长度都超过了1米,而且更为坚固耐用。要知道,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的铁剑不过才1米长,这已经是国宝级的武器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刀逐渐成为骑兵步兵的制式武器,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汉朝,中国的刀的制造技术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顶峰。

  汉朝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匈奴。匈奴骑兵一度把汉朝皇帝刘邦,包围在白登!刘邦死后,匈奴可汗居然还写信要求年老的吕后嫁给他。这对于任何一个汉族女人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七窍生烟的吕后为了避免过早匈奴人决战,貌似客气的拒绝了。

  吕后告诉儿孙,匈奴是汉朝的死敌,我们要花费三代人的时间,彻底将这个民族消灭,以除后患。

  汉朝用了整整三代时间,对付匈奴人。匈奴人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有机动性的绝对优势,汉朝强大的步兵部队拿他们并没有办法。

  针对匈奴骑兵的特点,汉朝皇帝制定了以骑兵破骑兵的战术,大力发展汉朝骑兵,将军队中还保持的一部分笨重的战车全部淘汰。战车对地形要求极高,往往只能在平原作战,稍微复杂一点地形就没法使用,形同废物。

  自然,汉朝骑兵相比匈奴骑兵有着天生的差距。匈奴骑兵像后来的蒙古骑兵一样,从小生长在马上,平时的放牧、狩猎同实际的战争相差不大,每一个匈奴牧民都可以瞬间成为战士。

  从小在农田中赶着耕牛劳作的汉朝骑兵,则大多是成年以后才学习骑术和马上作战技术。

  这方面的差距后天很难弥补,汉朝只能运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也就是兵器技术上的优势。

  相比匈奴人还在广泛使用青铜武器,汉朝骑兵已经大规模换装钢铁武器。

  汉朝骑兵将不适合马上作战的剑,迅速淘汰,换成了更适合砍杀,却不容易折断的汉刀,也就是环首刀。

  可以说,汉刀是中国刀第一个辉煌的阶段。

  环首刀是汉民族在西汉中期,发展出的一种以双手持用为主的短兵器;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柄首呈圆环形,可谓东亚文化圈中刀兵器的始祖。

  至汉武帝时期,始出现环首刀,并逐渐取代剑成为军队的基本制式装备。

  刀取代剑的原因也很简单,汉人发现单面开刃的刀的制作,远比双面开刃的剑要容易的多,制造刀往往只有制造剑一半的工时,而且价格也更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的装备部队。更重要的是:刀在马上要比剑实用的多。

  大家可以看到,在冷兵器时代,无论欧洲、亚洲、美洲的骑兵,马上作战基本从没有用剑的,而各种各样的刀却都在大量装备,这也就变相说明了这一点的。

  至于剑最擅长的刺杀方面,环首刀也可以胜任,它的的刀尖相当锋利,可以代替剑的地位,那么剑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到东汉后期,汉刀基本完全取代剑,剑从此退出军事舞台,只是作为民间老百姓的自卫武器或者装饰用品,以及武侠小说中的想象。

  装备着先进汉刀,汉式长矛长戟,以及汉式弓弩的大汉骑兵,在汉武帝时代大破匈奴人!

  公元前119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出击,以步卒数十万,马十余万匹转运辎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大破敌军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还,传为千古佳话。

  在一系列的失败以后,匈奴人终于明白他们不是汉人的对手,如果继续抵抗难免就要亡族灭种。

  匈奴人一部分向汉族人投降表示归顺,汉人宽容的接受了他们,给了他们区域发展,也让他们保持自己的民族传统。

  另一部分则在大败后,远远离开中国人地盘,转移到中亚。他们最终有一部甚至杀入了欧洲。如果不是大可汗阿提拉的猝死,这支匈奴铁骑差点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环首刀的制造工艺从诞生开始,一直领先了当时的世界500年的时间,他可谓当时世界上制刀工艺的最高峰。

  大部分环首刀采用了当时极为先进三大技术:百炼钢技术,淬火技术,夹钢技术。

  这三项技术如果放在今天就相当于:外太空技术,核子技术和基因技术,是最先进的科技。

  百炼钢技术

  所谓百炼钢技术是铸造钢铁的一种冶金技术,简单说就是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

  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 ,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

  山东苍山县出土的“永初六年(公元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炼)大刀吉羊宜子孙”环首刀经过金相鉴定,含碳量在0。6%~0。7%之间,钢中仅夹杂有细长的硅酸盐,没有大块的以氧化亚铁和含铁较多的硅酸盐共晶夹杂物,并且硅酸盐的尺寸非常小,仅有2.5~5μm。

  百炼钢的特点是其他冶炼方法所无法相比的。在制造百炼钢的反复锻打过程中,一方面氧化亚铁、硅酸盐等夹杂物被挤出或压扁,另一方面金属晶体排列更有序、更紧密,甚至晶体被拉长,产生纳米级晶体,从而 提高了材料的性能,使得百炼钢极为坚固耐用,有着相当惊人的强度。

  当然,百炼钢技术也有缺点,就是比较费时费力。由于金属具有散热特性,基本上锻打几锤,就需要加热一次,而原料折叠一次就需要加热5~6次之多,百炼钢的冶炼较慢,需要较长的周期。

  百炼钢制造出来的武器性能很好,但造价较高。如果国力财力不足的话,政府的财政是承受不了的。

----------------环首刀是大汉骑兵的制式装备,环首刀远远强于匈奴的刀剑,在近战武器方面,汉骑兵大大占了上风。

 

  淬火技术

  今天淬火技术连乡村加工农机件的铁匠也能掌握,在当时还是一项新科技。

  环首刀锻造完毕后还需要淬火,以使刀刃钢材产生“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是黑色金属材料中的一种金相组织名称,其由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于1890年代发现,故命名为“马氏体组织”),变得坚硬无比。

  早在西汉时期,刀匠们就发明了局部淬火技术,刘胜墓出土的佩剑,刃部硬度达到了HRC67~71,这个硬度是极为厉害的,算是那个时代的屠龙宝刀。

  经过淬火后的刀剑在开锋后到底有多锋利呢?

