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洞中 重庆造出全国唯一反坦克炮
2017-11-14 10:00:14  来源:重庆商报  点击:  复制链接

  火炮,是指利用机械能、化学能(火药)、电磁能等能源抛射弹丸,射程超过单兵武器射程,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口径不小于20毫米的炮管射击武器。因其在二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火炮常规兵器时代赢得了“战争之神”的荣誉。统计数据显示,抗战八年,在抗战大后方火炮生产总量中,约1.4万门是重庆兵工基地所造,“重庆炮”全国占比超99%。

  抗战洞中 重庆造出全国唯一反坦克炮

  1938年至1945年,在渝兵工厂生产了各种火炮共1.3972万门,“重庆炮”全国占比超99%

  1 第五十工厂:“抗战洞”中造炮4000门

  “巴流初入峡,山径一帆开。云傍蓬窗起,波从石壁回,滩声鸣急雨,风势动惊雷。”古诗所言正是有长江重庆东大门之称的铜锣峡。铜锣峡北岸垂直峭壁下,22个拱形山洞左右相通深藏峡壁半山腰俯瞰长江奔东流。这些山洞是抗战时期原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现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抗战生产洞——也就是“抗战洞”。

  从广东内迁重庆 2000多吨机材搬迁近1年

  铜锣峡位于朝天门下水15公里处,上口起自唐家沱,下口终至郭家沱,全长2.3公里。“抗战洞”藏在峡口北岸半山腰,背靠铁山坪。

  望江厂厂史负责人李和平告诉商报记者,第五十工厂前身系广东清远的潖江广东第二兵工厂,实际上就是一座制炮厂,引进德国全套设备技术及管理方式,是当时国内唯一的线膛炮、弹合一的制造工厂。

  1938年4月,广东第二兵工厂更名为第五十工厂,开始内迁。.600多名员工、2000多吨机材分多批由清远经粤汉铁路运往株洲,再转装木船由湘江北上,进长江由宜昌转往重庆。

  船队走走停停,还要躲避日军空袭。长江航道险要,逆流而上更是难上加难。船队一分再分,分成多批次迁往重庆,搬迁差不多历时1年才完成。

  广东第二兵工厂时期有各种机器设备340台,不乏大型设备。“当时就是靠人力‘神仙葫芦’一寸一寸把设备吊起来,转移到跳板上;再用木棍滚、手拉、肩扛,把设备搬到半山腰峭壁下。”中国近代兵工史研究专家、《国营望江机器制造厂史》主编曾祥颖告诉记者,工人们一边搬机件,一边加紧开凿山洞。

  1939年3月,火炮复产。1941年,共建成宽3~6米、深20米左右的22个山洞式厂房,其中引信、制炮、工具样板所等山洞厂房14座,军械库洞6座;另建防空洞1025平方米,在铜锣峡石壁内凿成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山洞群,成为第五十工厂当时最主要、最密集的火炮加工基地。

  攻克技术难关 进口材料造出94门反坦克炮

  记者走进“抗战洞”,经翻修、闲置的山洞内虽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可在左右相通山洞中,依然可以感受当年的繁忙。86岁的曾祥颖在整理厂史时,走访了不少亲历“抗战洞”生产的老工人。他向记者转述,建厂时计划生产的榴弹炮和野战炮在广东时就试制出来了,但这两种炮是打阵地战和攻城略地用的,当时中国的军队还不具备同日军打阵地战的能力。为了对付日军装甲部队,兵工署决定不生产榴弹炮和野战炮,改由第五十工厂生产战车防御炮,即反坦克炮。

  1938年6月,第五十工厂工务处处长李式白率领技术人员到德国,与克兰公司签订购买37毫米反坦克炮的专利和制造100门炮的材料。1940年7月,工厂便开始试制反坦克炮。

  设备、材料可购买,可生产技术必须得靠工人根据德国公司提供的技术图纸自主学习。反坦克炮炮管分内外管。如何将外管、内管套在一起?就是当时的技术难题——红套,简言之就是把外管烧红膨胀,恰到好处地套在内管外。

  曾祥颖解释到,外管的内径要小于内管的外径,红套时将外管加热,使其膨胀,然后将内管快速插入到位,冷却后外管收缩,紧紧箍住内管,炮管的抗张力因而增加,炮弹就可以打得更远。

  第五十工厂在报废6根炮管后,终于把技术难关攻下了,1941年3月试制成功,同年定型,并生产出94门战车防御炮,最大射程6000米,400米内可击穿40毫米钢板,是摧毁日军坦克的有力武器。

  这94门战车防御炮是抗战时期中国制造的唯一一批反坦克炮,因为当时制造炮管的钢材必须向外国购买,战时中国对外交通受阻,所以买来的100门大炮主料用完后,全国兵工厂都没有再制造反坦克炮了。

  量产迫击炮翻修退役大炮

  制造反坦克炮的炮管钢材中国不能炼制,第五十工厂只得转产性能相对落后的迫击炮。

  曾祥颖介绍说,1941年7月,第五十工厂参照法国布朗特60毫米迫击炮,制造出中国的60毫米迫击炮。定型后命名为民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这种炮的材料能够自给,又适合山地作战,大量生产。

