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来凤山抗战遗址勘探纪实
2021-09-04 15:59:01  来源:滇西馆   点击:  复制链接

  来凤山位于腾冲县城南侧,相传从前曾有凤凰来此栖息而得名。据地质部门考证,该山系由数十万年前的新生代火山喷发而形成。山顶坐标:北纬25°01′04.25″、东经98°28′42.82″(测点位于文笔塔西侧国家坐标点),海拔高程1926米。整个山形犹如一头俯卧的大象,魏然屹立于腾冲县中部的腾冲坝子和和顺坝子两个盆地之间。山梁由主峰文笔坡和西北的营盘坡、东南的象鼻子等大小山头组成,整体走势为西北——东南向,站在山顶,可对整个腾冲县城及周边的和顺、洞山、绮罗实施全天候监控,自古以来就是腾冲县城的主要战略依托和军事屏障。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腾冲后,为了切实加强控制,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曾利用该山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沿山顶的文笔坡(主峰)、营盘坡、象鼻子(上下台)及北面山腰的来凤寺修建了樱、白塔、梅、松四大阵地,构成一个既可独立作战,又可相互联系和支援的完整防御体系,并派驻守腾冲的148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成合盛部及步兵第9中队、第2机枪中队各一部共400余人长期驻守,作为固守腾冲县城的主要作战依托和掩护屏障。1944年6月下旬,负责反攻腾冲的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渡江攻克高黎贡山后,分左、中、右三路合围腾冲坝子。为了打破日军的强大防御体系,先是于 7月上旬派预备2师第4、第5两个团对来凤山敌阵发动攻击,但由于兵力不足、天气恶劣,加之日军不断从城内派兵增援等因素,几番激战,均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乃调整部署,以预备2师第4、5、6三个团从西、南两面的和顺和下绮罗方向主攻山顶,同时以第116师346团从上绮罗方向对山腰的来凤寺敌阵实施横向攻击,切断来凤山日军与腾冲城本部之间的联系。7月25日,随着天气逐渐放晴,在美国盟军飞机和地面炮兵对敌山顶主阵地——文笔坡和营盘坡进行反复轰炸炮击的基础上,两师部队利用最新投入使用的美式火焰喷射器开路,通过分头围攻,各个击破,于7月28日将据守四大据点的日军400余人大部歼灭,夺得了来凤山制高点的控制权,为日后大部队四面合围腾冲城,全歼日军148联队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凤山发掘前的战壕之一

  来凤山抗日战场遗址,广泛分布于来凤山顶及周边的大小山头上,主要包括:主峰文笔坡上的日军“白塔阵地”、山顶西北侧营盘坡上的日军“樱阵地”、山顶东南侧象鼻子(上下台)山梁上的日军“梅阵地”及山腰来凤寺一带的日军“松阵地”等四大区域,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可见遗迹包括当年日军修建的各类驻守防御设施及中国远征军反攻作战遗迹等,是目前所知腾冲县境内作战规模最大、各种遗迹分布最为密集且保存完整的抗日战场遗址。

  
来凤山发掘前的战壕之二

  按照原定的工作计划,本次抗战遗迹的调查清理工作,主要以位于来凤山山梁上的日军文笔坡“白塔阵地”、营盘山“樱阵地”和象鼻子(上下台)“梅阵地”三大主阵地为着眼点来开展工作。对位于山腰的来凤寺日军“松阵地”,则只是作一般性的调查,没有进行清理揭示。调查清理工作从2014年11月中旬开始,至2015年2月上旬结束,历时两个半月,共计清理遗址面积109600平方米,揭露展示各类战场遗存361处(项)。其中,属于驻山日军防守方面的有:战地交通壕11条(段)、各型地下堡垒21座、作战堑壕7条、射击掩体51个、前沿散兵坑20个、大小地下掩蔽部20座、各型地下兵舍13座、藏兵洞26个、仓库3座、岗亭2座;属于中美盟军攻击方面的有:美军飞机大中型炸弹坑11个、远征军仰攻端末作业坑172个、端末作业壕3条。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三大区域共五组遗迹:

  
曾经被战火烧焦的树干

  (一)文笔坡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顶的文笔坡及北下侧的大偏坡山梁上,因山顶建有清代文笔塔而得名。日军称“白塔高地”,远征军称5300高地。山梁东临腾冲县城,西俯和顺坝子,北、南两面分别有营盘坡和象鼻子两山拱卫,素为整个来凤山的腹心地带和制高点。1942年5月日军占领来凤山后,在这里修建了山顶文笔塔主阵地和北侧大偏坡左侧翼阵地,作为防守来凤山的主要据点。1944年7月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指定所部第4团两个营同时承担文笔坡和北侧营盘坡两山的攻击任务。因兵力有限,受敌多方侧射,几经攻击,都未能突破日军的外围防线。后经调整部署,改由第6团单独承担该山的攻击任务。7月27日,第6团在美军飞机连日轰炸和第4团攻夺侧翼营盘坡的基础上,从西南面挖掘大量端末作业坑,利用最新得到的美式火焰喷射器对该山发起全面攻击,在南北两翼友军的支持配合下,经昼夜激战,反复争夺,终于7月28日上午将守敌彻底击溃,夺回了文笔坡山梁的控制权。实地调查清理,该战场现存遗迹主要包括以下两组:

  
文笔塔日军主战壕

  1、文笔塔主战场遗址。位于山顶的文笔塔周围一带山梁上,属全山制高点。地理坐标:北纬25°01′04.25″、东经98°28′42.82″,海拔高程1926米。山梁为长圆形,西—东走向,战地范围359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1)位于山梁周边棱线上的日军环形主战壕2条;(2)位于山梁中段连接南北主战壕及西、北两侧连接营盘坡、大偏坡阵地的日军交通壕3条;(3)位于南北主战壕上的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3组共22个;(4)位于山梁南侧主战壕内的日军藏兵洞1个;(5)位于山梁北侧主战壕内的日军大中型地下掩蔽部3座;(6)位于山梁中段北侧高地上的日军岗亭1座;(7)位于山梁东南端高地上的日军环形工事1座及相关射击掩体4个;(8)位于山顶东南侧山梁中段的美机飞机大型炸弹坑1个;(9)位于山梁南侧偏坡,自下而上突破日军工事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坑3组共27个。

  
文笔塔战场出土的远征军子弹

  2、大偏坡山梁日军阵地。位于文笔坡北侧的大偏坡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28′42.66″、北纬25°01′08.07″,海拔高程1895米。山梁为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连文笔坡山梁,东北下延至来凤寺后山洼,东临文笔塔下侧山洼,西北临来凤寺西上文笔坡山路,为日军文笔坡主阵地的北翼外围阵地,主要控制从腾冲城西南经来凤寺上山的通道。阵地范围144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1)位于大偏坡山梁中段山头上的日军交通壕1条;(2)位于山梁下段北侧边坡上的日军半环形前沿战壕1条及高射机枪、步枪射击掩体各1个;(3)分布于山梁主脊及两侧边坡棱线上的日军中小型地堡7座;(4)位于山梁中下段山脊上的日军中小型掩蔽部2座;(5)位于山梁南侧与文笔塔3号交通壕相接的日军大型地下兵舍1座;(6)位于山梁中段缓坡上的日军复合式地下兵舍5座;(7)位于山梁南侧文笔塔脚斜坡上的日军仓库2座;(8)分布于山梁中下段边坡上的日军散兵坑5个;(9)位于山梁中段西侧坡地上的美军飞机大中型炸弹坑2个;(10)位于山梁上段西侧偏坡上的远征军仰攻端末作业坑1个。

  
营盘坡远征军端末作业坑群之一

  (二)营盘坡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顶西北300米处的营盘坡山梁上,日军称为“樱阵地”。地理坐标:东经98°28′37.90″、北纬25°01′10.22″,海拔高程1917米。山梁平面呈长圆形馒头状,总面积32000余平方米。据了解,营盘坡系因清末回汉战争期间曾有军队在此筑营驻扎而得名,地理上属来凤山后段主脉。山梁为南—北走势,南接主峰文笔坡、北临山下叠水河下游深谷、西俯和顺坝子、东隔山洼可控腾冲城经来凤寺上山通道。1942年5月日军占领来凤山后,沿山梁修建了大量地堡、战壕、掩体及相应的掩蔽部、藏兵洞、弹药库、兵舍等设施,派第148联队联队炮中队一部百余人常驻该地,作为来凤山主峰北翼主阵地。1944年7月上旬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指定第4团2个营承担该地及文笔坡主峰北面敌阵的攻击任务。因兵力不足,受敌多方侧射,几经攻击,均未突破日军的外围防线。1944年7月25日,经调整部署,由第4团单独承担营盘坡的攻击任务,在美军飞机和地面炮火大面积轰炸摧毁日军工事的基础上,该团从西、北两面对该山发起全面攻击,通过大量挖掘端末作业坑和端末作业壕,利用新式火焰喷射器开路,于7月26日下午将守敌彻底击溃,夺回了营盘坡山梁的控制权,为下一步与第6团合力收复文笔坡敌阵地创造了条件。山上现存遗迹主要有:(1)分别位于山顶及南北两端的美军飞机大型炸弹坑3组共8个;(2)位于山梁周边山腰上的日军环形主战壕1条;(3)位于山梁北下端的日军前沿战壕1条及步枪射击掩体2个;(4)位于山顶东侧及北下端边坡上的日军小型地堡2座;(5)位于山梁后端入口处的日军地下掩蔽部大小各1座;(6)位于山梁东侧主战壕内侧的日军地下兵舍大小共4座;(7)位于山梁东侧主战壕内坎下的日军地下仓库1座;(8)位于山梁南端主战壕出口处的日军岗亭1座;(9)位于主战壕外埂上的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两组共14个;(10)位于主战壕内侧土坎上的日军藏兵洞2组共15个;(11)位于山梁西、北两侧偏坡上的日军散兵坑2组共7个;(12)分布于山梁西、北两面,自下而上突破日军防御工事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坑2区共96个;(13)位于山梁西、北两面,突破日军防御工事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壕3条。