  试刀法除了砍甲和试以盛满铁珠的毛竹筒外,还有一种就是将若干根稻草捆成一束,然后用头发丝将这束稻草挂在木杖上,以刀斩之,稻草断而头发丝不断的才算是好刀剑。最高纪录是断了15根一束的稻草。这种实验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真让人无法相信。

  夹钢技术

  环首刀基本都是全钢刀,也就是一块钢铁整体打制而成。

  由于采用百炼钢技术和淬火技术,环首刀已经是最有威力的武器。

  不过,汉朝工匠仍然不满足他们的成就,还在精益求精。

  全钢刀的特点是坚固耐用,而且价格较为便宜,制造方法也相对简单。

  但全钢刀多少还是有一些缺点。由一块钢铁打制而成,对百炼钢的冶炼程度以及淬火的掌握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这一切,多在于工艺的个人技术,如果技术很好,全钢刀就是一款极为厉害的武器。

  如果技术较差,责任心不高,环首刀的质量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同时,全钢刀完全是钢制成,虽很是坚固,却缺少铁所特有的韧性,在激烈碰撞中还是有可能断裂。

  所以,工匠经过几百年的实践,摸索出成熟的夹钢技术,也就是刀的内核是钢,而外面一层或一部分是铁。这样一来,夹钢刀不但具有钢的强度,也有铁的韧性,在近距离作战中既是坚硬锋利,又非常不容易折断,成为一款完美的武器。

  只是夹钢技术出现的稍微迟了一些,它全面使用已经是环首刀的末期。

  雄霸世界500年的唐直刀

  建立在先进技术上的汉刀,辉煌了至少700年之久,直到隋唐时期出现更为先进的唐直刀为止。

  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中国的刀的制造再上了第二个顶峰。

  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时代,中国人终于发明了马镫,这个小小的马镫让骑兵由此称霸世界军事舞台长达1000多年。

  有了马镫以后,马上的近距离格斗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一个臂力平平的骑兵战士,使用马镫,借助马的力量,可以轻松将一个步兵砍成两断。一个这样的骑兵在马上,前劈后砍,左突右撞,完全可以对付好几个精锐的步兵。

  就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时代,西路军远征新疆的时候,非常擅长拼刺的红军战士,往往要好几个人联手,才能对付一个军阀马步芳的穆斯林骑兵。

  骑兵技术再次迅速发展,成为一股可以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作战力量,刀也就更重要了。

  到了强大的唐代,受北方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突厥人的威胁,唐代以骑兵成为作战重要力量。

  突厥的力量极为强大,他们骑兵总数高达40万,甚至比后来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还要多的多。蒙古骑兵鼎盛时期,不过25万左右。

  突厥骑兵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他们可以纵横世界,甚至找不到对手。

  隋朝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突厥大规模入侵和抢掠,就有67次之多。当时是隋朝末年,汉人几乎无力抵抗,连隋炀帝也险些完蛋。

  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趁中原内乱之机脱离隋朝,并于615年率10万骑兵攻隋,围困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忻州代县)一月余,后撤围退兵。

  鉴于突厥如此强大的威胁,依靠传统的汉族步兵很难有效对抗。

  在隋唐期间,汉族统治者都采用大量骑兵对付突厥人。

  其中以唐朝时期骑兵,发展到达顶峰!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就是一个极为重视骑兵的皇帝。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的时候,他们麾下就有5000骑兵,其中2000匹马是购买的突厥马。

  李世民学习能力很强,他学习突厥骑兵的特点,编组了机动性强,攻击力惊人,又非常灵活的轻骑兵。他最喜欢的战术就是分析敌人布阵的薄弱处,然后亲自率领骑兵,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冲垮。

  如李世民率骑兵进围薛仁杲,李靖以3000骑夜袭定襄等。此种出奇制胜的战法,一直沿用至后唐及五代,甚至步兵也用此法,如李靖平萧铣之战。


---------------威风八面的大唐铁骑和他们的唐直刀。唐直刀是后代无法突破的一个顶峰了!

 

  这支轻骑兵也是唐统一战争中的主力!在唐军中,骑兵和步兵比率高达1:3,这可谓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次了。

  唐朝建立以后,更是极为重视骑兵发展,养殖的官马就高达70多万匹。

  唐朝统治者认为:突厥骑兵从小长于马上,骑术和使用武器的能力应该强于唐军,这是唐军天生的劣势。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必须从战术和武器上取得领先,完全压倒敌人。

  这个结论同汉朝统治者完全一致!

  唐军骑兵近战武器已经是清一色的刀,只有少量指挥官使用仪仗剑,刀也成为主要的骑兵武器之一,自然是发展的重点。

  而刀的工艺已经登峰造极,成为一种兼实战兵器和艺术品为一体的东西,它的代表作就是唐直刀。

  唐朝直刀的制作工艺基本和日本倭刀相同。当年日本人,就是从中国学走了这些技术,简单的加以仿制和日本化的改良而已。

  唐直刀是自汉代环首刀一脉相承而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环首刀的改良。

  唐直刀维持了环首刀的单面开锋、厚脊薄刃与直脊直刃的特色,取消了过去环首刀柄首的圆环(对双手握刀有一定影响),延长刀柄更适合双手持用,作工、装饰亦更精良华丽,并出现各种长短尺寸的刀身以对应各种战况

  唐直刀使用的技术让人极为惊叹,包括:复合钢铁,切刃造和镐造的刀形状,用烧土来淬刃,造刃文,反复锻打钢铁 -- 名为百炼钢技术。这些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兵器制造技术,甚至在其后保持了几百年之久的领先优势。