  150毫米迫击炮战前已有几个兵工厂制造,但材料购自外国,没有新材料造新炮。第五十工厂有先进的进口设备和技术,没有新材料就翻修报废的退役大炮。翻修近乎新造,曾祥颖说,一是将因射击而涨大的炮管口径统一扩大为153毫米,以便炮弹配套;二是要将(马)车运炮分解为拆装灵活的三部分,变成人运炮,以适合山地作战。

  记者了解到,60毫米迫击炮的特点是轻,每分钟射速达18发,最大射程1400米,全重仅18公斤,一人可背负行走,第五十工厂战时生产了3000余门;而150毫米迫击炮则是迫击炮之王,第五十工厂翻修了281门。

  史料数据显示,抗战期间,第五十工厂“抗战洞”共造出了4000门火炮,26万余发炮弹,送往抗日前线。

  2第二十一工厂:国内最大兵工造炮7765门

  嘉陵江簸箕石码头,丘陵起伏,江水流淌水深而缓,此处正是第二十一工厂(今属重庆长安工业集团)的旧址所在地,如今已是繁华商业楼盘争相竞争的黄金地段。可这座始于清末的“洋炮局”,是中国的第一座近代兵工厂。抗战八年,第二十一工厂历经战火,从最初的师以洋炮以制敌,到民族生死攸关时刻,研究模仿、自制研制各类火炮支援抗战,为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国第一座近代兵工厂

  中国近代兵工史研究专家曾祥颖向记者介绍说,1937年11月,金陵兵工厂的1100多名员工带着4300多吨物资,从南京乘船溯长江而上,率先抵达重庆,落户于江北簸箕石码头,次年改名第二十一工厂。

  “第二十一工厂,最开始是学做洋炮的。”曾祥颖说,李鸿章于1862年在上海松江创建“上海洋炮局”,1863年改名为苏州洋炮局,购买了外国的机器制造兵器,聘用英国技术人员马格里主持,该局以生产大炮、弹药为主。

  该局在中国首先使用机器制造,标志着中国的工业从此进入机器工业阶段。第二十一工厂也成为中国第一座近代兵工厂。1866年,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1928年,它更名为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金陵兵工厂内迁重庆。

  “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91岁的胡学佑是1940年进入第二十一工厂的“枪闩部”铣工。“工厂里职业病最严重的炮弹车间的工友,常年加工生铁,生铁灰粉尘太重。”胡学佑告诉记者,当时工厂里有个夸张的比喻,“车一年炮弹相当于吃了一颗炮弹,加工炮弹的工友不少都有尘肺病。”

  胡学佑回忆说,记得当时全重庆市的医院里都没有照X光的机器,但是他们厂里有两台。“尘肺病严重,方便工人随时检查,厂医院为此还专门开设了‘肺病疗养院’。”胡学佑说由于尘肺病很难治愈,工人们都称“肺病疗养院”为“等死院”。

  “不少工人都是从南京来到重庆,家乡遭遇了日军轰炸,忍受着家破人亡的悲恸投入兵工生产。”胡学佑也是因日军轰炸,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他说,“我们走上生产线,一心一意只想多造枪炮打鬼子,职业病、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生产各类火炮7765门

  据重庆长安工业集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抗战时期,第二十一工厂逐渐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生产各类火炮7765门。

  改进82毫米迫击炮及炮弹。迫击炮分厂是1937年下半年在南京成立的,迁渝后得到迅速发展,82毫米迫击炮的最高年产量达1381门。其间历经改进,第二十一工厂将底座钣材料国产化,提高了产量。1944年,由工程师朱洪健负责,借鉴美国技术,将弹体铸造方式由人工改为机械,材料也由生铁改为铸钢,不仅使工作量减少40%、废品率降低一半,而且提高了弹壳强度,装药量也增加了50%,杀伤力大大增强。抗战期间,第二十一工厂共生产82毫米迫击炮7671门。

  试制120毫米迫击炮。1944年初,第二十一工厂重炮分厂段士珍等近100名职工参照法国布朗德式120毫米迫击炮,历时8个月研究仿制,共产出94门120毫米发往抗日前线。该炮炮弹重10.5公斤,最大射程约3000米。

  据重庆市档案馆观察文献《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器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从1938年至1945年,在渝兵工厂生产了各种火炮共1.3972万门,第二十一工厂火炮产量占比超55.58%。

  3第十工厂:每天能造出1到2门迫击炮

  嘉陵江畔,江北区大石坝二村有一个叫“忠恕沱”的地方。“忠恕沱”原来叫“空水沱”,战时第十工厂的旧址。记者找到了第十工厂厂房旧址,老厂房已斑驳,难见当年生产火炮的模样;找到了已过鲐背之年的老兵工,听他们讲起当年国难当头,秉承“忠义仁恕”之精神,生产火炮的岁月。