  
营盘坡战场出土的远征军冲锋枪弹壳

  (三)象鼻子(上下台)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顶东南侧的象鼻子山梁上。因地形远看如曲折延伸的大象鼻子而得名。属来凤山主峰东南的自然延伸台地。具体分上下两台,当地也称一台坡和二台坡。1942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后,曾沿山梁修建上下两组防御工事,作为来凤山主峰南翼外围阵地。1944年7月上旬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指定第5团两个营承担该地上下两台及文笔坡山梁南面敌阵的攻击任务。因兵力不足,受敌多方侧射,几经攻击,均未突破日军的外围防线。后经调整部署,改由第6团主攻文笔坡,第5团单独承担象鼻子上下两台的攻击任务。7月27日,第5团在炮兵大面积轰击摧毁日军工事的基础上,从西、南两面挖掘大量端末作业坑,利用新式火焰喷射器开路,对该山发起全面攻击,经多次激战,反复争夺,于7月27日下午将守敌击溃,夺回了象鼻子山梁的控制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上下两组。

  
象鼻子上台战场出土的日军子弹

  
象鼻子上台出土的远征军重迫击炮弹尾翼

  1、象鼻子上台坡战场。位于来凤山主峰东南约200米的象鼻子上台坡山梁上。地理坐标:东经98°28′51.01″、北纬25°00′57.73″,海拔高程1901米。地形为西北—东南走向,上接文笔坡山麓,下通象鼻子一台坡,为日军侵腾期间在来凤山上设置的“梅阵地”的上半部分,分别对东北面的腾冲南门街、东南面的象鼻子一台坡、西南面的和顺水碓一带实施俯射控制。战场范围约153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1)贯通山梁上下两面,连接山上各类工事的日军主交通壕2条;(2)位于山顶制高点上的日军大型地下主堡一座;(3)位于山顶棱线及山梁下段的日军外围中小型地堡6座;(4)位于山顶及山梁上下两端的日军地下掩蔽部大小共5座;(5)位于山顶主堡周围的日军环形战壕2条;(6)位于山顶主环壕和前端交通壕上的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共5个;(7)位于山顶主环壕和前端交通壕内侧的日军大小藏兵洞共10个;(8)位于山顶南侧边坡上的日军散兵坑4个;(9)位于山梁下段的日军小型复合式地下兵舍2座;(10)位于山顶西南侧自下而上突破日军防御工事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坑1区共22个。

  
象鼻子下台日军人员隐蔽崖口

  
象鼻子下台日军大型复合式兵舍

  2、象鼻子下台坡战场:位于来凤山主峰东南约400米的象鼻子下台山梁上,当地也称一台坡。地理坐标:东经98°28′57.08″、北纬25°00′50.76″,海拔高程1861米。山梁平面呈长圆形,北—南走向。北接二台坡山脚,南临洞山中绮罗,东临腾冲城,西临下绮罗与和顺水碓之间的金银堆缓坡,属来凤山主峰南翼日军外围前沿阵地之一。主要对周围的腾冲南门街、中绮罗、下绮罗等地形成俯射控制。战场范围约120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1)位于山梁后段鞍部上的日军大型复合式地下兵舍1座;(2)位于山梁中前段高地上的日军大型地堡2座;(3)位于山梁中前段主堡外侧的日军大小掩蔽部2座;(4)位于山梁中前段边坡棱线外的日军中小型地堡6座及连接壕3段;(5)位于山梁东西两侧棱线上的日军环形交通壕2条:(6)位于山梁中段主堡外壕上的日军射击掩体3个;(7)位于山梁中段东环壕上的日军人员隐蔽崖口(小型掩蔽部)5个;(8)位于山梁西侧偏坡上的日军散兵坑4个;(9)位于山梁西侧自下而上突破日军防御工事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坑1区共26个。

  
象鼻子下台日军一号主堡

  
象鼻子下台日军外围地堡之一

  中国远征军反攻腾冲之战,是我国八年全面抗战史上最早打响且取得完胜的城市攻坚战,也是整个滇西抗战中空地协同,合围全歼顽敌的辉煌战例。远征军预备2师、116师等部对来凤山战略屏障的攻击,拉开了这场敌我双方攻防大战的序幕,开启了胜利的先声。目前,经清理揭示出来的来凤山抗战遗址,以其宏大的规模气势、密集的遗迹分布和惨烈的激战现场,为人们探寻这场战争的历史踪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它的存在,与现存的国殇墓园和近期新建的滇西抗战纪念馆一起,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腾冲抗战的曲折经历和辉煌成就。认真做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对于全面挖掘展示腾冲抗战的辉煌历史,激发后人的爱国爱乡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9-04 16:21: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龙陵松山抗战遗址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下一篇: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