  唐直刀的制造工序为:以纯铁渗碳后对折,多层迭打。刀锋淬火而刀脊不淬火。并将其工艺分为“三十炼”、“五十炼”、“百炼”等铸冶技法,不断冶炼、锻打、淬火,分步脱碳净化,颇似揉面,使铁百炼成钢,更为坚硬锋利。

  唐直刀相比环首刀最大的特点是包钢刀、灌钢技术、折叠打造技术。

  这些技术让唐直刀相比环首刀,性能上又有大幅度的跃进。

  包钢技术也就是后来倭刀使用的技术,刀的内部是硬度较软的钢铁,而表面则是硬度较高的钢铁。

  外层钢铁采用百炼法反复打制,非常费时费力,但由于全刀外硬内软,制造出来的钢铁硬度好,更为锋利,杀伤力更大。

  一般认为,包钢的武器和夹钢武器相比,除了性价比,保养和坚固程度以外,其他的所有属性,都比夹钢刀和全钢刀要好。

  而灌钢技术也为宿铁,是比炒钢技术更先进的冶炼技术。历史记载最早的宿铁造刀者,是侍奉过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道士綦母怀文。

  根据古书记载: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也就是说把生熟铁交替夹杂,以泥封闭放入炉中加热,利用生铁熔点较低的特性,将生铁液熔渗到熟铁中,然后再加以锻打,即可得到品质精纯的钢材。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钢中含碳量的多少,可以得到制作刀刃的高碳钢材。

  一般认为,炒钢技术是古代中国冶金最高峰,之后就很难有大的突破了。

  注解:炒钢技术,即将炼出的优质生铁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熔化或半熔化,并不断进行搅拌,增加氧气和铁的接触面积,使铁液中的碳氧化,从而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钢或熟铁。

  折叠打造技术在环首刀上也很常见,主要是增加刀身的强度和韧度,让其不易折断,但唐直刀更为厉害。

  工匠需要将钢铁反复捶打折叠,使得钢层层叠叠,多则可以达到数千层。这样的钢材更为坚固,极难折断。自然,代价是较为费时!

  唐直刀威力极大,无论砍杀还是直刺,都可以轻松刺穿重装的铠甲,是款极为可怕的武器。

  在当时,唐直刀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刀,直到火器时代开始,也没有一种其他的刀可以超越它,连衍生出来的倭刀也不行。

  唐和突厥进行了30多年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突厥大败。

  唐朝分别于64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

  西突厥的一部被迫西迁到中亚,他们和当地民族融合,后来又继续进攻欧洲,消灭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人。

  如果唐朝是一个仅此于汉朝的第二个顶峰,那面下面的中国刀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上图唐直刀和下图的唐陌刀,都是堪称艺术品的佳作。


 

  宋朝的朴刀

  之后的宋朝,刀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分裂长达70多年之久,唐朝传统的战马产地,都被北方的辽国,金国,蒙古控制。

  没有马,何谈骑兵呢?

  宋朝骑兵由此一落千丈,被迫成为以大量步兵为主,少量骑兵为辅助的一支军队。

  很多人认为:宋之所以在几百年间,都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压制,还曾经被攻破首都,被迫南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大量骑兵,无力在北方平原和敌人铁骑抗衡。

  宋朝的步兵,很难抵抗强悍异族骑兵的大规模冲击。

  宋时刻处于优势敌人的压迫下,王朝也就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比较弱的朝代。

  骑兵既然成为配角,那么刀也就自然黯然失色了。

  这一时代,刀开始从骑兵转为大量装备步兵。

  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步兵使用的陌刀,陌刀主要是对付骑兵的。它长击短接皆可适用,刀形似剑,双开刃,前锋略宽,连柄可长一丈,重15斤,兼有近战刀和枪的功能,为古代特有的斩马剑。

  陌刀的制造工艺不亚于唐直刀,相当珍贵,是作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

  唐代陌刀兵号称唐朝最富攻击性的独特兵种,因要求的苛刻和挑剔,训练和配备一个陌刀兵的成本和周期,不会比一名骑兵少。

  以唐朝举国之力,也只在天下四大都护府之一安西大都护府,才有军级的编制。唐军中的步兵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特别是在对抗安息、大食等国的那些轻甲甚至无甲的沙漠轻骑兵的战斗中,特别有特效。一刀斩去,基本是人断马断。陌刀军的参战,在任何可查询的战例 中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陌刀军作为战斗序列中单独的作战力量,在唐军的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代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大量装备陌刀和斩马刀。

  轻便的朴刀和红缨枪成为宋朝步兵的制式装备,小说《水浒》里面梁山泊好汉几乎人人都会使朴刀。

  鲁智深曾经和史进联手对付,伪装成僧道的两个歹徒。除了鲁智深以外,九纹龙史进、生铁佛崔道成、飞天蜈蚣邱小乙他们三个,都是用朴刀。李逵回家接母亲去梁山,意外遇到老虎。李逵杀死几只老虎,用的也是朴刀。

  至于梁山上武功最强的林冲和杨志第一次见面,也斗过一场朴刀,双方不分胜负。

  这并非小说夸大,而是宋军的特点。

  唐直刀和陌刀都极好的武器,也有着造价过高,制造周期太长,容易损坏,不易于保养的缺点。

  唐直刀由于使用多种制造技术,又要花费铁匠极长时间打造,售价是很贵的。传入日本的一些唐直刀都被当做艺术品收藏,不作为实际战斗的武器,因为舍不得用。

  而唐直刀和倭刀都的表面一层都是低碳钢,刀在复杂条件下很容易生锈,必须经常的维护。

  我们在很多电影中看到日本武士擦刀,这并非他们在耍酷,而是不这样不行。养护这些刀还要用专门的植物油、刀鞘等等,费时且要花费很多心血。

  造价很高的唐直刀,全部是整体制造,又是包钢技术,还有个致命缺陷,就是一旦损坏无法修补。

  日本武士自己也说过,真正大规模作战还是要用长枪;用倭刀的话,可能一次格斗就会损坏刀刃,下面就没法用了。

  唐直刀也是这样,如果经过一次猛烈的磕碰,刀刃损坏,刀的锋利程度也就大打折扣,这把刀也就废了,因为无法修补。

  这种昂贵的武器适合作为决斗武器,并不适合大量作为军队制式武器。除非这支军队规模很小,或者国家极为强盛,非常财大气粗。

  日本战国时代初期,两个普通大名作战规模通常很小,很多大名麾下的职业武士不过几十人,最多百来人。这点兵力,让他们可以从容装备唐直刀这类昂贵武器。对于高达几十万规模的中国军队,这就是不可能的。