  举忠义仁恕精神 “空水沱”改名“忠恕沱”

  记者从重庆长安工业集团宣传部了解到,第十工厂的前身是1936年创立于湖南株洲的“炮兵技术研究处”,1938年炮兵技术研究处迁到重庆,1941年更名为“第十工厂”,1957年改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1995年与长安机器制造厂并入长安公司。

  据介绍,1938年6月,株洲炮兵技术研究处接到内迁重庆的命令。炮技处派人在重庆嘉陵江边的江北石马河乡“空水沱”征地1600亩建厂。1938年9月,搬迁机料及全体人员全部迁到重庆。“炮兵技术研究处乔迁重庆新址志禧”庆祝会上,一名中校军官提出,国难当头,“空水沱”这个地名很不吉利,应该提倡忠义仁恕精神,提议改名“忠恕沱”。由此,“空水沱”就更名为“忠恕沱”。

  1940年底,该厂投产。1941年1月1日,炮兵技术研究处奉命正式改为第十工厂。当时有员工1083人,具备多品种生产能力,主要生产20毫米、37毫米炮弹,工厂被列为兵工署的重点工厂之一。

  生产故事

  炮弹车间一人一间墙4米厚

  91岁的尹功培是第十工厂老兵工,当时厂里的6等6级钳工。现在身子骨精瘦干练,精神矍铄,每天下午还都要和退休老同事打小麻将。

  1944年10月10日,尹功培一大早就从南岸黄桷垭家里出发,带着两把锉刀、一把锯子,到江北忠恕沱应聘第十工厂的钳工。考核任务是用8小时时间,把一颗圆形铁球,手工加工成一个八面体。

  “做了4小时,我就吃午饭了,回来考官就通知我合格了,领着张条子,就去报道。”因为以前就有技术功底,考核任务又提前完成,尹功培初进厂被就评级为6等6级钳工,直至离开生产一线。尹功培告诉记者,第十工厂的技术工人分为8等,每一等又设有8级。8等8级最高,1等1级最低。当时1等1级的工人每月可领工资32.5元,而当时的一碗杂酱面才3分钱一碗。

  作为等级较高的钳工,尹功培负责维护兵工厂的设备,工厂大部分的车间他要出入。“最危险是炮弹装药的车间,为了防止意外爆炸,他们都是一个人一间小房子,每间房子都是特制三四米厚的土墙。”尹功培说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生产迫击炮的设备,生产环境较安全。但是,他也曾在工作中受伤。如今,他的左手食指仍严重弯曲变形,左手其他手指也受到了影响,不能伸直。当时,他用钢钻为铝皮打孔,手指不慎碰到高速旋转的钢钻。

  合格率98%以上才能过关

  尹功培回忆说,工厂每天能造出1到2门迫击炮。任何人影响了生产进度都要被处罚,轻则开除,重则枪毙。迫击炮生产出来后,工厂的检验员和部队派出的军代表都要检验。比如,用水银珠来检验平衡度,还会为炮体校直线等等。

  90岁的任志兴老翁是迫击炮炮弹的车工,负责迫击炮炮弹前端引信螺口和炮弹底部弹尾管尾螺两部分与弹深连接处螺丝口的加工。

  1940年2月,任志兴进厂,操作六角车,加工炮弹引信螺口和弹尾管尾螺的螺丝口。运用机器,流水线操作,他平均每天会经手加工100枚炮弹。

  “螺口的精度要求很高,错一个,罚工一天。”任志兴回忆说,检验员发现错误会当即提出整改,并警告。

  尹功培告诉记者,第十工厂在华蓥山还有专门的靶场以检验迫击炮是否合格。尹功培说,在华蓥山的靶场试炮,是工厂的检验员操作,将炮弹打进很深很深的山洞里,实弹发射检验,军代表现场观摩验收,合格率要确保98%以上才能过关。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宣传部统计资料显示,抗日战争期间,第十工厂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2000余门,迫击炮弹77.10万发、20毫米37毫米炮弹78.27万发、炸药包170.3万个。

  相关史料

  长沙大捷 重庆炮立功

  据史料记载,中国兵工厂大规模西迁后复工,重庆火炮最先的立功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1941年12月,日军调集5个师团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历时23天。中国军队以13个军进行防御。第五十工厂生产的60毫米迫击炮、翻修的150毫米炮和第二十一工厂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大批送往前线。本次会战共消灭日军5万余人,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又被称为“长沙大捷”。

  中国近代兵工史研究专家、《中国近代兵工史》作者曾祥颖表示,江北的三座兵工厂(第五十工厂、第二十一工厂、第十工厂)是支撑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主要兵工力量。抗战八年,三家兵工厂生产近1.4万门火炮上战场。在抗战大后方生产兵器总量中,重庆炮在全国占比超99%,其中反坦克炮占比100%,迫击炮占比99.06%。

  如今,当年在抗战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江北三家功勋兵工厂,都以改制升级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企业。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1-14 10:02: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内迁重庆兵工厂一览表

下一篇:山东抗日根据地兵工厂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