  唐朝时期军队数量很多,消灭了宿敌突厥以后,周围再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和唐对抗,军队也就大幅度削减,所以安禄山出动10万大军就可以一路杀到长安。

  唐军百分之三十的骑兵,佩戴唐直刀。

  唐朝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富裕程度可谓第一,有大量资金用来装备部队。

  所以唐直刀有以上的缺点,装备财大气粗的唐军骑兵还是完全可以。

  可是,这对于宋军就不太合适。

  此宋军为了对付北方强悍的辽国、金国,只得疯狂扩军备战。宋军历史上兵力经常超过百万,装备的武器数量也相当惊人。

  对于这种数量的部队,如果装备价格高,养护要求高,很容易损坏的武器,无异于自我毁灭,怕是不用敌人来打,自己就垮了。

  唐直刀这种武器,一次装备个几百把甚至1000把也许还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次装备上万把,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和唐直刀几乎一样的倭刀,在日本也只是装备数量很少的武士而已。在日本战国时代,大量作战的普通士兵仍然使用竹枪、长矛作战,并不使用倭刀,因为实在用不起。

  宋朝统治者经过再三研究,决定在部队中废除唐直刀,而改为采用汉朝后期的夹钢技术,打造了一批价格比较低廉,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性能也仅仅是略逊一筹的宋刀。

  这种宋的代表之作,可谓就是朴刀!

  朴刀原本类似于唐朝陌刀(外形很像青龙偃月刀),是一种长兵器。

  宋朝并不允许民间装备长兵器(害怕老百姓反叛),朴刀的样式出现了很大变化。

  宋朝老百姓将朴刀的长杆去掉,让刀变为1米左右的短刀,这样一来就不再是长刀了。

  在北宋南宋时代,对长刀有很多限制,但国内匪盗四起,还有很多猛兽流窜,就比如武松遇虎、李逵遇到李鬼的抢劫,老百姓也需要刀具防身。

  对于较短的朴刀,宋朝统治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必要的时候,朴刀装上木杆,也就成为长刀了。

  朴刀是夹钢刀,在作战角度来说,性能比唐直刀要差,但制作简单,造价低,而且也基本满足实战需要,可以大量装备。

  朴刀的外形和唐直刀有所不同,唐直刀基本都是直的,而朴刀刀身则有一个低微的弧度。

  这主要是宋之前五胡乱华的200年时间,受胡人的影响。胡人骑兵的马刀,多是弯刀。弯刀更符合流体力学,劈砍更有威力,只是在刺杀上稍逊一筹而已。

  宋朝学习了胡人的优点,将刀从直变为弯,日本的倭刀也是这样。

  宋代,中国武学也发展到一个顶峰时代,所以针对朴刀的刀法极多,朴刀也成为中国武术史上一个著名的刀具。

  宋代的中国是不幸的。北方不断有强大的敌人出现,辽国契丹、金国女真、蒙古国蒙古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当时世界最强的军事强国。

  最终,宋朝被蒙古所灭,中国刀受到巨大的变化。

  宋刀的水平大体同唐一致,有很多技术上的进步,算是中国历史上刀的第三个顶峰。


----------------朴刀本是长刀,去掉木杆就成为短刀。朴刀在宋朝属于军民通用的武器。

 

  元明清开始落后西方

  蒙古人统治中国以后,立即下达了收缴民间武器的命令。汉人私自保存武器,一旦被发现就是死罪,甚至菜刀也要几家用一把,还要用铁链拴在案板上。

  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张无忌和常遇春去蝴蝶谷的路上遭遇一队元兵,其中一个老百姓就是因刚买了一把菜刀,被元兵当场杀死。

  换句话说,中国的民间基本就没有刀了。

  至于军队,蒙古人基本都是骑兵,他们用的刀全部是适合在马上砍杀的弯刀,这也是蒙古人在无数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事实上,刀的弯曲度越大,那么砍入目标的就越浅。刀的弯曲度大,其力的释放比直形兵器要强的多,更适合马上的砍杀。

  总之,元朝的刀直接影响到其后的清代雁毛刀、雁翎刀以及现在的中国军队指挥刀。

  元代的军队,完全使用弯刀。即使到了后期,蒙古军中的蒙古人已经不多,刀仍然是弯刀。

  到了元代后期,中国的直刀基本不复存在,只有少数收藏家还保存,一部分制作技术也失传了。

  元代时间并不长,对中国刀的制造技术却有着极大的破坏。一般认为在元代,中国刀剑制作技术倒退了200年时间。

  明代使用卫所制度的职业兵是一大败笔。初期明军的强悍,抵不上职业兵制度的迅速腐败。士兵的素质和武器的制作水平,随着时间的发展急剧下降。

  到了明朝中后期,所谓的职业兵已经成为了一些军官的职业奴仆,长期不训练,武器装备不保养。他们生活穷困潦倒,社会地位低下,没人愿意去打仗。

  至于军官则非常腐败,吃空饷、贪污、无能是他们的最大的特征。

  明朝时期的刀制作水平,大体和宋朝类似,比宋又有进步。

  明朝的统治者和军官是比较好学的,能够吸取别人的长处。明朝都对包括著名的倭刀、大马士革钢等技术进行仿造和融合。著名的戚继光还利用倭刀的技术,造出了自己的戚家刀。

  不过,此时明军的武器已经开始全面的火器化。

  早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朱元璋时期,也就是洪武十三年年,明政府正式下令规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洪武二十六年,明政府又规定:水军每艘海运船,装备碗口铳四门, 手铳筒十六个,火枪二十支,火箭和神机箭各二十支等等。以上洪武时期明军所装备的火器与冷兵器一与九之比,明显地反映了明代火器装备的普遍,并且已有一定 的定制。成化二年,明将郭登向明政府建议,步兵“用神铳手十,弓箭手十,刀牌手各五,药箭强弩手十,司神炮及火药者八,杂用者七”。按照这一规定,当 时明军步队使用火器的士兵,已经占编制总数的1/3左右。

  明朝中期的步兵营约2700人,其中装备鸟铳1080个及附带配件、火箭6480支,此外还有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从装备来看,火器装备占步兵营总装备的50%。

  明朝末期,随着火器的大量引进和装备,刀再次被放在第二位。

  因为制度的腐败,明朝最终在内忧外患中灭亡,满清统治中原。

  遗憾的是,满清统治者的保守程度无与伦比。

  在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对火器不重视,连中国冷兵器也被忽视,大体保持元明的水平。

  更惨的是,随着19世纪欧洲科技革命,西方刀剑制造技术开始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自然一日千里。西方制刀技术,很快就远远领先于中国,将中国甩到了身后。

  最著名1860年的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的2.5到3万的清军(其中1万蒙古骑兵)和8000多英法联军开战。

  曾经无敌的蒙古骑兵挥舞着长矛弯刀,在旷野中向在英法联军冲锋。结果在新式火炮和步枪密集射击下,蒙古骑兵溃不成军,战马和骑手四散奔逃,最终全线溃败。

  此战蒙古骑兵伤亡1200人,英法联军仅仅死5人,伤47人。

  八里桥之战基本宣告了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以冷兵器对热兵器是必败无疑的。

  1860年尚且如此,之后100年内,随着军事技术的飞速进步,冷兵器更是基本退出了军事舞台。

---------------明代通过和葡萄牙人的接触,学习了大炮制作技术,仿造了一批先进的火炮。努尔哈赤就是死于明朝大炮之下。明军步兵火器本来是火铳,威力有限,射击距离也有限。在朝鲜同日军火神枪交手以后,明军又迅速仿造了火神枪,我们叫做鸟枪。可以说,明朝还是很愿意学习的。但清朝就很烂了,远的不说,在雅克萨战役已经同沙俄的火枪交过手,知道对方厉害,为什么200年期间都不进行学习。200年后,沙俄入侵东北,清朝居然用的还是雅克萨战役时期的炮。八里桥又用骑兵冲击英法联军,结果是一场耻辱性的失败,北京也被第一次占领了。反而汉人都比较聪明,不但湘军淮军大量装备火枪火炮,连

太平军都有大量火枪,还向洋鬼子走私购买呢。下图是太平军的枪兵。

 

  抗战大刀

  随着连发速射武器的出现,以及火炮技术的大跃进,冷兵器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一战期间,超过八成的士兵死于火炮和重机枪,只有二成左右的士兵死于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地雷、毒气,还有就是冷兵器的肉搏。

  近战冷兵器肉搏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二战期间,苏联、德国、美国、英国等主要列强,都大量装备了冲锋枪这种近战武器,显然肉搏战就越来越难出现了。以苏军为例,仅仅波波沙冲锋枪就生产了600多万支,在射速高达900发/分钟,装弹71发的波波沙面前,想要以刺刀肉搏基本就是自杀。

  不过,二战还有一个战场,却普遍出现了近战肉搏的场面,这个战场就是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可谓肉搏战最多的二战战场,这是中日两军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日两军进行了无数次肉搏战。

  大部分肉搏战中,中日两军都是拼刺刀。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中国大刀对日本刺刀也是屡见不鲜。

  此时中国的大刀的制造水平,远远抵不上唐宋明清,甚至还比不上2000年前的汉朝。

  使用大刀最多的部队是宋哲元的西北军,其他部队用的不多,诸如桂军、滇军、湘军等基本清一色的用刺刀,川军少量部队用大刀,主要是川军武器装备太差,刺刀数量太少。

  至于中央军基本也是用刺刀,只有在很特殊的作战情况下,因刺刀不方便使用,只能使用大刀。

  那么,西北军为什么大量用大刀呢?

  原因并不复杂!并非西北军对大刀有什么好感,也是因为装备太烂。

  西北军是一个军阀团体,它的领袖是冯玉祥。

  民国所有军阀饱受国际武器禁运之苦,本国又造不出足够的刺刀,只能被迫大一些大刀来凑数。

  大家不要小瞧刺刀,看起来小小一把刀,制作并不简单。由于刀身细窄,配件很多,加上对于刺刀的强度,韧度,标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正式的兵工厂才流水线才能大量制作。

  如果通过手工制作刺刀,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更是极为低下。

-------------------大刀是没有足够的刺刀被迫搞出来的。其实在敌军连射武器的扫射下,使用大刀正面冲锋等于是自杀。



  不要说没有军事工业的西北军,就算是中央军,因刺刀生产数量不足,还动用大量外汇从比利时购买了一大批刺刀。

  刺刀造不了,不代表其他冷兵器就造不了。

  在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大刀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制造的东西。

  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开始,大刀就成为民间武装力量和练武者的主要武器。

  军队来源于人民,无论冯玉祥怎么幻想,现实决定他最终只能选择大刀。

  既然已经被迫选择了大刀,那么就要想办法给大刀形成战斗力。

  西北军官兵主要来自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四省,这几个省民风都比较尚武,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多懂得一招半式,大刀也是有群众基础的。

  冯玉祥本人是一个很喜爱中国武术的人。他的西北军内配有很多著名的武术大师作为教官,比如沧州籍的武术名家马凤图、马英图、王子平、洪立厚、刘鸿庆、王桂林。

  在冯玉祥的要求下,这些武术大师根据西北军的特点,以中华传统武术作为基础,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拼刺招数和大刀的刀法。

  冯玉祥对这些武术非常满意,推广到整个西北军。

  在西北军中,大刀是士兵最基本的军事能力之一,也是考核的重点项目,西北军逐步形成了围绕着大刀的一整套战术和武术。

  在这种氛围下,西北军上上下下都酷爱武学,普通士兵每天要练习一个小时的刀法,高级将领如佟麟阁、张自忠、赵登禹、吉鸿昌,董振堂、冯治安、刘汝明等人,也多是武术好手。

  除了西北军普遍练习武术以外,西北军士兵身体也是中国里面数一数二的。由于西北军大多来自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士兵多是北方大汉。加上长年习武,年轻小伙子往往都长得结结实实、体力好、臂力强,一刀可以砍断碗口粗的大毛竹。

  西北军军官还曾经吹牛说,如果他们去江西剿共,一个西北军士兵肉搏战可以对付五个红军的南方矮小士兵。

  除了士兵普遍装备大刀以外,冯玉祥还把武艺最强和身体最强壮的西北军士兵编组在一起,组成一支擅长近战的精锐部队---手枪队。手枪队士兵普遍背着一把大刀,外面也叫它做大刀队。

  西北军从军到旅的各级军官,都控制着一支手枪队,这支手枪队规模从连到团不等。往往每到战斗胶着或者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手枪队便会成为撒手锏。

  在1918年突袭湘西桃源,100名大刀队一举打败数倍的敌军占领桃源;1923年大刀队攻占天津;1926年支持国民政府军和晋军激战晋北,著名的倒戈将军石友三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大刀队冲锋。

  1930年的中原大战之前,西北军还编有手枪旅。源于西北军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第三路军中,也长期地保持着手枪旅的建制。

  韩复榘经常亲自带领这支劲旅作战,在抗战中韩也是亲自带着手枪旅过渡黄河,到济阳和日军装模做样的打了一下,随即逃跑放弃了济南,最终丢了自己性命。

  手枪队或者说是大刀队,是西北军中装备最好的。士兵配有一把10发装弹或者20发装弹的毛瑟军用手枪,中国一般也叫作驳壳枪。该枪可以做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是一款近战的利器,配有手枪子弹200发。

  还有一把适合近战使用的短管骑兵步枪,配有子弹100发。

  除此以外,还必备一把中国式大刀和五到六颗手榴弹。

  由于部分部队的驳壳枪数量不足,一些大刀队士兵配有一把伯朗宁小手枪,配弹50发。


----------------大家可以看到,大刀的制作工艺极为粗糙,远远不如汉唐时期。


 

  不过,大刀队的优势只是在近战,一般来说作战距离不超过100米,而且只能用于攻击没有防备的敌人,也就是偷袭或者夜战。绝对不能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拿着大刀,进攻有准备的敌人。

  虽然大刀战术很完美,大刀装备也很多,但大刀的制作工艺却不尽如人意。

  大刀本来就是弥补刺刀数量不足的武器,很多时候都是乡村铁匠的产品,非常粗劣。

  刀身就是劣质钢甚至更多为熟铁打造,仅仅在刀口上镶嵌一些钢,以增加其锋利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刀身为熟铁,刀刃为钢。

  一般来说,刀身和刀柄就是同一块铁打造,在刀身刀柄间加一个粗糙的护手,将两者分开。

  刀柄上一般装两块木头,或者干脆用布或者皮革包一下,就成为刀柄了。

  大部分大刀后面都有的环,这是汉代环首刀的设计,以方便将大刀挂在某处携带,减少大刀手长距离行军的疲惫。

  有些大刀环上还绑着红色的布条,这个红布条和红缨枪的红缨类似,主要是分散敌人注意力,同时用鲜艳的颜色威吓敌人。

  大部分大刀上有血槽,用来砍中或者刺中敌人以后放血用,但有的大刀因为赶工,干脆就没血槽。

  总之,大刀相当简陋,往往一次砍杀就会卷刃,一段时间不保养就会生锈。

  这种所谓的大刀,跟我们今天用的菜刀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这种技术用在较为细长的马刀上面,很可能一次对劈碰撞就会折断。

  好在大刀造型特殊,它的刀身厚重,哪怕你是用倚天剑,也不容易将其劈断。

  由于技术粗糙,刀口就算卷刃也不怕,只需要回炉随便再打造一下就行了。

  至于保养问题更不存在,平时作战前经常磨刀就是了。

  西北军作战前,往往召集一大批农民或者匠人帮助磨刀。在七七事变以后,铁匠们主动找到西北军要求帮忙磨刀,不收钱。

  一切因陋就简,将就着用。

--------------中国古代的刀法流传至今,所以民间武师在大刀上还是很有两下子的。当然,大刀队并不仅仅是大刀,也装备手枪,手榴弹和短步枪(骑兵步枪)。



 

  刀口的钢大体也比较粗糙,并不锋利,却仍然有一定的杀伤力。

  大刀普遍重量在2公斤左右,这样大的重量,加上劈砍的力量,一刀下去威力还是很大的。只要砍到人,即使不死也是重伤的,砍到脖子掉脑袋,砍到四肢掉手脚。

  说一千道一万,大刀毕竟是无可奈何之下应急的东西。对比日军打造精良的刺刀和倭刀来说,大刀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你没有其他武器,不用大刀又能用什么呢?

  这种大刀不能刺,就算刺中也不容易造成致命伤,所以只能砍,这又增加了使用的难度。

  除了大刀以外,装备较好的西北军,以及国军骑兵,往往采用马刀式样的刀具。

  这种马刀打造的工艺,相对大刀就要好一些,一般也就是使用简单的打造工艺,只是使用的钢铁相对较好,打造的时间较长。

  有些马刀还是全钢打造的,相对比较锋利,重量较轻,而且刀头可以刺杀,这也是马上作战所需要的。

  抗战中,除了绥远、察哈尔两省以外,国军骑兵在日军重武器勉强,并不容易发挥威力,马刀参战的情况少之又少。

  无论大刀也好,马刀也好,长度一般在1米一下,而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三零式刺刀的长度在1米50以上,双方长度相差半米以上。

  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训练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刺刀远比大刀更有威力。

  使用大刀对付日军刺刀并不有利,实际是处于很大劣势的,在肉搏战中受制于人。

  大刀如果抢先主动进攻,很容易会被更长的刺刀一招压制,甚至当场被刺中身亡。

  所以,大刀对刺刀,手持大刀的人,必须要有远强于刺刀手的身手,而且一开始不能进攻,必须以防御为主。

  大刀队刺刀的传统刀法是:首先大刀放在身前,等待日军的进攻。日军一般来说,会立即以刺刀一个直刺。此时大刀手就必须立即反应,持大刀从下往上挥动,一下拨开日军刺刀,将刺刀挡到外围,接着猛一步跃进,一刀劈过去或者刺过去。这时日军刺刀已经被打开,再想收回已经不可能,只能眼睁睁的挨上一刀。

  自然,这样作战的前提是有三点。

  第一,大刀手必须能够躲过,或者拨开日军的刺刀正面打击。这并不容易,难度很大。日军刺刀直刺速度极快,一般也就零点几秒。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你反应稍慢,不是中刀就是只能躲开。这样一来,日军就可以从容的多次刺杀,日军刺刀手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第二,大刀手拨开日军刺刀的力度和角度必须恰好,能够将日军刺刀挡在外围,而不是仅仅打出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

  如果不能将日军刺刀挡的足够远,日军依然可以继续刺杀,还是立于不败之地,而大刀手就不能跃进一步反击了。

  第三,大刀手即使拨开日军刺刀到外围,还要必须立即一步跃上去,挥刀砍杀或者刺杀。如果跃进较慢,日军刺刀手肯定立即反应过来,向后退却或者闪躲。那么,大刀手之前两个步骤就完全没用了。

  总之,以大刀对刺刀并不有利,这也是中央军为什么始终不练大刀的原因。至于八路军正规军也是强调刺刀,非到万不得已,不使用大刀。

 

  喜峰口的大刀队

  更需要说明的是,日军可谓二战列强中拼刺能力最强的部队,不但远远强于美军、苏军、英军,也强于国军。

  日本军方自从建军以来,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训练,新兵一律接受严格的刺杀训练。

  日军刺杀虽厉害,但西北军的大刀却是日军刺刀的克星。

  西北军在众多中国武士大师的指导下,练习了一套专门克制日式刺杀的使用刀法。

  说是刀法,其实就是简单的两招,一磕一砍

  刀法关键在于一个快 字,一磕一砍一般只要一到二秒钟时间完成。只要大刀能够磕开日军刺刀,那么日军是必死无疑。刀法虽然简单,但正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所在,也是以刀破刺不二的法宝。

  实战中,越简单的就越有效。 <水浒>里面,武松、林冲、鲁达等人多次打斗不过三招二式。像李连杰在武侠电影中,舞刀弄抢打上十几分钟才分出胜负,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一个训练有素的西北军士兵,一把大刀就可以连续对付好几个日本兵。

  据西北军老兵曹建章回忆:有一个敌人端着刺刀就对着我刺来,嘴里还喊着:“呀呀呀。”日本人打仗是有两 下子的,气势汹汹。我抡起大刀,用刀背用力往左磕他的刺刀,他的刺刀歪了,然后有个回力,我的大刀借着回力从后往前抡了一圈,再向前一刺,刺中他,再使劲 儿一拧,我听见他“啊”地一声惨叫,死了。(马老边说边情不自禁地示范当年的动作)现在我老了,动作慢了,当时是很快的。整场战斗,我只刺死了这一个敌 人,幸运的是,我没有被敌人刺死。这场白刃战打了1个多小时。当时二十九军的战士还是很英勇的,是积极主张抗日的。我们不是怕日本人,还有点儿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的刺刀不如我们的大刀片儿。

  日军方面缺乏有效对付中国大刀刀法的办法,甚至发明了一种可笑的铁围脖来对付。

  它用一块半月形的铁片,将其折成半圆,在上沿两头打两个洞,用铆钉铆在钢盔上,戴上钢盔时,铁围脖即围在后脖子上面。据说可以有效防止大刀砍头!

  在后来的丰台战斗中,日军大部分配备了铁围脖。不过实战效果很不佳,还被世界各国作为笑柄!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喜峰口?还有多少人关心抗战?日本人很重视教授孩子们历史,甚至还拍摄《最后武士》《男人们的大和》这种片子,连游戏也搞出《武士的决断》。因为一个民族是需要灵魂的,没有灵魂的民族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有思想,就跟猪一样。猪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迟早被别人吃掉,无论他长得多肥!抗战当时,领袖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健儿们奔赴沙场。1938年,一个记者采访正要上前线的国军士兵:你准备战后干什么?国军士兵回答:我活不到战后!这场战争中,我们这些军人都会战死沙场的!



  大刀队最杰出的表现,就是在长城抗战的喜峰口

  29军在喜峰口第一天的激战中,虽顶住日军的进攻,但在敌人重武器的打击下伤亡非常惨重。

  三个旅长赵登禹、佟泽光和王治邦商议了一下,赵说:我们装备差,火力弱,有兵无枪,有枪缺弹,只是每人大刀1把,手榴弹6枚。

  赵认为日军炮火太猛,尤其是重炮火力杀伤巨大,喜峰口又没有坚固工事很难抵挡。

  西北军可以在阵地战中依靠近战大刀杀敌,但肉搏战这种作战方式,双方伤亡一般来说相差不会太大。

  古代战争常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说法。

  一般来说,如果肉搏战中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双方伤亡最多会有一二成的差距。

  而日本士兵并非肉搏战的菜鸟,他们军方向来重视拼刺训练,并且作为武士道精神的体现。

  大多数日本士兵擅长刺杀,大多经历过实战。29军面对是日军关东军精锐,近战能力也很不弱。29军杀日寇多少人,一般自己也要损失差不多的士兵。西北军原本就在日军火炮下伤亡不轻,展开擅长的肉搏战也要有不轻的损失。照着这样的伤亡,29军的二万多兵力坚持不了多久。

  29军在喜峰口前线共三个旅9个团,和日军刚刚打了二天就伤亡了2000多人,相当于伤亡了2个团。

  赵登禹旅长认为照着这样打下去,余下7个团最多也只能撑个5,6天。

  大家一致决定,必须以攻为守--发挥西北军的近战夜战优势,准备连夜发动大规模夜袭战。

  出击部队分为三路,由三个旅长分别出击:由赵登禹旅长率部摧毁日军炮兵阵地,佟泽光旅长摧毁日军辎重。

  一旦二人得手,日军正面主力必然要回头救援。此时王治邦旅长率部从中路连夜突进,一举击溃日军,占领主阵地。

  赵、佟二个旅长各率领二个团,先行出发。

  日军方面对喜峰口地形并不了解。他们原本以为喜峰口附近只有一条公路,封锁住就没有问题,日军只在喜峰口正面布置了重兵。

  日本人不知道的是:喜峰口一带还有一些只有当地牧羊人知道的小路,它们通向日军阵地的后方。

  赵登禹旅长不顾腿部的伤势,拄着拐杖亲自带领王长海和董升堂2个团主力500大刀队出发。他们在当地爱国牧羊人的带领下,延着艰险难爬的山间小路,踩着齐膝高的积雪,连夜行军数十里,绕到日军后方狼洞子及白台子的炮兵阵地。

  29军士兵在零下十度的低温下埋伏了半小时,等到凌晨2点日军大多熟睡以后突然出击。当场砍死手足无措的日军炮兵和警卫部队200多人,砍死日军大佐一人,残余日军炮兵作鸟兽散。29军缴获全部日军重炮18门和大量弹药。

  聪明的29军士兵还用缴获的火炮装上炮弹,向日军主阵地中射击二十多发,日军遭到后方火炮的打击乱作一团。

  这一路,歼灭日军200多人,缴获日军重炮18门(由于无法带走,全部就地毁掉,这让赵登禹心痛不已),还摧毁日军几十辆运送弹药的汽车。

-------------------大刀对刺刀,以短兵器对长兵器,兵器上吃了大亏,就必须通过武术来弥补。所以西北军非常重视大刀的训练,还请了很多著名的武师帮助训练。



 

 

  另一路,佟泽光旅长则率二个团500多人大刀队,攻击喜峰口高地上的敌人辎重部队。

  佟泽光部也顺着小路摸进日军控制的小村庄,但是此时日军哨兵已经有所警惕。

  大刀队士兵砍倒几个日本哨兵以后,一个警惕性较高哨兵发现了大刀队,随即鸣枪示警。

  大刀队随即由偷袭转为强攻。

  500勇士冲入三家子村和前仗子村等日军控制村庄,这些村子里面驻扎着日军一支骑兵部队和大量辎重部队。

  大刀队冲入村庄以后,随即向房屋里面投入大量手榴弹,继而冲入房间挥舞大刀猛砍。

  一时间,日军骑兵被杀的血流成河,日军战马也被手榴弹爆炸吓得满街乱跑。

  在基本歼灭日本骑兵和警卫部队以后,29军随后四处放火焚烧日军大批辎重车辆。

  这几个村子顿时火光冲天,日军200多辆大车的辎重都被烧毁。

  日军正面部队见后方起火,大惊之下调动主力回头救援。

  大刀队一部分已经撤退,还有一部约200多人同日军优势兵力在村子外遭遇。大刀队员毫不示弱,挥舞大刀和数量绝对优势的日军血拼,在杀死200多名日本士兵以后,大部分牺牲殉国。

  王治邦旅长在前二路得手以后,率领部队从喜峰口正面出击。日军主力已经回头救援后方,余部在慌乱中不能抵挡,只得丢弃喜峰口大部分阵地全线后撤。

  该夜袭战,日军在大刀队下伤亡1000多人,一个重炮阵地全部被摧毁,大部分辎重被焚烧。

  日军遭受严重打击,无法继续作战,在3月12日中午一路暂退到长城外20里。喜峰口战役结束,并不代表大刀肉搏战的终结。

  抗战期间,国军为了败中求胜,以弱胜强,英勇的进行了无数次大刀对刺刀的肉搏战。

  在武汉会战的万家岭大捷中,张灵甫曾经带部下冒死爬上九十度悬崖张古山,包抄日军阵地后路。他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偷偷爬上悬崖,然后将上身的衣服脱光,一手持大刀,一手上去摸。一旦摸到有衣服,上去就是一刀。

  日军虽在二战中武装到牙齿,从重型轰炸机、航母、重炮、坦克一应俱全,但遇上这种玩命的打法,一样无法对付,最终106师团在万家岭几乎被国军全歼。

  大刀活跃在整个八年全面抗战期间的每一个战场,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太原、徐州、武汉、南昌、长沙。到处都是国军健儿手持大刀,以弱拼强的身影。

  西方军事学家在二战结束以后,曾经非常不理解实力为日本几分之一的中国,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抗战的胜利。

  其实不用多解释,让这些老外看看抗战中的大刀就明白了。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不要说手上还有大刀,就算是只有指甲和牙齿,我们也会和侵略者拼到底的。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9-01-04 11:26: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赵子龙枪--红缨枪

下一篇:30米内刺刀见红——抗战的刺刀和刺刀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